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聚焦生态资源 抢抓发展机遇

溧水区结合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和正在打造的健康名城等重大任务,积极落实全生命周期和全领域推进低碳城乡建设的要求,统筹兼顾城市与乡村、新建与存量等问题,按照城、镇、村分级分类实施,以项目为抓手,重点在节能减排、低碳发展、环境友好、绿色生态等方面发力,探索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建筑技术标准规范,打造绿色城乡建设新样板。

一、生态资源条件

溧水区拥有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南京市第二大水库东屏湖等丰富的生态资源。无想山国家森林公园拥有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95%,被誉为“天然氧吧”和“城市绿肺”,是长三角最宜居的地区之一。同时,东屏湖等湖泊资源也提供了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吸引了天鹅、大雁等鸟类在秋冬季节来此过冬。溧水区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全区林木覆盖率达36.1%,自然湿地保护率达90%,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同时,溧水区也是长三角唯一的民革中央康养产业实践基地和江苏省唯一的健康江苏实践示范区,这进一步体现了溧水区在低碳发展方面的优势和潜力。溧水区凭借其丰富的生态资源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在低碳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探索城乡建设领域低碳建筑技术标准规范,打造绿色城乡建设新样板方面,正在为全省乃至全国积累低碳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二、政策驱动条件

绿色发展背景下的政策驱动。江苏省贯彻落实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推动全省城乡建设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发展。溧水区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成为全省首个“江苏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试点区”,为全省建筑领域“碳达峰”目标积累经验。

积极保护形成的优越资源环境。无想山森林公园是溧水区丰富的生态资源之一,但这些“天然形成”的资源环境条件也得益于多年来始终坚持的环境保护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溧水已建成包括绿色工业、绿色农业、绿色旅游等相互协同的生态环境体系,具备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并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三、社会需求条件

人们对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强烈而形成的社会发展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也日益增强。溧水区结合城乡融合发展等政策,积极打造健康名城,全生命周期和全领域推进城乡建设低碳发展。

基于以上条件,溧水区积极推进低碳城乡建设。低碳城乡建设不仅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需要,更因其涵盖范围广、涉及行业多、产业链长而形成新的发展机遇。从建设到运营,建筑行业相关碳排放约占总碳排放量的40%,是名副其实的碳排放“大户”。因此,建筑领域的低碳技术研发与运用至关重要。溧水区低碳城乡建设源于政策驱动、优越环境支撑、社会发展需求等方面,这不仅有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tnwBBdnK0UFmYpFkmoG16zuiFdZS3AqCMiDWF/+b/wdR0hAM+1mnc+Yg95ALDH4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