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兵家祖师爷姜子牙

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场决定性战役,传统说法是黄帝战胜蚩尤的“涿鹿之战”,但那一场战役的神话含量太高。三千多年信史当中的第一场决定天下大势之战,应属周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

牧野之战的胜方是“八百诸侯联军”,也就是来自四面八方的八百个部落。那时候八百个部落各自说不同的语言,穿不同的服装,操不同的兵器,总兵力虽然推估可达数十万人,但肯定是一支完全没有默契的杂牌军。

他们的对手是当时的天下共主殷(商)王朝。根据考古证据,殷商民族的铸青铜技术远高于同时代的其他民族,在新石器时代,那意味着国防科技超级领先,因此它是个好战民族,一贯以武力平服不顺从的部落,军队战无不胜。虽然一部分军队远征东夷,但是朝歌(殷王朝都城,在今河南境内)政府仍然动员了七十万部队,服装、武器整齐划一,指挥系统明确。

但是,结果却是杂牌军大胜正规军:杀死十八万人,俘虏三十三万人。联军为什么能赢?所有功劳都指向一个人:联军总司令姜太公,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兵家的始祖。

姜太公是尊称,他还有很多名字:本姓姜,名牙;祖先封地在吕,所以又称吕牙;《史记》称他为吕尚;小说里称他姜尚;民间则多半称他姜子牙。古人名字中间加个“子”是尊敬之意。

起初,姜子牙空有一肚子本事,却只能在殷商都城朝歌屠牛为生(摆牛肉摊)。当时,由于殷纣王无道,人心离异,诸侯都心向西伯,也就是周文王姬昌,很多才学之士投奔西岐的周国。姜子牙既然不得志于殷,也就转去西岐碰碰运气。

姜子牙跟其他人不一样,他没有去向西伯自我推销,而是每天到渭水滨去钓鱼。据说,他钓鱼的鱼钩是直的,于是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歇后语。事实上,姜子牙想钓的不是鱼,而是人,也就是西伯姬昌,而且期待“愿者上钩”。终于,给他等到了,西伯上钩了!

那一天,西伯要出外打猎,先卜一卦,卦辞说:“今天的猎获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罴,而是霸王的辅佐。”

西伯在渭水滨遇到了姜子牙,一番交谈之后,惊为天人,说:“我家太公曾说:‘将来会有圣人来到我们周国,周国就此兴盛。’阁下莫非就是那位圣人吗?我太公盼望你好久了!”于是载姜子牙一同回城,奉为国师,尊称他为“太公望”,这是姜子牙被称为姜太公的由来。

西伯采纳姜太公的战略,一方面修德以招揽天下人心,一方面致力富国强兵。渐渐地,天下诸侯(其实都还是部落)三分之二归心周西伯,称他为“文王”,而周集团的实力,此时已经可以跟殷集团相抗衡。

文王崩逝,儿子姬发继位为周武王,尊姜子牙为“师尚父”,取意“师之,尚之,父之”,也就是言听计从、最高礼遇、事之如父。

周武王决定讨伐殷纣王,由姜子牙担任总司令,周军渡过黄河,到达盟津(黄河渡口)。四方诸侯前来会师,为数八百。八百诸侯都主张一鼓作气攻向朝歌,可是武王对他们说:“还不行。”于是诸侯各自回家。

大军集结却无功而返,这不是犯兵家之大忌吗?周武王号召诸侯会师,诸侯来了,却又让大家回去,那不是寻开心吗?

事实上,那是姜子牙的既定计划—先试探八百诸侯的向心力与动员能量。了解己方实力足以一战之后,耐心等待敌方露出破绽。

周武王派出探子,刺探朝歌内部情况,探子回报:“殷已经乱了。”武王问:“乱到什么程度了?”回答:“谗慝小人凌驾贤良之士。”武王说:“还不行。”

探子再去,又回报:“乱象更严重了。”武王:“乱到什么程度?”答:“贤良之士出走了。”武王:“还不行。”

探子又去,又回报:“混乱到极点了。”问:“到什么程度了?”答:“老百姓已经不敢批评、抱怨了。”周武王听到这个,“喔”了一声,即刻将情况告诉姜太公。

姜子牙说:“谗慝凌驾贤良,显示国君是非不明,贤良受到羞辱,国政势必大坏;贤良之士出走,政府将无能解决人民的问题,迟早崩盘;百姓不敢批评、抱怨,显示刑罚太过。殷国的确已经乱到极点,无以复加了。”

于是再向诸侯发出通告,约期会合。周军动员兵车三百乘,虎贲(勇武之士)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向东进发,再次渡过盟津,与诸侯会合。武王对诸侯说:“这次必须一举成功,我们不可能有下次机会!”

