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健康管理的历史与展望

健康管理肇始于美国,渐兴起于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西方医疗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相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健康管理处于起步状态。

一、美国健康管理的研究状况

虽然美国有记录的健康管理研究只有30多年的历史,但是健康管理的思路和实践却可以追溯到80多年前。美国蓝十字和蓝盾保险公司早在1929年就通过对教师和工人提供基本的医疗服务,进行健康管理的实践探索;凯撒健康计划和医疗集团是美国最大的健康维护组织,强调预防和健康维护、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成立于1978年的密执安大学健康管理研究中心致力于研究生活方式对健康及医疗卫生的影响,于20世纪80年代开发健康风险评价工具(HRA)并开展健康管理评价。

美国虽然是全球卫生资源最富裕的国家,但日益增长的医疗费用也让其难以承受。在此背景下,美国不再仅仅把目光放在主要为不健康人服务的昂贵的“诊断和治疗”系统上,而是更加关注同时能为健康和不健康人群服务的健康维护和管理系统。目前,健康管理在美国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①政府制订全国性的健康管理计划,旨在不断提高全国的健康水平;②企业、医疗机构和健康管理公司帮助个人控制疾病危险因素,改善健康状况,从而减少疾病发生的概率和医疗费用的负担;③健康管理在健康或医疗保险业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健康管理,减少投保人的患病风险来减少赔付费用。

二、健康管理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

健康管理在我国最早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1994年,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健康医学》专著中,将“健康管理”作为完整一章,比较系统地表述了健康管理的初步概念与分类原则、实施方法与具体措施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有关健康管理概念的最早文献。

健康管理在我国的真正兴起是自2000年以来,受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发展健康产业及开展健康管理的影响,以健康体检为主要形式的健康管理行业开始兴起;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的理念、模式、技术与手段开始传播及引入;相关产品技术开始研发和应用(如体检软件等)。

目前国内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相关机构已发展到数千家,从事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人员达到数十万人。但由于健康管理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学科理论体系与相关技术方法不够完善,完整的健康管理医学服务模式还没有形成,相关产业规模也比较小,主要以健康体检及相关服务为主,缺乏系统的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因此,健康管理总体上还处于初始发展阶段。

三、健康管理的市场需求

1.卫生总费用逐年上涨 2000年到2006年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长了两倍多,看病贵问题非常突出。美国健康管理30多年研究显示,健康管理对于任何企业和个人都有一个90%和10%的关系,即90%的个人或企业通过健康管理后,医疗费用降到原来的10%,而10%的个人和企业没有进行健康管理,费用比原来提升了90%。可见,健康管理能有效地节约卫生费用,缓解个人的医疗服务需求压力。

2.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是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新标准是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2000年11月底我国第5次人口普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按国际标准衡量,我国已进入了老年化社会。

3.慢性病防控形势严峻 2015年4月10日,国家卫计委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展报告》,报告称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力度虽然逐步加大,但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死因,慢性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占到全国总死亡人数的86.6%,而导致的疾病负担占总疾病负担的近70%。健康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危险因素,减缓慢性疾病的发展速度。美国实施健康管理计划后,1978年至1983年五年间,胆固醇水平下降2%,血压水平下降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16%。

4.亚健康人数巨大 卫生部曾对10个城市上班族进行了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占48%,其中沿海城市高于内地城市,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中年人高于青年人,其中北京是75.3%,上海是75.49%,广东是75.41%。通过健康管理,企业可以节约人力资源损失、减少企业医疗保险支出,而个人更可以对自己的健康状况有透彻了解,随时监控自己的身体状况。

5.个人对医疗保健的支付能力有限 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是699.1元,占消费性支出的7.0%,农村居民则为6.5%。可见,居民对医疗保健的支付水平与昂贵的门诊住院等费用相比,还是有一段差距。防未病之病才是最理智的方法。提倡健康管理服务,合理设置与居民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服务价格,能大大提高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利用率。

四、健康管理的展望

健康管理作为一种前瞻性卫生服务模式,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健康效果,从而增加了医疗服务的效益,提高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和承受力。实施健康管理是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健康管理,从而节约卫生资源,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危险因素的干预策略是健康管理的基础。21世纪人们需要健康,如果还停留在“控制疾病”的思维,那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大力推进健康管理政策的出台,营造全民健康管理的氛围,实施全民健康管理新体制,才能充分发挥现有医疗卫生体制的巨大潜能。同时,健康产业是一个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近年来我国的健康产业犹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相对于我国庞大的医疗支出,健康管理产业虽然还处于市场发育的初级阶段,但有着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 wz8AyqLk1UhWacWor6VVMQ9E2HktrxLNLCTbSgNza0+yHH4F3P31ZDNchNRYcS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