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7 童年逆境:童年温暖一生VS终生治愈童年

郭家和杨家是世交,郭太太和杨太太怀上小孩的时间差不多,可惜郭先生和杨先生在小孩出生前都不幸意外身亡,留下两位大着肚子的太太猝不及防、泪目相对。

郭太太个性坚韧,伤心过后一抹眼泪只身跑去内蒙古,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中生了小郭,凭借自己的双手和小郭相依为命。小郭自小就处于放养状态,一直以当一名小牧民为终生志向,长大后跟随的也是连三四线民校正规文凭都没有的老师,每天活在“天苍苍野茫茫”中,放羊跑马。幸运的话能被前来旅行的各方游客拍个视频发上短视频平台,说不定能一炮而红改变命运。

杨太太个性相对软弱,依赖性比较强,丧夫后很快改嫁富豪排名榜上的某富豪,过着锦衣玉食的阔太生活。富豪爱屋及乌,对小杨视如己出,从小就给他铺设好发展成世界500强CEO的道路。富豪还邀请各路大咖给小杨上课,贵族精英课程一个也没落下,更不乏享誉全球的常春藤名教授加持,为小杨“开小灶”。在小杨的人生字典里从来就没有“不行”两个字,闯祸了有妈妈和富豪老爸守护,读书不好有常春藤教授罩着,人生一路开挂,随便躺赢。

故事的戏剧性在于我们总是猜对了开头,却没猜对结局。最终,走向人生巅峰、迎娶“白富美”的居然是笨小孩小郭,而那个被视为“人中龙凤”、被寄予厚望的小杨却惨淡谢幕。这个关于原生家庭、童年逆境和后天教育的故事放到武侠小说里,就是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两位男主分别叫郭靖和杨康。

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跟原生家庭纠缠,或许因童年时和父母的爱恨纠葛,或许因不被爱、受虐的童年,以至于把自己成年后的各种不快乐都归咎到原生家庭上。

在后续的咨询中,张伟多次提及和洁莹原生家庭的差异让他在这段婚姻里一直未能自如自洽,相比从小在高知家庭长大的洁莹,张伟的内心始终住着一个来自三四线小城市、父母只是普通工人的自卑小男孩。是不是所有家庭都会带给我们成年后自定义的创伤呢?

回首前路,我们的童年究竟经历了什么?在童年中,我们总会经历顺境和逆境,而从小被宠爱、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孩子,日后的人生不见得会是一路坦途,因为童年过于顺遂,很多隐藏的问题会在成年阶段涌现。那遭遇过童年逆境是否又代表着成年以后会人生惨淡?

并不是必然,我们也常常看到很多人在逆境中抗挫能力更强,反而会更优秀。究其所以,是因为童年逆境也会分成正向和负向的,正向逆境给我们带来意义,让我们能在挫折中学习,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好的成长阅历;反之,负向逆境给我们带来阴影,影响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让我们陷入挫折、终生纠缠,需要穷极一生治愈那段不幸的童年经历。

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人生都会充满程度不一的不快乐。不快乐因子源于我们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和感觉,当某些经历为我们带来不愉快甚至痛苦的感觉时,这些经历就自然而然地被压抑在了潜意识里。为了逃避痛苦,我们会衍生出一系列适应策略的行为,让我们在这些经历中不再痛苦,令我们可以自我麻醉,寻求自己认可的快乐。

这种机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自动运行,随着年岁的增加,这些不愉快的痛苦经历可能在意识层面已被慢慢淡忘,但因为它们而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和行为依然会运行,而且可能已经成为一种不断重复的行为习惯。

这些行为习惯犹如怪兽一样隐藏在我们的心灵深处,不知不觉地操控着我们每一天的行为、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对环境的接纳程度。当某个与童年类似的痛苦情景再次出现时,这个怪兽就会在内心的深处浮现,主宰并控制我们的情绪行为。例如,痛苦情景出现时,我们的怨恨、妒忌和应激情绪都会涌现,蒙蔽我们的眼睛,成为我们的盲点,使我们更加不快乐。而这些怪兽,就是一些不良的“ 心理成长模式 ”。

作为因孩提时代的特殊经历而发展出来的适应机制,常见的心理成长模式有九种,它们分别是被遗弃心理成长模式、剥夺心理成长模式、失去信任心理成长模式、服从讨好心理成长模式、挫败心理成长模式、不被爱心理成长模式、受伤害心理成长模式、完美主义心理成长模式,以及极端自我心理成长模式。在这个章节里,我们将着重述说前四种与家庭关系密切相关的心理成长模式。

心理成长模式

续表

40岁的华悦是一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高层,现在是城里热门的“单身贵族”。此前他曾有一段短暂的婚姻,最终无疾而终,也没有小孩。华悦说话温文尔雅,衣品悦人,举手投足非常得体,可这位风度翩翩的绅士却情不自禁地在咨询室流下了热泪。

