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高原适应

适应(adaptation)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生命所特有的,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青藏高原世居藏族是世界上居住高原时间最长,并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能力最佳的民族,具有突出的人类生理学代表性。

一、高原适应的概念

高原适应是指人类或动物在高原生活数千年至数万年而自然选择所获得的适应,具有遗传学基础。高原适应的本质就是机体在低氧环境中能够最大限度地摄取和利用有限的氧,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

二、世居藏族高原适应的特点

通过长期系统研究,已经证实世居藏族对高原低氧环境适应与移居汉族和另一支高原世居群体——南美安第斯山克丘亚印第安人相比,有如下特点。

1.世居藏族胸廓和肺发育好,有较大的肺活量和较大的肺总容量,提示具有较大的肺泡弥散面积和较高的通气储备。

2.世居藏族静息时通气量较高,PaCO 2 较低,运动负荷下通气量进一步增大,PaCO 2 进一步降低,低氧通气反应良好,而克丘亚印第安人低氧通气反应钝化,不能保持较高的低氧通气量。

3.世居藏族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保持在平原正常值范围内。即使在海拔3719~4280米处也具有最适红细胞压积48%~52%。而移居者则有较明显的红细胞增多,易发展为慢性高原病。

4.世居藏族心率和心脏每搏量在海拔3417~4520米地区,随运动负荷递增而逐步增高,从而心排出量增高。而移居者在中度体力负荷时,先出现每搏量下降,强体力负荷时心率也下降,导致心排出量降低。

5.世居藏族无氧阈也具特点。在海拔3417米以上地区,世居藏族运动负荷后心率峰值常为无氧阈心率,甚至可维持到无氧阈以上的高心率,而移居者的心率峰值在无氧阈之前。藏族无氧阈心率明显大于移居汉族,说明藏族的组织细胞对氧的利用效率较高。

6.世居藏族平均动脉压值在静息时处于正常范围,运动时仅轻度升高,肺血管阻力则无明显改变。而移居者的平均肺动脉压值升高明显,运动时出现明显低氧性增压反应,导致右心室过度负荷。

7.世居藏族动脉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在静息时均处于正常范围,运动负荷时仍可保持接近静息值。而移居者运动后的动脉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度均明显下降。

8.世居藏族 V O 2 max在海拔3417米、4280米不同高度均大于移居汉族。最大氧耗量是评价人体运动量最重要的指标。 hagQZX1+0m9Ko6cesxDVPgBZ4/C4vo2Sew03fB1o7HtLnwvSqFI1+JTlChjDK2H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