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多针法是朱氏根据古代的齐刺法,结合现代解剖知识,经过个人长期的临床实践和总结而形成的一套针法。《灵枢·官针》记载了“齐刺”和“扬刺”两种刺法:“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此二法临床上多用于病位较深、病程较长的痹证、痿证、痛证以及某些慢性顽固性疾病。朱氏根据疾病的病因、病位特点,借鉴古书中关于齐刺法和扬刺法的记载,总结出以下几种针法,经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疗效颇佳。朱氏认为,以上针法可增强针刺的刺激量,提高穴位之间的协同性,最终能使疗效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该针法主要适用于体实病重之人,对于疾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体质偏虚的患者,应适当减少针刺穴位以及针刺的刺激量,防止犯虚虚实实之错。
定位:位于面部,由两组穴位组成,以地仓三针法为一组,以颊车三针法为一组。
针法:两组穴位,分别以2寸毫针以15°的角度,沿对方方向透刺,刺入约1.5寸,得气后可接通电针仪,予脉冲刺激(图2-1)。
图2-1 面部交叉平刺法
作用:疏经通络,牵正矫形。
适应证:适用于面瘫初、中期。该方法是通过增加针刺刺激面积而达到牵正矫形的作用。此外,治疗过程的观察也可作为预后疗效的判断依据。根据朱氏的经验,采用交叉平刺法,在接通电针后,面部肌肉若能出现收缩、震颤,则针刺疗效较好,针刺疗程可缩短,预后佳。若电针不能产生局部肌肉收缩、震颤,往往预后较差,疗程较长。
定位:位于后枕部,以风池穴为中心,左右各旁开0.5寸。
针法:风池穴沿下颌方向直刺1.0~1.5寸,左右旁开0.5寸处直刺1.0~1.5寸(图2-2)。
图2-2 风池三针法
作用:活血疏风,明目退翳。
适应证:适用于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眩晕、各种眼疾(如视神经萎缩、飞蚊症、玻璃体混浊等)。
定位:在臀部,以环跳为中心,左右各旁开1寸。
针法:环跳三针同样要求快针深刺,其中环跳穴直刺,左右旁开1寸处均向环跳穴斜刺,视患者体形胖瘦,刺入约3寸。针后施以运气针法,使经气感传至下肢(图2-3)。
作用:舒筋通脉,行气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
图2-3 环跳三针法
定位:位于颈部,喉结两侧上、下各2针。
针法:男性以喉结为标志,女性以甲状软骨为标志,以喉结水平上下,针刺时沿甲状软骨或喉结边缘向外斜刺,注意避开甲状腺,直刺1.5寸(图2-4)。
图2-4 喉头四针法
作用:利咽开音。
适应证:适用于急慢性咽喉炎、声带嘶哑,对于失音患者往往有立竿见影之功。
定位:在头部,以囟会为中心,上下、左右各1寸。
针法:囟会穴自前向后平刺,余四穴均朝向囟会穴方向平刺(图2-5)。
作用:醒脑开窍,调神通络。
适应证:适用于各种脑源性疾病,如中风初期、老年痴呆症、小儿脑瘫康复期、癫痫等。
定位:在后腰部,腰1穴位于髂后上棘内上缘;腰2穴位于腰1穴直上2寸,即第3~4腰椎横突间;腰3穴位于髂嵴中点上1寸。
针法:腰部三针要求快针深刺,视患者体形胖瘦,胖者可刺入2寸左右;瘦者刺入1.2~1.5寸,施以运气针法,使经气感传至下肢(图2-6)。
作用:舒筋通脉,行气止痛。
适应证:适用于腰腿痛,对于腰椎间盘病变引起的根性坐骨神经痛有独特疗效。
图2-5 囟会五针法
图2-6 腰部三针法
由于本法在操作时,能使穴位内和穴位附近甚至全身产生热的感觉,故称为烧山火。按照《针灸大成》中载述:“烧山之火能除寒,一退三飞病自安,始是五分终一寸,三番出入慢提看。”这说明烧山火能治寒证。这种行针手法,进针时宜先浅刺后深入,进针时透入皮肤宜快,逐渐深入,退针时宜慢。根据临床上运用体会,略举典型病例如下:
