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闵妃这个女人还是很有心计的,别看现在像落水狗一样,可她终究是皇后级别的人,若是亲身到大清的军营中去,未免有失身份,于是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又转了回去,命手下的亲信大臣金允植去拜会马建忠和袁世凯。

三个人商议的时候,马建忠认为大清出兵,虽然是受老佛爷的指派,可朝鲜这边只有一封求救信,连一份正式的公文都没有,大清军队必须师出有名。他提议金允植让国王李熙亲手写一封类似衣带诏那样的东西,求助大清出兵戡乱,这样就好办事了。有了衣带诏,日本人那边也好应付。

想要衣带诏,这还不简单吗?金允植马上回去,用不了两个时辰,就带来了一块布(衣带诏),上面都是用血写的字,是朝鲜国王李熙亲笔所写。

别看袁世凯读书不怎么样,可是他还是有军事才能的,认为兵贵神速,当夜就办。于是,他带着一拨人马,身先士卒地冲进皇宫,俘虏了大院君,并安抚了受到惊吓的国王李熙,成功迎回了闵妃和她的那帮人。

这场仗不大不小,死伤也就那么几十个人,但是意义重大,帮闵妃成功夺权了,成了闵妃的大恩人。

吴长庆在给清廷的呈报中将袁世凯赞扬了一番,说他“治军严肃,调度有方,争先攻剿,尤为奋勇”,报以首功。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也向朝廷上奏保举在朝鲜问题上立功的人员时,对袁世凯的评价是“治军严肃,剿抚应机”,请求朝廷升袁世凯为候补同知,并赏给顶戴花翎。(是他淮军的人,肯定要保举啊)

不久,朝廷就批准了李中堂的保举建议,袁世凯就被升为同知,五品正衔。(前面那个吴长庆给他的,是虚衔,这一次是经过朝廷认证的)

窝囊的国王李熙为了向大清军队表示感谢,就准备了一次盛大的宴席招待大清将领,吴长庆、张謇、袁世凯受到邀请入席。其后,李熙和闵妃又两次单独召见了袁世凯。

这对夫妻俩为什么要单独见袁世凯呢?因为他们已经打听到,袁世凯不但在大清的军队中威信很高,而且能打仗。更重要的,是闵妃认为她公公虽然被抓了,但是朝鲜各方的势力不减,她担心还会出事,于是一面派大臣去大清朝廷谢恩,并要求留军队在朝鲜帮忙维持治安,一边拉拢袁世凯,想求他帮忙练兵。

大清虽然在西方列强面前不堪一击,但在朝鲜小弟眼中仍然是很厉害的。老佛爷和朝廷也很乐意帮助闵妃,马上就下旨给吴长庆,让其安排人手帮助朝鲜训练新军。

袁世凯回到军营内,对沈夫人说了闵妃让他帮忙练兵的事,沈夫人说:“这是天大的好事啊,你应该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训练军队,可是言语不通,虽然朝鲜会有翻译跟随,可是有些时候也不方便。这时候,沈夫人给袁世凯出了一个主意:“男子汉大丈夫,哪个人没有个三妻四妾,我听说朝鲜的美女众多,要不你找一个朝鲜的美女做妾,让她教你朝鲜话,以后办事就方便多了。”

袁世凯想不到沈夫人这么通情达理,还鼓励他纳妾,当下感动不已。(沈夫人到朝鲜后,由于水土不服,身子不好,不能服侍袁世凯,她是个通人情的可人儿,因此鼓励袁世凯纳妾)

就这样,袁世凯通过金允植的关系,娶了三韩望族吴氏(一说白氏)。

沈夫人亲自出面,帮袁世凯和吴氏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这朝鲜女人和大清的女人就是不一样,不但仪表端庄温柔贤惠,还会服侍人。袁世凯晚上沉醉在温柔乡里,白天努力训练军队。

在袁世凯的组织和推动下,新军训练工作进展迅速,到了12月初,朝鲜国王李熙和闵妃一起去检阅了新建亲军左营,李熙和闵妃都发现这些新兵现在是步伐整齐,放枪也很熟练,俨然成了一支“威武之师”。

闵妃也得知了袁世凯娶了朝鲜女子的消息,决定进一步拉拢袁世凯,她将表妹金氏介绍给袁世凯,并在皇宫内为他们举行了婚礼。

时沙皇俄国见大清好欺负(被西方诸国吊打),也频频骚扰边境(康熙年间就来过,被打了过去,但是占了不少便宜),为了加强东北边防,1884年5月,李鸿章调吴长庆率庆字营中三个营回国,驻防奉天金州,就是现在大连一带。庆字营其余三营仍然驻汉城,朝廷命记名提督吴兆有代理统领,并且直接统帅一营;袁世凯总理庆字营和朝鲜国王的亲军营两营的营务处,并和朝鲜人会办朝鲜防务,同时直接统帅庆字副营;剩下一营由总兵张光前统帅。这种安排让袁世凯在朝鲜成为握有军事实权的重量级人物。此后,因为军务繁忙,袁世凯没有精力再担任训练朝鲜军队的工作,所以就把训练朝鲜军队这摊活儿辞了。

沈夫人告诉袁世凯,要想成大事,就必须收买人心。袁世凯为什么喜欢沈夫人,那是因为他的人生之路,都是沈夫人指明。在某种程度上,沈夫人就是他的福星。尽管沈夫人一生未有生育(只有一个继子 袁克文 ),但不影响袁世凯对她的宠爱。( 袁克文是金氏所生,但受养母沈夫人的影响很大,他和其他兄弟姐妹不一样,生活放浪不羁,妻妾成群,熟读四书五经,精通书法绘画和诗词歌赋,还极喜收藏书画、古玩等。喜好结交各类朋友,经常出入青楼妓院,花钱如流水。与张学良等人,并称为“民国四公子”,后因反对袁世凯称帝,触怒其父,逃往上海,加入青帮,并在上海、天津等地开香堂广收门徒。1931年病逝于天津。

