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吴起 为小兵吮疽的大将

跟孙子齐名的兵法大师吴起,是战国初期卫国人,在鲁国的季孙氏门下为客。

齐军攻鲁,季孙氏向鲁穆公(也有说是鲁元公)推荐“吴起知兵”,鲁穆公有意用吴起为将,可是鲁国其他贵族忌讳季孙氏,合伙抵制吴起,质疑吴起的老婆是齐国人。吴起为了表示忠贞,杀了妻子,于是鲁穆公命他为将,大破齐军。

鲁国贵族这下子更忌讳了,继续打针下药:“吴起为了个人成名,母亲死也不回家,如今又杀妻求将,这个人品德有问题。”鲁穆公态度因此改变,刚好季孙氏死亡,吴起孤立无援,只好离开鲁国。

战国初期,诸侯中第一个称雄的是魏国。魏文侯任用了很多人才,由李克(李悝)主持经济、西门豹主持水利,并且礼贤儒士,孔子的学生卜子夏在魏国就很受尊重。吴起听说魏文侯尚贤,就去了魏国。

魏文侯问李克:“吴起这个人怎么样?”

李克说:“吴起贪而好色,但若论及用兵,从前的名将司马穰苴也不能跟他比。”

于是魏文侯召见吴起。

吴起知道魏文侯崇尚儒家,就穿上儒生服装进见,然后大谈用兵方略。

魏文侯说:“寡人不喜欢军旅之事。”

吴起说:“主君为什么言行不一呢?你一年四季派人杀兽剥皮,将皮革涂上红漆、绘以颜色,还烙上犀牛和大象的图案。这些皮革,冬天穿不暖和,夏天穿不凉爽,都是用来披覆战车、包裹轮毂。另外更打造了大量的长短戟,主君用它们来做什么呢?”

讲到这里,见魏文侯并未因为自己故作姿态被拆穿而恼怒,于是吴起继续:“主君制造了那么多兵器与战具,如果不寻求能够发挥战力的人,就好比用母鸡去跟狸猫搏斗,用乳犬去挑战老虎,虽然有拼斗的决心,但结果却是死亡。贤明的君主对内修德政,对外治武备;面对敌人而不能进击,称不得‘义’,只能为阵亡将士悲伤,称不得‘仁’。”

于是魏文侯摆酒宴,夫人亲自捧酒,在魏国宗庙里拜吴起为大将。吴起担任大将期间,率军与诸侯大战七十六次,全胜六十四次(此处称“全胜”,跟《孙子兵法》定义相同:军事胜利且保全军队),其余十二次不分胜负(也就是说,吴起拥有“百分之百不败”的纪录)。

吴起的不败纪录怎么来的?

吴起身为大将,与基层士卒同衣食(跟司马穰苴一样作风)、共甘苦(睡不设席、行不骑乘)。有一个小兵长了脓疮,吴起亲自为他吸吮脓液。那个小兵的妈妈听到这个消息,痛哭失声。

人家问她:“大将为你的儿子吮疽,爱护兵卒如自己儿子,你为什么反而痛哭呢?”

那位母亲说:“你有所不知,当年吴公也曾为孩子的爹吮疽,孩子他爹上了战场,奋不顾身,不久就阵亡了。吴公如今又为孩子吮疽,我不敢想象会发生什么事情,心乱如麻,所以哭啊!”

魏文侯赏赐吴起美酒数坛,吴起召集军队,在河边排成两列,将国君赏赐的美酒,在上流处倾倒入河水,下令全军共饮。

简单说,吴起把小兵当儿子,把将士当兄弟,也就是用亲情加上义气,将军队结合成为“子弟兵”。

魏文侯时期,国富兵强。吴起攻下了原属秦国的黄河以西地方,魏文侯任命吴起为西河守。(注:三家分晋之前,秦、晋一直以黄河为天然国界。)

魏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一次,魏武侯偕大夫们乘船巡视西河郡,船到中流,魏武侯回头对吴起说:“你看这山河,形势多么险峻,真是我魏国之宝啊!”

吴起说:“国家安危‘在德不在险’,如果国君不修德,这艘船里的人,个个都会成为敌人。”

这就是吴起,总是“目中无人”说些让国君不顺耳的话。当初说魏文侯“言行不一”,但由于魏文侯心胸宽大,他仍受重用。但是魏武侯不如他爸爸,当下听到时,口头称善,心里却不舒服,不过仍然借重吴起的军事长才。

魏武侯问吴起:“我国的四邻,西边有秦、南边有楚、北边有赵、东边有齐,后面有燕、前面有韩,我国必须四面防守,形势不利,你看该怎么办?”

