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9.“是什么”与“怎么办”

我们头脑中有很多关于世界或者关系该如何维持的假设,这些假设通常是理想化的模型。而现实世界总是会跟这个理想化的模型不符。问题不是这个理想化的模型对不对,而是当我们发现世界跟这个理想化的模型不符时,我们要怎么办。

我曾参加过一个情感类的节目,其中有一期讲失恋。很多人在节目里回忆自己的前任,反思自己在上段感情中的得与失。

其中有个姑娘说,她的前任平时对她很好,体贴得不行,但脾气很暴躁。两人经常情绪失控,什么难听的话都说,把彼此最不好的一面都勾出来了。最后一次,两人吵到报警了,男朋友还动了手。那次报警以后,她心里有了疙瘩,怎么也过不去了。后来分手还是男朋友提的。他知道她心里过不去,可是又舍不得他,狠不下这个心,就主动提出了分手,算是成全了她。这样的分手方式,也让她心里暗暗感激。

后来,她很快又找了一个新男朋友。然后她说:“对我来说,忘记那个人需要两样东西,就是时间和新欢。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认真开始一段新感情。可能我只是想用新欢来帮我度过这一段时间,好让我习惯没有他的生活。”

她的这段话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当时主持人问我:“陈老师,您怎么看这种用新欢来忘记旧爱,帮助自己度过失恋期的行为呢?”

我知道主持人的意思。她可能想让我说,这并不是好的爱情观,我们不该用新欢去治疗旧的情感伤痛。

不过我没这么说。我想了想说:“我觉得,任何一段感情,都有它特别的开始。一见钟情是开始,两小无猜是开始,在失恋中认识新欢也是一种开始。感情是怎么开始的,并不能决定它会不会持久,是不是一段好的恋情。因为比开始更重要的,是两个人怎么维持和发展彼此的感情。我们都见过很多爱情故事,有完美的开始,但最后分手的;也见过很多爱情故事,是从失恋后找新欢开始,最后终成眷属的。”

主持人问:“那您觉得他们那样的爱情就没问题吗?”

我说:“那也不是。每一段感情都有它特别的开始,有两个人需要面对和克服的困难。这段感情的困难之处是女生还沉浸在失恋的伤痛和对前任的不舍中,这种伤痛也可能会影响她对现任的看法,把现任当作过客。

“这听起来是女生自己的困难之处。可是一旦两人在一起了,这也是两人的困难之处。你可以说他们的困难之处是女生没能处理好自己的感情,也可以说他们的困难之处是新欢还没找到办法给女生足够的安全感,让她忘记旧爱。

“如果两个人找到了克服困难的办法,这段恋情就会变成‘开局曲折,但结局完美’的故事,前任会变成这段故事的注脚;如果没有找到,那两个人都会痛苦,也许会分手。可是,这种困难并不说明这段感情不好。”

我和主持人思考方式的差异,就是“爱情该怎么样”和“遇到这样的事该怎么处理”的差异。显然,后一种更有可能找到一个出路。

节目结束以后,主持人还特地跟我讨论了这个问题。她觉得我的想法很特别,总觉得哪里不对,可听起来又有些道理。

我知道她说的“不对”在哪里。我当然知道,如果这个女生的现任听到这段话,可能会觉得对自己不公平,被利用了。

可是然后呢?如果他们不是要分手,那么他们还是要面对怎么相处的问题,而怎么判断这段感情,就会变成他们的难题之一。

判断一段感情如何,在关系外的人和在关系里的人,其看法是不一样的。在关系外时,我们心里都会有很多道德准则,这构成了我们内心关于感情的“应该”。离这段关系越远,这种应该就越清晰和坚定。

可是真在一段关系里,你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你要面对很多冲突,要在痛苦中整理自己的想法,并做出艰难的选择。这时候,我们心里预设的“应该、不应该”,不仅没什么用,有时候反而会妨碍我们处理彼此的关系。

我经常遇到伴侣出轨的来访者,这对他们来说是很大的伤痛。有些人会跟我说:“我以前心里一直有一个观点:爱情就应该像一张白纸一样。我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事,如果遇到了,我就立马分手。现在我遇到了,我舍不得他,他也想回来。可是我心里就是过不去,觉得原谅了他,自己就好像没有原则一样,觉得这样很低贱。”

原先心里关于爱情的“应该”,变成了心里过不去的坎。有时候我会说:“是啊,这真的很难。无论你做什么选择都能理解。不过就算你选择了复合,也不说明你没有原则。只不过你的原则是,你把你们的感情看得比你自己的委屈重要。”

这么说也许会让人有些生气。也许你要问我,你是在提倡这样的爱情吗?当然不是。我没有倡导什么,也没有反对什么。只是当一对遇到困难的伴侣在我面前时,我都会条件反射似的想,我该说些什么话,能帮他们一起找到出路,好让他们有信心能够走下去。成年人的爱情已经够难了,再说理想爱情的样子又有什么用呢?任何一种“应该”,都不会比现实中的两个人更重要。

这是另一种成长型思维:不是着眼于“应该”,而是着眼于遇见问题,我们该怎么处理,并相信关系会随着我们的处理而发生改变。

曾有人问家庭治疗大师萨尔瓦多·米纽庆:“您做了一辈子的家庭治疗,您心里理想的家庭是什么样的?”

米纽庆说:“一个理想的家庭,其实就是一个有修复能力的家庭。没有一个家庭是没有冲突、没有问题的,只要这个家庭具备了修复冲突、解决问题的能力,那它就是一个足够好的家庭。”

不是着眼于这个家庭会遇到什么问题,而是着眼于这个家庭会如何处理他们的问题。米纽庆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 YR4wat2l37qTHRtY1iu2dltSeeVr7dXN3bqpTRcrkpQkBjwcgWgQIU1CVa4qONI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