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 大胆用人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刘邦忍气吞声前往汉中,项羽只分给汉王刘邦三万士卒,可是楚军乃至各诸侯军有很多人仰慕汉王,愿意追随他的有数万人。

张良没有跟刘邦去汉中,他仍然回去辅佐韩王,在告别汉王时,张良给刘邦一个建议:烧毁栈道,一来防范其他诸侯(暗指三秦王)觊觎汉中,一来向项羽表示无意东进。

这个建议是高明的战略思考,但却出现一个副作用:逃兵。

原来,汉中盆地夹在秦岭和大巴山之间,进出关中全靠依山壁而建的栈道,到唐朝都还是一条艰险的路(李白诗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刘邦一路走一路烧毁走过的栈道,士卒担心从此回不去了,于是开始有人逃亡。渐渐发展至每天都有很多人逃亡。有一天,军士报告汉王:“丞相萧何逃亡。”刘邦既生气又沮丧。——萧何已经成为刘邦不可或缺的第二把手,连他都跑了,你叫刘邦怎能不沮丧?

可是过了两天,萧何又回来了。刘邦既怒又喜,骂说:“你为什么逃亡?”

萧何说:“我哪敢逃亡,我是去追回逃亡者。”

刘邦问:“你去追谁?”

萧何:“去追韩信。”

韩信在汉军中的位阶不高,只是个后勤军官治粟都尉。汉王不信萧何,骂说:“你骗谁啊!诸将跑了好几十人,你一个都不追,却去追韩信?一定有诈,快说实话。”

萧何:“那些跑掉的都是一般人才,不难得到,韩信却是举世无双的高级人才。大王如果只想在汉中长治久安,那韩信对你没有用;但大王若要东向争胜天下,则非韩信不可。就看大王志向有多大了。”

刘邦:“我当然想要争胜天下,怎么可以被困在这里?”

萧何:“大王想要向东,如果重用韩信,他会留下来;若不能重用,韩信终究还是要走。”

刘邦:“你如此大力推荐,那我用他当将军。”

萧何:“即使当将军,还是留不住韩信。”

刘邦:“那就任命他当大将军。”

萧何说:“那就太好了。”

于是刘邦下令召见韩信,要任命他为大将军。

韩信最初投入项梁麾下,项梁死后跟着项羽,但不受项羽重用,因此在诸侯各自就国时,跳槽到汉王阵营。初期也未受重用,还差点受人牵累被处死,幸亏夏侯婴救了他一命,汉营中只有萧何对韩信另眼看待,经常与他长谈。可是韩信眼看自己在汉营没发展,也逃跑了。萧何听说后,来不及报告,疾出追赶,经过一番劝说,韩信跟他回汉营,更想不到刘邦会拜他为大将。

汉王命令建一座拜将台,预告隔天要拜大将,沛县老革命如周勃、樊哙等,个个觉得自己有希望。第二天揭晓,大将却是韩信,全军为之讶异、惊叹。

汉王向新任大将请教:“将军有什么高明计策可以指教寡人?”

韩信问:“大王东向争天下的对手,莫非是项王?”

刘邦:“是啊。”

韩信:“大王自认作战勇猛强悍能够胜过项王吗?”

刘邦默然良久,说:“不如。”

韩信听到刘邦能够坦言不如对手,起身向汉王拜了两拜表达敬贺——承认对手比自己强是一种了不起的特质,也只有先承认不如对手,才可能以弱击强。

韩信确认刘邦没有盲目自信,才敢直言不讳,说:“我也认为大王不如项王,请容我分析项羽的性格。他发起威来声势惊人,足以令千万人屈服,可是他缺乏任用优秀将领的能力,只是匹夫之勇。他待人恭敬慈爱,言语亲切,对待伤员更流着眼泪分给饮食,可是手下有功劳应该封爵的时候,他却拿着刻好的印章,在手中摩挲再三,直到印章边角都磨圆了,还不舍得送出去,这种慈爱只是妇人之仁。更由于项王每次攻下城邑,都无情地予以毁灭,老百姓都怨恨他,天下诸侯表面顺服,只是畏于他的兵力强大而已。”

韩信分析项羽的性格缺陷后,提出了楚汉争霸的第一妙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由汉王公开宣布:派周勃、樊哙负责修复已经烧毁的栈道。

三秦王得到消息,由于周勃、樊哙是汉军有名的大将,研判刘邦将从入蜀原路反攻关中。但是修复栈道?那可不是十天半个月的工程,恐怕得耗费好几年工夫。所以他们虽然在入蜀要冲布置重兵,心里却认为“眼前不急”。

