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最杰出的弟子很快就在名声和影响力上超过了他。梁启超出生于广东一个有着良好教育但相对贫困的家庭。 在接受了正统的早期教育之后,梁启超在17岁时考取了举人,并成为康有为的弟子。康氏的教导充满热情,为梁启超开辟了新世界。从那时到20世纪初期,两个人一直合作。梁启超某些方面的早熟以及随之而来的肤浅,在他曲折的思想生涯中始终伴随着他。正如他不止一次提到的那样,人们很容易用他的新观点来反驳他的旧观念。然而,即便他喜欢尝试新的想法,他也并没有转变努力方向。相反,他克服困难达成了一个一致的目标:通过在宪法框架下建立强大的公民国家来增强中国。康有为教了梁启超今文经学说、王阳明学派的行动道德规则 以及美好的大同未来。康氏的教导是梁启超不断发展的政治哲学的首个基础,但不是最后一个。
19世纪90年代激进的儒学人士倡导“保卫国家,保卫种族,保卫教义”(保国,保种,保教)。这些是有些模糊不清甚至相互矛盾的目标。在传统用法中,“国”的意思最不明晰,可指国家、民族、政府以及最常指代的朝代。改良派开始将国视为一种集体身份,在慈禧看来,这暗示了中国人和清朝之间的冲突。改良派声称没有冲突,因为王朝和国的利益是相同的。这时,“种”的基本含义(种族、种类)似乎是最普遍意义上讲的“中国人”,即清帝国的臣民,尽管这也牵涉了汉人与满人之间的鸿沟。在慈禧看来,无论如何,重要的是对王朝的忠诚,而不是任何形式的集体身份。最后,改良派所说的“教”就是儒学——但这是新儒学还是旧的家国儒学呢?
“保国,保种,保教”这个明显无害的口号代表了1898年激进的具有争议的要求。4年后,梁启超否定了这一口号。更确切地说,他将它们归结为保卫国家这一唯一的要求。 到1902年,梁启超认为“保卫儒学”已不再必要:宗教或教义是保护人们的东西,不是人们要去保护的东西。更重要的是,梁启超了解到,“保教”是对基督教的一种回应,它试图使儒家更像是一种西方宗教。此时他表示反对,认为这对宗教毫无用处。这个口号在历史上是退步的,因为它们导致了不必要的斗争以及对真理追求的教条式的拒绝。在阅读西方历史时,梁启超看到了一个历史过程,其中随着科学和自由力量的传播,基督教的迷信随之下降。 那么,中国显然不需要这种迷信。此外,梁启超宣称,文明进步的原因之一是自文艺复兴以来出现的知识自由。因此,儒家的宗教化既没有必要也不值得提倡,特别是如果要使用孔子的形象来压制异议的话。这也并不是说要完全放弃儒学。梁启超称,如果正确理解,儒学思想便是伦理哲学和治国之道的核心(这与康有为的立场似乎没有太大差异)。
梁启超以更简单的理由声称,“保种”也没有必要。因为“种族”概念非常模糊:它是指黄种人还是中国人(华种)?如果是前者,那么它包括日本人和其他种族,并不等于保护中国。如果说假定一个中国种族,那它的确遭受着剥削和压迫,但是中国人在什么意义上是“种族”呢?保护他们不是种族意识的问题。相反,重要的只有强大的状态。因此,说保护种族是多余的,因为保护(加强)国家就是保护了种族。
就这样,梁启超摆脱了儒家的诠释学,甚至摆脱了今文经的英雄主义。“我爱孔子,但我更爱真理。我爱我的长辈,但我更爱我的国家。我爱我的朋友,但我更爱自由。”他又退一步补充道:“我也知道孔子热爱真理,我的长辈和朋友比我更爱我们的国家和自由。因此,我充满信心,也很后悔。” 通过使“真理”和“儒学”相互对立,它表明梁启超正在寻求一种新的认识论。的确,尽管他仍能从经典中发现许多智慧,不过他不会再通过引用经典来进行佐证。但是梁启超以如此多的原因来反击其明显的反对者,我们至少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即他对今文经的反对并不是认识论的重大转变,而是整个改革一代正在经历的转变中的众多时刻之一。从今以后,关于应该做什么的争论必须基于其他逻辑,而不是根据经典。
根据梁启超的《三十自述》,他在从北京参加完会试途经上海的返乡途中,对中国以外的世界有了第一次认识。 他买了世界地图册《瀛寰志略》,并遇到了康有为。康氏向梁启超保证,他的所有旧知识都是无用的。这个经历就像冷水泼到了他的头上。梁氏失去了方向,无法入眠。在正式成为康有为的弟子后,梁启超集中学习王阳明的心学、历史和一些西学。 直到那时,梁氏才“最终了解了什么是学习”。他广泛阅读,从佛教到西方翻译作品,并有了一个新的目标:成为一名记者。在改革派元老张之洞的支持下,梁启超于1896年开始为《时务报》撰稿,这是梁启超长期从事新闻事业的开始,随后他又加入了湖南长沙的时务学堂。在那里,他与谭嗣同(1865—1898)成为朋友,我们将在下文谈到谭嗣同。他们讨论谭氏的《仁学》,一起研究佛教。
梁启超的自传揭示了改良派面临的某些心理压力。同康有为一样,梁氏发现对孝道的要求——一直以来被理解为个人品德的最完整表达——很难与公共职责相适应。康氏在不知疲倦的旅行中寻求慰藉,梁氏却经常幻想逃跑。他过着介于政治行动主义和学术之间的生活。可以说,梁启超在这两个方面都不是很成功,但是他确实带领了一代人进入西学丛林。不管怎样,梁启超虽公开宣称忠于清朝,但在时务学堂时,他教他的学生们汉人和满人之间存在种族差异。 这等于说清朝是一个不合法的王朝。梁氏还进一步支持民主,称皇帝为叛徒(民贼)和凶手。在这种心情下,梁启超说,中国的整个历史并没有产生一个孔学意义上的“真正的国王”,只有几个霸主(也就是说,强大的领导人至少能够保卫边疆和维护和平)。但就在不久前,甲午战争结束后,梁启超写了一首诗:“帝阍呼不闻,高谭复何益。” 这是不被重视的忠诚改良派的呼声。
通过1898年的维新运动,梁启超继续肯定了儒家思想(保教),并坚持认同了康氏的世界大同愿景。他满怀热情地阅读了康有为《大同书》的早期版本,他深受佛教及其普世救赎思想的影响。 然而到了1902年,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梁启超不仅拒绝了儒家认识论,而且以民族主义的名义大力抨击普遍主义。1898年惨败之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随着他对日本学术界的进一步了解以及阅读西方作品的日译本,他的整个世界观开始转变。我们将在下文中详细看到,梁启超的儒家思想只剩下个人道德标准。梁启超本人并不知道这一切将走向何方,但是至少可以清楚地看出,他对儒家道德的使用与帝国体制完全脱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