患者顾某,男性,年49岁,曾患多年风寒证,四肢关节均感疼痛,阴雨天或气候寒冷时疼痛更剧,平素怕冷,采用曲池、肩髃穴进行烧山火手法针治后,疼痛显著减退,恶寒现象消退,周身感到舒适。复诊时,主动提出要求继续施用上法,经3次治疗,多年病痛减半。
朱氏通过临床应用“烧山火”,还得出一种新的体会:当针进入一定深度后,患者有酸胀感时,应告诉患者,如有热的感觉,不要恐惧。此时术者的指力应加强,继续将针柄向右或向左旋捻,但只能将针向一个方向捻转。如先向右捻,则仍需继续向右捻,待不应手时,方可再向左捻。同时注意押手不能松开和移动,刺针手从进针到捻转、行针和出针,都不可松劲。经上法后,在穴位内或全身就会有温热或灼热的感觉。如反复三次尚不应手时,可将针稍提1~2分或稍加深1~2分,再施上法,多半可以得心应手。患者的酸胀感加重后,就会渐渐地感觉到热感。
由于本法在操作时,能使穴位内甚至全身产生凉的感觉,故称之为透天凉。《针灸大成》中载述:“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这说明透天凉能治热证。这种行针手法,进针后,宜缓缓进针,到一定深度得气后,拇、食、中指挟持针柄,向同一方向捻转。食、中指向后,指力要大些,大指向前,同样压手不能松开和移动,刺手亦不能松劲。宜先深刺而后上提至浅层,透天凉手法临床应手与否的关键如下:
(1)进针时,术者要掌握进针的一定深度和得气与否,退针要适时,这是重要因素之一。
(2)提针时,速度宜慢,而进针要快,捻转要灵活。一般采用三退一进法,这时,患者会逐渐感觉到有一种凉感。如改用二进三退或一进四退法,同样也可达到使患者有凉感的目的。关键在于穴位的选择,姿势的适宜,手法的熟练运用。一般说来,透天凉手法的退热效果比较好。
烧山火和透天凉的针刺部位,宜选择肌肉丰满的穴位所在,以便有利于施行手法技巧。朱氏认为,“烧山火”和“透天凉”手法能否取得成功并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和以下几种情况有很大关系:
(1)患者的机能状态;
(2)术者手法的娴熟与否;
(3)医患之间的配合协作。
雀啄法是将进入穴位的针进行上下提插的一种手法,如鸟啄食之状,是一种加强刺激的方法。其适应证如下:
(1)急症;
(2)炎症;
(3)剧烈疼痛;
(4)精神失常、狂躁不安等症;
(5)感觉迟钝的患者。
手法:将刺入的针提起三分之二或二分之一后,再向下刺进。此时,如欲加强刺激,则加快提插速度;如欲行弱刺激,则将提插速度减慢。提插时,术者应保持针身垂直,并与穴位所在方向一致。这种手法,适用于丰满的肌肉部位。
对位针法起源于《内经》“上病下治”“左病右治”的理论,是根据患者病位,寻取远端与之位置相对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的方法。
首先,《内经》记载的巨刺法和缪刺针法均是指机体一侧有病,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一种针刺方法。如左侧经脉有病,可取右侧经穴施治;右侧经脉有病,可取左侧经穴的交叉刺法。《素问·缪刺论》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如此者,必巨刺之,必中其经,非络脉也。”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
其次,《灵枢·终始》:“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病在头者,取之足;病在腰者,取之腘。”记载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的方法。
对位针法是对《内经》中上述两种方法的综合应用,总体原则是根据人体上下、左右相对应构成“X”形对称,在病变部位相应的对称点取穴针刺。具体对应的规律如下:
脚趾(及关节)与手指(及关节)对应;
脚背(底)与手背(掌)对应;
脚跟与手掌后部(近手腕处)对应;
踝关节与腕关节对应;
小腿与前臂对应;
膝关节与肘关节对应;
