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吴越土墩墓概述

(一)土墩墓考古简史

在普通大众的认知中,墓葬似乎就应该是深挖墓坑,或是用砖砌一个有门的半封闭墓室,死者下葬后用土填埋,上面再堆一个大小不一的坟包。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因时代的先后和地域的不同,建墓材料和墓葬结构存在明显的变化和差异,墓葬形式更是千差万别,挖坑填埋不过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砖结构的墓葬在秦汉以后的历史时期大范围地长期流行,关中地区的秦人流行深挖天井再横掏墓室的土洞墓,东北地区有用石板和块石垒砌的石板墓与积石冢,武夷山及长江沿线各省有沿江河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崖墓,大型帝王陵墓多依山为陵或堆土成山,还有在山体内横挖墓穴的崖洞式多室墓,如徐州西汉楚王墓、芒砀山梁王墓等,其他类型的墓葬还有画像石墓、画像砖墓、砖石混合结构的壁画墓等。

在我国长江以南的东南沿海,从连绵群山向水网密布的平原过渡的低山丘陵地带,时常可以见到与山体或岗地高低起伏的自然走势明显不符的地形地貌,尤其在太湖沿岸及浙东宁绍地区,即使在海拔200米以上的山脊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一个个向上凸起的土墩,在落日映衬下,这些土墩的剪影高低错落,极为明显,这样的起伏普通人大多不会太在意,因为山体的走势时常会因为地质运动呈现高低起伏的动态曲线,但在考古人眼里,这些现象就显得分外不同,这是考古人的职业习惯。他们常常会产生很多联想,究竟是何种原因导致山体如此频繁地波折,尤其是这些明显凸起的部分大多土层深厚、植被茂盛(图2-1)。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太湖沿岸的文物工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特殊现象,针对这些土墩究竟是什么,有几种说法。当时民间流传着秦始皇“北筑长城南筑墩”的传说,认为这类土墩是秦始皇为防御越人起事而修筑的,是传递信号的烽燧墩,遇到战事即在烽燧点火,其作用类似于北方长城地带及东部沿海地区防倭寇的烽火台,高耸于山顶且连绵不绝的土墩恰也符合居高易观察这一基本要求。还有人认为这类土墩是越王勾践藏兵的地方,恰好这些土墩多分布在文献记载中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争霸的前沿。还有更离奇的说法,认为这些土墩是秦始皇求长生不老的“风水墩”,因为不少墩内发现有石结构空间,且有香炉、烛台之类的物件发现。

1954年5月,为了探究这类遗存的性质,江苏省的文物工作者在吴县五峰山的火山嘴、博士岭、大山头三个山顶清理了3座石室,分别编号为1—3号墩,这些石室普遍都是用块石垒砌的长条形结构,这是吴越地区考古工作者对土墩遗存的首次主动性探索。此次探索所发现的几座石室,两侧壁用块石垒砌,向上逐渐内收,顶部用条石封盖,结构非常相似。在石室靠近底部发黑的淤泥下,发现较多花纹各异的几何印纹硬陶片,1号墩还出土了3件完整的青瓷盂。朱江先生在1955年《考古通讯》上的《吴县五峰山烽燧墩清理简报》中指出:“从三墩的形制与结构来看,无疑的是人工建筑成的帐篷式的石室……从建筑物内部的遗物来判断,古代人曾在石室内活动过是没有疑问的……凡是险要处必有墩,而且能相互声应,墩大可容10人在内活动。”他还认为“‘风水’与‘烽燧’谐音,春秋时期吴越之争甚剧,吴防越,在太湖沿岸筑墩据守,比较合理些”。 可见朱江先生是把这类土墩作为吴越边境传递信号的烽燧看待的。

