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肖序

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针刺、艾灸防治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经络、腧穴、艾灸方法及临床治疗等方面,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深受广大劳动人民欢迎,对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

针灸在几千年漫长历史长河中虽然不断发展,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速度比较缓慢,尤其是民国时期,政府排斥、扼杀中医、废止针灸,使中医事业包括针灸日趋衰落,然而广大人民需要针灸,针灸在民间继续得到应用与流传。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党的中医政策得到贯彻实施,中医得到新生,带来了针灸事业的复兴与繁荣,医疗、教学、科研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针灸技术和学术空前繁荣,形成了百花争艳、流派纷呈的喜人局面。

在我国针灸医学大花园里,扬州朱氏针法是一朵独特的奇葩。她于清末时期始于江苏如皋,由游方郎中杨老先生初创,后传与独女朱杨氏,20世纪30年代,又传与其子、第三代传人朱复林,针灸技术也先后流传至东台、大丰等县。新中国成立后,朱氏针法随着朱复林进城而传入泰州、扬州。说起朱复林,其经历颇具传奇色彩。

朱复林从小受到母亲的熏陶,15岁时便随母亲学医,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和实践磨炼,基本掌握了朱氏门庭的世传技术,能独立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正当朱复林医术日趋进步与成熟时,日本侵略军的战火烧到了他的家乡。他立志弃医从军,毅然于1940年参加新四军,在艰苦险恶的环境下开展游击战争,他机智灵活,作战英勇,1941年就担任了县独立团第一连连长。在偏僻的农村根据地,一无医,二无药,朱复林发挥自己的专长,用从家里带来的银针为战友和老乡们治病,每获奇效。新中国成立后,朱复林进城在专署任职,这时城内有一例急惊风患儿,经当地医生诊治,高烧不退,昏迷抽搐,后延请朱复林针治,患儿得以复生。这一消息不胫而走,《泰州日报》加以报道,当地群众称之为“神针”。

1952年,专署移驻扬州,朱复林在合作办事处任中层领导职务,这时找朱复林诊治的患者也跟随其后,他只好一边工作,一边接待和救治患者。1954年,在征得朱复林同意后,领导决定将朱复林调入苏北人民医院,建立苏北地区第一个针灸科,任针灸科主任兼门诊部主任,并任院党委(总支)委员。

朱复林重返针灸专业后,开始对中医学有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对自己过去二十多年临床实践进行回顾与总结,面对每天众多的各种患者,他勤于实践,悉心诊治,大胆创新,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创立朱氏针法的品牌,其影响波及大江南北,并几次赴京为多位中央领导同志治病。进入苏北人民医院建立针灸科起,朱复林从革命军人、民间医生、国家干部转型为高级针灸技术专家,大约经历了10年时间。这一奇迹,有待朱氏针法和后辈研究者去探讨。

早在20世纪50年代,朱复林就把朱氏针法的继承与发展,寄希望于其子朱新太——朱氏针法第四代传人,他自幼从其父习医,耳濡目染,1957年于苏北人民医院针灸科进修学习一年,1958年进入扬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专业学习,寒窗五年,系统学习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毕业后进入苏北人民医院针灸科,长期从事临床工作。期间曾任扬州市中医院院长兼针灸科主任五年,1977年被选入国家援外医疗队,在坦桑尼亚为国家副总统进行治疗,疗效显著。朱新太经过系统理论学习,又深得家传父授,从事针灸技术专业近六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朱新太既遵从中医基本原理,又坚持祖传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并注重解放思想,开放创新,使朱氏针法在新的条件下,又有发展与突破。

我曾长期在苏北人民医院工作,与朱复林、朱新太两代人都是同事,也是朋友。我亲身经历他们俩行医的全过程,亲身目睹了无数患者对朱氏针法的敬慕与赞叹,亲身听闻许多领导和专家学者对朱氏针法的肯定,“朱氏针法”不愧为中医学的瑰宝,应大力加以继承与发扬。最近得知朱新太同志遵循中医学基本理论,系统总结“朱氏针法”的特点与基本方法,并融入自己临床实践中进行多方探索与创新的成果,撰写出随着时代发展的《朱氏针法传承——朱新太针灸经验集》新作,丰富了祖国针灸医学的学术园地,可供同行们参考与借鉴。欣喜之余,爰之为序。

原扬州市卫生局局长
肖辅庭
2015年12月16日 oSjruw8cj6Llr5QgAgkUZGjqFVP5NnIVMK4ynVMg0IdCTA/VhlWeQjPkBHmun9U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