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节
备孕妈妈的身体准备

组织结构是功能的基础,生殖系统功能正常是怀孕的基础。对于备孕妈妈而言,认识自己的身体组织结构,了解与孕育相关的生殖器官是十分有必要的。女性生殖器官可分为内生殖器和外生殖器。内生殖器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外生殖器指生殖器的外露部分,又称外阴,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前庭尿道口、阴道口等。其中,与孕育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内生殖器。

一 基本组织结构

子宫的基本组织结构

在我们国家,早在元代就有关于女性内生殖器解剖的记载,《济阴纲目》曰:“阴阳交媾,胎孕乃凝,所藏之处,名曰子宫,一系在下,上有两歧,中分为二,形如合钵,一达于左,一达于右。”意思就是,男女交合是怀孕的前提条件,怀孕之后胎儿是藏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子宫长什么样呢?子宫形态就像一个倒置的梨,上大下小,上面有两个角、左右各发出一个管(相当于西医学的输卵管),下面还有一个分支(相当于西医学的子宫颈)。虽然对其认识还比较粗糙,但十分生动有趣。这也说明对于备孕妈妈来说,了解自己的内生殖器是十分有意义的。

阴道

阴道是由黏膜、肌层和外膜三层结构组成的肌性管道,具有良好的伸展性,上端包绕子宫颈,下端开口于阴道前庭。阴道上端围绕子宫颈的部分称为阴道穹隆。它是男女性交器官,也是经血排出和胎儿自母体娩出的通道。

子宫

子宫是女性独有的脏器,中医又称女子胞、子脏、子处、血室等,顾名思义,其与女子怀孕、月经具有重要的关系。子宫具有三层结构,即黏膜层、肌层和浆膜层,位于盆腔中央,处于膀胱和直肠之间,下接阴道,其形状呈倒置扁梨形,成年女性子宫长7~8厘米,宽4~5厘米,厚2~3厘米。子宫上部较宽处称为子宫体,其上端隆起部位称子宫底,子宫底两侧为子宫角,与输卵管相通。子宫周围四对韧带,包括子宫阔韧带、子宫圆韧带、子宫主韧带和子宫骶韧带,对子宫的位置起到重要的固定作用。正常成年未孕女性子宫多呈前倾前屈位。

输卵管

输卵管是卵子和精子相遇的场所以及向宫腔运送受精卵的管道,左右各一条,细长而弯曲,其长度为8~14厘米,其内侧与子宫角连通,外侧端呈游离状,形似漏斗,与卵巢接近,起到拾卵的作用。输卵管同样也是有三层结构,其内层黏膜上皮有纤毛细胞,这些纤毛具有摆动的功能。输卵管具有极其复杂而精细的生理功能,对拾卵、精子获能、卵子受精、受精卵输送及早期胚胎的生存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卵巢

卵巢是女性的生殖腺,左右各一个,呈灰白色扁平椭圆形。与阴道、子宫和输卵管不同,卵巢为实质性器官,分为浅层的皮质和深层的髓质。能产生和排出卵细胞,以及分泌性激素。卵巢一般在每一月经周期排出一个卵细胞,卵巢的形状、大小与年龄密切相关,成年女性卵巢约4厘米×3厘米×1厘米,绝经后卵巢开始逐渐萎缩变小、变硬。

二 月经的产生

了解了女性基本的解剖结构,那么大家就有疑惑,月经是怎么产生的呢?为什么能每月固定来一次呢?想要知道这些,首先得明确月经到底是什么。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建立是生殖功能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一次来月经叫月经初潮,年龄多在13~15岁,但也有早在11岁、迟至16岁月经初潮,这与营养、遗传、体质、地区等因素有关。若初潮年龄过早或过晚,可能存在某些问题,需要及时引起重视。

明代李时珍发现,“月有盈亏,潮有朝夕,月事一月一行,与之相符,故谓之月水、月信、月经”。很明显可以看出,与月亮圆缺、海水潮起潮落一样,正常月经是具有周期性的。这里需要弄清楚两个概念,即月经周期和经期。临床上存在这种情况,看病时医生问患者的月经周期是多少天时,经常有人把其与经期弄混。出血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两次月经第一天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8~35天,平均28天。而经期是指每次月经的持续时间,即月经几天能干净,正常为3~7天,多数为4~5天。备孕妈妈很重要一件事就是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这对于之后监测排卵和指导同房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还存在一些特殊情况的月经,虽然其不是每月来潮1次,也属于正常月经。如月经都是两个月一至,称为“并月”(“并”就是两个的意思);3个月一至,称为“居经”或“季经”(每3个月一行经);1年一行,称为“避年”。古籍中还有记载一种更为特殊的情况,即终身不行经而能受孕的,称为“暗经”。还有受孕之初,按月行经而对胎儿没有损害的,称为“激经”“盛胎”“垢胎”。

在对月经的基本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备孕妈妈应该进一步了解月经是如何产生的。子宫有三层组织结构,从内向外分别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子宫内膜从形态上可以分为功能层和基底层。子宫内膜的功能层是胚胎植入的部位,受卵巢激素变化的调节,具有周期性增殖、分泌和脱落的变化特征。基底层在月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创伤面,重新形成子宫内膜功能层。