大腿与上臂对应;
髋关节与肩关节对应。
以上对应点一般为外对外、内对内。朱氏临床擅长使用对位针法治疗各类痛证,尤其是对新发的、病程较短的疼痛,效果显著:如治疗网球肘(肱骨外上髁炎)时,常选择对侧下肢膝关节附近的阳陵泉穴;治疗足跟痛时,选择对侧腕关节上的大陵穴;治疗腹股沟痛,可针刺对侧云门穴;治疗肩周炎时,可针刺对侧的条口穴等。
火针系不锈钢制成的18号针或粗钢针,其适应证如下:
(1)痹证;
(2)下肢浮肿;
(3)瘰疬;
(4)疮疖脓肿。
手法:将粗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后,在固定的穴位上用快速的手法刺入,这样可避免疼痛。如果针烧得不够红,或刺入的速度不够快,均会引起疼痛。使用此法时针柄上端应用棉布包紧,以便于执持。
火针治疗瘰疬(即颈部所生的大小不同的核块)时,宜先固定部位,然后将烧红的针刺进核心,但不宜刺通核块。每一个肿大的核块,只需刺一针,起针后,在原处敷以纱布,防止针眼污染,并用胶布加以固定,纱布每天更换一次,一周左右可以痊愈。如核块很多,大的可用火针治疗;小的可用毫针来治疗核心。连续治疗数次以后,核块就能逐渐消失。
火针治疗疮疖脓肿时,可在脓肿部位刺入。刺入的深度,应按脓肿面积的大小厚薄,放出脓血为目的。为防止刺伤良肉或筋骨,对靠近内脏的疮疖,针刺时应谨慎。
朱氏在临床实践中多以7号注射针头点刺出血配合拔罐,即用刺络拔罐法来代替三棱针放血。刺络拔罐放血的方法,创伤较小,比三棱针的疼痛轻,患者承受的痛苦少,且效果确切。朱氏在临床常以放血疗法治疗急性病、高热病或瘀滞之证,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疗效。现举例如下:
用于急救和治疗高热不退,或神志昏迷之症。某男性患者,21岁,高热,体温40℃,神志不清,不能言语。经刺十宣出血后,患者即刻清醒,半小时后,体温逐渐恢复正常。
用于治疗急性舌肿、舌强。某女性患者,9岁,舌肿两日,不能言语,舌部肿痛,不能吞咽。经针刺金津、玉液出血后,即能出声,并可喝水。此外,朱氏临床常以金津、玉液点刺放血治疗中风引起的舌体活动不利、舌强不语、流涎等症状。
用于治疗腓肠肌痉挛(俗名小腿抽冷筋,又名小腿肌转筋)。某女性患者,29岁,小腿经常抽筋,行承山穴刺络拔罐放血后,第一次治疗后抽筋次数明显减少,继续治疗7次即告痊愈。
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某男性患者,39岁,因用力不当致腰部扭伤2天,来就诊时不能独立行走,查体发现右侧委中穴有明显的经脉充血,色紫黑。遂在右侧委中穴刺络拔罐放血,患者顿觉腰部肌肉有轻松感,再经腰部针灸拔罐后,可自行行走。
用于治疗急性喉炎。某女性患者,因感冒引起急性喉炎,咽喉充血红肿,疼痛难忍,不能发声。治以双侧少商穴点刺放血,第一次治疗后咽喉疼痛明显减轻,并可发出声音。连续治疗3次,恢复正常。
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食物中毒)。某急性食物中毒患者,上吐下泻,腹部痉挛,疼痛剧烈,两日未能进食。经络诊察时发现其左侧手三里穴有明显的经脉扩张,遂于此处放血,出血颜色呈黑色。3分钟后患者即觉得腹部痉挛明显好转,疼痛亦减轻。再针刺足三里、中脘、上巨虚、梁丘等穴,治疗2次后痊愈。
艾灸法是用艾绒或掺其他药物做成的艾团,放在患者体表的腧穴部位上或患处,进行烧灼或熏烫,使热力通过皮肤表层透入到深层,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内经》载述:“针所不为,灸之所宜。”这就是说灸法能治疗针刺所不能治的疾病。凡遇阳气衰弱、沉寒痼冷的疾病,单施针法效果不显著者,而灸法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为灸法有通经活络,回阳救逆,祛风散寒,温行气血的作用。
