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1.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即表阳证,它经常以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一系列脉证反映出来。故无论什么病,若见以上脉证即可确断为太阳病。

【按】 血液充盈于浅在动脉则脉象显浮。尤其上体部血液充盈的程度更甚,故头、项、体部血液郁滞,压迫神经肌肉而发作凝滞性的疼痛。邪热郁积于体表,增大了与外界气温的差距,故稍有风寒来袭则恶寒。由此可见,所谓太阳病者,乃肌体驱集大量体液于上半部广大的体表面,欲汗出而不得汗出的一种病理现象。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之为病”,这是论中介绍某一种病概念时的定式用语,相当于说什么是太阳病,或太阳病的特征是什么。太阳病虽称之为病,其实就是证,按六经八纲辨证体系分析,它就是在表的阳性证,即表阳证。“脉浮”,浮脉是脉动深度的浅在象,属于太过的脉象,凡是脉太过均主有余的证。所谓有余,包括邪气的有余、病势的有余或功能之有余等。以下仿此,不另说明。

仲景脉学中脉象的主病,常常是主几个方面的因素或属性。以浮脉为例:人受外感后阳气亢进体表以拒病邪,故浮脉一般主表;但热盛者,气为之张,故浮脉有时亦主热;若阴血虚于内,阳气浮于外,则此时的脉浮乃由于内在的血液之虚(津血虚),故浮脉有时也主虚。本条的“脉浮”,为表证的脉应。所以读仲景书必须脉证合参,方为真知。

②“头项强痛”,人患表阳证,正气趋津血于体表与邪气抗争,上半体面积大、充盈更甚,则压迫神经肌肉而发凝滞性疼痛。“恶寒”,为表证所习见,又为发热之前驱症状。人体新陈代谢(生理、化学变化)为体温之大来源,脏腑、肌肉、血液流运为体温之小来源。人体热的辐射、汗的排泄为热之大出路,呼吸、两便之排泄为热之小出路。今恶寒,其散热功能大于造热功能之故也(陈慎吾先生语)。

〈按〉 本条为太阳病之提纲。头疼、恶寒为太阳病之确症。

2.太阳病,发热、汗出 、恶风 、脉缓者 ,名为中风。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上述的太阳病,若同时更见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的则名之为中风证。

【按】 浮为太阳病脉,缓为中风证脉。此条之中风即今之伤风感冒中的一种类型,非口眼斜、猝然倒地之脑血管病也。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患“太阳病”,如有发热,一般会随着汗出而解;如果证的表现是“发热、汗出”者,即虽有汗出而发热不解。这是本证的大眼目,也是精祛而邪留的反映,可参考第12条胡老【按】中对阴阳交之注解,这里不再赘述。

②“恶风”,成无己曰:“恶寒者,啬啬而恶寒也,虽不当风,仍自然觉寒。恶风者,见风之至而恶,若得居于密室之内,帷帐之中,则坦然自舒也。”此解可从。本条其人敏于恶风,是因为有“汗出”(指自汗出)毛孔舒张(表虚)的缘故。

③“脉缓者”,此缓字乃缓弱之缓,而非缓慢之缓。缓脉属不及,即脉体束裹性能较平脉松缓无力者,因正气不足而脉象缓纵。主营卫气伤,亦主风邪。这也是因为有汗出,脉管内一部分体液被夺、不那么充盈的缘故。

太阳病有此脉证者,则命名为太阳病的中风证。

〈按〉 本条为太阳中风之提纲。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 ,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迟早必发热,但无论其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同时见有体痛、呕逆、脉寸尺俱紧者,则名之为太阳伤寒证。

【按】 中风与伤寒为太阳病的两大类型。前者由于汗出敏于恶风,因名之曰中风。后者由于无汗,则不恶风或少恶风,但重于恶寒,故名之为伤寒。对于风曰“中”,对于寒曰“伤”,实亦另有深意。盖太阳病,机体欲以发汗的机制自体表以解除疾病,但虽得汗而病邪反乘汗之虚深居于肌肉之内,中者中于内,名为中风者,提示在表的邪深也;或不得汗出,病邪郁积体表不得其汗而去,伤者伤于外,名为伤寒者,提示在表的邪浅也。中风、伤寒均是证名,不要以为中风即真的中于风,伤寒即真的伤于寒。尤其“风伤卫,寒伤荣”的说法更为无稽,不可信。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人患“太阳病”,以发热为常。正气充足者,初得太阳病即发挥抵抗力于体表,故而发热;正气不足者,初病之际抵抗力尚不能达表,则尚未发热;这就是论中说的“或已发热,或未发热”,但“必恶寒”。或者,未定之解,必者,定然之谓也。

②“体痛”,邪在表,人体自然良能发挥抗病机制驱集体液于体表,欲汗出而不得汗出,因废弃物结聚而发凝滞性的疼痛。“呕逆”,正气御邪于外而不得发越,且有气上冲的病理现象。“脉阴阳俱紧”,阴阳指寸尺言,关前为阳,关后为阴。脉阴阳俱紧者,即寸、关、尺三部俱紧。感受外邪后,人体欲驱邪外出(主要是从汗解),因其人肌肤致密不能汗出而解,遂见发热、恶寒、无汗之证。气血充盈于体表浅层动脉,故脉象为紧。紧与缓为相对脉,紧脉表达脉体管束裹性能太过,胡老曾以香烟卷束之疏紧形容之。寒主收引,使脉管聚束有力,故紧脉主寒邪盛;水性寒,故紧脉亦有时主病水;若病势紧张,脉亦紧束有力。在此,紧主外邪盛。“名曰伤寒”,即有此脉证的太阳病,则命名为太阳病的伤寒证。

〈按〉 广义的“伤寒”,包括中风、伤寒、温病等各种外感病,即全书所论。狭义的“伤寒”,单指太阳病的伤寒证,即本条所论者。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 ,颇欲吐,若烦躁,脉数急者,为传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伤寒病得之第一天,大都要发作太阳病的。脉若静而不数急,则不至于传于里或半表半里。若病人颇有欲吐和烦躁不宁之症,而脉又数急者,提示病正在发展变化,为必传之候。

【按】 病常自表传于半表半里,亦常自表而传于里,此即称之为病传。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大病伤寒,始发时大多都表现为太阳病。“脉若静者为不传”,这里脉静是相对于后文的脉数急而言,即言如果脉不数急,则其病为不传。不传者,即没有发生传变。

②“颇欲吐”,即伤寒呕逆之证不解,此为病向内传之机已萌。“若烦躁”,为内热已生之象。“脉数急者”,数,与迟相对,是脉动速率的太过。心主血脉,脉动发于心,心受盛热刺激而运动加速,故脉数主热;热盛则阴液为伤,阴液虚衰亦恒促使发热,故脉数有时亦主虚。此处的数,为热的脉应。数之甚为急,急为更快,脉数急者,交感神经兴奋,心搏加速也。“为传也”,以上的脉证表现,预示病将传变。

〈按〉 本条述伤寒传变之脉证。《素问》之“经各一日,至厥阴六日”,乃推之于理者,未必尽符于事,只有合之于事者才无不尽合于理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患伤寒经过二三日时,其若传,必有预兆。若毫不见有阳明或少阳证的现象,则肯定其为不传也。

【按】 六经者,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也。发热恶寒无论有汗无汗,主病位在表,皆为太阳病;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病位在里为阳明病;寒热往来如疟,病位在半表半里,为少阳病;里有虚寒而吐利者,为太阴病;全身功能虚弱或误治而伤其正气者,为少阴病;里虚而寒热相兼,或上热下寒,或寒热胜复,其证错杂,或见消渴吐蛔、下利舌卷、囊缩者,为厥阴病。以上所举病证,略述六经之部位、性质,有表里寒热虚实之别,其释当于各论中分述之。

传变者,如原为太阳病,今见阳明证,即为太阳传阳明。若今见少阳证,即为太阳传少阳。既传少阳,更见阳明证,为少阳传阳明。设传之病见,原有之病罢,方为传变。若传后而原有之病仍在者,谓之并病。同时数病俱见者,谓之合病。此传变、并病与合病之不同也。