三秦王完全不晓得有韩信这号人物,更没想到他会带领汉军主力走一条更古老的道路(陈仓道),那是在入蜀栈道未修建之前的古道,绕山依谷而行。汉军出其不意,三秦王仓促应变,章邯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市东)被击溃,率领残部打游击,司马欣与董翳投降汉军。关中父老箪食壶浆迎接汉王(“约法三章”发酵生效了),刘邦只花了两个月就扫平关中。

这段时间里,东方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最先反项羽的是齐国。之前齐王田儋起义抗秦,被秦将章邯击败,战死,其堂弟田荣拥立他的儿子田巿为齐王,继续抗秦。项羽大封诸侯时,将田巿改封胶东王,另封随他入关的齐将田都为齐王,外加项羽的部将田安为济北王,齐地一时有三个王。田荣大怒,发兵攻打田都,田都败逃西楚,可是田巿害怕项羽,偷偷溜到即墨就任胶东王。田荣火大,杀了田巿,自立为齐王。

简单说,项羽非但违背时势潮流,将天下倒退回战国时代,而且分封诸侯更不得人心。齐国第一个反项,之后是赵国、燕国,项羽之后又杀了韩王成。

韩王成当初受刘邦之命,镇守韩国都城阳翟,所以未随项羽入关。项羽东归时,将韩王成带回彭城,贬为穰侯,不久又将他处死。一心想恢复韩国的张良,跟着韩王成到了彭城,此时只能满怀悲愤,潜待机会。

等到汉王刘邦夺取关中,项羽派他的部将郑昌为韩王,担任抵挡刘邦的第一道防线。此时张良上书项羽,说刘邦志在得回关中而已,应该不会向东进军,因此项羽暂缓对刘邦的反应,优先攻击齐国。张良则被项羽派去辅佐郑昌,他趁机改装,走小道投奔汉王。

诸侯兴兵,战国再现,天下再度陷入战乱,人心都怨恨项羽。这个时候,项羽又犯下一个天大的政治错误。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将原本在彭城的楚怀王迁徙到郴县(今湖南郴州市),尊称他为义帝,实质上是放逐。同时,项羽密令九江王英布暗杀义帝,这件事却给了刘邦一个“天上掉下来的礼物”。

刘邦听张良的建议,任命另一位韩信(故韩国的公子)为韩国太尉,攻打郑昌,郑昌投降,于是封韩信为韩王(史书称他为“韩王信”,以别于名将韩信)。然后刘邦自率汉军东进,项羽封的西魏王投降、殷王被俘,汉军进抵洛阳。

在洛阳,一位“三老”(负责教化民众)董公,拦住刘邦的马头进言:“师出无名,其事不成。项羽弑杀义帝,是天下巨贼,大王应该率领三军为义帝服丧,并传檄诸侯,号召一同讨伐逆贼,如此则四海之内都会拥戴你。”

刘邦闻言,如获至宝,说:“若非老人家教诲,我哪里能了解这个?”当即下令为义帝发丧,全军哀悼三天,同时传檄各诸侯国一同讨伐项羽。诸侯纷纷响应,刘邦于是成为联军盟主,总兵力达到五六十万。

项羽讨伐齐国,迅速击斩齐王田荣,可是田荣之弟田横又立田荣的儿子田广为齐王,继续抵抗。项羽接到汉王率领诸侯联军进攻彭城的战报时,齐国仍然叛而不服,所以他留在齐地战场,希望彭城守军能撑到他平定齐地,然而联军势如破竹,刘邦攻进了彭城。

这一次,刘邦的心情跟当初进关中完全不同。他没想到胜利来得如此顺利,事实上他并不曾跟项羽交手过。这下刘邦认为大势已定,于是接收项羽的库藏宝货与宫廷美女,每天跟诸侯置酒高会。

项羽接获战报,即刻将齐地军事交给其他大将,自己只率领三万精兵反攻彭城(完全不把刘邦放在眼里),急行军一天到达萧县(今安徽萧县),拂晓展开攻击,中午就推进到了彭城。楚军锐不可当,其他诸侯听到项王亲自到来,纷纷拔营回国,汉军完全不是对手,溃败不能成列。楚军追杀,汉军被驱入谷水、泗水,汉军被杀加上溺死超过十万人。残余败兵往南狂奔,在睢水北岸的灵璧(今安徽灵璧县,一处悬崖地形)被追上,楚军骑兵纵横冲杀,又杀死或溺死十余万人,睢水为之不流。

