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年生死

进史馆后,本应是苏轼一生中最为悠闲自在的日子:娇妻爱子、慈父贤弟,合家欢乐。

但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年仅二十七岁的妻子王弗就因病去世了。这是继八年前母亲去世后,苏轼所遭受的又一次感情上的重大打击。

王弗是青神县人。青神与眉山毗邻,岷江水又使两地居民感情相连。眉山的姑娘嫁到青神,青神的父母往眉山挑女婿,这在当时已成时髦。

王家世代书香,王弗从小便知书达理,一般的男孩未必放在眼里。但上游的眉山传来消息,说苏家祖上有福,出了两个神童,哥哥叫苏轼,弟弟叫苏辙,那可是不得了的人物。尤其是苏轼,州学刘微之先生是何等学问,他的诗竟然也让苏轼改了,还连称改得好。那时苏轼才多大?才十三岁!刘先生那么大的学问,都说做不了他的老师,让苏老泉另请高明。

王弗还未出阁,苏轼的名字就在她耳朵上磨出了茧子。到十五岁那年,有人向王家提亲,男家便是眉山苏家,女婿便是王弗仰慕已久的神童苏轼。世上竟有这等巧事,想着谁就能得到谁。

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苏轼和王弗完婚了。苏轼这年十八岁,王弗十六岁。完婚的第二年,苏轼就和父亲、弟弟去成都拜谒张方平,接着又赴京应考,王弗在家侍奉婆母程氏。直到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因母丧回四川守制,夫妻才真正团聚。从此以后,王弗随着丈夫离开四川,来到汴京,接着又往返于凤翔和汴京,夫妻再也没有分开,情意弥笃。嫁给苏轼之后,王弗才知道,自己这位颇负盛名的夫君不但不懂人情世故,有时还天真幼稚得像个大孩子。以科举来说,都二十出头的人了,他还要父亲带着去赶考。至于理家度日、待人接物,更是一塌糊涂。但王弗发现,这位夫君不仅文章写得好,而且待人诚恳坦荡,心无芥蒂,尤其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

王弗比以往更了解丈夫,更崇敬丈夫了,同时也觉得更有责任爱护丈夫,不能让他上当吃亏。因此,从嘉祐六年十一月苏轼离开汴梁,即第一次离开父亲往凤翔赴任后,王弗便成了他唯一的生活护理和公务参谋。

也正是从这时起,苏轼才惊讶地发现,比自己小两岁、看似文弱不更事的妻子竟然在许多地方比自己还成熟,不但会操持家务,知人论事也非常明快,有时自己看不透的,经她一点拨,一切就都清楚了。

人们常说,窝在家里的儿子长不大。其实,待在婆家的媳妇也很难长大。苏轼和王弗正是到凤翔以后,才开始双双长大的,才感觉到两人之间是如此贴近,如此相互需要。而王弗一去,苏轼更痛感如此不可分离。妻子才二十七岁,还刚刚成熟,尚未充分显示出其成熟美。儿子苏迈才六岁,自己似乎也还是个大孩子,全家都需要她,她怎么就走得如此之快?苏轼想不通,也无法接受。但这是事实,必须接受的事实。

这时,苏辙已去大名府做推官,父亲苏洵的身体眼看也一天不如一天。苏轼虽然想将亡妻归葬四川,却一时无法离京,只得择时殡葬在汴京城西。妻子就这样一去不返了。

十年后,苏轼终于又在梦中与王弗相会了。在梦中,苏轼回到了故乡眉山,还是那间新婚的故居,妻子王弗正临窗而坐,像婚后的第二天早上一样,对镜梳妆。但四目相对,满腹思念,竟无从说起,只是相顾垂泪。苏轼忘不了那梦中的情景,忘不了夫妻十年的炽热恩爱,也忘不了别后十年的断肠思念。他将这些情感,尽诉于一曲《江城子》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唯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

明月夜,

短松冈。

荡气回肠的曲调、凄凉哀怨的情绪,王弗可曾感知,上苍可曾动心!为何恩爱夫妻难到头,为何苍凉世事磨难多?

但苏轼一生,注定要比别人多经磨难,多经忧伤。 mmWyYdEuHERS8mGimTJmE1YoMmPQBV34SyEdLQitX2/M5r2t2gQvRHkfm+f1dU7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