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什么是天命?

史书上一再出现一个词“王者不死”,意思是,某人系“天命所归”,所以能大难不死,甚至屡屡逢凶化吉,想要害他的人都不成功,因此说他是上天注定的“王者”。可是这个说法是倒果为因,其实是某人在群雄逐鹿天下的淘汰赛中赢得了最后胜利,其他逐鹿对手都死了、投降了,而他没死、胜利了,他才成为王者。

本书选择的五位开国君主,都是因为前朝天命终结而兴起,其中只有曹操未能建立“天命”,另外四位:刘邦、刘秀、李世民、朱元璋都建立了一个长久的王朝。他们也因此赢得了撰史权,史书上于是充斥关于他们的各种神迹,例如:母亲与龙交合而生、相貌隆准日角、黄龙现身出生地、出生时二龙戏于门外、生产时红光满室等,也是要为他们的“天命”做佐证。

然而他们确实屡次逢凶化吉,难道真是因为生有异象、王者不死吗?还是他们在关键时刻做对了什么?本书要窥探的,就是他们在关键时刻,面对机会出现(好运或危机)时所做的决断。他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是在怎样的情境、心境之下,依循怎样的思考做出决定?至于曹操,正好是一个对照,他距离一统天下可说只差一步之遥,他的功业更丝毫不逊于另外四位,那么,他又为什么可以称帝而终其一生不称帝?

为此,本书在述说历史时,增加了两个单元“赞”和“觇”,前者是评论,近似史书作者的曰、言,后者是觇探当事人在当下的心境,和他做成决定、采取作为的思考因素。

用这样的方式说历史故事,其实是希望带动一种学习历史的方法。钱穆先生说:“读历史要在现实中找问题,到历史里寻答案。”然而时空迥异、人事殊非,想要复制前人的成功,事实上不可能,但是进入历史情境,体会前人当时的心境,探索他们取得成功或化险为夷的决策思考——当时局势中,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甚至该赌、不该赌,却是可以学到,而且有事实结果可验证的。

释“天命”

“天命”不应该是阴阳学的定义,本书对“天命”尝试做不一样的诠释。

上古时代有信仰而无宗教,农业民族凡事看老天的脸色,于是人们信仰“天”。而地上的政权为了巩固它在人民心中的正当性,乃宣称自己得到“天命”。

尧舜时代的禅让制度,不必托言天命,因为人心(四方部落)认同舜、禹最贤能,他俩继承尧、舜为领袖理所当然。可是,禹死后,四方部落不归向禹所指定的继承人益,而归向禹的儿子启,因为启比较贤能,却就此走入君主世袭。

夏朝传到桀,桀暴虐,商汤伐桀是顺应人心,但是夏朝建立既久,人心认同夏朝有“天命”,商汤要颠覆夏朝的正统,于是在誓师之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凯旋之时又说“敢昭告于上天神后”,意思是夏朝失去了天命,并于人心广植“商朝有新天命”的观念。后来商朝传到纣,纣暴虐,周武王伐纣,同样模式再现,“商罪贯盈,天命诛之”。

简单说,所谓“汤武革命,顺天应人”,“应人”是必要条件,“顺天”则是充分条件。

到了春秋时代,虽然周天子沦为名义上的诸侯共主,已经毫无实力,可是当楚庄王向周王室“问鼎”时,王孙满仍能理直气壮地回答“天命未改”。

楚庄王当时讨伐戎人得胜,班师途中将大军开到雒邑城外示威,派出使者向周天子“问鼎”,王孙满对楚使说:“重点在德而不在九鼎,周王室虽然式微,天命却还没改变,不是你们楚王可以问的。”王孙满这番话点出了一个铁则:若前一个“天命”尚未终结,就没有下一个“天命”。

直到秦始皇削平六国,周朝的“天命”才结束了。秦始皇得了天下后,用和氏璧镌刻一方传国玺,玺文“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目的当然是彰显秦朝建立是拥有“天命”的,可是这方传国玺却在仅仅十五年之后就被呈献给了刘邦。刘邦拿到了传国玺,并且击败项羽得到天下,但是汉朝的“天命”却不是因传国玺而建立,而是因为西汉政府的治理得人心,国祚延续了两百多年。

于是对前述铁则有必要做一些修改:周的天命告终,而秦的天命不能建立,汉朝才有了机会。虽然必要条件“应人”不变,但充分条件“顺天”不同了:“天命”不是制造神话或拥有传国玺就能建立,必须年祚够长,而年祚久远则建立在治理得人心上面。汉朝董仲舒说得最明白:“天之生民,非为王也;而天立王,以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乐民者,天予之;其恶足以贼害民者,天夺之。”简单说,就是得人心才能得天命。

本书五位主人翁都是在前朝失去“天命”,兵革四起的情势下,赢了逐鹿大赛,后来也能长治久安,乃建立了“天命”。

公孙策

【原典精华】

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桀有昏德,鼎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

——《左传·宣公三年》 0cs+Ty5rFEm/xy4anllarJ3VV6EakgX1Ws4RNJ2+FDWLzJAjtpVSt9gcNZgHp8+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