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自序

提及天津,人们总是忘不了相声和小吃。诚然,津派相声诙谐有趣,包子、炸糕、锅巴菜、煎饼馃子等特色小吃也其味无穷但是,它们之所以会得到大家垂青,成为天津的标志性符号,究其原因,恰恰是因为经过积年累月的沉淀与发展,相声和小吃不仅没断了“老味道”,还满足了人们的“时下胃口”。天津这座城市的与众不同之处正在于此。

谈到天津的历史,先后在宝坻、蓟州出土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陶器,这些早期遗存是这片土地的根源。这里曾是燕国的渔阳郡,经历辽、金、元、明、清的定鼎,南粮北运和海盐产销带来一派繁荣。明代内阁大学士、诗人李东阳在天津卫城修葺一新后前来观览,写下《直沽八景》七律八首。前四首《镇东晴旭》《安西烟树》《定南禾风》《拱北遥岑》,描绘卫城之景;后四首《吴粳万艘》《天骥连营》《百沽潮平》《海门夜月》,抒写海门气魄。这组风景画一般的七律,可以说是天津第一份城市导览。

天津曾是尚武之地。金贞祐三年(1215),在三岔河口一带建立直沽寨,派都统带兵驻守。宋朝时为抵御辽兵南下,在海河南岸设“寨”“铺”,军兵戍边屯垦,寨名有独流、沙窝、当城、双港、泥沽、小南河绵亘至今。明成祖朱棣赐名“天津”,设卫筑城,自此有了“天津卫”这个名号。明清两代屯田的士兵、漕运的水手,以及长期驻扎天津的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新军,都留下了军旅气魄,客观上造就了天津的豪气。天津人抑强扶弱,爱抱打不平,有事儿互相照顾,热心肠,但有时又爱耍胳膊根儿,侠义与混横都传承下来,形成了坚韧的性格。

天津的人文底蕴同样厚重。明正统元年(1436)起,天津左卫指挥使朱胜在家办“卫学”,教官兵子弟读书识字,他的家宅就是今天文庙所在地,也是天津文化的根脉。晚清时期文人李慈铭、王闿运、樊增祥、黄遵宪、刘鹗都曾在天津小住。李慈铭的《越缦堂日记》有他提炼的天津史料,刘鹗的《老残游记》后半部,在他自办的《天津日日新闻》上连载。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时翻译《天演论》,曹禺以天津为背景创作了《雷雨》《日出》。弘一法师李叔同,京剧艺人孙菊仙,专攻殷墟甲骨的王襄,戏剧家焦菊隐,电影界的沈浮、谢添、石挥,红学家周汝昌这些人都是标准的“老天津卫”;范文澜、田汉、老舍、何其芳以及袁家骝、竺可桢、马寅初、茅以升、梁思礼都在天津度过了难忘的岁月。

九河下梢,五方杂处,天津人的幽默感别具一格。清末开埠以来,天津老百姓在九国租界与老城里的夹缝中求生存,顺理成章形成了戏谑自嘲、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翻译家李霁野在南开大学外文系任教时说过,老师授课要言之有物,为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不妨向相声演员学习抖包袱的技巧。可见相声在天津深入人心,正是天津世俗风情的一种体现。

本书名为《城事·天津》,讲的正是天津这座城市几百年间波澜起伏的故事。出于梳理城市历史脉络的缘由,融入了一部分大家耳熟能详的素材,无法回避、绕行,可能让熟悉天津的朋友认为欠缺新鲜感。但我的想法是,希望让更多不了解天津的人,读过这些故事之后,对天津有客观的认知,能带着这本书穿街过巷,穿越时空,畅想未来。我想他们新的视角和新的记录,会帮助我们发现和展示更好的天津。

何玉新

《天津日报》编辑、记者,著有《天津往事》等图书,发表天津人文历史类文章百万字。

田同芬

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高级工艺美术师,创作了大量以天津城市风光为主题的水彩画作品,被国内外艺术爱好者收藏。 2xm40RPzCn+rEY+fhOwRnDU5+VC9kSCPwKzf1Xxap8QIr4ZFog6dwUP7nxbzpPB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