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严复译《天演论》

严复铜像

严复是近代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在李鸿章创办的北洋水师学堂任教期间,他培养了中国近代第一批海军人才,翻译《天演论》,创办《国闻报》。如今天津古文化街中心位置铸有严复铜像。

清光绪六年(1880),李鸿章在天津筹办北洋水师学堂,栽培舰队驾驶员和管轮技师。学堂里有一百多间课室,楼台掩映,花木参差,另有一座观星台,学习天文课程时可以登高侧望。考生限于十六七岁的男子,资质聪颖,能作论文,考取后须由士绅保荐方准入学。学制五年,每周两天学汉文,其余时间读外文,引进几何、代数、测量等学科,另有驾驶诸法、测量天象、御风、演放鱼雷等专业课程,修满后要上舰实习。

李鸿章致函福州船政督办黎兆堂,调严复赴津任总教习。严复是福建侯官(今福建闽侯)人,少时考入福州船政学堂,学习英文和驾驶术,与邓世昌、萨镇冰等人是同学。清光绪二年(1876)夏天,严复第一次来天津,在海边等着接收从英国订购的炮舰。恰好此时,朝廷选派福州船政学堂分赴法、英学习驾驶的学生人数不足,严复临时补上空缺,到英国格林尼治皇家海军学院留学。三年后毕业,回到福州船政学堂任教习。

李鸿章一手栽培严复,没过多久,就把他从总教习提升为总办,可是他与李鸿章却矛盾重重。清光绪二十年(1894)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严复在报纸上公开抨击李鸿章。李鸿章的儿子鞭杀家仆,严复给自己的同乡、内阁学士陈宝琛写信,骂李鸿章不能秉公办事。后来做过溥仪老师的郑孝胥,清光绪十一年(1885)北上天津,给李鸿章做幕僚。严复也在天津,二人是同乡,都怀才不遇,郑孝胥评价严复“慷慨怀大志,平生行自哀”。严复回福建参加乡试,郑孝胥送他到海河码头,应试受挫后严复郁闷,回津后郑孝胥到紫竹林水师营务处拜访严复,二人痛饮大醉。

其实严复早已厌恶官场的钩心斗角,热衷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新思想,他写的《辟韩》《原强》《救亡决论》《论世变之亟》等政论,引起国人很大反响。

严复的第一本译著是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也是严复思想的核心,他强调中国要顺应天演,实行变法维新,才能由弱变强。他也推崇商鞅和荀子,认为要想独立富强,必须效法商鞅的革新精神,把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与进化论结合,以人力代天行,反对顽固派好古而忽今的观念。

康有为、梁启超读到《天演论》时拍案叫绝,自古文人相轻,康有为却称严复是中国精通西学第一人,把物竞天择融入自己的主张。《天演论》的影响力让严复备受鼓舞,又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原富》(今译《国富论》)和孟德斯鸠的《法意》(今译《论法的精神》)。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秋天,天津第一张中文报纸《国闻报》亮相,路人竞相购买传阅。这张报纸的主编和主笔正是严复,他以尖锐辛辣的笔调和新锐深刻的哲理抨击现实,在京津两地产生了一定影响。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兵临大沽口,严复到上海避祸,将书籍、文稿、信件留在天津东门外大狮子胡同的家里。辛亥革命后,严复仍坚持君主立宪思想,参与劝进袁世凯称帝的筹安会,鼓吹洪宪帝制。后来他又对张勋复辟表示同情,也算是一条道跑到黑了。

严复翻译《天演论》封面 IABCJ5ltYewf+TRenCNK+GCAjsKipbmE2oN8UQLNG45ArMduL9IiJp2pO2SCYol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