怎样才能收买人心呢?那时候朝鲜大灾,李王朝赈灾不利(闵妃贪财,只进不出),百姓流离失所。

袁世凯有钱啊,就开始收拢民心,他就出钱赈灾,但毕竟是在人家的地盘上,所以就打着李王朝和大清国两个旗号,可是大家都知道是他袁世凯出的钱,于是,袁世凯三个字,在朝鲜成了救世主那样的希望。

人家大清的官员帮忙赈灾,李王朝肯定要表示感谢,一封感谢信再次到了慈禧太后的案头上。慈禧一看,袁世凯了不得,这是在给咱大清国长脸呢,一个字:赏!

大清国也穷啊,钱是没有可赏的,那就只有官职了。

懿旨下来:袁世凯维护大清脸面,特赏赐四品司马,节制朝廷在朝鲜的所有驻军。

借此机会,他与朝鲜的一些官员拉近关系,与金允植、金炳始等多名朝鲜士大夫结为忘年之至交。他在朝鲜被称为“袁司马”。

他当上了大清在朝鲜的一把手之后,并没有娇横跋扈,而是比以前更加谦卑有礼。因为沈夫人告诫他:高处不胜寒,行为举止要更加注意,以免被人射暗箭。

袁世凯心里也清楚,他虽然是大清在朝鲜的老大,手下有几千兵勇,可是朝鲜的局势和不稳定,朝野之间有很多反闵妃他们的势力,而且日本人在旁边看着,寻找机会生事呢!

有了两个朝鲜的老婆,袁世凯借助这两个老婆的娘家势力,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也就是安插了一些所谓的谍报人员。他很快得知,以金玉均为首了一批文化名人,在接受了西方教育之后,力图仿效日本明治维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暗中结成党派,自诩为“开化党”。“开化党”有日本人暗中扶持,势力不容小觑。

“开化党”这帮激情有余、智慧不足的年轻人,满脑子就是如何振兴祖国,如何让自己的三千里山河也能像人家日本一样“振兴”,在大国面前把腰板直起来。

袁世凯心里清楚,一旦让“开化党”得势,整个朝鲜就成了日本人的势力范围,他和他的属下都要乖乖滚回大清国去。

朝鲜国王李熙虽然懦弱,但却不笨,他见金玉均那帮人要改革,改革能够使朝鲜变成强国,所以也就同意了,还给了金玉均一张“便宜行事”的密旨。

有圣旨在手,金玉均他们想玩一场大的,那就是剪除闵妃的势力,抬空朝鲜国王李熙,形成外务府当权的局面。

袁世凯也知道金玉均他们要搞事,可是沈夫人告诉他:静观其变,不要随便出击,一旦出击必须成功。

1844年12月4日,汉城典洞邮政局举行开业典礼,局长(当时叫总办)就是“开化党”人洪英植。因老爸洪淳穆是部级干部,所以很多守旧派大员前来祝贺。金玉均想借机把他们一网打尽,计划先在宫内纵火,再引他们去救援,然后半路截杀。

当天下午,开化党人去了日本公使馆,请求日本出兵协助,日本人答应了。

当天晚上六点多的时候,宴会按时开始了,高朋满座,各国使节都来捧场。不过,日本公使竹添进一郎却没有来,据说是病了,其实是在使馆等着起事的信号。袁世凯也没去,同样借口身体有恙,只派去了两个参谋将军,意思一下就行。

等饭局开始后,洪英植一面吩咐厨房尽量拖延时间,玩命上菜;一面等待宫中起火的信号。可左等也没有,右等也不见。

金玉均等不了,他索性让人把紧挨邮局的民房给点了,想把这些守旧派大佬引出去动手。

结果,就闵妃的兄弟闵泳翊一个人冲出去救火,跑到门外就被金玉均手下的刀斧手连砍数刀。

奇怪的是,这位国舅爷居然没死,满身是血,还跑回宴会大厅。如此场面,大臣们顿时吓得一哄而散,开化党人的一网打尽计划落空了。

此时,国王李熙居住的昌德宫内接连爆炸(宫中内应早先埋炸弹了),宫禁岂能有这动静,李熙和闵妃都被吓了一跳。

疯狂的金玉均闯进了王宫,他忽悠李熙和闵妃说是清军兵变,要攻打王宫。李熙被忽悠住了,竟然下旨让日本兵来保护。如此一来,日军和“开化党”就将正式接管朝鲜的政权。

控制住了宫廷之后,金玉均还背着李熙,发了一道矫诏,让那些守旧派大臣进宫护驾。这帮大佬哪知道宫里发生了啥事啊,当然是遵旨进宫啊。结果,八位大臣先后被日军斩杀!

不久,金玉均这伙人宣布大改革,重组政府,把各个部门都换上了他们的人。整个“开化党”沉浸在大权独揽的狂喜之中。

12月6日清晨,“开化党”组织的新政府召开了首次新闻发布会,宣布朝鲜独立,不再是大清的藩属国了。同时,还公布了一系列的革新计划。就在“开化党”狂欢的时候,袁世凯行动了。(预知后事,请看下一节) F7HBiP2I1HdI929nkvupJwR0K/R1BfpGPK3OgsnpOVIOpKLBFgoQG+E/xHO0CJ9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