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书名:俯瞰力
作者:【日本】山下英子
译者:张璐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4-01-01
ISBN:9787572615177
本书由天津博集新媒科技有限公司授权掌阅科技电子版制作与发行
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为了避免物品过量增加,对物品进行总量限制。 “七五一法则” ,是限制空间中物品数量的标准。看不见的收纳(壁橱、橱柜等处),物品数量占空间的七成。看得见的收纳(带有玻璃门的橱柜等处),物品数量占空间的五成。展示型收纳(柜面等处),物品数量占空间的一成。另外,添置物品时,要遵循 “一出一进法则” ,每次都用新的物品取代旧的物品。
基本的分类有三种,“大分类、中分类、小分类”。先将待分类的物品分为三大类(以衣物为例:上衣、下装、内衣)。然后对每大类进行“中分类”(上衣→外套、夹克、衬衫),就像“套娃”一样,把每类再分别分为三类,依此类推( 大、中、小的“三分类法则” )。分成两类太过笼统,分成四类容易混乱,分成三类是最一目了然的。
想方设法避免在收纳物品时感到有压力。遵循“ 自立、自由、自在法则” ,把物品立起来(自立);把物品并排摆放,便于挑选(自由);把物品团起来(自在),“收放”自如。另外,也要注意做到“易取”。比如取东西时,只需打开柜门、取出物品两个步骤。如果盒子里还有分成小袋的独立包装,就把盒子扔掉,减少取用时不必要的动作( “一步取用法则” )。
俯瞰力,听上去特别难理解。字面意思是低头向下看,仅此而已。然而断舍离会赋予“低头向下看”动机与意志,并称之为“俯瞰力”。
具体是怎么一回事呢?当你登上高山之巅,是否会有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呢?又或者,大家有没有听说过“鸟瞰图”这个词呢?站在鸟的高度,以鸟的视角环视时所描绘出的类似地图的东西,就是“鸟瞰图”。
站在高处,环视全局,整体把握全局,来判断落脚点在哪里,或者判断应该从哪里着手才能找到落脚点,这便是俯瞰,或者说俯瞰力。
想要理解它,去登登山就明白了。我们从山脚下渐渐向上攀登,越到高处,视野越开阔。视野越开阔,就越能看到不同的风景。同时,看待事物的方式也会变得不同。所以,先站在高处俯瞰一下全局吧!
这样一来,当我们处于起点,想知道应该往哪边走时,从高处俯瞰一下全局,就能找到前进的方向。又或者已经出发,却中途受挫的时候,暂时停下来从高处俯瞰一下全局,就能充分认识到自己受挫的原因,就能明白,“啊,我只要往左躲一下就可以了啊”“我只要向右避一下就可以了啊”。
但是,单纯俯瞰也没有意义。虽说俯瞰对制定战略来讲意义重大,但 制定好战略后,还是要回到山脚,脚踏实地,从眼前的事做起。这才是断舍离的思维方式。 若想更有计划性,更富战略性,更为强悍地度过人生,俯瞰力必不可少。
断舍离并不是在整理物品,而是在打造空间,旨在 让大家具备整体把握空间的能力。 这正是俯瞰力,正是我们原本就具备的俯瞰力。
培养俯瞰力,能够帮助我们塑造一个能自如地切换不同视角看待问题的自己。能从各种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对自己而言,意味着 人生的自由度也会不断提高。
——山下英子
——吴声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场景方法论提出者
受山下英子老师之邀,拜读她的《俯瞰力》,阅读时屡有观念不谋而合、殊途同归之感。作为商业观察者,我始终认为,商业是从另一个角度审视生活。“俯瞰”则是跳脱出局限的视角,不拘泥于事物本身,去感受当下的关系,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第一个不谋而合的观念,是山下老师在序言中说的:“支撑我们在这样的时代中生存下去的力量就不在外界,而在我们心里。” 这与我们的商业研究中所说的“悦己”异曲同工。
审视消费需求的变化时,我们提出当代的生活方式主题进入“内观周期”:遵从内心、悦纳自己,不被外界外物所左右。在商业世界中,表现为注意力从外我到内我的变化。当我们不断向内审视,凝视内在的自己,能看清并接受内在的自己时,“悦己”就会跳脱出词汇和描述的限制,成为持续生长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了解自己的真实需要,而非他人或大众媒介告诉你需要什么。剧变的外部世界、不确定性的常态化,使得人们开始迫切向内寻找属于自己的确定性。“认识自我、从内心的安宁中获得力量”是当下最重要的能力。
第二个不谋而合的观念,是第一章中所说的:从“此时、此处、自己”的维度,认清自己目前所处的位置。 在今年的新物种爆炸大会上,我将我演讲中的趋势预测部分命名为“具体生活,大于想象”。在这样一个技术周期性重塑生活的时间窗口,谈论未来已经谈得太疲惫,反而应该回到生活的原点,用具体和日常还原出生活本来应有的面貌。对感受诚实,对生活诚实。
中国读者熟悉山下英子老师,应该都是从她的《断舍离》开始。断舍离首先是哲学,但本质不是断,而是要,要舍妄念,存自我——舍去外物,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物品不应作为符号化的社交“证据”,而应为并只为“此时此处的我”而存在。
第三个不谋而合的观念,是山下老师在最后一章中提到的:一切“生命”都会受到场力的影响。 场景是“有时间的空间”,空间之美,来自流动,场景有更新才有意义。空间成为不断被刷新的容器,构建持续变化的新场域,其中的内容和参与者同等重要。
想追求所处场域的从容之美,避免审美被外界绑架,就需要身处其中的人有意识地激发“场力”。因此山下老师认为,断舍离不是简单的整理术或家务劳动中的收纳抑或吸收信息时的舍得,而是全新的可持续生活方式,甚至是简洁优雅的新个人主义。
俯瞰力是实践断舍离的能力,是把零散的信息贯穿起来的整合能力,也是全面、深远、客观的长期思维;是自我认知的上帝视角,也是待人处事的底层逻辑。物质与可使用的智能手段越丰富,越要审慎选择,越需要以更专业的态度整理复杂的日常。商业使一切“所见”更易得、更可感知。数字化的人和数字生活方式真正意味着的,不仅是“物质与精神的统一”,更是个体的身心自由,印证了“人”才是最大的场景。阅读此书,如能获得超越“术”层面的生活智慧,便能回归自然与真实,获得内心的从容与安宁。
推荐山下英子老师的《俯瞰力》,是为序。
2023年11月2日
——山下英子
生活之“生”,
就是行动起来,给生命赋予活力。
人生之“生”,
就是作为一个有生命的人行走于世。
为了更好地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生活,
走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俯瞰的视角,
俯瞰的思维,
俯瞰的行动,
都不可或缺。
俯瞰力!
衷心希望这本书的内容,
能够帮助你拥有从容的生活,丰盈的人生,璀璨的生命。
致以我最诚挚的谢意!
2023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