酷爱摄影的华悦在最近一次去云南采风的旅途中认识了上海的Kelly,风花雪月的缠绵故事在彩云之地浪漫上演,华悦一心认为Kelly正是他心目中能共度余生的良人。可惜当各自回到现实生活时,华悦发现Kelly对自己的态度忽冷忽热,自己仿佛永远只是Kelly的一个“备胎”。传统思维中“玩世不恭”“放荡不羁”的性别属性在华悦和Kelly这里似乎互换了,他甚至觉得自己仅仅是Kelly发泄欲望的随机对象而已。

让华悦不能释怀的是,自己抱着一颗期待安定家庭生活的结婚之心,可为何这些年却总是所托非人,要么就是发现对方不真诚、太功利,要么就是不经意间变成别人的“备胎”,或是总陷入“第三者怪圈”的痛苦纠缠。

华悦年轻的时候也曾经有过一段“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岁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每一次恋情,他都心心念念想跟对方向着结婚而去,可对方总是以各种理由推诿拖延。他以为是自己太忙于工作而忽略了对方,于是经常送礼物嘘寒问暖、事无大小向对方随时报备,可换来的却是对方的逃离。当开展新的恋情时,华悦希望能更紧地抓住对方,可往往每次都让对方离开得更快、更决绝。

“是我不配得到爱吗?为什么我爱的人总要离开我……”在和辅导师咨询的过程中,辅导师知道了华悦还有一个姐姐华婕。姐姐是一名小提琴演奏家,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弹琴厉害,成绩又很好,一直备受全家宠爱。而华悦则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被宠爱的感觉,由于父母忙于工作,他在上学前一直是“留守儿童”的状态,在老家和外公外婆同住,每天都羡慕姐姐能和爸爸妈妈在一起。

读小学后,华悦搬回城里和父母及姐姐一同居住,但他总觉得爸爸妈妈的目光只会惯性地投向姐姐。华悦很珍惜在爸爸妈妈身边的日子,虽然姐姐依旧是全家的焦点,但他发现只要顺从爸妈的意思,或者每当自己递上满分的成绩单或者获奖证书时,爸爸妈妈就会对他露出笑脸。高考时,为了让爸爸妈妈满意,华悦放弃了自己喜欢的化学专业,而报读了爸爸妈妈心中的黄金学科——金融学。

毕业后投身金融业的华悦如今事业有成,可在情场上却荆棘满途。他不知道小时候的经历是否对自己的婚恋观产生了深刻影响,他只知道自己毫不快乐,逢年过节,别人出双入对,分外甜蜜,而陪伴自己的永远只是浴缸旁的一杯红酒……

华悦在事业上很优秀,身旁不乏很多优秀的女性主动追求他,可他在感情路上却很容易陷入“知三当三”的怪圈,很难在稳定的关系中收获快乐。

在不快乐的华悦身上,我们看到了几种心理成长模式交叠的烙印。从小只能在外公外婆身边当留守儿童的华悦,身上最明显的首先是“被遗弃心理成长模式”和“剥夺心理成长模式”。他极度害怕失去和父母之间的联结,同时由于姐姐的光环过于强大,他感觉自己永远是“多余”的一个。由于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重视,激发了华悦内心“被遗弃”的因子和事事想去争夺、而表面又满不在乎的性格。

这种模式自然而然地复制到了华悦成年后的伴侣关系中:他总害怕对方会离开自己,以至于不断地寻找纠缠的对象,甚至有一段时间不停地充当第三者,陷入了“第三者怪圈”。他通过这种快乐和痛苦并存的纠缠,让自己有片刻远离孤独和恐惧的机会。与此同时,华悦很少对对方说出自己的期许和需要,只会在日常生活中紧紧地“抓住”对方。而在一次次的分离和开展新恋情的过程中,这种“抓握力”的强度每次都螺旋叠加。这种强迫性的循环导致对方敬而远之,越来越快地想逃离和摆脱这段令人窒息的关系。

由于习惯了过度取悦父母而压抑自己的需求,“服从讨好心理成长模式”就会形成。华悦成为旁人眼中典型的“乖孩子”,甚至连高考志愿都是顺从父母的要求,以此换取他们的关爱和重视。只是这种关爱和重视背后的代价是华悦从小被过度压抑的情绪和需求,他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在和Kelly的交往中,华悦一心一意把对方视为结婚对象,但他总以为“确认过眼神”,对方是懂他的人,便吝于言辞。只可惜,Kelly仅仅对若即若离的关系感兴趣,完全没有考虑过成家立业的可能,这导致彼此的需求完全不同。

在后续的咨询中,我让华悦看到了他自己不快乐的症结所在,安全感不应依赖别人供给,而要靠自己建立。其次,能清晰表达自己的需求,远胜于让别人猜度自己的内心所望,也更能使关系健康化。 /DSen/JA8ZacBJWflU7FzsP3RbqAiDOj6QhWGv5vwnqfHBWFrpnPSE7pjVQ0GQM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