灸治,主要使用艾叶。艾叶味苦,其性辛温,入肝、脾、肾三经。所以,艾绒的好坏,对灸治的效果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取用艾绒时,一定要选用3~5年的上好陈艾,这是因为:①陈艾的油质已挥发殆尽,容易成绒;②陈艾容易燃烧,不会自动熄灭;③陈艾热力均匀而强,耐燃烧。
收藏艾绒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收艾的时间,以端午节前五天或后十天内为最好,因为此时正是艾叶生长最茂盛的时节。故艾叶肥厚,艾绒较多,且能久藏;
②制成艾绒时,应将艾叶晒干,将其茎梗去尽,然后,在石臼中反复捣舂,并筛去杂质;
③收藏时要充分晒干,放在瓷罐或玻璃瓶中储藏,使不易受潮或走失香味。
灸法的种类有很多,临床常用的可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两大类:
是将艾炷放在患者应灸穴位的皮肤上燃烧,不隔任何物品。艾炷的使用方法:将已制成的艾绒,用手搓成艾团。这种艾团,在灸治临床上称为艾炷,燃烧一个艾炷称为一壮。艾团的体积有如米粒、绿豆、黄豆、枣核等大小,形状是上尖、下平、周围圆,如宝塔模样。这样,便于在穴位上放置平稳和贴住皮肤,点燃以后,可从尖端慢慢燃烧,热力均匀。使用艾炷施灸时,患者的姿势要以穴位来确定,穴位的部位要成平面,以利于艾炷放置平稳。
例如:取环跳穴施灸时,患者应侧卧屈腿;取膻中穴时,则须仰卧;取命门穴时,要俯卧。对重病患者如不能达到所要求的姿势时,则可采取补救办法。例:若取风市穴施灸,患者如不能侧卧屈腿,可使其仰卧,用棉花棒蘸少量酒精或甘油涂湿穴位,艾炷即可粘住。但点火时,要轻轻地从艾炷的顶尖处点燃,否则,艾炷就会掉下。
直接灸法,又可分为重灸和轻灸两种:
(1)重灸 重灸时,用大如黄豆、枣核的艾炷,在患者的穴位上燃烧,第一壮燃尽后,再放第二壮。壮数的多寡,按临床上的需要而定,三、五、七壮不等,甚至十至二十壮,以患者有热感或灼热感为度。灸后,穴位上有红紫色或黑色的斑块;被灸穴位的皮面或有下陷,数小时或一天后,皮肤上还会浮起水疱或成无菌性的化脓现象。自愈以后,便结成瘢痕。所以,这种灸法也叫瘢痕灸。重灸的刺激力强,一般多用于急救或顽固的慢性疾患,特别是对急救的疗效极高。
病例1:朱氏曾治一悬梁自缢的患者,女性,27岁,急救时脉已沉弱,晕厥不省人事。曾给以针刺人中、十宣,强刺合谷、气海,均未见效。给予艾炷直接灸气海一穴,连续五壮,患者立即得救。
病例2:又治一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男性,57岁,肩关节疼痛已13年之久,曾多种治疗,时好时发,针治多次,效果仍不显著,采用灸治,取穴:肩髃、肩外俞、曲池,每穴用蚕豆大艾炷灸一壮,灸后疼痛减轻。间隔2日治疗1次,计3次治愈,从此未再复发。
重灸时烫出的水疱,可用消过毒的针刺破,使水液外流,涂上碘伏,用消毒纱布覆盖,数日后便会自愈。
(2)轻灸 轻灸时,用绿豆或米粒大的艾炷,放在患者应灸穴位的皮肤上燃烧。壮数自一壮到三五壮,每壮在患者有热感时,即将未烧完的艾炷去掉,换第二炷继续。灸后,患者在穴位上有红斑所见,但无肿陷,不起水疱,也无瘢痕,轻灸的刺激力较弱,没有多大痛苦,对年老、体衰、妇女、儿童最为适用。这种灸法适应证的范围较广,对慢性疾病和妇科病效果很好。
病例1:朱氏曾治一女性患者,38岁,白带数年,月经不调,经常头昏眼花,灸两侧隐白穴,每穴三小壮,间日1次,连灸3次后,白带逐渐稀少而停止。经数月观察,月经正常,已无白带,头晕眼花的症状亦已消失,身体恢复健康。
病例2:又治一女性患者,43岁,月经过多已七年,每逢经期,八九日不洁,数量多,颜色淡红,一月中行经2次。患者面色苍白,身体消瘦,曾长期服药无效。曾针治3次仍未见效,后用艾炷灸两侧阴陵泉、腕骨,每穴三小壮,1次后即见效,连灸5次治愈,数年来月经正常。
直接施灸时,需注意艾炷的大小,用量多少,应视患者的病情缓急及体质强弱而定,要以适合病症为原则。一般凡是用于急症的,均采用大艾炷或中艾炷;慢症的多用中艾炷和小艾炷。急症的用量,一般以三、五、七、九壮即可,也有用到十至二十壮的;在特殊情况下,更有多至数十壮的。例:急性昏迷患者用灸法急救时,取气海一穴,用大艾炷灸可达二十壮,直至患者苏醒为止。但也不能机械使用,须视患者情况而定。
