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明永乐帝赐名“天津”

金贞祐二年(1214),直沽寨开始驻军,渔民、农户在三岔河口附近捕鱼种地,自给自足。一百多年后,元延祐三年(1316),直沽寨扩为海津镇,是南粮北运的一个中转站,漕船驶过海津镇,再往前就到了京城。

明太祖朱元璋的四子朱棣,在明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带兵北上,驻守燕京北平。朱棣的三个哥哥相继去世、朱元璋驾崩后,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也就是建文帝。建文帝密议削藩,朱棣发动“靖难之役”,领兵从直沽寨海津镇出发,一路南下攻城拔寨,征战三年。明建文四年(1402),朱棣在南京登基继位,年号永乐。

朱棣想迁都北平,这样一来,扼守出海口的海津镇位置格外重要,必须设卫据守。宰相姚广孝提议,在海津镇修筑一座城池,以此“锁住龙脉,留存王气”。他来到海津镇,选定风水宝地。《天津卫志》记载:“明永乐二年,文皇命工部尚书黄福、平江伯陈瑄、都指挥佥事凌云、指挥同知黄纲筑城浚池。”选定吉日良辰开工,夯筑土垣,高三丈五(约 12 米),厚两丈五(约 8 米),密布垛口,四面城门上有城楼,墙外挖凿护城河,周垣九里十三步(约 4500 米),东西长,南北短,形状像算盘。

朱棣下旨赐名“天津”,也就是“天子渡河之地”,同时大修紫禁城,明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设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统称三卫,驻军一万六千多人,都是永乐帝从安徽老家调来的亲兵。“卫”是军队建制,《明史·兵志》记载“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卫的管辖范围比郡府要大。随军家属在天津城里城外修路盖房,做买卖的也多了。

六十多年以后,明弘治三年(1490),山东按察司副使刘福在天津整饬兵备,重修城墙,用砖石包砌,增高增厚,重建四门城楼,题名镇东、定南、安西、拱北,北门楼最宏伟,因为这是通往京城的大门。北大关口南运河边有一座“龙飞渡跸坊”,专为纪念朱棣由此渡河扫北。

到了清雍正年间,天津卫改为天津州,属直隶省河间府管辖,天津镇总兵统辖镇标二营,兼辖河间、大沽。天津水系发达,常闹水患,清顺治十年(1653),大水淹塌两面城墙,天津镇总兵甘应祥、副使梁应元再修天津城。清康熙十三年(1674),赵良栋任天津总兵,拨兵勇在城外七座炮台昼夜值守,整顿城内外秩序,铲除地痞流寇,休养生息储备粮草,在百姓中口碑极好。他来天津的第二年,得知城楼附近藏有火药,下令将靠近城墙的民宅拆毁,离城三丈不许盖房,重修城垣,新建角楼,重题四门匾额为“东连沧海、西引太行、南达江淮、北拱神京”,在城东南角设石闸水门,引海河水入护城河。

北京城规模宏大,有九个城门,关上城门,城里百姓活得舒舒服服;天津城只有四个城门,比北京城小得多,关上城门,城里百姓基本上没法过日子,因为城里没有河,水坑虽多,但坑里的水不能喝,井水是苦的,一旦被围困,坚持不过十天。清咸丰年间,守卫天津的御前大臣僧格林沁上奏折,认为应该在天津城外再修一道防线。皇帝准奏,于是僧格林沁派人在城的四面八方筑起高墙,墙外深挖壕沟,设十一座营门,各垛口排列抬枪、炮车,有官兵值守,外围足有十个老天津城那么大。李鸿章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时,认为天津居民增多,城区日渐扩大,须依赖围墙抵抗突发事件,于是加固围墙,重修了十四座营门,深挖壕沟,从小西关南运河过紫竹林流入海河,后人称其为墙子河。

清咸丰十年(1860),天津开埠,租界与老城里并存,一个区域,两种风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天,八国联军占领天津,成立都统衙门,第一件事就是野蛮地拆除了城墙。那么大一座城墙,足足拆了小半年。碎的城砖做了路基,在城墙的位置修筑四条马路,命名为东马路、西马路、南马路、北马路;整块的城砖大部分卖到山东德州,剩下的被太古洋行买办郑翼之、怡和洋行买办梁炎卿买走,他们在英租界红墙道(今新华路)买下地皮,各自用这些城砖盖起洋楼别墅。天津成为中国第一座被拆掉城墙的城。 JHccLqSc4Hc0wqBkeVDWmWMxQJV8fUBihBY7cfKmo8R5NQP/8HYfk6gFUI6V4TD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