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节说到胡雪岩资助王有龄后,由于太过坦诚,使自己陷入困境,但是他依靠非常时期的营销手段,度过了一时的困难。
王有龄在天津落脚,住在驿馆时,听说一个要到南方某地查办的户部侍郎何桂清,正住在天津。王有龄很是高兴,忙问了何桂清的住处,便去拜见他。
原来,王有龄小的时候曾和父亲在云南曲靖府知府幕下做事,何桂清是门子老何的儿子,与王有龄在同一家私塾读书。何桂清身份不如王有龄,但比王有龄聪颖,两人感情很好。后来,王有龄随父回福建,与何桂清分开,便再无联系。
(王有龄的这条人际网,其实是他父亲给他安排下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都把孩子送去贵族学校呢?其实为的就是让孩子在幼小的时候,多认识几个同学和朋友,以便于将来的人脉圈,有人可用。而人类的心理,对于孩童时候的纯真,是保有那份独特情怀的,所以长大之后,对于儿时的好友,一般都会鼎力相助。)
何桂清天分极高,读书用功,科考屡屡中榜,从秀才举人做到了翰林,成了户部侍郎,又得皇上恩宠,做了江苏学政。
何桂清正处在春风得意的时候,这时,他少年时的好友王有龄的到来令他十分开心。
两人便促膝而谈,再叙情谊。何桂清是个重感情的人,为了帮助他,不仅赠银一千两,让他打点前程,还给吏部侍郎、浙江巡抚写条子,力举王有龄。
有了何桂清的帮助,王有龄便四处活动,没过了几天,花银子加捐为候补州县,分发浙江凭着一张崭新的“部照”和交银收据,回到杭州候补。浙江巡抚黄宗汉与何桂清是好友,又有一件人命案要何桂清帮忙,因此这荐条就十分管用。没几天,浙江抚台黄宗汉亲笔提名委他做浙江海运局坐办,因为主管海上运粮,所以这个官职的油水颇丰。
王有龄时来运转当了官之后,并没有忘记他的恩人胡雪岩。他曾经到钱庄找过胡雪岩,未果,又四处探访,但杳无音讯。
一天下午,王有龄做完公事后,闲得无聊,想去干寻花问柳之事,便和随从张保一起到杭州城中有名的长三堂子,恰巧碰上了当小厮的胡雪岩。长三堂子本是一个不干净的地方,姑娘地位低下,小厮就更没地位,谁都可以打骂。他忍辱负重,坚持下去,谁想今天竟碰到了王有龄。
王有龄见到胡雪岩,看见自己的恩人在受苦,而自己却寻花问柳,挥金如土,感到十分尴尬和内疚。
胡雪岩却认为,既然王有龄来这种地方,说明他时来运转,有了钱,一定是“投供”成功当了官了。
这一刹那,胡雪岩忧愁散尽,他明白,自己这一注押中了!
(当然,押宝有风险,但要靠你的眼光认为风险的系数有多大。在影视剧《大宅门》中,斯琴高娃扮演的二奶奶,在宅门落寞的时候,不惜动用修祖坟的银子,去巴结常公公,其用意也是押宝,这宝一旦压上了,一旦将来用得着,自然就有用了。毫无疑问,二奶奶押宝,也是很成功的。如今一些商界人士,对项目的评估,目的就是判定押宝的风险系数,但是并非所有的评估都准确,有时会错过赚大钱的风险项目。要知道,一些项目的赚钱系数和风险系数,也是一样高的。吴京的《战狼2》,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有人已经投资了,最后一看风险太大,赶紧撤资,结果呢?后悔得要死!)
王有龄得知胡雪岩给他的五百两银子进京“投供”加捐后,自己却失去了工作,内心更加愧疚,越要好好报答。
于是,王有龄想请胡雪岩为他办事,做个督办,因为他自知胡雪岩是个人才。开始怕胡雪岩不答应,没承想胡雪岩一口应承,俩人还有了兄弟联手为官的誓约。
果然,凭着胡雪岩的高超手段以及王有龄这个后台,他俩互相配合,在官场和商场上斡旋周转,办成了许多事。
(我都说了,胡雪岩注重人际关系的培养,他得王有龄相助之后,那只是一个台阶,最后的成功还是要取决于自己的经营。在这期间,他办了一件很有力的大事,那就是结交漕帮。)
都说一个朋友三个帮,胡雪岩的成功,离不开漕帮的相助。
清朝时期,京城用粮均由鱼米之乡的苏杭地区通过运河运送,称为“漕运”。参与运粮工作的一批人马称为“漕帮”。因运河连年受战事影响常常阻塞造成运粮误期,朝廷下旨改漕运为海运。王有龄任浙江海运局“坐办”期间,胡雪岩认为改漕运为海运之事必须取得漕帮势力的理解。
再者,上海通裕米行,是松江漕帮的,门面很大,存有几万担大米,胡雪岩从朋友口中得知,松江漕帮想把手中十几万石米脱手,他想让漕帮将这批大米卖给海运局。
为了达到目的,胡雪岩亲自上门拜访魏老爷子。
“晚辈胡雪岩今受浙江王大人之托,前来向老前辈求教!”胡雪岩送上自己的门帖后说:“奉王大人之命,今特在松江府设宴,敬请老爷子赏脸光临。”
(在结交人的过程中,放下身价非常重要。胡雪岩虽然是王大人的人,可是他为了处理问题,放下身价去认识人,有时候在一些社交场合,给别人面子,就等于给自己面子。)
“不敢,不敢。”这魏老头年过八十,关于江湖之事已委派弟子尤五统管,今见胡雪岩前来,且态度十分坦诚,又代海运局王有龄在松江府设宴相邀,无法推却,态度顿时有所改变道:“胡老弟,今日来访,必有见教,我个性爽快,有事请实说无妨。”
