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
(1978—1985)

1976 年 10 月,粉碎“四人帮”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一个新时期的开始。中国的音乐文化也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也是在这一年,早已因《打起手鼓唱起歌》而闻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和词作家韩伟写出了宣告一个新时期来临的《祝酒歌》:“待到理想化宏图,咱重摆美酒再相会。”

1977 年初,人们兴奋地在广播电台中听到了久违的歌剧《洪湖赤卫队》《江姐》《刘三姐》等的唱段,听到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九九艳阳天》《阿诗玛》……这个“新时期”在声音上的标志并不是“大快人心事,揪出四人帮”,而是“文革”前抒情歌曲的再现。

这一年,除了全国人民关切的毛主席纪念堂的修建,最具历史意义和影响的事件是高考制度的恢复。十年间郁郁不得志的知识青年们和少数应届毕业生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重新捡起书本,投身于这场史无前例的赶考之中。

1978 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大事:

1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新闻联播》开播。

3 月 18 日至 31 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词中强调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指出为社会主义服务的脑力劳动者是劳动人民的一部分。

5 月 1 日——北京电视台更名为中央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CCTV-1)开播。

5 月 11 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1 月 25 日——中央政治局宣布为“天安门事件”(亦称“四五运动”)等错案平反。

12 月 13 日——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随后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报告,成为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12 月 16 日——中美两国政府分别在北京和华盛顿同时发表联合公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自 1979 年 1 月 1 日起建立外交关系。

12 月 18 日至 22 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在党的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加强民主,加强党的领导机构,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这一系列当年发生在各个领域的事件,对日后历史发展的重要意义很快得以显现。

1978 年 10 月,广州年轻的音乐人毕晓世组建了一支轻音乐乐队——紫罗兰乐队。这支乐队的生存背景是:

目前录音机、录音带、唱片、乐谱多起来;外国电影、香港电影,西方的音乐也随之传播;电子琴、电吉他的演奏,采用新技术录制乐曲等,这些都对我国群众的音乐生活产生影响。据广东的同志说,目前广州已进口了二十万部录音机,到处都可以听到国外和港澳地区的轻音乐与流行歌曲。有的还开设了街头茶座,卖票喝茶听音乐;复制进口原版录音带等。看来,外来流行歌曲的影响确实不小,不仅沿海大城市,甚至北京街头也有出售油印小册子香港歌星×××歌曲集的。(王惊涛。人民需要轻音乐和抒情歌曲——音代会部分代表座谈散记。北京音乐报,1979-12-1.)

而在北京,风靡大街小巷的还只是复活的传统交谊舞,在各种民间舞会上,人们跳着传统的华尔兹和探戈以及刚刚传入的“水兵舞”。作为伴奏的音乐多数仍然来自“文革”前的“轻音乐”。 kz/u6rTLWPfYXBloVx3P7ZY9hzPgNNzYTZGZOKM8U3yjLYUmwvG72kf/Ihb9SZ2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