联军在距离朝歌七十里外的牧野集结,周武王与诸侯一同誓师,姜子牙则颁布了他的战斗指导军令:“六步七步”,每前进六步或七步,要停下来齐整队形,然后继续前进;“四伐五伐六伐七伐”,军队每刺击四、五、六、七下,必须重整一次队形。

指挥一支来自八百个部落,语言不一样、服装不一样、兵器不一样,人数却多达数十万人(史书记载兵车四千乘,以每乘搭配一百步兵估算)的杂牌军,姜子牙的首要课题是,如何使我军不致因无法辨识而自相残杀;其次是如何让杂牌军发挥整体战力。而“六七”步与“四五六七”伐,就是他想出来的,简单易懂,又能始终维持集体战力的战斗指令。在新石器时代,指挥一个来自八百个部落的数十万人大军团,那称得上是天才设计了。

然而,杂牌军作为锋锐,冲击力却不够。因此,姜子牙率一百名健卒打冲锋,武王率“大卒”(主力部队,包括兵车三百五十乘,虎贲三千人,士卒二万六千二百五十人)随后跟进。

纣王这边,虽然人数占优势,可是士卒不愿意为纣王而战,甚至暗自希望周武王能够“拯救他们于倒悬”。周军一发起冲锋,殷军阵脚就出现松动,随后殷军开始“倒兵以战”,也就是自动倒戈,转为帮周武王开路,攻向纣王。七十万大军瞬间崩溃,不可收拾。

纣王见大势已去,逃回朝歌,登上鹿台。鹿台由纣王兴建,用来积聚搜刮来的财宝。他登上鹿台,取一种不怕火烧的“天智玉”,将自己环绕起来,然后自焚而死。

周王朝就此建立,周公完善了封建制度,所有部落与姬姓王族各有封地。

东方比较不平静,所以周武王将姜太公封到齐国去维护东方稳定。后来又发生管蔡之乱,于是武王又授权姜太公:“东到大海,西到黄河,南到穆陵(山东临朐),北到无棣(辽东半岛西部),都得以征伐。”齐国享鱼盐之利,又得到征伐之权,于是成为东方的大国。

而姜太公的兵法就此在齐国流传下来:《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就是齐国人;在孙武之前,齐国出过一位名将田穰苴,他的兵书《司马法》是“武经七书”之一;战国名将孙膑是孙武的后人;辅佐汉高祖刘邦的张良,在齐地得到黄石公传授“太公兵法”;《三国演义》里用兵如神的诸葛亮,也是山东人,他高卧隆中,等待刘备三顾茅庐,不就是姜太公“钓周文王”的翻版吗?以上,能够让我们同意:中国的兵法DNA源自姜太公。

孙子兵法印证

姜太公是兵家祖师爷,当然不能用他的事迹来印证《孙子兵法》,可是《孙子兵法》中却有姜子牙“出现”,在《用间第十三》:

昔殷之兴也,伊挚在夏;周之兴也,吕牙在殷。……能以上智为间者,必成大功。

这一段叙述了“汤武革命”成功的一大要素:商汤打败夏桀,因为有伊尹(也就是伊挚)辅佐;周武王打败殷纣王,因为有姜子牙辅佐。而伊尹原本是夏朝的人才,姜子牙熟悉朝歌附近地形(屠牛于朝歌,卖饭于盟津,“盟津”就是周武王会合诸侯的渡口)。换言之,己方的高级人才一旦投靠敌方阵营,就成了敌方的高级“间谍”,因为他能够完全掌握己方虚实。

而周武王与姜太公评估殷国内部“已经乱到无以复加”才出兵,则成为《始计第一》的思想由来: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

多数人读《孙子兵法》,总是想要学习“无敌韬略”,所以初读者很容易误以为“计”就是计谋,但孙武的意思却是“计算”,也包含评估的意思。

简单说,殷国兵力强大,必须它内部乱到相当程度,周国与诸侯联军才有胜算。而姜太公先测试了诸侯联军的动员能力,然后运用情报分析,评估殷国与周国的实力消长,认为有胜算才出兵。

也就是说,姜太公主导的牧野之战为“王道之胜”做了最佳示范,因而成为《孙子兵法》的第一篇主题。 f+kiffmyGSMdRUlrxIeniJMtYFm/DWWcSWGvvWfW8PdeObCAX7dXLT4fliuzV5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