伤寒病轻者,治之得当,则于太阳病阶段即可治愈。重者,即便依法治之,只能于太阳病时挫其凶势,一般愈于阳明病的初期或少阳病的末期。若是经过误治,虽有不传的特征,亦可内传,若在重证,那就不堪设想了。此虽论述伤寒病,但其他急性病的初期也多发做太阳病,当亦不立愈,这是规律。轻病重病,传与不传,医家必须心中有数。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伤寒二三日”,即已患太阳伤寒两三天了。“阳明少阳病不见者”,就是既不见在里的阳明病证,又不见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为不传也”,即病邪的反应没有发生病位的变化,表示病没有发生传变。

〈按〉 传变既无定期,亦无定位,但有自外而内的规律。不传有二:一为不传自愈,一为不传犹未解,不可不知。传与不传以脉证为准。本条为不传之证。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 ;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本条虽形似太阳病,但太阳病发热不渴而且必恶寒,今发热而渴竟不恶寒,为热盛于里的温病,与邪热在表的太阳病大异。温病宜寒凉,不可发汗。若误发其汗则津益伤而热益炽,势必变为身灼热的风温重证。更不可误下使津液竭于下,不可烧针、火熏以火助热。凡此种种逆治而成的坏病,犯一尚可苟延时日,犯多则死期至矣。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句首冠以“太阳病”三字,代表是表阳证,但既不是太阳中风的证型、也不是太阳伤寒的证型。“发热而渴、不恶寒者”,这是热盛于里的“温病”。热在表,散热功能不及,热郁肌表,会感到与外界温度的明显差异,故恶寒;热盛于里,产热功能太过,蒸蒸外泄,远远超过外界温度,所以但觉发热而不恶寒。“渴”是口津不足,其原因有热盛、水蓄不行、伤津耗液等之不同:白虎汤证之大烦渴,热盛也;五苓散、猪苓汤证之渴,为小便不利,水蓄不行也;小青龙汤证之或渴,表不解,心下水停也;小柴胡汤证之或渴,上焦不通,津液不布也;大陷胸汤证之渴,水与热结也;茵陈蒿汤证之渴,湿热内聚也;柴胡桂姜证汤之渴,津伤而水不行也。其中白虎汤证、五苓散证、猪苓汤证之渴是主证,余均客证耳。此外,单纯因伤津而胃不和之渴,少少与水即愈,不必治疗。

②上述之温病,不能用汗法治疗,“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就是若误用了发汗法,体温不但没降、反而增高而烫手者,这就是风温病,故曰“名风温”。风温之证较一般的温病为重。此条更示人温病不可发汗,发汗则津愈竭、热愈炽矣。

③下面详述“风温之为病”的脉证表现。“脉阴阳俱浮”,此阴阳指尺寸部位言,即尺脉和寸脉俱浮,在这儿浮脉主热。“自汗出”,准确的说是汗自出,乃因热盛于里而迫于外。“身重”者,乃湿热郁于外(书中身重的为证,有不同的病理机制,大青龙汤之“身但重”,是虽有表证而里热,正气与外邪抗争于表,因表实不得汗出,积而郁之,故身但重;大小承气汤之身重,乃由于里实而内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之“一身尽重”,乃烦惊之热郁;白虎汤之身重乃里虽不实而热蒸于外,全身皆热也。上述之身重皆属客证)。“多睡眠”,因热壅于上,扰其神明,或曰汗出疲倦。“鼻息必鼾”,热盛散温不及,鼻代其职,呼吸加重。“语言难出”,热盛津伤,舌失其养。

④以下谈风温误治的变证。“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因为误下而水分被劫夺。“直视”,即两眼直瞪而目不转睛,乃津竭于上,影响视神经。“失溲”,即大小便自遗,乃前后括约肌失职。此均属误下而致的坏病。

⑤“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瘛疭”,以火助热,热灼津枯,轻者则红细胞、白细胞崩解而为溶血性黄疸;瘛为筋急而缩,疭为筋纵而伸,重者则“时瘛疭”,即抽搐如惊痫,乃因热而使运动神经失常也。此均属烧针、艾灸所致的坏病。

⑥“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指用艾叶等药物烧火熏身。凡以火助热的坏病,一次逆治或可延其时日,多次犯逆,预后危殆!

〈按〉 太阳病必恶寒,不渴;阳明病不恶寒,反恶热,有渴;温病不恶寒而发热,必渴。可知温病乃阳明之类,首句冠以太阳病者,比较之意,文中多见。

中风、伤寒均为太阳病的一种证,故论中不称其为病。今明明又提出一个温病,其不属于太阳病可知。

太阳病有汗名中风,无汗名伤寒。热病无汗名温病,有汗名风温,亦以有汗、无汗区别之。

热在表则发热恶寒,热在里则发热不恶寒,热在半表半里则往来寒热,此热在表在里、在半表半里的最佳鉴别法。温病发热不恶寒,故其热在里可知。渴更属热盛伤津之证,所以不可辛温发汗。里虽热,然津虚,故亦不可下。至于火攻,乃使人发汗的一种方法(后有详细的论述),太阳病本当戒用,施之温病,更属逆治。

本条未出治法,既言不可汗、下、温,当用寒凉除热之法。大青龙汤(初起)、麻杏石甘汤、桂枝二越婢一汤(有汗)、白虎汤(入阳明)等可适证选用。

温病所以在此提出,以其与太阳病相似,提示勿以治太阳病的发汗法治之,其意颇深。特别明示不可汗、下、火攻,其戒均已在先矣。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病始在表,若发热恶寒者,为太阳病,故谓发于阳也;若无热恶寒者,为少阴病,故谓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皆约略词,不定准确。至于阳数七,阴数六,乃附会水火的成数,推于理者,不可信。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略)。见胡老【释】。

〈按〉 本条第二句话依胡老虽未详【释】,但第一句话确是辨病性阴阳的重要依据,不可轻视。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有七日以上自愈者,太阳病自愈一般有不逾七日的规律,故谓行其经尽故也。若至七日不自愈而传里欲作阳明病者,可针足阳明经穴以泄其邪,使经不传即愈。

【按】 历来诸家,多据《内经》六经递传之说解释本条,此实大错。实践证明,病有自表传于里或半表半里,亦有自半表半里传于里者,并亦有自表传于半表半里再传于里者。试问,有谁见阳明病而传于少阳的吗?尤其六经依次递传,回头再由太阳病从头开始,是真可谓怪哉病 了。书中为文确有语病,如前之“伤寒一日,太阳受之”和此“欲做再经者”,词意均欠清楚。因书中一贯精神是表里相传,而无一条涉及六经逆传者,故读者不可以词害意。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头痛,为太阳病头项强痛而恶寒的略词。书中多有此种文笔,宜注意。“自愈”,即未经治疗而病愈,多为体健、抵抗力强之人。一般感冒在太阳病阶段、又无其他合并证,医生多嘱“多喝开水,好好休息”,不经服药治疗,大概不出一周也就好了。抵抗力强的人有这种自愈的情况。“以行其经尽故也”,即六经已经传遍的意思。这是古人在那个时代,对七日可自愈的一种解释,见胡老【按】,不赘述。

②“若欲做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见胡老【按】,于此不赘。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巳,午时,阳气旺,为太阳所主,故太阳病当于此时解。

【按】 此附会运气之说,不可信。以下各篇均有这种说法,不再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 ,十二日愈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中风表已解,但有轻微余证而不了了者,一般可于十二日愈。

【按】 本条亦为太阳自愈证之一。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风家,即太阳病中风证的患者。虽说表已解,主证已无,但仍觉不了了,即不清楚,引申为没有彻底痊癒。

②“十二日愈”,指太阳中风迁延多日,如未传变,像上述不了了的情况,大约到十来天时也就好了。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病人的体表虽大热,但其人反欲加覆衣被者,是外假热而内真寒也。病人的体表虽似大寒,但其人反欲去其衣被者,是外假寒而内真热也。