“好,胡某也是这种痛快性格,当前有一为难之事,想与你老人家相商。”
胡雪岩讲起了为王大人在上海、松江地方筹措饷米,以完成朝廷以漕运改海运之事。
“海运!”魏老头提起海运两字十分反感,两眼盯住胡雪岩。胡雪岩已知魏老爷不满的原因。因为松江粮价比浙江便宜,浙江抚台府督办此事时间紧迫。现在一要买米,二要借道朝廷把漕运改海运简直是夺了漕帮饭碗,胡雪岩当然是十分理解魏老爷子的处境。
“魏老前辈,请别误会。胡某也是奉王大人之托,前来商量此事,漕帮弟兄的难处,王大人十分同情。”
“同情有什么用?我们弟兄饭要没得吃了,你知不知道?”魏老头不满地说。
“知道,知道!江湖上有句话叫‘山不转水转’,改海运也是个权宜之计,朝廷还在试办漕帮弟兄的生计问题办法总会有的,我们要想一些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办法来……”
(怎么样,胡雪岩还是用了将心比心的那一招,站在客户的角度,明着是替对方考虑,实际却是为了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屡试不爽的,而且还能结交个方面的朋友,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培养。)
“嗯!你这样说倒也听得进去!”魏老头点头表示赞许。
胡雪岩分析说,当今军务吃紧,运河通常常常堵塞而误了漕运,朝廷怪罪下来,官府要撤办,漕帮也推不了责任,目前之计是寻找转机,饭要大家都有得吃。
魏老头听了胡雪岩的分析,觉得有理,便叫来了他的大弟子尤五,并介绍说:“胡老弟虽是‘门槛’外人物,对我们漕帮倒也是关心,这个朋友我们应该交,你们谈谈吧。”尤五一见老头子看重,同时又知海运局要买漕帮的囤米,一时不好意思推托。胡雪岩一见尤五似有难处,便开口道:“帮兄弟忙不可勉强,我们宁可另想办法,也决不能使好朋友为难。”
尤五一见胡雪岩态度诚恳,毫无虚言,就说了实话。他说:“现在我们不是不肯卖掉这批米,问题是目前战乱当头,米价一定看涨……”
“我懂了。我看这样,你们这批米先借给海运局作‘海运’之用,另外让钱庄给你们贷款以后等你们认为需卖出时再作时价还帐。这样,你们也不会因米涨价而吃亏了。”
尤五连连拱手:“那再好没有,说实在的,这倒是你胡老板帮了我们的忙了。”
胡雪岩也非常欣慰,这件事做得实在顺利。
尤五事后很感激,觉得魏老爷子说的对,这个朋友是交定了的。在以后多次交往中,尤五经常把江湖上许多信息提供给胡雪岩,使胡雪岩在浙江一带的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无论什么朝代,都讲究信息的准确,胡雪岩有了朋友的相助,信息灵通,生意自然顺风顺水。在如今的商业信息时代,信息非常重要,有时候朋友提供的一条信息,说不定就改变一个人的一生。)
有一次,胡雪岩做军火生意。他从外商那里购得一批军火,从上海运到浙江境内的乌岭山时,被土匪劫持。这是他第一次做军火生意,遇到此事,正一筹莫展,消息传到尤五耳内凭他在松江漕帮的灵通消息,很快得知这是外号“跷脚长根”的土匪所为,而“跷脚长根”恰好又是尤五的朋友张某的一名手下。只是如今势力日强,已自立门户,落草为王。胡雪岩知道此事后,十分感谢尤五,心中燃起了一线希望。在尤五引见下,胡雪岩结识了张某,依靠生意场上的经验和手腕,两人很快也成了朋友。张某不顾年事已高,亲自陪胡雪岩上乌岭山走一趟。
在张某面前,“跷脚长根”满口答应,马上归还那批军火。但一待张某离去,却又矢口否认,不见下文,张某对此十分气愤。
胡雪岩见张某也无奈,只好另想办法,好在“跷脚长根”行踪已明,只好借官府兵力出马。胡雪岩报告此事,官府立即派官兵把乌岭山团团围住,一场交战一触即发。胡雪岩见这箭拔弩张之势,知道如果真正交上火,“跷脚长根”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这是胡雪岩所不愿意看到的,他要官兵围而不打,决定亲自上乌岭山找“跷脚长根”面谈。
天黑人静,“跷脚长根”正在屋中考虑对策,眼见山下官兵密布,自己是插翅难飞了,只好作破釜沉舟的打算,拼个鱼死网破。正在这时有人报告,山下有两人要见,原来是师父张某和胡雪岩。在这种时刻,胡雪岩居然敢冒险来见倒也难得。他曾听说过胡雪岩的为人倘若仅仅是要夺回那批军火,何需自己冒险上山,直接叫官兵来打多省事。
(这就是胡雪岩的高明之处,要回军火很简单,但是他不愿树敌,而是多结交朋友。如今商界很多情况下,处处都是对手,如何巧妙地将对手变成自己的盟友,大家共同发展,才是关键。即便无法共同发展,只要不对你使坏,就是最大的帮助。如今一些基层干部在选举的时候,对于那些有恩怨的人,不惜放下身价提着礼物上门,请求谅解,目的无非是化解矛盾,不求对付投票支持,只要不起反作用,这就足够了。)预知胡雪岩怎样处理这件事,请看下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