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五 诛杀功臣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军凯旋西归,经过定陶(当初项梁在此阵亡)时,汉王刘邦突然闯进齐王韩信的大营,夺取符信,接管军队。

刘邦对韩信说:“你是楚人,就衣锦还乡去当楚王吧。”

事实上,韩信手下主要是齐军,还有他攻齐时带去的赵军,已经没有多少楚人了,这个动作的实质意义是将韩信从齐国根据地“拔”掉。

如果说,项羽打开始就想取秦始皇而代之,当他有实力让天下臣服时,他却将天下分封掉了。

反观刘邦,最初只想“过一天皇帝的瘾也好”(大丈夫当如是也),可是随着事业版图不断扩张,从流氓到沛公,从沛公到汉王,再到项羽死后天下定为一尊,他都能“与时俱进”,将自己的思考与能力提升,即使在遭受重大挫败(如彭城之战)时,也都在想“下一步”。

基于刘邦这种特质,我们有理由相信:从确定项羽已经死了那一刻,刘邦就已经开始规划他的帝国蓝图(在此之前他只专心打败项羽再说)。而刘邦立即认定,他的帝国当前最大威胁是:韩信、彭越与英布。这三人在跟项羽对抗时,都是不可或缺的盟友,但是现在项羽已经不在了。

韩信接受改封楚王,毫无怨言,这是他第二次被刘邦夺取兵权。然而,虽然韩信对刘邦没有戒心,但刘邦却对韩信完全不放心。

对彭越,刘邦尽管实践承诺,却打了折扣,封彭越为梁王——当初答应的是魏王,而战国时魏惠王因为受秦国压迫而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于是又称梁惠王,因此梁王跟魏王听起来同义,但梁王彭越的都城却被设在……定陶!(那是韩信的大本营,彭越在那里没有“根”。)

隔了一年多,有人告密:“楚王韩信谋反。”(这种没有真名实姓的检举,通常就是最高层要整肃的信号。)刘邦征询诸将意见“如何因应”,诸将一个个慷慨激昂地发言:“立即出兵诛杀那小子。”(哪个敢表态不积极?)

刘邦沉默不语,转而问陈平看法如何。

陈平兜了好大一个圈子,跟刘邦进行了以下对话:

陈平问:“诸将怎么说?”

刘邦:“诸将都说要发兵攻打。”

陈平:“有人告发韩信谋反,韩信知不知道?”

刘邦:“他不知道。”

陈平:“陛下能掌握的精兵,比楚国军队如何?”

刘邦:“恐怕不如。”

陈平:“陛下将领中,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有没有人超过韩信?”

刘邦:“恐怕没有。”

陈平:“军队不如楚兵精锐,将领不如韩信善战,若出动大军,岂不是逼他兴兵对抗?”

刘邦:“那该怎么办才好。”

开战没把握,正是用得着奇计的时候,陈平一向智计无穷,立时提出了他的建议:“古代天子经常到各地巡察,并借此机会与诸侯国君会晤。建议陛下宣称前往云梦大泽(今湖北省,古时多沼泽)巡狩,并在陈县(当初陈胜的都城)接见诸侯。陈县在楚国境内,韩信会放松戒心,以为天子只是例行出外巡游,又在自己势力范围内,不会防备。到时候他来进谒,只需要一个武士的力量,就可以逮捕他。”

刘邦依计而行,韩信果然前来晋见皇帝,被抓起来带回长安(原来的咸阳)。韩信被撤销楚王,改封淮阴侯,没有治罪,但也不能离开长安。韩信当然懊恼,说:“果然应了俗话说的:‘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经平定,我活该被烹!”

发出这种牢骚,显示韩信还不认为他命在旦夕,直到以下对话之后,刘邦确定不能留韩信一命。

有一次,刘邦与韩信讨论诸将的能力,韩信一一分析。

刘邦突然问:“那我能指挥多少军队?”

韩信说:“陛下直接指挥军队作战,不过十万人,再多就不行了。”

刘邦问:“那你呢?”

韩信说:“我的话,多多益善。”

刘邦笑着说:“你那么会带兵,为何却为我所擒?”