【按】 病性寒热有真假之辨,医者不可误于表面现象而处方药。论中手足逆冷的白虎汤证、颜面潮红的四逆汤证等均属其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近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髄也”。身大热,即病人发热体温较高,虽发热但仍想加厚衣被,这是热在皮肤,寒在骨髓。热在皮肤,言其浅;寒在骨髓,言其深。意即此为真寒假热之证。

②“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其意与上句相反,但其意相同。此为真热假寒之证。

〈按〉 表热里寒即真寒假热证,当温之,少阴病虚性兴奋也。表寒里热即真热假寒证,当清之,阳明病阳极似阴是也。一般普通病证所见发热恶寒,若无他证,不得认为寒在骨髓也。脉证相反,虚实真假莫辨时,依病人喜恶而定则无遁情。疑似证情当亦不会久匿。

小 结

以上十一条,可视为太阳病的总论。太阳病是表阳证,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是此证最精确的特征概括。太阳病又可分为中风和伤寒两种类型,两者以自汗和无汗为主要鉴别点。此外,另有一种类似太阳病的温病需要鉴别:太阳病热在表,虽发热而必恶寒;温病热盛于里,故不恶寒但发热且渴。

急性病初作,大多出现表证,表证有阴阳两类,太阳病即在表的阳证,少阴病即在表的阴证,鉴别要点为发热恶寒和无热恶寒,即“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此均关于辨证的重要事项,学者应熟记。

本书各篇都是有论、有证治,一般情况联系比较紧密。下面讲治疗。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 ,桂枝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中风证,脉按之浮缓,恶风寒,发热而自汗出,有鼻鸣干呕者,为桂枝汤主治之证也。

【按】 桂枝汤为太阳病中风证发热自汗出的主治方,为便于说明其药物组成的道理,须先对发热汗出的病理有所了解。《素问·评热病》有关阴阳交的一段论述颇有助于对这一问题的理解,今照录原文并略加注解如下。

“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

【注解】 这是说明汗的来源。大意是说:人之所以汗出,不外乎来自于谷气,故谓皆生于谷。谷必经过胃肠消化变成养人的精气,然后才能为汗,故谓谷生于精。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也,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也。”

【注解】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谓病当表证时,患病机体欲以发汗把病邪驱逐于体外,故集中精气的力量和病邪交争于体表骨肉间。若肌体得以汗出,一般说来是精气战胜了病邪。精气化生于胃,若精气真胜,胃气必然旺 盛,则其人当能食。病邪使人发热,若病真被驱逐,其人当不再发热。今汗出而仍发热,是病邪仍留于体内,精气亡失于体外,病邪战胜了精气。若其人更不能食,则是胃气已败,断了精气生化之源,精气竭而病独留,故必置人于死。

以上论述的死证,除不能食外,另有狂言、脉躁急的恶候,这与桂枝汤证是大相悬殊的。桂枝汤证的发热、自汗出,亦即上述的汗出而复发热,是精祛邪留的证候反映。精气本为驱邪而作汗,今邪不与汗共出,是由于精气的质和量有所不足,此时为治,首宜促进胃气,加强精气。病在表不发汗不行,精气虚大发汗更不行,桂枝汤就是面对这样的现实而组成的方剂。

方中各药的作用:桂枝、生姜虽均属发汗解表药,但桂枝治气冲,生姜治呕逆,二药均有下达之性,故升发的力量不是很强,虽合用而不至于大发汗。二药均有健胃作用,合以大枣、甘草,更足以充实胃气于中,滋益精气于外。芍药味甘微寒,既用制生姜、桂枝的辛散,又用以助大枣、甘草的滋益。尤其药后少食热稀粥,更见益精祛邪的妙用。故本方既是发汗解热药,又是安中养阴药,乃甘温除热的法剂。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本条所述,是对第2条太阳中风的脉证做进一步的形象描述和补充;并对脉与证的关系做了明示;对辨证施治的精神,做了典型示范。

①“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这句言太阳中风的脉。此阴阳指内外而言,外为阳,内为阴,脉浮于外而弱于内,即轻取则浮缓,重按则脉内较弱。弱是弦的相对脉,属脉管绷直性能不及,气血不振则脉道弛弱,故主气血虚,或多汗亡津液。这是因为患太阳病,由于表虚汗出,脉内(兼代体表)的津液就不那么充斥的缘故。

②“阳浮者热自发”,谓阳浮之脉为发热之应。“阴弱者汗自出”,谓阴弱之脉为汗出之应。

③以下言太阳中风之证。“啬啬恶寒”,啬[sè]音色,形容毛孔收缩,缩缩然怕冷而恶寒也。“淅淅恶风”,淅[xī]音析,形容被风吹不适的感觉,又若身被冷水状。“翕翕发热”,翕[xī]音吸,合而不开,如覆羽之状,即邪热集于体表而难开也。指发热时有高低,观其状而绝非蒸蒸之大热也。“鼻鸣干呕”,气冲热壅,气不外达则上逆,故鼻息有声,逆气上冲于胃而干呕也。

④“桂枝汤主之”,病人若所患为太阳病的中风证,发热、汗出、恶风寒、脉浮缓,且或有鼻鸣干呕者,则以桂枝汤主治之。

〈按〉 此述太阳中风的脉证和治。太阳病,脉浮;太阳中风证,脉浮缓;太阳伤寒,脉浮紧;太阳中风的桂枝汤证,脉阳浮而阴弱。学者应于此处体会读仲景书的连属和辨析!

桂枝汤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五味,㕮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 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如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恶臭等物。

〈方解〉 桂枝汤,甘温除热之法。汗出而发热,乃邪盛而精祛也。精祛者,营卫之源(胃气)不充也。胃气不充则发汗的质量欠佳,徒伤津液而达不到驱逐外邪的目的。桂枝汤主壮胃气,复津液,所谓能使阳盛,从里达外,复汗出而祛外邪,此甘温除热之要义也。

此方发汗主在桂枝、生姜,二者均有健胃作用,主和降而少升发。更啜热稀粥,助药力方能曲尽发汗之妙。

桂枝,辛甘温,发散药。健胃镇痛,兴奋强心,使气外达,发汗解热。主气冲、身痛、关节不利,中气不足。用在此方既可辛温发汗解表,又可鼓舞胃气止冲逆。

芍药,酸苦微寒,收敛药。收敛气血津液,养血通脉,止挛痛,利大小便。主胃腹神经、子宫、腓肠肌之挛痛及痢疾、血痹、坚积、痈肿。用在此方,苦能制辛,寒能制散,起到制桂枝、生姜辛散和滋阴两方面的作用。

生姜,辛温,发散药。健胃祛寒,发汗利尿,驱水毒。主寒痛、鼻塞、咳逆上气、恶心、呕吐(皆水毒为患)。其刺激胃黏膜作用甚大,故无停饮、体内外燥热者禁用。用在此方不但能辛温发汗,且起健胃止呕的作用。

大枣,甘温,缓和强壮药。安中健胃,祛水缓痛。主筋肉强急引痛。

炙甘草,甘平,缓和滋养药。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脏腑筋肉急剧紧缩性疼痛,诸般急迫。

发汗药常以生姜、大枣、甘草合用,因发汗要伤津液,故常三味合用,加强生化之源。

〈按〉 芍药、大枣、甘草均有缓和作用。治挛,芍药优于大枣;治痛,大枣优于芍药;缓急迫,则二者皆不如甘草。

古之一两,合今之三钱,即现代之9克是也。本方现代处方应作:桂枝9克,芍药9克,炙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4枚。后均仿此,不再赘述。

桂枝汤方配伍之严当,寓意之深奥,可窥全书之一斑。桂枝、生姜发汗,又伍白芍以敛液养阴,不使发汗太过而徒伤津液。为提高发汗质量,以桂枝、生姜、大枣鼓舞胃气,既充实营卫之源,又调节营卫之平衡。桂枝、生姜之辛合大枣、甘草之甘,深合辛甘发散之旨。以微汗法止汗,既合太阳中风之病机,又对太阳中风之脉证,其理法之妙,堪为后人楷模。