在组织学上,将月经周期分为增殖期、分泌期和月经期。增殖期与卵泡期相对应,在雌激素的作用下,内膜表面上皮、腺体、血管呈增殖性变化;分泌期与黄体期相对应,在黄体分泌的孕激素、雌激素的作用下使内膜进一步增厚,腺体弯曲、增大,此时内膜厚且松软,有利于受精卵的着床;月经期由于雌、孕激素的撤退,导致子宫内膜功能层从基底层崩解脱落,脱落的内膜碎片及血液一起从阴道流出,即月经来潮。我们可以把子宫内膜类比为土壤,表面较为疏松的为功能层,深层较为致密的为基底层。

月经周期受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的调控,还与甲状腺、肾上腺、胰腺等相关,其变化过程是十分复杂的。中医学认为,月经是女子发育成熟后,肾气、天癸、冲任、胞宫相互调节,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生理现象。《黄帝内经》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这里所提到的“天癸”是指肾精肾气充盛到一定程度时,体内出现的具有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和生殖的一种精微物质。中医将其总结为“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与西医学“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相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人们提起五脏,那五脏究竟包括哪些?与月经又有什么关系呢?中医中的五脏包括心、肝、脾、肺、肾,其中与月经关系最为密切属肾、肝、脾三脏。

理论上卵泡发育及排出过程

肾藏精,主生殖。月经的产生过程中肾起主导作用,很多人好奇“精”是何种物质?通俗地说,“精”就是人体最重要、最精华的物质,“夫精者,身之本也”,它是组成人体的根本。中医妇科专著——《傅青主女科》谓,“经本于肾”“经水出诸肾”,由此可以看出,肾对于月经调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肝藏血,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我们可以把它的作用想象成树木枝干,不断向外伸展、舒张。中医学认为,肝具有储藏血液、调节血量的作用,因此,对于月经周期、经期及经量具有重要的影响。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简单来说,人出生后其生长发育是由先、后天因素决定的,先天不足的人可以通过后天的调养以达到正常水平。其中,脾胃的作用最为重要,中医学认为,脾胃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是产生气血的主要途径,而且脾具有固摄血液的作用,即让血在脉管内流动不溢于脉外,溢于脉外就是所谓出血或瘀血。

三 卵子的成熟及排出

人体是由数以百计的细胞构成的。从生育角度出发,这些细胞可以分为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两大类。体细胞就是组成人体皮肤、肌肉、骨骼等器官的细胞。生殖细胞又称性细胞,男性的为精细胞,又称精子(在下节中我们将具体论述);女性的为卵细胞,又名卵子。

备孕妈妈在这里要注意一下,平时我们进行彩超检查时,所看到的是卵泡,而不是卵子,这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胚胎6~8周时,原始生殖细胞不断分裂、增殖,称为卵原细胞,约60万个。胚胎16~20周时生殖细胞数目达到高峰,共600万~700万个。胎儿时期,卵泡开始不断闭锁,简单来讲就是不断萎缩、消失,其具体机制十分复杂,至今人们还在不断研究。出生时剩下约200万个,至青春期约30万个。也就是说在怀孕的早期,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时,我们的生殖细胞就开始生长了,而且其数目是惊人的,但在出生以后多数卵泡都退化了。生育期每月发育一批(3~11个)卵泡,经过一系列复杂过程,一般只有一个优势卵泡可以完全成熟,并排出卵子。女性一生中一般只有400~500个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这个数目相对前面那些数据而言,数量是很少的。

成熟卵泡是指直径达到18~23毫米的窦状卵泡,即排卵前卵泡。排卵是在一系列神经、激素调节作用下发生的,就规律月经而言,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卵子排出后,经输卵管的拾卵、蠕动和运输将其运输到子宫腔。一个卵子排出后约可存活24小时,在这24小时内等待着与精子相遇、结合,若由于多种原因不能与精子相遇,便在48~72小时后自然死亡。失去这次受精机会,就要等到下个月经周期,重复同样的过程。

左右两个卵巢轮流排出卵子,也可以由一侧卵巢持续排出。一般一月排出一个卵子,少数情况下同时排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卵泡,就出现异卵双胞胎或多胞胎。排卵后卵泡周围细胞同组织发生一系列变化,形成黄体。如果卵泡受精,则黄体继续发育,若未受精,则约在排卵后9~10天黄体开始萎缩、最后被吸收。黄体寿命一般为12~16天,平均14天。黄体衰退后月经来潮,卵巢中新的卵泡发育,开始新的周期。正常情况下,黄体的寿命是固定的,所以,对于正常月经,排卵大致是在下一个月经周期前14天左右。

西医学将月经周期分为卵泡期、排卵期和黄体期。中医学将其分为行经期、经后期、经间期(排卵期)和经前期。卵泡期对应行经期和经后期、排卵期对应经间期、黄体期对应经前期。经间期也称“氤氲之时”或“的候”。古人有云:“凡妇人一月经行一度,必有一日氤氲之候……此的候也……顺而施之,则成胎也。”对备孕妈妈来说,认识排卵,抓准自己的排卵期,对于成功怀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xhvcob9L/Klu6oEHVS4DXGrFhUcpcPCrC6fBFyvjmvQFFGNCIw0VllkpDahllJ0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