间接灸法在临床上常用的有:隔姜灸、隔盐灸、隔药饼灸、隔蒜灸、隔药布灸、温灸器灸、温毫针灸等,兹将各种灸法分述于下:
(1)隔姜灸 用新鲜生姜切片,约5mm厚,在姜片中用针刺出若干小孔,然后用干净纱布将生姜略沥干,放于穴位上,再用艾炷放在姜片上燃烧。当患者有热感时,立即将烧尽的艾炷去掉,换以第二壮,不要使患者有灼热之感,以免起疱。艾炷的大小和壮数的多寡,均视患者体质强弱及病情缓急轻重而定。一般常用为三至五壮。灸后,穴位的皮面不宜摩擦和水洗。这种灸法适用范围很广,对治疗慢性关节炎、腹痛都有较好的疗效。
病例1:朱氏曾治一男性患者,57岁,四肢关节疼痛已有3年之久,运动如常,但过分疲劳时,疼痛则加剧,阴雨天尤甚。曾服中药及药酒,效果均不显著。经予隔姜灸,取穴:手三里、外关、阳陵泉、解溪、曲池、环跳、悬钟、三阴交、合谷,每次选用四穴(上下肢各两穴),每次灸二至三壮,艾炷为豆大,上穴轮番使用,每日1次。经5次治疗后,患者疼痛大减,精神舒畅,连作5次治疗,疼痛完全消失。
病例2:又治一剧烈腹痛患者,41岁,取穴:中脘,连灸三壮,腹痛立止。
(2)隔盐灸 用干净食盐填平患者肚脐,然后用大如枣核的艾炷放在上面燃烧。第一壮烧尽后,换上第二壮,可按病情需要连作数壮灸之。灸后,将食盐全部取尽,涂碘伏少许,用纱布盖贴,并用胶布固定,防止摩擦。这种灸法对治疗腹泻效果很好。
(3)隔药饼灸 用中药附子250g研成细末,加黄酒或冷开水调和成3~6mm厚的饼子。如不粘,可用白及100g或面粉掺和。形状大小,可按临床需要而定。用针刺出若干小孔,置于应灸穴位上,再用艾炷放在上面燃烧,这种灸法,能止痛止痒,去腐生肌,促进疮口愈合。适用于疮口溃后久不收口,且有黄色或红色的渗出不止。
病例1:朱氏曾治一男性患者,51岁,两侧下肢溃烂,面积如掌心一般,终未见效。经用隔附子饼灸治各五壮,患者觉有灼热痛感后停灸,灸后痛止痒消,分泌物已无。间日复诊时,患者自述两下肢痒痛明显好转。连作3次治疗,疮口已去腐生肌,经7次治疗后痊愈。
病例2:又治一女性患者,11岁,右侧足背因开水烫伤,溃烂后才经医治,但灸治无效。数年来一直溢流分泌物不止。给予隔附子饼灸,第一次灸三壮,灸处有灼烧感后停灸,次日复诊,见患处已无分泌物,疼痛减轻。后间日复诊,经7次治疗(每次灸三壮)后治愈。
(4)隔蒜灸 用独头大蒜切片如铜元厚(如独头大蒜难觅,可用一般大蒜瓣切片,但需取中片),用针刺通多孔,并用干净纱布将其揩干,放在应灸的穴位上或患部,然后加上艾炷燃烧。在患者局部有温热或灼热感时,即将未烧完的艾炷取掉,再加第二壮灸之。隔蒜灸的适应证很广,最适宜于肿疡、肺病、腹有积块、蛇蝎毒虫咬伤等症,这种灸法有消肿、拔毒止痛、祛瘀散积的功效。
病例1:某患者,男性,39岁,右下肢小腿腓肠肌上段患有肿块,局部红肿,面积如小茶杯口大,数日来疼痛不休,行走不便,稍有轻度发热,纳差。检查:局部硬肿,但无波动,无化脓。予隔蒜灸,灸五壮,患者觉有热感和灼痛,且有向下肢窜动至足背的感觉,当艾火燃烧殆尽时,红肿部位立时痛止。次日复诊,患者已能行走来院,夜间睡眠亦好,红肿处已消一半。连灸三壮,患者亦有热感,第三天复诊,见患部红肿已全部消失,无痛感,行走自如。再给予艾炷二壮,仍采取上法,第四次复诊时,已告痊愈。
病例2:某患者,男性,18岁,腹股沟部患有肿节,面积约酒杯口大,肿痛难忍,当给予上法灸治,觉有灼热感,灸后肿痛即减轻,治疗5次,脓肿完全消失而告痊愈。
病例3:某患者,男性,39岁,症见咳嗽、痰多、盗汗、轻度发热、身体消瘦等,已有数年之久,拍片检查为肺结核。自述曾服中西药和打针治疗,见效不大,仍有时轻时重之患。经用隔蒜灸法,取穴:肺俞、膏肓,一次灸两个穴位,如左侧用膏肓,右侧则用肺俞;右侧用膏肓,左侧则用肺俞。间日1次,共5次治疗,患者盗汗已止,咳嗽减轻。经连续5次治疗后,患者发热已消失,食欲增进。治疗31次,症状均已消失,体重增加11斤,完全恢复健康。
病例4:某患者,女性,31岁,小腹左侧有肿块,如鸡蛋大小,按之微痛,已有两年余。以上法第一次灸四壮,有灼热感后停灸。连续11次治疗后痊愈。