仲景方更宜深研服法。“温服”“啜粥”“漐漐微似汗”(漐音折,形容微汗,皮肤湿润)、“停后服”“更如前法”“小促其间”“令三服尽”“周时观之”“更作服”以及禁忌等均有深意,不可轻视之。曾有人遇重病,药证相应,用连续服法,深悟其旨也。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凡属太阳病,若见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即宜桂枝汤。不要以为它是太阳中风的专用方,自在言外。

【按】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只若方证适应,用之即验, 而不必管它是什么病也。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如胡老【释】。故略。

〈按〉 本条似与上条重复,其实仲景用意深焉。头痛、发热、汗出、恶风乃桂枝汤正证,仲景怕后人囿于前条,拘于太阳中风之名才用桂枝汤,特示有是证即用是方,开后世辨证施治之先河。论中诸方,用均准此,功德无量。

中医辨证施治,即通过对证候的分析,明辨病位、病性、病情(辨六经、析八纲),并归纳病因病机,予高度的概括,进而确定治疗方法和步骤,最后通过经数千年亿万人体实践证明的、最有效的遣方用药来治疗。辨证的尖端是辨方证,即有是证用是方。若方证适应,用之即验,而不必管它是什么病也。

14.太阳病,项背强 img img ,反汗出恶风者 ,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汗出、恶风为桂枝汤证,今项背强 img img 故予原方加葛根以主治之。

【按】 项背强 img img ,无汗、恶风用葛根汤,有汗、恶风用桂枝加葛根汤。两方应用之鉴别点,用一“反”字传其 神,古文炼字之妙如此。太阳病只言项强,而本条牵扯到背拘急。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项背强 img img ”, img [shū]音殊, img img 为短羽之鸟欲飞之时的引颈状。“项背强 img img ”,即项背强急, img img 然仰俯不自如的样子,乃项背部水热充盈造成强直性挛急。“反汗出恶风者”,后文有项背强 img img 、无汗、恶风的葛根汤证,对彼而言,此为有汗出而恶风,故曰“反”。

②“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太阳病为证反应如此者,则以桂枝加葛根汤主治之。

桂枝加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麻黄(去节)三两,芍药二两,生姜(切)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12枚,桂枝(去皮)二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取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需啜粥,余如桂枝汤法将息及禁忌。

〈方解〉 即云“桂枝加葛根汤”,当无“麻黄(去节)三两”一味,有麻黄当是第31条的葛根汤方,宜改之。桂枝汤原方治汗出、恶风,加葛根治项背强直性拘急。葛根本有发散作用,今用之不在发汗,而在于解痉。桂枝汤是针对全局,用葛根是针对局部症状,对其作用有所取舍。仲景方药物加减,常随大队药的配伍中取势,宜注意。

葛根,甘辛平,清凉滋润发散药,解肌除热。大量用具发散作用,有缓解局部筋脉强直性痉挛的特性。主消渴、大热、项背强急,且有解毒、抑制胃肠蠕动而止下利的作用。腰脊病用之机会较多,多用碍胃,宜久煎。

〈按〉 东汉时一升约合今之200毫升,其一斗约合2000毫升,供参考。

有的版本有“臣亿等瑾按仲景本论……”等语,非仲景文,本书一概未录。

15.太阳病,下之后 ,其气上冲者 ,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宜汗不宜下,若误下之后,有气上冲胸的感觉,此为病仍在表,故可与桂枝汤,如前啜稀粥取微汗法以解表。若下之后,不见气上冲者,则已成误下的坏病,因无表证,当然不必与桂枝汤以解表了。

【按】 古人于长久的临床实践中,得知气上冲为下后表未解,依此而用本方,当可无误。不过为了探讨其所以然之理,仍有加以说明的必要。太阳病原是机体欲以发汗解除疾病,此时下之,伤中气,亡津液,正给肌体以相 反的打击,故不宜予麻黄汤发汗,而宜本方。若机体的功能较弱,不能保持原来的抗病能力,则病当去表而内陷;若机体功能旺盛,反而振奋地给此逆治以回应,保持原来的抗病能力,而气上冲即振奋回击的反应。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下之后”,太阳病,其治宜汗不宜下,今医者竟下之,是为逆治。

②“其气上冲者”,即下之后出现了气上冲这种证的表现。气上冲即气上冲胸的自觉症状,是用下法逆治后机体的一种反应,非呼吸之“气”。下后气上冲为桂枝汤证的一个重要指征。

③“可与桂枝汤,方如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可与二字,具商议斟酌的语气。意即误下后有这种“气上冲”的反应,就可以按前法用桂枝汤治疗;若没有这种“气上冲”的反应,则“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三天,已经发过汗,但病未除,医不查何以不解之故,而又行或吐,或下,或温针等非法治疗,故病仍不解。此为治坏的病,桂枝汤不中与也。此时应观察其脉证,审其所犯哪种逆治,而随当时的证候,以适宜的方药治之可矣。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患太阳病三日,已用过发汗药治疗,但病尚未全解;医者不详查未解之因,而又妄用吐法、下法、温针等非法治疗,不但使病更不解,而且发生了其他变证,经文说此为坏病,即经非法治疗而治坏的病。其中温针,古针法之一。在针的同时附以温热刺激,一般用于取汗。对于太阳病,是禁用的。

②“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于坏病,要根据当时的为证表现,知其是哪种逆治造成的后果,要细审脉证,随证治之。

〈按〉 “随证治之”是辨证施治的大眼目,读者不可轻易放过,而应仔细体味。中医辨证施治者,诊断则脉证遍查,处方则随证施治。“知犯何逆”一语很含蓄,即查查来头,有两种含义:一是看怎样造成的,一是看现显何证。例如,汗后的坏病,可为亡阳、燥渴、谵语等,下后可为虚烦、结胸等,吐后可为内烦、腹胀满等,温针可为吐、衄、惊狂等不一也。

17.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需识此,勿令误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桂枝汤本为和解肌肉之邪而设,与麻黄汤专为发表者大有区别。若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乃在表的实证,宜麻黄汤以发表实。若误与桂枝汤,必致实实之祸。医者应常于此注意,慎勿误施也。

【按】 精气虚则力不足胜邪,虽汗出,邪反乘汗之虚而深居于肌腠之内,即所谓邪在肌则肌不和。桂枝汤促进胃气,加强精气,调和气血,旺盛津液,使盘踞于肌腠之邪不得复留,乃因汗而解,故谓“桂枝本谓解肌”。若精气旺盛而足以胜邪,只因不得汗出而正邪相搏于肌表的实证,宜以麻黄汤发其表,使邪共汗出即解。若误予桂枝汤,再益其精气,以致实上加实,如同抱薪救火,祸变立至,所谓“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是也。此之“阳”,是指精气,亦即津液,不要误作阳热之阳。古人以气为阳,血为阴,津液属气分,故亦称为阳。桂枝汤本是解表解热剂,若发热即禁用桂枝汤,实为笑话,后世医家多有这种谬论,误人不浅,学者慎勿轻信。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桂枝汤和麻黄汤都是解除表证的发汗剂,但是邪在表的深浅和证候不同,不得误施。“桂枝汤本为解肌”,解即解除的意思。肌为肌肉腠理。解除肌腠之邪,谓之解肌。邪在肌腠,较麻黄汤证在表之邪为深。“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脉浮紧是因为无汗、在表的津液较充盈,发热是因为外邪盛,汗不出(即无汗)是因为表实汗孔紧束。经文诫之曰“不可与之也”,即以上这种脉证不可服桂枝汤。因为它与桂枝汤证的自汗出、脉浮缓,大不相同。

②“常需识此,勿令误也”,这是张仲景怕医家不重视,特又加重语气深嘱的一句话。“识”同“志”,记也。常需识此,即一定要时时记住这件事,为警示句。勿令误也,误,在此处指犯实实之祸。

〈按〉 桂枝汤发汗是以微汗法解在肌腠间较深之邪,只能用于有汗的表虚证,与麻黄汤用于邪在皮表不汗出的表实证大有区别,故不可误施。有汗无汗为两方证的重要鉴别点,仲景之警示必须谨记!

