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人看着他们,又看了看她的相公和继子,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她犹豫了一下,说道:“这……这太突然了。”
这时,小平的继父开口了。
他是一个憨厚老实的男人,穿着粗布衣裳,脸上带着朴实的笑容。他看了看眼前的情况,对妇人说道:“娘子,如果你想走,就去吧,我不想为难你。你和小平分开这么多年,也该团聚了。”
妇人听了,眼中满是感激:“相公,你对我太好了。这些年,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不能就这么离开你和孩子,你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帮了我,我不能这么自私。”
小平听到母亲的话,眼泪夺眶而出,他跑过去抱住母亲的腿:“娘,你为什么不和我走?我好想你啊!”
妇人蹲下身子,抱着小平,泣不成声:“孩子,娘也想你,可是娘不能离开这里,这里还有你的弟弟,还有你继父,他们都是娘的亲人啊,你现在也有更好的家人,娘看你过得好就已经很满足了。”
宋宛看着小平难过的样子,心中一阵刺痛。她蹲下身子,对小平说:“小平,如果你愿意,你也可以留在这里。你很快就可以参加科举了,你可以在家人身边读书准备科举。等你母亲和继父处理好这边的事情,或许你们可以一起到京城,到时候我们还能团聚。”
“当然,如果到时候家里人不愿意跟来,你也可以自己再回来。”说着,宋宛又拿出厚厚一沓银票递给小平:“这些钱,你拿着,好好生活,好好读书。”
小平抬起头,泪眼汪汪地看着宋宛:“娘,我真的可以留下来吗?”
宋宛点了点头,温柔地说:“当然可以,这是你的选择,无论你做什么决定,我们都支持你。”
小平看向母亲和继父,又看了看手中的银票,他思考了一会儿,然后坚定地说:“娘,我留下来。我想和你在一起,还有弟弟和继父。”
妇人听了,感动地抱住小平:“好孩子,娘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小平的继父走过来,拍了拍小平的肩膀:“孩子,谢谢你愿意接受我们,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
小平用力地点点头:“嗯,我会的。”
崔遣看着这一幕,心中也很欣慰。他对小平说:“小平,你要好好照顾自己,有什么困难就写信告诉我们。等你准备好去京城了,我们来接你。”
小平擦了擦眼泪:“嗯,爹爹对不起,让你们担心了。”
“傻孩子。”崔遣摸了摸他的头。
宋宛一行人在小平家停留了几日,帮助他们修缮了房屋,添置了一些生活用品。
在这几日里,小平和母亲、继父以及弟弟相处得越来越融洽,宋宛也很欣慰,终于可以放心的离开了。
在与小平告别后,宋宛和崔遣、苏大姑一行人再次整理行囊,重新踏上了回村的路途。
马车在官道上缓缓前行,车轮辘辘,似是奏响着归乡的乐章。
十几日的光景,在沿途风景的变换中悄然流逝,他们终于回到了那个熟悉又有些陌生的村子。
马车刚一进村,便引起了一阵轰动。那华丽的马车在这个质朴的小村庄里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落入了凡尘。
村民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围拢过来,眼中满是吃惊的神色。当他们看清马车上坐的是宋宛等人时,更是惊讶得张大了嘴巴。
“这不是大郎媳妇吗?还有崔家大郎,他们可真是出息了!”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眯着眼睛说道。
“是啊,这马车可真漂亮,他们在外面肯定过得很好。”一位妇女附和着,眼神中流露出羡慕。
村民们立刻围了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嘘寒问暖。宋宛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笑着回应大家的问候,询问村里的情况。
原来,在这些年里,村子早已风调雨顺地度过了灾荒年。田野里庄稼长势喜人,每家每户都有了足够的粮食,再也不用为温饱发愁。
大家安居乐业,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或许是因为生活变得富足,村民们也比当初宋宛记忆里要和善不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时,崔二婶也挤过人群走了过来。她还是和以前一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贪心。看到宋宛等人衣着华丽,她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目光不停地在他们的行李和马车上扫视,那副模样仿佛在盘算着能从他们身上得到些什么。
“哟,大郎,大郎媳妇,你们可算是回来了。你不知道我们可想你们了,这些东西也是给我们的吧?”崔二婶满脸堆笑地说道。
崔二郎在一旁有些尴尬,他拉了拉他娘的衣角:“娘,你说什么呢!”
瞿丽丽也在一旁,她如今又怀了孩子,肚子微微隆起,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和以前相比,多了几分稳重。
崔二郎看向宋宛和崔遣:“你们别介意。娘她就是这样,不过我们真的很高兴你们能回来。”
宋宛笑了笑:“没关系,我们知道。这么多年没见,大家都变了不少呢。”她看着瞿丽丽,“孩子月份很大了吧。”
瞿丽丽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有些不好意思,“走吧,你们的屋子我一直好生看管着,可以直接住的。”
宋宛等人答应,崔遣就驾着马车往回走了。
踏入家门的那一刻,两人都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环顾四周,屋内被收拾得井井有条,一尘不染,显然瞿丽丽在打理这里时下了不少功夫。
崔二婶此时又赶忙凑上前:“大郎媳妇,你们在京城肯定赚了不少钱吧?你看,你是不是得表示表示?”
崔二郎面露尴尬,呵斥道:“娘,你怎么能这样?”
宋宛却并不在意,她真的从包里拿出一些银子,递给崔二婶:“二婶,这些年我们不在村里,也没怎么照顾大家。这点银子,就当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崔二婶眼睛一亮,伸手就要接,崔二郎连忙拦住:“娘,不能要!这太不好意思了。”
瞿丽丽也在一旁劝说:“娘,他们能回来看看我们就已经很好了,我们不能要他们的钱。”
崔二婶有些不情愿,但在众人的劝说下,还是把手缩了回去。
“拿着吧二婶,我还给村里大家都准备了礼物,你帮我一起去送吧,这个就当是辛苦钱。”宋宛这么一说,崔二婶立马开心收下了。
崔遣看着他们,笑着问道:“你们有没有去京城发展的打算?在京城,机会可比村里多得多。”
崔二郎摇了摇头:“我们不去。我知道我有几斤几两,没有那么大的能力。现在在村里我们过得也挺好的,而且当年你们也帮了我们不少。我们现在在县城也有了自己的铺子,生意还不错,足够养活一家人了。”
崔遣点了点头:“那也好,只要你们过得好就行。要是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就跟我们说。”崔二郎感激地看着崔遣:“好。”
宋宛看着这对夫妻,心中感慨万千。曾经那个有些刁蛮的瞿丽丽如今变得如此懂事,而崔二郎也越发稳重。他们一家人的和睦让宋宛感到由衷的高兴。
宋宛和崔遣回到村子后的几日,在他们原来的房子里住了下来,苏大姑每天也忙忙碌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