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北部湾畔的南珠文化

位于北部湾畔的合浦在先秦时期就盛产珍珠,汉代合浦的采珠业已很兴盛。公元前24年,西汉京兆尹王章遭诬陷冤死后,其妻子被流放到合浦,以采珠为业,七八年间获得巨额财富。合浦珍珠的盛名促使汉朝皇帝不断派官前来搜采,无节制地采集导致合浦沿海的珍珠繁殖遭到极大破坏,产量衰微。直到东汉桓帝时(147—167)孟尝出任合浦郡太守,组织珠民有节制地采珠,珍珠得以自然繁殖,好像珍珠又回来了,于是民间出现了“合浦珠还”的典故。 此后历代皆有官办采珠业。唐人刘恂《岭表录异》记载:“廉州边海中有洲岛,岛上有大池,谓之珠池。每年修贡,珠户入池采珠,皆采老蚌,剖而取珠。……珠如豌豆大,常珠也。如弹丸者,亦时有得。径寸照室之珠,卒不可遇也。”可见如豌豆大小的珍珠容易采集,弹丸大小的珍珠已经较少,而直径达一寸的珍珠已很难遇到。

合浦珍珠的珠母主要是马氏珍珠贝,俗称珍珠螺。今合浦县营盘镇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白龙珍珠城,这里有驻防的明代卫所官军和监督采珠的太监,主要负责保护和采集进贡朝廷的珍珠。附近的一片海域称为珠母海,又称为珠池,是合浦珍珠的集中产地,包括杨梅、珠沙、青婴、乌泥、平江、断望六个区域。其中断望池非常有名,宋人周去非《岭外代答·宝货门》记载:“合浦采珠之地,名曰断望池,在海中孤岛下,去岸数十里。池深不十丈,蜑人没而得蚌,剖而得珠。”这里的蜑人专门为官府采集珍珠,但往往九死一生,艰辛备尝。

合浦珠池的海水咸淡适中,温度适宜,海水中硅藻类浮游生物繁多,饵料十分丰富,有利于珠贝的繁殖生长。所产珍珠浑圆凝重,莹润皎洁,是世界上最名贵的珍珠品种之一,世称“南珠”。俗话说:“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这里的“东珠”是指日本珠,“西珠”是指西洋珠或欧洲珠,“南珠”即指合浦出的珍珠。清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合浦珠名曰南珠,其出西洋者曰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百色,其光润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珠。南珠自雷、廉至交趾,千里间六池。”合浦珍珠既是历代向朝廷进贡的珍宝,也是与其他地方进行贸易的重要商品。 dWcPXlnzmlsCeRXYDmk6nTeYJASVpyBInQFFundmfRUAvIZjoRE7/K3I5Y7w6+u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