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景仰范滂

几乎与这件事同时,苏轼又在母亲的指导下,在《后汉书》中读了范滂的故事。

范滂字孟博,从小就有气节,长大后以天下万民为己任。

当时的东汉,皇帝昏庸,宦官专权,政治黑暗,民不聊生。有正义感的士大夫纷纷上疏,指斥时弊,却被诬为“朋党”,下狱禁锢。后人把这次事件称为“党锢之祸”。

范滂年纪既轻,又敢于仗义执言,被京师的太学生和各地读书人视为楷模,也成了当权宦官的眼中钉。就在桓帝延熹九年(166年)第一次党祸时,范滂便被捕下狱。

当他出狱被遣送回征羌县(今河南郾城)老家时,汝南、南阳一带的士大夫不约而同前来迎接,所乘车辆竟达几千辆。

人虽然放了,而朝政如故,名士领袖陈蕃等人竟被宦官矫旨而杀。

范滂愤怒了!但在当时的条件下,他只能一再上书,把希望寄托于皇帝的清醒。

但继位不久的灵帝比死去的桓帝更加昏庸,在宦官们的策划下,建宁二年(169年),对士大夫进行了更为残酷的打击,范滂也在缉捕名单中。

负责督察纠举的汝南郡督邮吴导接到逮捕范滂的诏书,闭门痛哭,不愿将诏书交给县衙执行。

范滂听说这件事后,知道诏书与自己有关,当即往县衙投案。

征羌县县令郭揖素来敬仰范滂,见他主动投案,大吃一惊。郭揖脱去官服,封好大印,要与范滂一起逃亡:“天下大得很,您何必去送死呢?君若不弃,我愿陪您一起走。”

当时天下大乱,出逃避祸是普遍现象。二十年后,董卓缉捕曹操,陈留县县令陈宫便和曹操一起逃亡。

但范滂有自己的做人原则,他认为事情是自己引起的,不能连累他人,也不愿因自己逃亡而祸及老母。

范滂说服了郭揖,然后与母亲辞行。

他跪在母亲膝前,声泪俱下:“儿子就要和母亲诀别了!为正义和道德而死,是母亲的一贯教导,孩儿虽死犹荣。弟弟仲博孝敬,他会承担起赡养母亲的责任。令儿子痛心的是,从此以后不能再在您膝前尽孝了,而您又要忍受割舍骨肉的痛苦。希望母亲节哀珍重!”

范母是位深明大义的女性,在这生离死别之际,她将满腔苦楚和愤怒压在心中,鼓励儿子说:“你所做的事,上不负朝廷,下不负百姓,而且已和李膺、杜密这样的著名人物齐名,死也是光荣的,我为有你这样的儿子而高兴!”

范滂辞别母亲和妻儿,慷慨赴义,年仅三十三岁。

苏东坡的母亲教儿子读这段故事是有深意的。对于儿子的聪明及日后在事业上的成就,母亲已有预见,因而主要向儿子灌输为人处事的道理,希望他不仅才华出众,而且品格高尚。

苏轼虽然只有十岁,却被范滂的高尚人格所感动。他问母亲:“我长大后如果也做范滂这样的人,您会同意吗?”

母亲看看满脸稚气却又异常认真的儿子,心头一阵激动,她点点头:“你能做范滂,我难道就不能做范滂的母亲吗?”

如果说苏轼从范仲淹的事迹中产生了“奋励有当世志”的责任感,那么,从范滂的事迹中则进一步悟出了做人的道理。

古人讲究治国平天下须先从修身齐家的功夫做起,只有先做好人,才谈得上去报效国家。苏轼的母亲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对儿子进行教育。

不过,无论是苏轼还是苏母,都还不知道这位九百年前赴义的范滂,正是当时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的远祖。否则,母子俩不知会激动成什么样子。 kLY8+9ZgMSH4wK0IevRwC7DlVdZHdKBJyABw80LXmBEDej4uoI1lCXLoDTXKwI5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