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的现有研究缺乏“功能视角”

中国区域国别学的特色化高质量发展呼唤学理与实践的矛盾统一,即需要同时在学理和实践层面回答中国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之后,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其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学科与交叉学科、全球与中国、过去和现在等矛盾关系。为此,下文将首先从原理(本体论、方法论)和实践(学科)相结合的视角,分别对现有研究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本体论视角的研究重视历史因素分析

本体论视角下的区域国别研究十分重视区域国别知识生产的本质是什么,从何而来,又受到什么因素影响。钱乘旦教授指出,从发展历史来说区域国别研究具有鲜明的交叉特性,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产生新的知识体系,我们应当开展全息式的区域国别研究。 从历史角度考察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生产的交叉学科特性,是在我国当下以大学学科制度为主要依托的框架中推进知识生产的必要基础。从具体区域或国别的角度看,知识生产具有其阶段性和异步性特征,受到外交、经济和安全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比如,改革开放后40余年的时间内,中国的美国研究经历了奠基时期(1978—1998年)、扩展时期(1999—2009年)和沉淀时期(2010年至今)三个发展阶段,形成了布局全面、社会影响力突出等特色。 因国家发展需求、国际形势变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具体的区域或国别知识生产具有不同的发展步调,展现出不平衡不充分的突出特征。最突出的体现是有关大国、周边国家和主要国际组织的知识生产相对丰富,有关小国、距离较远国家的知识生产则相对薄弱。曾向红教授在分析中国中亚研究的进展后提出,该领域仍存在理论研究与政策研究明显脱节的问题,缺乏相关理论指导的区域研究难以做出普遍性的知识贡献,而忽视区域国别实践的学科理论成果则缺乏足够的事实解释力。

近年来,中国东南亚研究在政策引领和学界推动下,在政治学、历史学、外国文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呈现出新的发展景象。李晨阳教授等对中国东南亚研究的分析指出,早期中国东南亚史学者注重国别研究,此后日益强调该地区的整体性;21世纪以来,区域国别视角成为东南亚史研究中日益突出的特征。 国内相关研究中越发明显的整体性视角影响深远,正在转变对东南亚区域国别知识生产的观念和方法,并从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学科外溢至教育学等其他学科。本体论视角下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强调以历史为主线,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因素,就对象国或区域的各个方面展开研究,生产学理导向或实践导向的知识。

(二)方法论视角的研究关注反中心主义

采取方法论视角的研究关注审视反中心主义,尤其是知识生产者在话语体系、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主导权甚至垄断权。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知识生产的传播、应用等环节所提出的知识政治问题,即知识对话中有关知识本身和知识的权利如何划分。刘鸿武教授提出,区域国别学应当延伸知识生产的价值,区域国别研究应当具有一种文明发展的时间意识和空间意识,通过双向建构的知识生产构建出全人类可以共享的知识体系。 双向建构的研究强调知识的对话和相互影响,对传统的知识中心提出挑战,要建立一种双中心甚至多中心的格局。吴小安教授指出,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具有其国际属性,但在时间节点、国家利益、内涵和性质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学术研究与学科范式。 明确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在国家利益和内涵等方面与欧美地区研究的异同点,并持续发展其内涵、性质和实践方式,有助于在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生产中做到持续的系统辩证。赵可金教授提出,当下以西方知识体系为主导的全球治理理论深陷困境,我们应当超越西方知识体系主导的全球治理,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三个维度构建基于全球意义的全球治理新知识体系。 与此同时,任晓教授主张,社会科学的知识和理论兼具本土和全球意义,地区研究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有助于发展基于中国本土经验且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 在世界发展格局和中国国际地位深刻转变的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需要在知识生产上践行守正创新,在历史与未来、国内与国际、全球与本土、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等时空维度寻求动态平衡。需要注意的是,国内学界在反思批判西方中心主义的同时,也警惕中国中心主义。比如谢侃侃提出,伴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区域国别研究中服务政策的知识生产越发活跃,但过度投入这类知识生产则可能危及区域国别研究的根本。

国外学界也有不少反思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之一是爱德华·萨义德(Edward W. Said)的东方学研究。萨义德对东方学的解析呈现了地区研究中知识生产涉及的复杂因素,强调纯粹知识与政治知识的区分和联系,进而揭示了东方学中以学术研究精心谋划利益体系的尝试。 萨义德的研究为认识西方地区研究在方法论上的复杂性特征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为比较分析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反思视角。另一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是大卫·桑顿(David Szanton)对地区研究中知识政治的分析。桑顿指出,地区研究对改变美国大学知识政治格局的意义,在于通过新的知识改变存在于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决策者和公众中的美国中心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世界观。 桑顿等人对地区研究转变知识政治格局的分析,综合考虑了地区研究发展的动力以及相关研究对不同群体的影响,指向了知识生产背后以知识供给决定知识发展地位、以话语体系争夺知识影响力的实质。国际关系研究与地区研究对情景知识(situated knowledge)的分析指出,情境性的内涵以及人类解读、应对情景的方式,与学术研究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彼此互构。 情景知识与地方性知识等概念工具,为划分知识生产提供了依据。此外,围绕知识制图学的地区研究指出,有关欧洲中心主义(Eurocentrism)的批判反思揭示了相关研究中知识生产的封闭性,即将欧洲作为意义的唯一来源和世界的中心。 这类反思最常见的结果是后殖民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研究,是对历史传统、主导地位和主流思想的冲击,关注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三)学科视角的研究聚焦制度的核心作用