1963年11月,为了解密集分布在太湖南岸长兴至吴兴之间山顶上的土墩遗存性质,浙江的文物工作者在距离湖州市区约7千米的苍山山顶上清理了一座石室,此次清理工作可视为见诸报道的浙江土墩墓考古工作的开端,和吴县五峰山三座土墩的清理相似,均为目的明确的主动性考古工作,但认识却不尽相同,发表的简讯标题为《浙江吴兴苍山古战堡试掘》,很明显,发掘者认为这类石结构遗存的性质应为古代的战时堡垒(图2-2)。

除了这类隆起于山脊线上的土墩外,还有很多土墩分布在丘陵岗地和平原地区。1959年3月,在安徽屯溪市西郊新安江南岸弈棋自然村发现两座西周墓,一座位于一条东西向岗峦一端的中脊线上,另一座位于低平的田畈中。位于田畈中的1号墓,是在地面向上加铺一层25厘米厚的鹅卵石作为墓床,墓上再用土覆盖,形成一个直径33.1米明显隆起的圆形孤堆(图2-3),墓底铺石面上出土青铜器、原始瓷器、陶器及玉石器91件,青铜器中包括鼎、簋、尊、卣、盘等礼器,还发现了形制独特的五柱形器,器形、纹饰和装饰等兼具中原和地方文化的特点,大量成组的原始瓷器明显具有吴越地区的文化特点(图2-4)。2号墓虽无墓床,但外围有用鹅卵石堆砌的25厘米高的矮壁。两座墓葬共同的特点是:“墓葬有坟堆而无墓穴,是一个新的营造墓葬的法式。”值得肯定的是,发掘报告明确表示遗存的性质应为古代墓葬。

进入20世纪70年代,文物考古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土墩墓考古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江苏的文物工作者通过几个典型地点的主动性考古发掘,明确了土墩内遗存的基本内涵为古代墓葬,基于其独特的墓葬形式和极具地域特点的文化面貌,“土墩墓”的命名随之产生,江浙地区随后开展的主动性考古工作,除了希望了解其基本内涵外,还为土墩墓遗存的文化属性、分期、分区框架等积累了大量资料。

1974年,镇江博物馆在土墩墓分布十分密集的句容县(今江苏省句容市)浮山果园,选择了一座直径为23—24米的中型土墩进行发掘,从而拉开了茅山丘陵岗地类型土墩墓发掘的序幕,这座土墩内共发现墓葬16座,其中,两座墓葬内发现人类牙齿和肢骨(M5、M7),两座墓葬用石床铺底(M2、M11),且发现墓葬之间明确的打破关系(M3、M13均打破M11,导致被打破的墓葬石床局部遭破坏),通过类型学的排比发现,打破和被打破的墓葬之间在随葬品种类、器形和纹饰装饰上存在明显差异(图2-5)。1974—1977年,在句容浮山果园连续进行了三次发掘,其学术上的重要性在于,明确了广布于江南吴越地区、地表明显隆起的土墩遗存为古代墓葬,而且同一土墩内包含不同时期的墓葬,报告中明确将这类平地掩埋不挖墓穴的特殊墓葬遗存称为“土墩墓”。

“土墩墓”的命名,不仅统一了对这类遗存属性的认识,避免了简单臆测的无休止争论,也为东南沿海省份研究吴越文化的学者在考古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期和分区研究,探讨土墩墓的分布特点、文化属性及族属等建立了良好的开端,使得各地的土墩墓发掘工作也更有针对性。

在句容浮山果园、高淳永宁顾陇、溧水乌山、柘塘以及镇江丹徒境内沿长江南岸一线的若干土墩发掘的基础上,江苏省的考古工作者率先开展了分期研究,如邹厚本先生将苏南土墩墓分为三阶段五期,时代相当于中原地区的西周前期至春秋战国之际。 刘建国先生则以苏南土墩墓为主体,兼顾皖南和浙江的土墩墓资料,将土墩墓分为七期,西周和春秋各分为早、中、晚三期,第七期的时代可晚至战国早中期。 浙江省的土墩墓分期工作虽晚于江苏同行,但用于分期的考古资料更为厚实而坚固,如衢州江山、长兴便山、海宁夹山、慈溪彭东、东安等几批重量级的土墩墓资料。陈元甫先生将浙江地区土墩墓划分为九期,其中第一、二期时代早至夏商,第九期则晚至春秋战国之际。 杨楠先生在系统考察吴越地区土墩墓资料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分区和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区域文化属性和土墩墓源流等问题。