病例5:某患者,男性,46岁,晚间被蛇咬伤,左足根部疼痛不止,就诊时距咬伤已两日,伤口处周围青紫,并有淡红色液体流出不止,且见下肢较健侧稍肿。用酒精棉球揩净伤口,给以上法连灸四壮,患者感觉局部有灼热感,头面四肢出汗,口渴,即饮开水2碗,伤口已无痛感。在伤口处涂红汞(汞溴红)后敷盖纱布,连续就诊4次后痊愈。
(5)隔药布灸 用“梅桂麝香散”药末2g放在施灸穴位上,用胶布盖贴,再用艾炷放于胶布上燃烧。每次灸三至五壮,艾炷大小可根据病情而定。这种灸法适用范围较广,除禁穴外,均可施灸。特别对急慢性疾病的止痛、止汗,均有一定疗效。灸后不但无瘢痕,而且,由于药物仍留于外皮,不仅保温时间长,并能保护皮肤不受感染。同时,药物经过燃烧发热可发挥其性能,有助于提高疗效。
病例1:某患者,男性,28岁,长期患有盗汗、头昏目眩之症,四肢无力,经服药无效,当取鱼际、三阴交,每穴各灸三壮。灸后,患者即有舒服的感觉,头昏减轻。
病例2:某患者,女性,31岁,患急性扁桃体炎,症见头痛、喉痛、发热。取穴:列缺,灸五小壮,连续3次治愈。
附梅桂麝香散药方:
冰片二分(约0.6g) 肉桂一两(50g) 麝香四分(约1.2g)
上药研为细末,装入瓶中密封。
(6)温灸器灸 温灸器是指用金属制成的圆筒或方筒的灸具,上顶、底部及四周有许多小孔,用以透气。内有放置艾绒的小筒,也有许多小孔。用时将艾绒燃烧,放于应灸的穴位上,使艾的热力通过皮肤逐渐透入内部,以调和气血,温中散寒。这种灸法用途极广,对小孩、妇女、久病体弱、年老多病或对初次针灸者最为适宜。
(7)药艾条灸 用艾绒45g、药末5g,用8寸(约27cm)见方的薄纸卷紧后,外面再加一层棉纸即成。使用时将艾条燃着的一端在穴位上进行熏灸。药艾条灸一般有两种灸法:
①温和灸:右手持艾条,将燃烧的一端靠近皮肤(距离穴位约1寸)进行旋转,每穴灸5分钟,以穴位的皮肤红润,患者局部有灼热感为度。如患者感觉迟钝,术者即以手背接触时有热感为度。
②雀啄法:将燃烧的一端在穴位上时起时落往返不停,似鸟啄食状。但需注意火头不宜离皮肤太近,以防烫伤。一般5分钟灸一次。这种灸法,适用于小孩、年老体弱、惧针者和急慢性疾病。
病例1:朱氏曾治一男性患者,46岁,患失眠症已5年之久,经常头昏、记忆力差、夜梦多。取穴:涌泉、神门,每穴灸五分钟,经1次治疗后即容易入睡,次晨头昏即减轻。连续9次治疗,睡眠恢复正常,头昏症状消失。
病例2:又治一男性患者,53岁,右侧偏头痛数年,经其他治疗,效果均不显著。取穴:右风池、合谷、行间,每穴灸5分钟。经17次治疗,疼痛消失,痊愈。
附药制艾条药方:
肉桂 干姜 丁香 木香 独活 细辛 白芷 雄黄苍术 乳香 没药 川椒
各等分,研为细末备用。
(8)温针灸 在针刺入穴位留针时,将艾炷包于针柄上燃烧。这种灸法,在临床上亦常用之。该方法是以针刺刺激和艾灸刺激同时作用于同一穴位,可体现针刺和艾灸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适用于关节痛、痢疾、肠炎、胃痛等症。一般灸三至五壮,多可至十壮。
病例1:某男性患者,48岁,患有风湿性膝关节炎已15年之久,不红肿,运动自如,但畏寒、疼痛,阴雨天加剧。经口服药物、穴位注射、针刺治疗后病情仍反复无常,效果不显。取穴:犊鼻、膝眼,每穴用温针灸十壮,治疗7次后症状大为好转。
病例2:又治一男性患者,患急性胃痛,呕吐,就诊时,疼到躬腰,手按腹部。取穴:双足三里,针上加灸,各灸五壮。经1次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
《难经·六十一难》:“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难经》的这段原文,强调了望闻问切在中医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朱氏耳穴诊断也是遵循这一思想,针对耳穴诊断,朱氏认为主要把握好四个字,即“望、触、探、比”。
(1)望 《灵枢·本脏》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朱氏认为“望”在耳穴诊断中是最基础的一步,有利于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的判断。