学科是人类近现代社会知识生产中重要的手段、载体和结果。但是因为在中外区域国别研究中具有的差异性地位,学科成为相关研究的一个重要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是中国现代大学知识生产的基本架构和制度依托,同时还是知识生产中分配资源和实施治理的策略。国内现有研究关注学科作为一套复杂制度对区域国别知识生产的系统性影响。张蕴岭教授等提出,国际区域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国际区域的研究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功能研究和制度研究。 在“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起步阶段,将这一学科包含的研究内容划分为三个领域,具有其关键的引领意义。罗林教授等主张,区域国别研究侧重于公共事务和公共政策的专门研究,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基本特点。 对于社会问题公共性的关注,是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生产的一个重要特征和发展导向。周方银教授提出,区域国别研究是一门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科建设面临追求整体性知识还是选择性知识,追求特殊知识还是一般知识的选择难题;相应的知识生产活动应当放在独立学科建制还是建立混合学科建制,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学科作为知识生产演化的结果,不但影响着知识生产的目标、理论和方法等抽象内容,还通过保障合法性地位、决定资源配置、决定人员招聘和学生培养规模等路径对区域国别知识生产施加主要影响。

学科视角下的另一类研究关注到学科间的知识对话或知识交换。打破现有的学科边界,为现有学科赋能甚至是撬动旧学科框架下的知识生产,是区域国别学的新使命。学界有一种重要的观点是,区域国别研究为具体的知识和经验证据,而学科则为区域国别研究提供了更具普遍性和概括性的知识。2021年的一项研究指出,在社会科学的政治经济中,地区研究的目标是为国际关系等其他学科提供基于非西方区域的研究所形成的语境关联性知识(contextually⁃informed knowledge)。 这一研究还主张,地区研究不但能够为国际关系等学科提供国际知识生产,还可以在学科制度层面保持知识生产的对话。

国外学者同样关注到学科为区域国别研究知识生产提供的制度化基础。有研究提出,社会建构是地区研究中交叉学科知识生产的重要范式,研究者间的差异主要在于建构主义的程度以及在各自领域的创新性应用。 就交叉学科知识生产的方法看,有研究者在比较地区研究中提出了一种跨学科的宏观比较研究,根据概念空间中变化的清晰度高低、对相关解释条件控制的强弱,搭建了包含四种结果的区域比较分类框架。 该研究还强调,推动区域国别研究的交叉学科发展,离不开现代大学的相关制度基础。对此,一项针对全球化时代美国大学知识生产的研究指出,为履行通常不归属于学科的语言培训、支持海外研究和鼓励区域探索等职能,地区研究创造了美国大学中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 伴随着美国现代大学制度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这种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也成为他国学习效仿的重点对象。美国大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组织模式不但重视为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设计公共空间,还十分重视研究中心的整体设计与区位条件对交叉学科合作的价值。

上述研究在选题与视角、理论与方法、论证和呈现等方面各有侧重,但都为国内外区域国别研究中知识生产的发展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从上述三类视角展开综述并非是一个大而全的方案,但是遵循了学理与实践相统一的思想,反映出当前国内外区域国别知识生产中较多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区域国别学建设获得政策合法性后,对学科尤其是交叉学科的讨论迎来新一波热潮。以上研究综述指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缺少一种“功能视角”,即从知识生产的功能划分与结构,探讨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探讨如何提升其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从这样一种功能视角出发审视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能够与现有研究彼此互补。知识生产的功能划分和体系建设,为深入分析区域国别知识生产提供了一个具有包容性和扩展性的视角。

知识生产在区域国别学建设中具有核心地位。韩震教授指出,一个国家的知识生产越是领先,就越能走在世界历史的前例。人类知识形态经历了从经验形态到分科的原理形态,再从原理形态发展到差异化形态。 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秦亚青教授提出了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由描述性知识、学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组成。 我国区域国别学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等方面具有急迫的建设目标,这些体系的建设与协调都需要回答其背后的核心问题,即交叉学科下的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如何推进?为此,需要明确提出的是,多形态知识生产可发挥多样化的功能,从而以系统均衡的区域国别知识生产应答中国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的知识需求。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是运用专业理论和方法开展的研究活动,致力于生产能够帮助人类认识世界和引领国家发展进步的知识。这类知识生产具有对象广谱性、理论和方法的多样性与交叉学科特性等特征。当前,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亟须解决两方面的矛盾:一是知识供给与发展需求间的矛盾,为主要矛盾;二是不同类型知识生产间发展失衡,为次要矛盾。最近10年,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知识生产规模显著扩大,专业知识生产者大增,但整体上专业知识生产仍远远跟不上需求。这种供需矛盾,既表现在政府、企业和民众均认为缺乏区域国别的理论支撑和专业知识,也体现为劣质知识充斥思想市场、优质公共知识匮乏的现象。在知识生产规模扩大的同时,面向政府、学界和社会的知识生产彼此失衡、互不协调,存在偏重学术研究而忽视实践转化等问题。近年来,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机构不断探索多种类型的知识生产,在基础学术研究、服务政府决策的咨政研究、服务公众的知识转化与传播等方面有大量新尝试。2022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基于前期的实践和理论探索,本文围绕协同推进基础型、政策型和社会型知识生产的探索构建了中国区域国别研究的功能型知识生产体系。 TGk/hIOrznQGAXnh1RWHNMhPqVMRp97d5TXrPb6Vcf7zUhAYWHVjS5nb8CpmLg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