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对通假字本字的探求

中医古籍中有大量通假字存在。通假是由于读音相同或相近,某字被借作另一个字的现象。本字(被借的字)和借字(通假字)之间只是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形体和意义则没有关系。通假字的存在给阅读古籍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不明其本字而按借字的意义去理解,势必产生错误。

根据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可知,语义的发展变化从本质说是依托于声音而不是依托于字形的。尽管汉字是表意文字,但简单地、绝对地运用“以形求义”法也是行不通的。我国汉代训诂学家们已经开始注意到从声音因素分析词义。到了清代乾嘉时期,因声求义作为训诂的重要方法已经系统化、理论化。

丹波父子深受乾嘉学派的影响,精通文字、音韵学,又博览经、史、子、集,能自如地运用音韵学知识,拨开字形的迷雾,指出通假字的本字,且基本上做到每立一字,皆引用文献依据,因而可信度较高。

[害蜚] 《素问·皮部论》云:“阳明之阳,名曰害蜚。”马莳认为“蜚”即“飞”,吴崑认为:“害与阖同。蜚,蠢动也。”张介宾认为:“蜚,古飞字,飞扬。”高士宗认为:“害即阖。蜚犹开也。”丹波元简在分析上下文之后指出:“诸注皆未允。盖害、盍、阖,古通用。”又指出:“蜚,音扉。害蜚,即是阖扉,门扇之谓。”从语音上看,“害”与“阖”同声纽(匣纽),同为入声韵(害,月部。阖,叶部),可通用。“蜚”与“扉”同音(皆并纽微部),可通用。可贵的是,元简还引用了《尔雅·释宫》《说文》等文献。丹波氏对“害蜚”及“枢儒”“害肩”“关蛰”等一组词的解释,发前人所未发,做出了贡献。

[革]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浑浑革至如涌泉。”张介宾注:“革至,如皮革之坚硬也。”张志聪认为:“革至,扃易于平常也。”高士宗认为此句“应指杂还之意”。丹波元简指出“革”音殛,急也。并引证《集韵》《礼·檀弓》(“夫子之病革矣”)的解释与例句。从语言上看,“革”与“急”同为见纽、入声韵(“革”为职部,“急”为辑部),主要元音相近,可通转(此句中“浑浑”当为“滚滚”的通假)。

[畜门] 《灵枢·营气篇》云:“究于畜门。”丹波元简指出,畜门者,鼻孔中通于脑之门户,畜,嗅同。以鼻吸气。元简还从语音上考释(嗅,许救切),畜、嗅,皆为晓纽,韵部可对转(畜为觉部,嗅为幽部)。

[魄门] 《素问·五脏别论》等篇中有“魄门”一词,元简指出:“魄,粕通。”否定了王冰的说法。还引用《庄子·天道篇》之“古人之糟粕已夫”。《音义》之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盖肛门传送糟粕,故曰魄门。元简从声音上找出了名物命名的来源。

[循掘决冲] 《灵枢·逆顺肥瘦篇》有“临深决水,不用功力……循掘决冲”一句。“循掘决冲”四字许多注本避而不释,或随文敷衍。丹波元简根据上下文义指出,“掘”当为“窟”,并引用《国语·秦策一》的例句为证(掘即窟,古字通)。从语言上看,“掘”与“窟”韵部相同(同为物部),同属牙音(掘,群纽。窟,溪纽)。从文义看,这四字是一个联合词组,分别由两个动宾词组构成,“循”和“决”为动词,“掘”和“冲”为名词。

[露风]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因于露风,乃生寒热。”王冰、张介宾认为“露”为裸露。张志聪认为“露”为阴邪。元简未置可否,元坚博览群书,又以医理为依据,认为:“露,疲惫之义”“露,羸也。”并引用《左传·昭公元年》杜预注为证,尤其是引用了乾嘉学派代表王念孙的《经义述闻》:“露、羸,一声之转。”元坚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除了从语言上看出两个字的关系外(同为来纽,韵部可通转),更重要的是对医理的独特见解。

[解] 《素问·平人气象论》等篇中有“解”一词,丹波元简认为:“盖解即懈惰,懈倦之谓。”此说精当之极。 fzNNm0LP2Rt7U0mjTn3yMHnld3S5fQ3PG45LYauqtbit1YFgdalqci8L8VcbiBz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