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梁思成探访独乐寺

燕山脚下蓟州独乐寺始建于隋,重建于辽,与辽宁奉国寺、山西华严寺并列三大辽代寺院。到清朝末年,这座千年古刹已趋荒废,它的价值被重新发现与两个人有关,一是日本学者关野贞,二是建筑学家梁思成。

关野贞是日本建筑史家、东京大学教授,在中国考察古建筑,出版了《中国文化史迹》。1930 年,他乘车前往东陵路过蓟县(今蓟州区),看到一座建筑,屋顶有巨大的斗拱,颇具古意。他下车想进去看看,但有院墙阻隔,因为赶着要去东陵,只匆匆拍下一张照片。

一年后,北京鼓楼群众教育展览厅办图片展,基泰工程司建筑师杨廷宝看到一张照片,说明写着蓟县独乐寺。回去后,杨廷宝向梁思成说起这张照片。梁思成也去了鼓楼,看过之后心驰神往。他搜集资料了解到,蓟县汉代属渔阳郡,唐开元年间设蓟州,宋初为辽国契丹人所占,独乐寺位于城内西门里,曾改为师范学校,西北军和孙殿英部队都在这座寺庙里驻扎过。每年农历三月中,独乐寺办庙会,各类摊贩云集,文高跷、武高跷、小车会、碌碡会、龙灯、狮子、中幡、挎鼓、大锣会热闹非凡,附近百姓跋涉十几里而来,以期带福还家。

梁思成找清华大学一位教授借了野外考察仪器,与弟弟梁思达和营造学社的一位同仁乘长途汽车前往蓟县。北京到蓟县并不算太远,但几乎没有路,出城后,汽车开上渡船过了箭杆河,便陷在泥沼里不能动弹,乘客只好帮着推车,四个小时后,总算到达了目的地。老远看到高大古朴的楼阁,梁思成心里有些激动,在古寺对面的小旅店住下来。随后几天,他们开始对独乐寺的山门和观音阁进行测绘,登顶攀檐,记下各部位特征,丈量每个斗拱的尺寸,绘制外观与内部结构图,拍摄了大量照片,走访了住在附近的老人。

山门面阔三间,进深两间,中间穿堂,牌匾“独乐寺”三个字,是明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所题。山门内,前两个稍间有两尊天王塑像,俗称哼哈二将,是辽代彩塑,横眉立目、虎视眈眈,令人望而生畏。后两个稍间是四大天王壁画:东壁为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执宝剑;西壁为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执宝幢;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执羁索。从绘画风格、线条、色彩来看,应是清代末年所绘。

独乐寺

山门正脊的鸱吻造型生动古朴,长长的尾巴翘转向内,犹如雉鸟飞翔。台基上立着十二根粗大木柱,四根角柱柱头微向内收,柱脚略向外倾,这是古代工匠创造的侧脚技法,能稳定结构。每根柱头上累叠着斗拱,斗拱上是横梁,梁头承托着檩子,通过榫卯连接。

独乐寺位于蓟州区,是中国仅存的三大辽代寺院之一,历史可追至唐贞观年间,寺内现存山门、观音阁皆为辽代所建。独乐寺是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津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

过山门,穿庭院,在千年古柏后面,有一座雄伟的楼阁,便是观音阁。观音阁面阔五间,进深四间,阁上匾额“观音之阁”是李白北游幽州时所写。观音阁为三层木结构,梁柱斗枋数以千计,繁简各异,没用一颗钉子。阁内中央是一座高大的泥塑观音立像,头部直抵楼顶,弯眉高鼻,神态庄重,两肩下垂,躯干微前倾,衣带飘洒。用木料做骨架,覆盖薄灰泥,彩塑而成,经历千年。观音像两侧侍立两尊菩萨,姿态优美,面容谦恭。梁思成还发现了观音阁底层有内墙,认为里面曾有壁画,被人用灰盖住了。

独乐寺正南不远有一座白塔,名为蓟县白塔,又称渔阳郡塔,塔基用三合土夯筑,塔身以花岗岩条石和青砖垒砌,镶出仿木结构斗拱、栏杆,束腰处砌壶门,内嵌伎乐舞蹈雕砖,转角处各饰有一个极力支顶塔身的“硬汉”,姿态颇为生动。塔身上有两层叠涩檐,檐上有一台座,上置覆钵状圆形塔肚,雕刻悬鱼纹装饰。再往上又是一叠涩檐,上置十三天相轮,攒尖直达塔顶,顶立铜刹,巍然壮观。白塔内设有佛坛,门右侧有清嘉庆年间《重修渔阳郡塔记》碑。塔内北壁有一孔洞,直对独乐寺观音阁顶。这座白塔也为独乐寺增色不少。

回去后,梁思成在林徽因的协助下,撰写《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山门考》,认为独乐寺最晚建于唐初,观音阁及山门都是辽圣宗统和二年(984)重建,上承唐代遗风,下启宋式营造,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蜕变的重要资料,罕有之宝物,可惜门窗残损,屋顶渗漏,若不尽早修葺,阁门皆将倾塌。

1961年,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独乐寺名列其中,逐年拨款修缮。梁思成、林徽因又三次来独乐寺。林徽因在建筑讲义中提到,我们所知道国内最早的斗拱结构,就是梁思成在蓟县发现的独乐寺观音阁,其斗拱结构雄伟、诚实,两昂斜起向外伸出,以支撑深远的出檐,后尾斜削挑承梁底,形成一种应力。

1976 年,考古工作者根据梁思成的观点,在观音阁内剥揭出巨幅壁画,经考证得出结论,这些壁画始绘于元代,明代重描,以十六罗汉和两个明王为主题,间以郭巨埋儿等古代故事,各自独立又彼此相连。

20 世纪 70 年代末,泥人张彩塑传人张铭和天津市彩塑工作室的技师一起,对观音阁内的观音塑像、胁侍菩萨,以及山门内的天王立像等古代塑像进行修缮。这些塑像都出自古代能工巧匠之手,由于年久失修,手脚四肢残缺,衣冠折损断裂。张铭等人研究了古代泥塑传统技法,修复时,对塑像的每一个态势、每一条花纹的复原都有所依据,保持了原有风格。

早年独乐寺是“渔阳八景”之一,名为“独乐晨灯”,明、清诗人留下诗句:“高阁层楼数十层,晨灯遥映日光红。依稀萤火笼纱幕,仿佛残星缀月宫。”后来这座古刹被列入“津门十景”,改称“独乐晨光”,伫立在晨光云霞之中,庄严瑰丽,仪态万千。 mKX1lZzKxx9/ihLoEIplh9kZEVwggEuwv7An/J+ePQGr467UjpgEwaH+SjKUtTy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