18.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 ,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酒客,以湿热内蕴,如患外感,最易发为湿温。此病亦常发热汗出,形似桂枝证,但不可与桂枝汤。桂枝甘温,反助湿热,故服之则吐。

【按】 桂枝汤为解表解热剂,酒客病湿热在里者,则非桂枝汤所宜,虽发热自汗出形似桂枝证,但必渴而不恶寒,亦不难辨,所以医家不可片面看问题而误与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若酒客病”,酒客,嗜好饮酒的人。酒客病,即病酒,亦常有汗出、头痛等形似桂枝证。但是这种形似桂枝汤证的表现,它的病理机制是嗜酒者多为湿热内蕴,与太阳中风证不同,所以“不可与桂枝汤”。

②“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嗜酒之人,里有湿热,对甜味不相适宜,故“不喜甘”。桂枝汤中大枣、甘草使整个方剂味道偏甘,甘以助热,故使“得之则呕”也。

〈按〉 表证有热而无汗、脉紧者,不可与桂枝汤;有汗出,但为里热,亦不可用桂枝汤。本条以酒客为例说明之,不过酒客患外感而确有桂枝汤证者,仍可与桂枝汤,不可心存成见。

19.喘家作 ,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喘家外感而显桂枝汤证,宜予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兼以治喘为佳。

【按】 医者治病当随证治之,不得执定成方不知变化也。此仲景辨证施治之精髓。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喘家作”,喘家指宿有喘病的人,作是发作。喘家作,即指如果喘家因患桂枝汤证,而引起喘证的发作。也可理解为外感诱发,其喘因太阳中风证而加剧者。

②“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上述情况即可于桂枝汤中加味,予止咳平喘的药物厚朴、杏仁治疗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芍药三两,大枣(擘)十二枚,厚朴(炙,去皮)二两,杏仁(去皮尖)五十枚。

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方解〉 厚朴,苦温,健胃疏滞药。宽中下气,化滞消胀。主一切寒湿留滞肠胃,腹痛胀满,痰结气壅之喘。

杏仁,甘苦温,镇咳平喘药。润肺降气,逐水饮,兼有化痰作用。适用于各种咳嗽喘息,短气浮肿。

〈按〉 此为桂枝汤原方加厚朴、杏仁,当用于桂枝汤证兼喘满咳嗽者。本条着眼于宿有喘疾,因患太阳中风证而喘加剧者。既不因宿有喘疾而发是证者,亦可用本方。

20.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凡服桂枝汤吐者,大都因以甘温误施于里热。例如肺痿病,热在上焦,伤津液,动阴血,甘使热壅,其结果而使人吐脓血也。

【按】 以桂枝汤误施于里热证,有吐脓血的恶果,辨者不可不慎。然此吐脓血之变,亦因久蓄而成,绝非一剂桂枝汤而使然。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如胡老所【释】,不赘。“其后必吐脓血”的必字,应灵活理解为有这种可能。仲景此处用词深含警诫之意,非绝对之谓也。

21.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 ,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 ,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本桂枝汤证,误予麻黄汤发汗,遂使汗漏不止,故其人恶风。发汗大量亡其津液,故小便难。津伤,血不足以养筋,故四肢拘急,难以屈伸。外证未罢,但已转变为少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按】 桂枝汤证虽汗出,但非汗漏不止;虽恶风,但必伴发热。今汗漏不止,只见恶风,不见发热,况四肢拘急,难以屈伸,更属虚极入阴之象。虽未言脉,亦必微细可知。此已转化为少阴证,故以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暗示桂枝汤证。“发汗”,暗示以麻黄汤发汗。本是表虚证而用治表实的方法治疗,遂使“汗漏不止”。

②以下是因为误治而漏汗不止造成的变证。“其人恶风”,示表虚的更重,同时但见恶风不见发热,病有入阴之象。“小便难”,是因漏汗伤津过甚为证。“四肢微急,难以屈伸”,伤津害液血不营筋,则四肢拘急,重则难以屈伸,亦可兼有疼痛。

③“桂枝加附子汤主之”,因误治而病由阳入阴(即由阳证转为阴证,此即所谓证的阴阳转换),故于桂枝汤中加亢奋药附子回阳救逆治疗之。

桂枝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三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加附子,将息如前法。

〈方解〉 附子,辛温有毒,兴奋强壮药。兴奋全身细胞之代谢功能,起沉衰,强心回苏,温中复逆,利尿燥湿,止痛。主心力衰竭,倦怠厥冷,无热恶寒,寒湿痹痛,腹壁软弱无力。

附子在用法上有生用、炮制之别,回阳救逆宜大剂量生用,否则只以炮制为宜。

〈按〉 阴性病均为代谢功能减退。功能减退反映于里,用附子、干姜之属;反映于表,则用解表药加附子。今少阴病而现桂枝汤证,故只可用此方,而不用麻黄附子细辛汤。

本证病机全在津液损伤,细胞代谢功能和活力减退,即所谓“亡阳之渐”,有化为阴证之机转。兹述中医阴阳互根之理:人体内的体液和生化变化所产生的热量是细胞活力的两大源泉。阴(液)、阳(热)生理功能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是人的代谢功能正常发挥、生理功能得以维持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哪个方面的太过与不及均可为病。阴阳欲绝或互相脱离,都将伴之以生命的完结。这就是中医所说的“阴阳互根”。

22.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释】 太阳病宜汗不宜下,若下后虚其腹气,但表证未罢,作为正邪交 争的一种方式而气上冲,且冲到胸满的程度。因气冲于上而虚于下,上实下虚,脉应之促,宜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脉更见微,并又恶寒者,是正更不足,病已由阳转阴,故加附子助力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下之后”,太阳病当汗不当下,下之为逆治,误下之后,才发生如下变化了的脉证。“脉促”,促脉乃寸浮关以下沉之脉,属太过;促又有靠近的意思,或靠近于上,或靠近于外,均谓之促;主表不解,亦主气上冲。表不解则邪不得外出而冲击于上,故寸浮;误下之后伤其腹气,里已虚,故关以下沉。诸家多谓“数中一止”乃宗王叔和之说,实非。表不解气冲于上,故“胸满”。这种情况的表不解当以“桂枝去芍药汤主之”,其所以去芍药,是因为芍药有微下之性,利于腹实而不利于腹虚,另外去芍药也有利于加强解表的作用。

②“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微指微脉,微脉为细而虚的兼象脉,主正衰、气不足。若太阳病误下后,表不解而脉微、恶寒,病已转阴,则以“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加附子者亢奋功能以回阳也,此为少阴病的治剂。

若把微字当作比较量词,有断句谓“若微恶寒者”,则有背经旨,不可取。

〈按〉 本证所以去芍药者,以芍药酸敛,腹满(实证)用之佳,以其有泻下之力也,不利于气上冲之胸满,此其一;因下伤正气,而表证尚未罢,故有气上冲、胸满的反应,欲专发表之力,亦应于桂枝汤内去芍药,此其二也。

第15条“下后气上冲”为正气充足之人,宜与桂枝汤;本条上半段是腹气因下而虚,正气稍弱,故予前方;后半段为正气已虚,脉证俱转,故予后方。三层治法,次序井然也。

胸满,有因实毒在胸者,有因虚寒做满者,有因邪热内陷者,有表证不解者,其治各异,不可不辨。

据明代赵开美本,此分两条,胡老师按其连属性并为一条。

桂枝去芍药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将息如前法。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桂枝(去皮)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附子(炮,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桂枝汤,今去芍药加附子。

〈方解〉 下之后表不解,解表用桂枝汤,此为定法;但也需随脉证变化而辨证施治,不可胶柱鼓瑟。桂枝去芍药汤为下之后脉促胸满而设。因下后里虚,且芍药有微泻作用,为加强解表之力而去之。若脉微、恶寒,脉证俱已转阴,故加附子。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本条是述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可能出现的欲愈、转阴证或麻桂各半汤证的三种机转,以三段分述之。