除以点为单位进行单个重要墓葬的清理外,在这一时段,江苏、浙江两省的土墩墓考古工作还具有明显的共性,即利用工程建设进行抢救性发掘的同时,强调某一区域或地点整批土墩墓的发掘和清理,通过一定数量土墩墓的发掘和系统整理,对区域内土墩墓特点有了整体把握,如浙江长兴便山和石狮、海宁夹山、慈溪彭东和东安,江苏金坛薛埠连山、丹徒南岗山等,这是研究者有意识的主动行为,带有明确的学术目的。

江浙两省的土墩墓分期结果显示,土墩墓发端于夏商,延续至战国,在这一点上两省的研究成果是共通的,但因受吴、越文化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两省具体的分期标准还是存在明显差异。相比较而言,江苏省的土墩墓分期,除大量土墩墓发掘资料外,还结合了部分遗址发掘资料,而浙江省的土墩墓分期完全建立在单纯的土墩墓资料基础上,土墩墓附近发现的遗址数量不多,经过发掘的遗址很少。总体来看,吴越地区土墩墓发生于夏商之际,延续至战国早期,战国中期的土墩墓已为数极少。

进入21世纪,随着基本建设的普遍推进,土墩墓的发掘工作呈现出精彩纷呈的局面,考古工作者在配合基本建设的过程中抢救了一批批土墩,研究的重点也从原来分期框架和时代序列的建立向宏观与微观两个方向发展,宏观上注重更大范围的区域类型和文化特性的把握,意识到区域的划分对土墩墓文化属性的再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微观上对土墩内部墓葬构造和行为过程的考察更加深入具体,如2005年江苏省宁(南京)常(常州)、镇(江)溧(阳)高速公路发掘的18座土墩,位于茅山东麓句容浮山果园附近,此处是土墩墓分布密集的区域,共清理出墓葬80座,器物群23处,房址2座,界墙1处,出土遗物1176件,首次在多座土墩内发现若干墓葬呈向心布局结构,分布在各层面的外围墓葬,无论时代早晚,均朝向土墩中心最早的一座墓葬(图2-6、图2-7)。此外,这次发掘还普遍发现了竖穴土坑,也发现一批出土有人的牙齿和肢骨的墓例,极大地丰富了土墩墓的区域类型(图2-8)。

2005年浙江东阳巍山、歌山5座土墩的发掘,除清理了2座随葬品丰富的土墩墓外,还揭示了土墩墓中多人二次丛葬及墓外多人殉葬、祭祀的现象,是土墩墓中难得一见的墓例(图2-9)。

(二)土墩墓的基本特点

土墩墓是先秦时期江南地区广泛流行的一种特殊墓葬形式,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外观表现为地表以上明显隆起的馒头形土墩,与地表或山体表面自然走势明显不符,是人工在地表向上用土或土石混合堆筑而成的。土墩平面较规整,大多呈圆形或椭圆形,部分有石室的土墩,平面呈长圆形,顶部相对较平坦,少数规模较大的土墩略呈长方形覆斗状(图2-10)。