汉王刘邦被项羽包围三匝,眼看不保。霎时间,西北方掀起狂风,大树连根拔起,飞沙走石,房屋像玩具一样被吹走,虽是中午时分,却昏黑如夜,刘邦身边只剩数十名骑兵,乘乱向西逃走。中途遇到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名字考据不一),拉他们上车,可是每当后面追兵接近,刘邦就将儿女推下马车(以减轻重量),而驾车的夏侯婴每次都下车将两个小孩抱回车上。马车因此速度减慢,刘邦为之咆哮怒骂,甚至要拔剑杀夏侯婴,但是夏侯婴不避危险,终于保护刘邦和两个小儿女脱险。

刘邦逃到下邑(今安徽砀山县),收拾残兵只剩千余人,束手无策,张良建议联合九江王英布,于是刘邦派幕僚随何去游说英布,说:“只要英布能牵制项王几个月,我就有把握取得天下。”

此时的刘邦,处境如丧家之犬,可是他脑袋里想的却是“取天下”!

也就是说,刘邦在逃命途中脑袋没有闲着,一面逃,一面已经想好要如何对付项羽——检讨失误与改变策略都在马车急奔中完成!

遇到挫折后仍能做进取思考,一败涂地仍能迅速恢复元气,刘邦这项特质往后还能一再看到。

英布果然在项羽后方进行牵制,刘邦因此得以喘息,在荥阳(今河南荥阳市)立定脚跟。他同时确定了一点:正面硬碰硬,自己永远不是项羽的对手,所以首要之务是帮项羽树立更多敌人。除了英布,刘邦还联络在故魏国地界(今河北山东交界)打游击的彭越。同时决定,既然不跟项羽硬拼,就必须比项羽撑得更久,因此需要充足的战士与粮秣。幸运的是他有最佳后勤司令萧何。在此之前,由汉中攻关中,萧何负责在巴蜀征粮;由关中攻彭城,萧何负责供输粮秣;现在要在荥阳、成皋间打拉锯战,萧何仍然负责从关中运补兵源与粮秣。

除了萧何,刘邦的团队可说是一时之选:张良能运筹帷幄之中,韩信能决胜千里之外,郦食其有着三寸不烂之舌,还有一位陈平智计无穷。

陈平在陈胜起义时投入当时的魏王(魏咎)旗下,后来跟着项羽入关。诸侯反项,陈平领兵击败并劝降西魏王魏豹,项羽升他官还发奖金,可是后来魏豹投降刘邦,项羽光火。陈平怕被杀,将项羽给的官印、赏的黄金封起来,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只身逃亡,来到汉王刘邦的军营,老朋友魏无知正在汉王麾下,为他引见汉王。刘邦跟陈平一席谈话后,惊为天人,立即任命陈平为都尉,并且指定他为随身幕僚,出门同车(参乘),还担任典护军(军中监察官)。

陈平担任典护军,毫不避讳地收受诸将馈赠,周勃、樊哙等沛县老革命向刘邦告状,刘邦以之责问陈平,陈平说:“我听闻汉王唯才是用,所以前来投效。我来时一无所有,不收受馈赠则无以生活。如果我的献策有值得采纳的,就请大王任用我;如果我的建议毫无价值,诸将送的黄金都还在,我甘愿将之全数封起来捐给公家,请不要杀我,让我回家。”刘邦听了,立刻向陈平谢罪,再升他的官为护军中尉(比都尉高一级),负责监察所有将领(封住所有嘴巴)。

陈平为刘邦立下的第一大功是:以反间计除去范增。

项羽派使者去汉营打探虚实,听说楚军有使者来,汉王以太牢(古时候的最高饮食规格)供餐,然后佯装惊奇地发现:“唉,还以为是亚父的使者,原来是项王的使者!”当场吩咐撤下太牢,改以次一等食物(及餐具)给使者进用。如此戏剧性的一幕,使者回去对项羽添油加醋地描述,项羽因此开始疏远范增,最终范增负气辞职回家,死在路上——项羽没了唯一的智囊。

另一方面,刘邦派韩信东征魏国。之前魏王魏豹背叛项羽,后来又叛刘邦,刘邦派郦食其去游说他,魏豹口出恶言,刘邦乃决定永久解决魏豹。韩信用了声东击西之计,主力迂回魏军后侧,生擒魏豹,派人向刘邦要求增兵三万,乘胜继续东征赵国,刘邦允许。韩信用兵如神,又攻下赵国,并劝降燕国,让汉军得以放心左翼,专心对付正面的楚军。