病人热多寒少,则知未转阴证;其人不呕,则未传少阳;清便欲自可,则未转阳明。现其人只一日二三度定时发寒热,休作有时而如疟状,且脉微缓,示病邪已衰,故肯定其为欲愈也。

若此时脉甚微,且不发热而但恶寒者,此表里俱衰,已陷于阴证,当随证治以附子剂,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以犯虚虚之戒。

若第一段的为证,其人面色反有热色,乃郁热在表之候,以其不得小汗出,故表终未解,身必痒即其候也。此时宜麻桂各半汤,微发其汗则愈。

【按】 时发热、自汗出为桂枝汤证(见54 条)。今无自汗出,而时发热恶寒,亦为桂枝汤证;不汗出、身痒,意同太阳表证无汗,为麻黄汤证。从脉证分析,此时邪正俱略衰,用麻黄汤太猛,用桂枝汤又欠,故取二方减半的合方。

《伤寒论》以方名证,辨证之尖端是辨方证,有是证即用是方。合证当用合方,此条精神一直贯彻全书,应深加体会。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得之八九日”,一般正是病转好坏的关键时期,提示本条所论病证将有多种变化趋势。患太阳病已八九日,其为证表现如下。“如疟状”,不是说患了定时往来寒热的疟疾病,而是指“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症状,“一日二三度”发作有时、有如疟的状况,这是桂枝汤证。病发热恶寒为表证,恶寒的多少是判断表邪盛衰轻重的重要依据;今热多寒少,示在表之邪已衰,表实证已减轻,热多亦示正气不衰。“其人不呕”,说明邪未入少阳。“清便欲自可”,清,同“圊”,指厕所,这里是如厕之意,表示大便正常,说明邪亦未入阳明。太阳病虽得之八九日,但病位始终未离太阳,但其变化趋势可有三种情况。

②“脉微缓者”,微是个比较量词不是脉象,即脉象稍见其缓(不急不紧),不是微和缓的兼象脉。一般阳性病见此脉表示邪已退,其情为佳。“为欲愈也”,即向好的方面发展,病要好了。

③“脉微而恶寒者”,微为细而虚的兼象脉,脉体细而搏动无力,主正虚气不足;此处恶寒指但恶寒不发热,示证陷于阴。“此阴阳俱虚”,这是解释“脉微而恶寒”脉证机理的自注句,阴阳既指表里,又指气血,均是由正气虚衰引起的。“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这种情况是不可再施以发汗、更下、更吐的治法的,以防虚虚之祸。

④如果太阳病已得八九天,第一句的桂枝汤证未变,又“面色反有热色”,这是郁热在表的证候,可知病“未欲解”也,即还没有向愈的机转;同时又“身必痒”,身发痒是因为“以其不得小汗出”的缘故,汗已分泌,但未排出体外而停于汗腺末梢,故身痒也,这是麻黄汤证。故“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这句应在“未欲解也”之后;“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痒”是“未欲解”的所以然之释。这是古代文章兜转法的行文现象,本书多见,宜细心揣摩。“各半”指麻黄汤、桂枝汤二方等量合用,实际是取两方各1/2的合方。

〈按〉 本条主证为太阳病发热恶寒,一日二三度发如疟状,病未传里,面色反有热色,且身痒。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甘草(炙)、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本云:桂枝汤三合,麻黄汤三合,并为六合,顿服,将息如上法。

〈方解〉 麻黄,辛温,为发汗利尿平喘药。发汗解表,除邪热气,止咳逆上气。主表实无汗、发热头疼、喘咳、风水肿、小便不利等。

麻黄汤为太阳伤寒、表实无汗的主方,其方药可与35条〈方解〉互参。

〈按〉 二十四铢为一两,六铢为一分,一两十六铢约合15克。供参考。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 ;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桂枝汤证与桂枝汤,则表当解而不烦。今初服反烦不解者,并非药有所误,乃气血郁滞,药力受阻的关系,亦有认为病较实,上冲剧,病重药轻之故。宜先刺风池、风府各穴,疏通经络以辅助之,再与桂枝汤则愈。

【按】 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有针风池、风府的辅助法,不可不知。不过依据经验,有此遭遇者甚少。盖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也。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患了太阳病(言外之意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以后,先服了桂枝汤一升。未服汤时无烦,服了桂枝汤后反而烦不解。烦,是自觉症状,多因热郁胸中,正气不伸之故。

②“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不是药不对证,乃气血瘀滞、药力受阻的缘故,可以先针刺风池、风府以疏通经络,然后再予桂枝汤则愈。“却与”就是再与的意思。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 (当是脉浮,应改 ,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 ,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服桂枝汤不得法而致大汗出,病必不除(对此在桂枝汤方中已有明示)。若脉浮者,病仍在外,宜与桂枝汤如前法。服桂枝汤后若其人如疟,一日两次发寒热(无汗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按】 服桂枝汤后表不解,仍宜桂枝汤,不可与麻黄汤,此为定法。服桂枝汤后脉浮无汗(麻黄汤证),其人形似疟,日再发者(桂枝汤证),乃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并证,故可与桂枝汤、麻黄汤的合方。由于桂枝汤证较多,麻黄汤证较少,故取桂枝二麻黄一法。此与前之各半汤均示人以合方之法,学者当细玩之。

前半段为汗出太过之变,后半段为汗出不及之变,邪有入少阳之势而未离表,故不往来寒热而反形似疟,日再发。

原文“脉洪大”亦当在汗出之时,非如下条之在汗出之后也,且本条不见里证,而下条里证显矣。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服桂枝汤”者,微似有汗者佳,若不如法而致“大汗出”者,病必不除。于此细节处当体会仲景之方法度森严,尤其方药服法多可研究。“脉洪大者”,洪是大而实的兼象脉,脉体较平脉粗而脉动有力,属太过脉,主邪热壅盛。俗谓大附于洪,小与细同,本句的大即附于洪者,言洪又言大,从俗也。这种脉象如何可与桂枝汤!所以本条之脉洪大当是“脉浮”,这可能是下条白虎加人参汤证的脉洪大错简于此。这种情况在仲景全书中尚有多处,是由于多家传抄之误或印刷技术受限等造成的。桂枝汤证,服桂枝汤后病不除,仍可“与桂枝汤,如前法”,而不可更以麻黄汤;若是麻黄汤证,服麻黄汤后已发汗,但病不除,则不可再予麻黄汤,仍欲使其汗解者,则应更以桂枝汤;此为定法,需记。

②“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指恶寒发热的证候一天发作两次,就其发作有时而言说它“形似疟”,这是桂枝汤证,可与23条互参。因有脉浮的前提,表不解可知。“汗出必解”,从此句体会本句之证当无汗,脉浮、无汗这是麻黄汤证。读仲景之书,这些细节处应特别注意,一些深刻的含义常喻于句读之中。这句话是服桂枝汤后证情发生了变化。

③“宜桂枝二麻黄一汤”,上述脉证因为桂枝汤证较多、麻黄汤证相对较少,其治宜与“桂枝二麻黄一汤”。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桂枝(去皮)一两十七铢,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生姜(切)一两六铢,杏仁(去皮尖)十六个,甘草(炙)一两二铢,大枣(擘)五枚。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方解〉 本条治桂枝汤和麻黄汤的合并证,而为证较轻者,故方剂药量均较小,现代处方参考量:桂枝6克、白芍6克、麻黄3克、杏仁3克、生姜6克、大枣2枚、炙甘草4克。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 ,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服桂枝汤不得法而致大汗出,由于津液大量亡失以致胃中燥,因而大烦渴不解,加之脉洪大,热盛于里,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服桂枝汤,大汗出后”,意同上条,说明汗不得法,不过汗后的为证表现与上条不同。本条服桂枝汤后,证情的变化是“大烦渴不解,脉洪大”。即渴的厉害,不但渴而且烦。烦证有主有客,仲景遣词用句意义颇深,例如烦之一症,在句读中置于前者,带说之词主轻,置于后者,皆主用之词而重。此句可断定为渴重烦轻,因渴的厉害而烦,其烦属热自明。同时是真的脉洪大,为里热盛实之象,且与“大烦渴不解”的证相应。本来服桂枝汤大汗出就已伤其津液,今其热入里而盛又更消烁津液,故而“大烦渴不解”。