首先,是望色。明代王肯堂的《证治准绳》:“凡耳轮红润者生,或黄或黑或青而枯燥者死,薄而白,薄而黑者皆为肾败。”亚洲人外耳的正常颜色为淡红色,耳穴上若呈现鲜红色的反应区,多提示有急性疾病。例如急性腰痛患者在腰骶椎反应区可出现红色充血表现。经过治疗后,由鲜红转淡红,则为病退,提示预后好;若逐步加重转为暗红,则提示病进,预后较差。白色反应点多属于慢性虚弱性疾病,例如克罗恩病患者在大肠、小肠等区可观察到白色反应点。若白色反应点周围出现红色边缘,则提示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例如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加重。若白色反应点逐渐转为暗灰色或褐色,则可能提示疾病加重。
其次,是望形。疾病的初期,外耳上的反应点以颜色的改变为主,随着病情逐渐加重,外耳可出现形态上的改变。因此,据朱氏观察,形态上的改变多提示病情较重,病位较深。常见的外耳形态的改变有结节状、条索状、血管淤积、凹陷、脱屑等。其中结节状若发生于耳甲腔内,应当注意排查相应或者相邻脏器发生器质性改变的可能。朱氏观察发现,如耳轮体上出现结节,多提示在其相应节段的椎体可能患有椎间盘突出、肌筋膜炎等疾病;脱屑多提示免疫力低下引起的过敏性、慢性免疫系统疾病。
(2)触 在望诊的基础上,朱氏还强调用手指指腹在耳郭上进行简单的触摸。这个方法主要为了比较不同耳区组织的软硬度。同时,还能较早发现一些肉眼上无法识别的小结节或小丘疹。朱氏发现,外耳郭反应点软组织张力的改变早于结节的形成,有利于对疾病作出早期判断。例如,朱氏曾观察到一位早期肝癌的患者耳甲艇后下部耳甲12区(肝)附近组织的变化过程,最初只有局部颜色发暗,轻微触痛,逐渐出现组织张力增高,最后出现结节样改变。
(3)探 朱氏认为,“探”是耳穴诊断四法中最重要、最直接的一项。该方法是通过耳穴探棒在耳区上探查异常疼痛点、敏感点来进行。朱氏习惯以视觉模拟VAS评分的方法来判断痛点,一般3分以下为弱阳性点,3分以上可考虑为阳性点。但这个范围仅仅是提供一个参考,还要根据患者的其他反应来进行诊断。探查时,朱氏习惯以“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屏间→对耳轮体→对耳轮上下脚→耳舟→耳垂”的顺序进行,防止漏查。
(4)比 “比”的意思,指的是不同耳区、耳穴之间在颜色、形态、疼痛以及触感上的比较,找出特异反应点。此外,朱氏还提出两耳对比的方法。根据临床观察,朱氏发现耳穴上的反应点,大部分情况下会在某一侧有较明显的反应,这可能与疾病影响人体左右两侧气血运行的平衡有关。因此,将两侧的结果进行对比,寻找出反应点,也是耳穴诊断的方法之一。
辨证论治是中医临床精髓之处,朱氏在运用耳穴时,也同样遵循这一治疗原则。此外,针对某个病症,还应分析其病因,根据病因制定处方。例如,对于失眠的患者,在主穴“神门、枕、心、内分泌、皮质下”的基础上,还应根据证型、病因的不同加减穴位。痰热扰神、肝郁化火的患者可以在耳尖、耳轮1~4区上放血,同时加“肝、脾”;针对肝气郁结,有抑郁倾向的患者加“肝、脾、交感”,同时予心理疏导;针对颈椎病引起的患者,在“颈椎、胸椎、肩、颞”等位置加强刺激;对于心脾两虚的患者,可配合中药调理。
针对耳穴,朱氏在借鉴前人用穴经验的基础上,同时结合自己临床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总结出一些个人经验。例如,耳迷根、上耳根、下耳根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耳尖放血治疗面部黄褐斑。
(1)埋穴(王不留行籽、掀针) 耳穴埋豆是耳穴治疗疾病最常用、最简便的方法。尤其针对老人、儿童、体弱者或畏惧针刺的群体,实用性较强。尤其针对需要长时间耳穴刺激的慢性疾病,例如肥胖、高血压、失眠、小儿抽动症等,埋豆或者掀针具有较好的疗效。