根据已知的考古发现,土墩墓主要分布在今江苏南部、浙江大部及皖南部分地区,江西省东北部及福建省西北局部地区也有少量发现,以茅山以西苏南宁镇地区、环太湖地区,以及皖南繁昌、南陵、郎溪等分布最为密集。根据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遥感资料,镇江地区的土墩墓数量在3100座以上(图2-11),而环太湖周边的土墩墓数量也在2700座以上(图2-12)。 土墩大多分布在海拔200多米以下的山脊分水线及低山丘陵岗地或缓坡,水网平原地区也有少量分布。20世纪70年代,江苏省考古工作者通过对句容浮山果园、高淳顾陇、永宁等地土墩墓的发掘,初步了解了土墩墓这一特殊遗存的文化内涵和基本特点,进而明确提出了“土墩墓”的概念。 根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土墩墓涵盖的历史,最早的可达夏商之际,最晚可至战国早期,其时空范围与文献记载中称霸一时的吴、越基本吻合。

土墩墓的主要特点是平地起封,不挖墓穴,平地以上直接营建墓葬再封土成墩,与《周易·系辞下》“不封不树”的中原地区墓葬传统截然不同。归纳起来,土墩墓大体包含以下几方面特点:

(1)地表以上有明显隆起的馒头形土墩;

(2)土墩内墓葬在经平整后的地表向上起建;

(3)一墩多墓与一墩一墓共存;

(4)少见木质葬具和人骨;

(5)墓底常见铺垫土、石块、红烧土、木炭等防潮设施;

(6)墓内随葬遗物以印纹硬陶和原始瓷器为主,少见青铜器和玉石器。

以上六个方面,第1、2点反映了土墩墓的外在形态和营建方式,是土墩墓最本质的要素,是普遍现象。第3点在土墩墓分布的绝大部分地区都存在,如宁镇、环太湖、宁绍地区。关于葬具和人骨,虽然发现不多,但现存较少或许和有机质材料易腐烂有关。第5点土墩墓中的防潮设施进一步强化了土墩墓筑高建墓以避水患的初始意图。第6点概括的则是越地土墩墓随葬品情况,与越地不同,宁镇地区土墩墓还普遍见有固定配伍且数量相近的泥质陶和夹砂陶器,大型墓葬还见有青铜礼乐器和车马器。

根据土墩内遗存的具体形式,可粗略划分为无石室土墩墓、石室土墩墓和木室土墩墓三大类。

无石室土墩墓在土墩墓中占据多数,且分布范围广,延续时间长,覆盖整个土墩墓分布的所有区域,贯穿土墩墓发展的始终。墓葬的具体形式又因时代发展的先后和地区的不同存在明显差异,共同的特点是没有明确框定墓葬空间的密闭式石室。从部分大型墓葬的土墩坍塌情况看,至少有部分大型土墩墓原本有支撑高大空间的木结构墓室。

石室土墩墓是土墩墓中一种特殊的墓葬形式,墩内墓葬系平地向上用块石垒砌左右及后端墓壁,构成平面长条形的石结构墓室,石室前端常见用块石或泥石混筑的封门,石室顶部用扁平块石覆盖,形成相对封闭的墓室空间。石室土墩多见于山脊分水线和明显凸起的丘陵岗地上,以串珠状分布居多,主要分布在环太湖沿岸的江苏吴县、苏州、无锡、常熟、江阴、宜兴,浙江长兴、湖州、安吉、德清等,浙东宁绍地区分布也较为普遍,浙西南金衢地区的东阳、义乌以及舟山群岛也有少量分布。20世纪70年代,随着无石室土墩墓发掘资料的增多和研究的深入,外表形态与无石室土墩相同且出土遗物完全一致的石室土墩墓葬说也在学界取得一致公认,此类遗存仍属于土墩墓范畴,只是选用了块石作为构建墓室的材料。

木室土墩墓仅见于衢州、萧山等地的大型墓葬中,发现数量不多,其墓葬特点是在平地向上人为铺垫土石的基础上,用枋木搭建长条形人字坡结构的墓室,与春秋晚期绍兴印山越王陵的墓室结构基本相同。 kyuZNxzr9JCWPYqWR90F4jjqOOT0wGp2FRRFX1r6TzLCgxV5myAXaZWAthXZXql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