吴起说:“国家安全首要是有戒备,如今主君有戒备之心,已经能够远离祸患。且让我来分析(六国的)敌情:齐军人数众多,但不坚固;秦军阵势虽然松散,但能各自为战;楚军阵容严整,但不能持久;燕军长于防守,但机动性不足;三晋(韩、赵、魏)阵容整齐,但战斗意志不够强。”

然后吴起提出对策:“齐人性情刚强,国家富足,但君臣骄奢,忽视民众利益,以致一阵之中人心不齐,所以说他们阵势庞大但不坚固。对付他们的方法是:将我军分为三部,各以一部侧击其左右两翼,以第三部趁势从正面进攻,就可以攻破了。

“秦人性情强悍,且政令严格,赏罚严明,士卒临阵争先恐后,斗志旺盛,所以能在分散的阵势中各自为战。对付他们的方法是:以利诱之,趁他们的士卒因争利而脱离其将领掌握时,施予强力打击,并且设置伏兵,伺机取胜,就可以擒获他们的将领。

“楚人服从性高,但政令紊乱,民力疲困,所以阵势虽然严整但不能持久。对付他们的方法是:先袭扰他们的驻地,挫折他们的士气,然后以小部队突然进击、突然撤退,使其疲于应付,绝不跟他们决战,这样就可打败他们了。

“燕人性情朴实、行动谨慎,好勇尚义、缺少诈谋,所以善于坚守阵地而缺乏机动性。对付他们的方法是:一接触就压迫他们,打一下就撤走,然后奔袭他们的后方,使其将领疑惑、士卒恐惧,再在他们撤退必经的道路上设下伏兵,他们的将领就可被我俘获。

“韩国和赵国原本都是晋国人,晋国的政令平实,百姓久经战争疲于战祸,轻视其将帅,不满其待遇,士兵没有死战的决心,所以阵容整齐但战斗意志不够强。对付他们的方法是:用坚强的部队迫近他们,他们如果来攻就迎头痛击,如果退却就乘胜追击,只要能让他们疲惫就成功了。”

后来,秦国发兵五十万人攻打魏国的阴晋(今陕西华阴市),吴起向魏武侯请缨,说:“一个不怕死的亡命之贼,藏匿在山野里,动员上千人去缉捕他,每一个都枭视狼顾(枭:猫头鹰环顾时头部转动大于一百八十度),为什么?因为怕那个亡命之贼突然跳出来攻击自己。也就是说,一人拼命,能使千人畏惧。如今,我愿意带领五万士卒出战,让他们都像亡命之贼一样拼命。”

魏武侯拨了五万军队给吴起,外加战车五百乘,战马三千匹。结果,吴起大败秦军。

吴起的功劳太大,魏国的贵族因此在武侯面前打小报告:“吴起毕竟不是魏国人,就怕他怀有二心。”

武侯问:“那能怎么办?”

宰相公叔说:“主君可以试探他,就说要将公主许配给他,吴起如果一心为魏国,就会答应。若有二心,就会迟疑。”

公叔本人就娶了武侯的女儿,他对魏武侯提出建议之后,当天便邀吴起到自家官邸宴饮。事前夫妻俩已经串通好演双簧,于是公主在吴起面前,完全不给公叔面子。

隔天,魏武侯向吴起提亲,吴起前晚见识了公主的“雌威”,于是推辞这门婚事。这下子引起了魏武侯的疑虑,而吴起也发觉自己处在险境,就离开魏国,去了楚国。

楚悼王听说吴起到来,立刻任命他当宰相。吴起虽然在鲁国、魏国都被贵族排斥,但是他并不汲取教训,在楚国仍然不跟贵族妥协:发动一连串的改革,废除非必要的官职,血缘与王室比较疏远的贵族收回其禄田,省下来的钱,都用来养战斗之士。

楚国因此富强,南边平百越,北边并陈、蔡,击退三晋来犯,西边攻打秦国,楚悼王威震诸侯。

可是楚国的贵族恨死了吴起,悼王一死,贵族们就联合起来攻击吴起。吴起没地方可逃,跑进楚悼王的灵堂,趴在悼王遗体上面。后面追上来的人,不敢进灵堂,只好向里面发射弓箭……吴起被射死了,可是楚悼王的遗体却也中了很多箭。

太子即位(楚肃王)后,下令将那些“向着悼王射箭的家伙”处死,而且“夷三族”,牵连了七十余家。

吴起死了都还能报仇!

孙子兵法印证

吴起跟孙武都采用了“说大人则藐之”的策略,成功推销了自己,也让自己的兵法扬威当代、流传后代。

吴起为小兵吮疽,并不仅限于“恩结”而已,而是恩威并济:

《行军第九》: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

他对魏武侯分析六国军队的特性,更是《孙子兵法》“知彼知己”的经典模板。《孙子兵法》中,提到“知彼知己”有两处:

《谋攻第三》: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地形第十》: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谋攻篇》讲的是国家战略,吴起对魏武侯所言,属于这个层次。《地形篇》讲的则是战场上因地制宜,而吴起能够“七十六战,六十四胜十二和”,当然达到了孙子“全胜”的最高境界。 +I5DABIy61+pi9lu/T8q/RcZurUgLhdge9YVCjZCtCs8/JqfBW8ksRYk1ravjtN3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