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僧格林沁、李鸿章大沽口修筑炮台

大沽口是海河入海口,过去海河被称为白河,所以这里也叫白河口。《明一统志》记载:“大沽口河流入海处,两岸壁陡,一域中横,土人称为海门海口宽一百五十丈,水宽一丈五尺。”

所谓南有虎门,北有大沽,与广州虎门、上海吴淞口相比,天津大沽口是入京的咽喉要冲,战略意义更重要。清顺治十二年(1655),荷兰使团带着给顺治皇帝的贡品,从海路经大沽口到达天津,前往北京,他们把天津、镇江、广州并列为中国三大港口。清嘉庆年间,清政府在海河口南北两岸各建起一座炮台,防御外敌。清道光二十年(1840),英军舰队在珠江口受到林则徐的顽强阻击后,北上大沽口。大清水师营加紧防御,修筑土垒,添铸炮位,增设六十门红衣大炮。僧格林沁到大沽试演炮位,都能致远有准,又将驻扎在西沽、新城的部分官兵调归大沽,驻防大沽口的官兵达到近万人。然而,大沽口仍然是中国北方最不安宁的海防要塞。

大沽口炮台

1988 年,大沽口炮台遗址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1 年建成博物馆,展现大沽口炮台历经外敌入侵、几经兴废的悲壮历史和中国人民不畏列强、顽强抗争的史迹,体现了大沽口炮台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地位及丰厚的历史底蕴。

清咸丰八年(1858)春天,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法国全权专使葛罗率英法联军两千余人、舰船二十几艘抵达大沽口,停泊在拦江沙七渡水以外,以武力威胁大清,投递公文,提出“公使驻北京、增开口岸、内地游历、传教自由、赔偿军费”等无理要求,交涉未果后向大沽炮台发动猛攻。直隶总督谭廷襄、直隶提督张殿元临阵脱逃,军心动摇,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闯入海河。局势略有缓和后,僧格林沁带兵镇守大沽口,在河道淤泥之上打木桩,铺石灌浆,用三合土夯实,重修了七座坚固的炮台,并修筑壕沟、密布鹿柴。翌年夏天,英、法、美联军舰队再度逼近大沽口,突袭炮台。僧格林沁指挥清军奋勇反击,双方激战一昼夜,直隶提督史荣椿阵亡,英军司令贺布受伤,联军败退。

大沽口炮台

清咸丰十年(1860)夏天,英法联军舰队集结两万兵力再次逼近大沽口,僧格林沁令直隶提督乐善撤出炮台,乐善抗命:“炮台存乐善生,炮台亡乐善死!”英法联军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狂轰滥炸了一个多小时,摧毁了大沽口的各个炮台、工事,但清军的炮手仍在拼死还击,因为炮手的脚都用铁链绑在了炮位上,誓死一搏。乐善指挥骑兵反击,又遭联军排枪扫射,四百多人阵亡。联军借势攻上残缺的炮台,双方展开白刃战。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普林上尉与乐善捉对厮杀,用左轮手枪击中乐善。联军旗手查普林虽被清军砍了三刀,仍然把军旗插在了大沽炮台上。战事平息后,朝廷追封乐善太子少保,予骑都尉兼云骑尉世职,在大沽口建专祠,谥威毅,寻封二等男爵,子承友袭。不久后又专门为乐威毅公祠打造了一口大钟,悬挂在大沽口的石头缝炮台上。

李鸿章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派罗荣光率官兵修葺大沽口炮台,把苏局旧存炸炮和江宁炮局制成的弹炮陆续运到天津,并添购西洋新式巨炮,连同原有炮位,共九十九尊大炮。大小炮台每半个月演练一次,各营每五天打一次靶。经李鸿章整顿,大沽口炮台的防御能力又有所提升。

那时天津城东南、海河右岸葛沽芦家嘴有一座规模较小的城池,俗称新城,原先是土坯围子,城内驻扎水师营,设都统衙署。李鸿章奏请批准,将新城的土坯围子改成砖墙,增设炮台,与大沽口炮台遥相呼应,构筑了天津卫的第二道防线。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夏天,八国联军向大沽口炮台发起进攻,天津镇总兵罗荣光率将士浴血奋战,终因实力悬殊而失守。英国士兵将乐威毅公祠那口大钟当作战利品掠走,搬到奥兰多号军舰上。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卫,占领了紫禁城。转过年来,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签订,清政府向列强支付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八国联军强行削平了大沽口炮台,也拆掉了天津的城墙,北京城失去了一道屏障。多年以后,乐威毅公祠大钟辗转回国,安放在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 qL03r2404bPD/R2imQ4eHheletUJ/7mPMyve/DrckEnRyjwgN3FYbAd8G9mPfA/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