但是刘邦在荥阳却不顺利,主要因为运粮通道不断被攻击、破坏。刘邦一度听信郦食其的建议,分封从前六国的后人为王,让他们成为楚国的敌人,跟汉军结成统一战线,甚至已经派人镌刻印信。这时张良从外地返回荥阳,刘邦将这个新战略告诉他,张良闻言惊骇,说:“谁出的馊主意?”随后拿起桌上的筷子分析天下大势(借箸代筹)。他的分析简单说就是,一旦分封六国后人,各国来的英雄都将离开汉营,回去故土效忠他们的王,而那些王都会重新审时度势,摇摆于楚汉之间,而不会效忠汉王。

刘邦听了,吐出口中的饭,骂道:“竖子!几乎坏了老子的大事。”

如果当时印信送了出去,刘邦就犯了之前项羽犯过的错误(回到战国)。可是虽然没有犯错,但当时荥阳城被楚军包围,缺乏外援,已经支持不住。陈平出了奇计,从荥阳东门放出女子两千多人,引楚军擂鼓追击。然后由将军纪信坐着汉王的辇车(黄绫盖,车旁插御旗),缓缓驶出东门,派人高喊:“粮秣已尽,汉王投降!”

楚军高呼万岁,纷纷离开阵地往东门看去。这时,刘邦率数十骑兵,从西门溜走,逃到宛城,坚守不出战。一向在黄河南岸打游击的彭越在下邳大破楚军,项羽亲自带兵攻打彭越,刘邦趁机出击,收复成皋。

项羽击败彭越后,回师再攻陷荥阳。刘邦不让自己再度陷入上次的困境,主动放弃成皋,由夏侯婴驾车,不声不响前往河北,到达韩信的驻地,在一天凌晨突然闯入军营,直入寝室,夺取韩信兵符,接收军队。刘邦命韩信带领赵军向东攻击齐国,自己带领原本交给韩信的汉军,夺取敖仓,跟项羽进行持久战。

刘邦又派郦食其去游说齐王田广,田广接受郦食其的游说,派出使节向刘邦表示愿意归附,自己跟郦食其每天欢宴纵酒。可是田广却不晓得大祸将要临头——韩信并没有接到停止进兵的指令,大军到达历下(今山东省历城区),随即发动突击大破齐军,进逼临淄(齐国都城)。田广悲愤又恐惧,烹杀郦食其,并且向楚国求援。项羽派大将龙且率二十万大军前往救援。龙且与田广的楚齐联军仍被韩信击溃,韩信生擒田广。

韩信得到齐国后,派使节晋见汉王,要求当“假齐王”。刘邦的第一反应是大骂韩信,可是张良和陈平踢他的脚跟暗示,刘邦当即会意,改口:“大丈夫要当就当真王,做什么假王!”派张良去封韩信为齐王。

汉王刘邦在这个阶段又得到两位超级人才:韩信与陈平。

我们总是用刘邦拜韩信为大将这一段,印证“重用人才应该不次拔擢”。可是很少人体会到,拜韩信为大将需要多大的魄力。那么多沛县老革命将领陪着刘邦起义,立下汗马功劳,现在让一个项家军来的叛将、逃兵当大将,凌驾于他们之上——刘邦必须有本事让那些老同志闭嘴。多难哪!

陈平又是一个例子,他也是项家军叛将,却一来就做监察官,还公然收受贿赂,可是刘邦就是支持他。后来陈平不止一次贡献保命妙招,刘邦确实“值回票价”。

彭城大败之后,推儿女下车那一幕,着实令人印象深刻,后人都以此评论刘邦现实寡情。事实上,刘邦还有很多次不受世俗道德观拘束的行为。或许那也是流氓性格吧。

为义帝发丧则展现了刘邦的政治智慧:这个动作一做,项羽登时失去“亡秦必楚”的正统地位,刘邦乃能成为诸侯反项的领袖。而且,这一次他听取意见的对象不是张良、韩信、陈平,而是一个“三老”,也就是说,刘邦的亲民形象不是作秀而已,他还真的听进了对方的意见,并且能立即辨识“这是一个好主意”,随即采纳。

至此,刘邦已经脱离最艰苦的阶段,形势转为对汉军有利,且看他如何击败项羽。 GGs0kboqtikTlH/XMSQUSzBEmLU9oHqv/V67ULrj61vNxcqhxnMBQmuuNFC01of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