韩信:“陛下不适合直接指挥军队,可是陛下很会指挥将领,所以我为你所擒。而且陛下这方面的能力,是上天授予的(张良说过这话),不是人力可以及得。”

终于在刘邦亲自带兵讨伐陈豨叛乱时,吕后透过萧何,将韩信骗进长乐宫杀死——刘邦有“不在场证明”。

下一个轮到梁王彭越。

刘邦在大泽抓韩信那次,彭越也去晋见皇帝,之后每年都去长安晋见。可是皇帝亲征陈豨时,在邯郸征召诸侯带兵去会合,彭越请病假没去;刘邦派使节去责问梁王,彭越不敢随使者去邯郸谢罪,又不敢造反,只好又请病假。于是刘邦派出特遣队,突袭梁王宫,逮捕彭越,囚在洛阳,班师时亲自审讯,将彭越废为庶人,流放到蜀郡青衣县(今四川雅安市)。押解途中,在郑县(今陕西华州区)遇到从长安来的吕后。他还以为遇到救星了,对吕后哭诉自己无罪,表示希望让他回到故乡昌邑(今山东金乡县)。

吕后答应帮彭越讲情,带他回洛阳,后来却跟刘邦说:“彭越是个英雄人物,将他流放蜀郡,那里天高皇帝远,岂不是留个后患?不如现在就杀了他。”于是又“有人检举”梁王造反,司法官奏请“族诛”,皇帝批准,最后彭越全族被屠灭。

再下一个是淮南王英布。

刘邦杀彭越之后,不但将人头挂在城门之上,还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分装赐给诸侯。人肉酱送到淮南时,英布正在打猎,当场感到恐慌,立即聚集军队部署防务,还派出侦探,随时回报邻近郡县有没有不寻常动静。

之后又发生了贲赫事件:淮南国中大夫贲赫被怀疑跟淮南王宠姬有奸情,潜逃到长安告状“淮南王谋反”。相国萧何认为情况不明,应该先逮捕贲赫,然后派人去淮南国调查。谁晓得,英布的心理已经非常脆弱,听说皇帝派人来调查他,就起兵造反了。

英布为了安将领的心,对他们说:“皇上年纪大了,不可能亲自前来。诸将中我只忌惮韩信与彭越,这两人都已死,其他人都不够看!”

长安城里,刘邦向诸将征询意见,诸将异口同声:“出动大军,坑杀那小子,他有什么能耐?”

可是刘邦心里明白他们都不是英布的对手,而刘邦自己有病在身,乃有意让太子刘盈领兵出征,却被吕后的泪水攻势打消,最后还是刘邦抱病御驾亲征。朝中大臣齐集灞上送行,留侯张良也有病在身,勉强起床送行。看见一向随他南征北讨的张良也老了、病了,刘邦不禁潸然泪下,嘱咐张良要用心辅佐太子。

英布因战略错误被刘邦击败,可是刘邦却也受了箭伤,于是将战场交给将领收拾(英布最后被小舅子出卖袭杀),自己回转长安。途中经过沛县老家,以当年起义的县署为行宫,召集当年老朋友以及地方父老子弟,一齐放纵饮酒。

刘邦召集一百二十位年轻人,教他们合唱亲自作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后人多半赞扬第一句,充分展露刘邦的气魄与格局。可是敏感一点的,就能体会到第三句的心情:最能打仗的三位大将都因为“谋反”而遭到“制裁”,以后谁来保卫他的帝国呢?

但是,韩信、彭越、英布如果活着,而且保有封国和军队,却是帝国最大的威胁啊!

为了自己身后的帝国安全,诛杀功臣是不得已的,是吗?不是吗?

*萧何自污,张良辟谷

刘邦最得力的三位干将:萧何、张良、韩信。三人中刘邦最忌讳韩信,所以一再打压他,最后仍必须杀了他。那萧何跟张良呢?

诛杀韩信的行动,萧何很有功劳(将韩信骗进宫),刘邦为萧何加官进爵:官位升为相国,封邑增加五千户,相国府配置五百名守卫。群臣、诸将都向萧何道贺,唯独故秦国的东陵侯召平向他表示“哀悼”,说:“阁下的灾祸自此开始了。你以为加派卫士是恩宠吗?是防卫你啊!建议你推辞加封的食邑,并且捐出私人财产资助军费,以消除皇帝猜忌之心。”萧何完全接受这话并照做,刘邦大喜。相国府一位幕宾更建议他:多买一些田地,并向人民借低利贷,“让自己有一些污点”。果然,刘邦在前线多次派人回长安打听“相国有什么举动”,听到有人检举萧何贪利牟私,反而龙心大悦。

张良对刘邦可说最了解,因为他曾长时间贴近观察,刘邦打胜仗时、打败仗时、得意时、失意时,张良都在身边。刘邦杀了韩信之后,张良有一天宣布他要开始“辟谷”,也就是不食人间烟火,说要“随赤松子游”,也就是追求修道成仙。

萧何表明“贪财无野心”,张良表明“不追求俗世权位”,让刘邦放心,而没有被“处置”。 N5jWZQB5nF2+G4sckLiFWyN+fS+KGtNjzn8T95qYRdJBEYgR10Uyk6aN6Tlk+S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