针对埋豆,朱氏强调一定要嘱咐并指导患者做好埋豆期间的耳穴按揉刺激,否则将会影响疗效。例如,失眠患者应在睡前2小时,按揉5分钟,白天应隔6~8小时,刺激穴位一次。对于大部分高血压患者,应嘱咐在早晨7~8点,下午3点分别按揉刺激耳穴,因为早晨9点和下午4点分别是人体血压的两个高峰期。针对肥胖的患者,则应在三餐前30分钟,进行耳穴刺激,刺激时间要维持5分钟左右。
(2)针刺 针刺耳穴是临床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但由于耳穴针刺疼痛较剧烈,朱氏主张针对一些体实、症实的患者采用耳穴针刺治疗。
在治疗颈肩腰腿痛、脊柱相关疾病时,朱氏主张采用沿对耳轮上相应反应区,采取毫针透刺的方法进行治疗。例如,颈椎病患者从颈椎部位进针,同时向胸椎的方向透刺。对于一些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术后肠梗阻、急性胃肠炎、呃逆等,朱氏善采用电针耳穴的方法。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电针耳穴的选穴宜少而精,以减少患者痛苦。术后肠梗阻、急性胃肠炎取“胃、大肠、小肠、三焦”,呃逆取“胃、贲门、膈、肺”,采用电针耳穴的方法,疗效显著。
此外,耳穴的镇痛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针对一些疼痛较剧烈的,甚至伴恶心、呕吐的痛经患者,配合电针“神门、内生殖器、胃、心”等耳穴,颇具疗效。治疗神经性耳鸣耳聋,朱氏多采用电针刺激耳迷根,同时配合上、下耳根向耳迷根方向透刺。
(3)放血 耳穴放血是针灸门诊非常常见的一个方法,可以达到清热泻火的作用。耳尖放血治疗外感发热、急性咽喉炎、麦粒肿、中暑、胃火牙痛、高血压、中风、痤疮、过敏性皮肤病等均有明显效果。此外,朱氏还发现在耳郭、对耳轮下脚行分段、多次割治放血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4)艾灸 《灵枢·口问》:“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即全身经脉汇聚于耳。艾灸整个耳部能温通经脉,运行血气,可治疗慢性、虚寒性疾病。例如慢性胃炎、痿证、痹证等。针对病情较重的,还可在耳穴涂抹少量凡士林,取麦粒大小的艾绒,点燃后用镊子夹持放置在耳穴上,患者自觉温热,5~10秒后取走。每穴灸8~10壮。但该方法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要注意避免烫伤、感染。
针对面瘫伴听觉障碍的患者,可配合自制的细艾炷(直径约1cm)灸外耳道、上耳根、下耳根,有助于神经的恢复。
(5)按摩 耳穴按摩方便舒适,操作简单,朱氏主张让患者学会自我耳穴按摩方法。耳穴按摩作为一种保健及治疗方法,尤其适用患有失眠、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以及患有近视、小儿抽动症、消化不良的儿童。按摩方法分为以下四步:
①搓掌熨耳:患者双手搓热后,置于耳部,反复10次左右,自觉耳部发热即可;
②揉捏耳郭:以拇指、食指双指的指腹,自上而下依次揉捏耳轮、对耳轮各10次;
③指揉三腔:以食指指尖及指腹分别在三角窝、耳甲艇、耳甲腔,进行顺时针指揉,每处指揉10圈;
④捏提耳垂:以拇指指腹与食指第一指间关节的桡侧夹住耳垂,捏揉5遍,并向外提拉耳垂。
(6)穴位注射 对于个别比较顽固难治,或伴有听觉障碍的面瘫,或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患者,朱氏采用耳穴穴位注射的方法,将维生素B 12 注射液(0.5~1.0mL)注射在“耳迷根”。对于顽固性呃逆,用维生素B 1 (0.5~1.0mL)注射耳穴“膈”,往往效果较好。对于其他疾病,朱氏采用耳穴穴位注射的经验不多,且由于耳穴穴位注射疼痛明显,大部分患者难以接受,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