②“白虎加人参汤主之”,这种热盛伤津的大烦渴不解,一方面要用石膏清其里热,一方更需用人参加强胃气复津以止渴,故以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按〉 由上条和本条观之,服桂枝汤不如法以致大汗出,既可留表而成“病必不除”、热仍在表的桂枝汤证,又可恋表不去转变为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又可传里而成热盛伤津的白虎加人参汤证。药虽对证而用法不当,亦往往误事,医家病家均不可等闲视之。

上条“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虽为桂枝汤证但已有入少阳之势;本条“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已入阳明之机。可见病传不只一途,其为证反应也不相同,这就给中医的辨证施治提供了依据。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生石膏(碎)一斤,甘草(炙)二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知母,味辛苦,性寒滑,凉性解热药。上清心肺之火,下滋肾润燥,解热止渴,消痰定惊。其治以烦热、口干渴为主,兼治肢体浮肿。

生石膏,气味甘寒,寒性解热药。大清里热,镇潜止逆。主里热熏蒸之身大热、上冲之头痛,烦躁,谵妄,齿痛咽痛,里热呕逆,热实于里腹中坚痛等。凡各种热性病之亢进期,不恶寒但发热,脉数有力,口干舌燥者,皆可用之。

人参,味甘微寒,强壮药。补中益气,健胃生津,强壮功能。主心下痞硬(因虚)及因消化力弱而致的一切虚证。

粳米,甘平,滋养强壮药。益气和胃,利小便,主胃伤津亏者。

〈按〉 前四味为白虎汤,为治疗阳明里热而未致里实的主方。这种热盛伤津的大烦渴,只清热不行,还需加人参健胃生津。但注意此时绝无表证方可。

27.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 ;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太阳病,发热恶寒,表邪未解可知,但热多寒少而脉微弱,为外邪已衰,病有欲愈之兆。虽无汗,但体表已无充实的津液,故谓此无阳也,不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的轻剂,稍解肌透表则愈。

【按】 此与前之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均为仲景示人以合方法。三方药量均极轻,故主邪微病轻之证。由此三方可知,方证互见者即以合方治之,证多者多用,证少者少用,法极简易。不过古法是以药合之,至仲景已改为合方,今依据经验略加修改更为方便,现以麻黄汤、桂枝汤为例说明之。

桂枝汤由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组成。

麻黄汤由麻黄三两,桂枝三两,杏仁三两,甘草一两组成。

二方中都有桂枝和甘草,若合方每味药均按大量用则可,不要把相同的药量加在一起;两方各自有的药,则可按原量即可,故桂枝汤与麻黄汤的合方应为:

桂枝三两,麻黄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杏仁三两,大枣四枚,炙甘草二两。

若各半汤,即各取1/2量;若病轻,可各取1/3量。又如桂枝二麻黄一汤,宜取桂枝汤的1/2量,麻黄汤的1/3量,相同药味亦如上法处理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太阳病,发热恶寒”,太阳病以发热恶寒为常,以此句冠首,表还未解可知也。“热多寒少”,热多者,参考越婢汤中之用石膏,可知此不唯表热未除,亦当有里热也;寒少(即恶寒较轻)者,观其后文之脉微弱,可知表邪已衰也。“脉微弱者”,脉象既微(不同于23条的微)且弱。微脉细而虚(无力),主正衰气不足;弱脉,为脉体绷直性能不及的脉,主气血虚,或多汗亡津血;今脉微弱在此不但应表邪已轻,且主里虚津液不足。“此无阳也”,补述脉微弱的原因是无阳,这个“阳”字,不是阳热之阳,乃指体表的津液,仲景书中多此用意,宜记。古人以气为阳,血为阴,津液属气,亦属阳。无阳在此指体表无充实的津液、有时也指无汗。

②“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上句脉微弱表达的无阳,与麻黄汤证体表津液充实、脉浮紧者,大不相同,故曰不可发汗;意即不可以麻黄汤大发其汗也。但表不解又仍需发汗,因为上句的热多寒少又有里热的病机,故其治宜用桂枝二越婢一汤。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桂枝、芍药、麻黄、甘草(炙)各十八铢,大枣十四枚,生姜一两十八铢,生石膏二十四铢。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上去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

〈方解〉 越婢汤见《金匮要略》水气病篇,由麻黄、生石膏、生姜、大枣、炙甘草五味组成。古谓越婢者,发越脾气也,为健胃逐水之剂,治风水里虚(水肿而有表证)良方。

本条恶寒发热表证仍在,本应汗解,因“无阳”,又不得以麻黄汤大发其汗。为壮胃气、复津液、提高发汗驱邪的质量,故用桂枝汤和越婢汤中的健胃药。麻黄可协桂枝发汗。因有里热(热多寒少),故用石膏。用此合方以治本条症状,正合是证也。

〈按〉 以上三合方后均有“本云”字样,可见仲景前即有古方,论中诸方是出自古方又复何疑?晋·皇甫谧谓“仲景论广于《汤液经》”之言,信而有证也。

麻黄桂枝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的比较:三方者有恶寒发热的表证存在。麻黄桂枝各半汤证,热多寒少,纯为表热;桂枝二越婢一汤证,也热多寒少,有表热亦有里热。麻桂各半汤证强调面有热色、身必痒(以其不得小汗出);桂枝二麻黄一汤证强调无汗;桂枝二越婢一汤强调脉微弱(无阳)。

28.服桂枝汤,或下之 ,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 ,桂枝去桂 (当是去芍药,应改) 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本条大意是说医者误于头项强痛、翕翕发热二三表证而与桂枝汤,又误于心下满、微痛的二三里证而下之。殊不知此证乃小便不利,蓄水在里而表不解,既不是桂枝汤证,亦无关乎里实证,故服桂枝汤或下之均属误治,仍不解。所幸未成坏病,证仍如初,故以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按】 心下停水而患外感则有是证。小便不利,蓄水在里,上下气有所阻,表里以失宣通,故非汗下之法所能奏效。从本条论治可悟表证里有停饮,尤其小便不利者,若不利其水则表不解,此即所谓“北户不开,南风不入”也。若强发其汗,激动里饮则变证百出,此古人经久实践所得的结论,对治疗至关重要,学者当细研之。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服桂枝汤,或下之”,先用桂枝汤解肌发汗,或又用下法治疗。但是都未能使原来的证候解除,这是因辨证不对所采取的治法不当,其实就是误治。续读经文即可知本句已含否定之语气。

②那么原来的证候是什么呢?“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始病就是这个证候,经过以上误治这个证候依然没变,仅用一个“仍”字而传其神。当初医者针对头项强痛、翕翕发热等二三表证而误选了桂枝汤;又针对心下满、微痛等二三里证而误选了下法;幸而没有治成坏病。其实此证的关键是小便不利、蓄水在里而表不解,单纯解表或单用下法是不会奏效的,应记。心下满微痛,心下指胃部。一因无汗、水不外解;二因小便不利、水不下行;胃有停饮故而作满作痛。

③蓄水在里表不得解,当解表逐饮同时进行,其证乃解,故曰“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原文是“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医宗金鉴》云:去桂当是去芍药之误。因为头项强痛的表证还在,去桂枝何以为治?此说可信,故从之。

桂枝去桂(当是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本云:桂枝汤今去桂(当为去芍药),加茯苓、白术。

〈方解〉 茯苓,甘平,利尿药。利小便,驱胃内停水。主小便不利,心下悸或结痛,治惊悸,止眩晕。

白术,甘苦温,利尿药。利小便,除湿健胃。主肾功能障碍,胃肠停水而小便不利,胃虚下利,吞酸嘈杂,风寒湿痹。

本方以桂枝去芍药汤加强治外邪的力量,加茯苓、白术以解心下满微痛,内有停水之证,小便利而证亦得解也。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 。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 ;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 ;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 ;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释】 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形似桂枝汤证,但只微恶寒而不发热, 则非桂枝汤证,病有由阳入阴之势。小便数,为胃虚不能制水。脚挛急,为津液不足以养筋。此时反与桂枝汤攻表以发汗,则津液益虚,故四肢厥而咽中干。激动里饮则烦躁而吐逆,故与甘草干姜汤温中逐饮以治烦逆。以复其阳者,谓复其胃气以滋津液也。若厥愈足温而脚挛急不去,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拘急,其脚即伸。若由于津液亡失,胃不和而谵语者,可少与调胃承气汤微和其胃气。假如不止误与桂枝汤,而更误与麻黄汤重发其汗,或复加烧针使大汗出者,必致虚更深的阴证,见四肢厥逆,此时又非甘草干姜汤所能治,当须四逆汤主之了。

【按】 中气虚,有水饮反不能保持之,则小便数,古人谓“上虚不能制下”者也,故小便数者不可发汗。《金匮要略· 水气病脉证并治》篇有“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读者可互参。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①“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句首冠以伤寒二字,是因为脉浮、自汗出、微恶寒,形似桂枝汤证;但是仅微恶寒而不发热,这就既不是太阳伤寒证,也不是太阳中风证;它只代表有表证的意思。仲景书中这种文笔,必须细玩文意方可知,读者宜注意。

“自汗出,小便数”是本句的重点,自汗出为表虚,气虚不能卫外而致津液外泄;小便数为胃虚不能制下。有此二证则伤津必重,要予高度重视,此时若有发热趋重的形势,则可能转属阳明,因书中有“伤寒汗出濈然者属阳明”的论述。如果津伤太过,也可转属阴证。心烦,在此不属热象,乃外邪不解、正不得伸的自觉症状。尤其微恶寒、脚挛急,体温已经不足,但不像表证恶寒那么厉害,且不发热;津少不足养筋致脚拘急挛缩;这是欲转阴证之渐,应予注意。综观各证,此乃表证不解,表阳已虚,并有证情转阴的趋势,这不是桂枝汤证,当然不可再与桂枝汤令汗,故曰“反与桂枝汤,欲攻其表,此误也”。后文即服桂枝汤后产生的变证及救治。

②“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得之便厥,厥为四肢发凉逆冷。咽中干,津虚则咽燥,只是发干而不痛。吐逆者,为激动里饮之变。烦躁,是吐逆难受的感觉。这些都是上证误服桂枝汤再汗出伤津的结果。其治宜作甘草干姜汤与之,温中逐饮,理中气而制吐。复其阳,是复胃气,生津液。

③“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服了上述的甘草干姜汤,若津有所复,厥愈足温,但脚挛急未除,则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缓其挛急,其脚即伸。

④“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谵语即说胡话,一般因热盛而伤脑系神昏所致,但此处指胃中干、胃不和而发谵语,此时少与一点调胃承气汤微和胃气,谵语即止。

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第一句的为证,若不是误与桂枝汤,而是误与麻黄汤重发汗,且复加烧针劫汗者,这些非法治疗使津液耗损更甚,证情完全转属阴证时,必须以温法救之,故曰四逆汤主之。

〈按〉 本条重点在津虚血少不可发汗,同时讲辨误救治之道。

甘草干姜汤方

甘草(炙)四两,干姜二两。

上两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干姜,辛温,振奋药。振奋代谢功能,驱逐结滞水毒,温中散寒,回厥,止呕吐。主治功能衰减,吸收分泌失常而致水毒上迫,见呕、咳、晕、厥、烦躁者。

甘草,甘平,解毒调和药。滋津养液,解挛急,缓急迫。大量用甘草可致小便不利,所以水肿者不宜。

此方重在益胃缓急,温中治呕,振复沉衰,亦为理中汤、四逆汤的基础方。

芍药甘草汤方

芍药、甘草(炙)各四两。

上两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方解〉 芍药,去挛急;甘草,缓急迫。本方重在恢复因伤津液而致的挛急疼痛。

调胃承气汤方

大黄(去皮,酒洗)四两,甘草(炙)二两,芒硝半升。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方解〉 大黄,苦寒,泻下药。通利实证的结毒,推陈出新,泄血分实热,在胃中助消化,在肠中始能刺激肠蠕动,久用反而止泻。用于便秘、尿闭、浮肿、瘀血、蓄水等,依配伍的主药而发挥不同特能。

芒硝,辛、咸、苦,大寒,泻下药。消炎解热,软坚通便。用于宿食腹满、少腹肿痛等。

甘草,有点补益作用,主中气虚,可缓和证和药的急迫。本方加甘草攻中有补,缓泻下之力。

本方治里实内热,即不大实大满又大便燥结,胃不和而谵语者。于本证少少与之微和胃气,不可令大泻下。

四逆汤方

甘草(炙)二两,干姜一两半,附子(生用,去皮,破八片)一枚。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方解〉 主用甘草补中益气,佐用干姜、附子以温中祛寒,合力温补胃气,促进代谢功能振兴。附子之效在全身,干姜之效在局部,两者为伍相得益彰。凡里虚多寒,以致水谷不化、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者,非此不足以救治。

30.问曰:证象阳旦,按法治之而增剧,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师曰,夜半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如师言,何以知此?答曰:寸口脉浮而大,浮为风,大为虚。风则生微热,虚则两胫挛。 病形象桂枝,因加附子参其间,增桂令汗出,附子温经,亡阳故也。厥逆,咽中干,烦躁,阳明内结,谵语烦乱,更饮甘草干姜汤,夜半阳气还,两足当温;胫尚微拘急,重与芍药甘草汤,尔乃胫伸;以承气汤微溏,则止其谵语,故知病可愈。

img

胡希恕
临床大家解伤寒

【释】 有人问道:症状像桂枝汤证,但依法治之而增剧,以致厥逆,咽中干,两胫拘急而谵语。当时师言:夜半时手足当温,两脚当伸。后来果如师言,但何以知此呢?答曰:诊其寸口脉浮而大,浮为外感风邪,大为津液虚,风邪生微热,津液虚则两胫挛急,病很像桂枝加附子汤证(参看21 条),因加附子于桂枝汤中,并增桂枝量,令汗出以驱风邪。殊不知附子温经,乃致大汗亡阳,故厥逆,咽中干。由于胃中水分被夺,故使阳明内结而谵语烦乱。以是更易其治法,饮以甘草干姜汤,理中气而生津液,夜半阴气尽,阳气还,则两足当温。再与芍药甘草汤缓其痉挛,则两胫当伸。尔后以承气汤微使大便溏,即当止其谵语,故知病可痊愈也。

【按】 本段承上文,对应加以阐述。承上条的证候言,本条必有小便数,否则只以汗出津虚,两胫挛急,与桂枝附子汤最为妥当,又何误治之有?总之,小便数者绝不可发汗,桂枝汤不行(更不必说麻黄汤),桂枝加附子汤也不行,尤其后者,更是误施。特设问答,以明其义。

img

段治钧
伤寒临床释疑录

〈注〉 见胡老【释】文,不赘。阳旦汤,即桂枝汤。

小 结

以上十八条主述桂枝汤的应用。中风、伤寒为太阳病的两大类型。桂枝汤是太阳中风证的主方,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为其主要症状。桂枝汤与麻黄汤虽同是太阳病的发汗剂,但其作用大不相同。麻黄汤宜于无汗的表实证,其作用在于发表;桂枝汤宜于自汗的表虚证,其作用在于微发汗而解肌。桂枝汤虽是解热剂,但所治之热是表热而非里热,里热者切不可与之,故酒客病不宜,表实证也不宜,与之则犯实实之戒。

条文涉及加减方和合方数则,教人以证有出入,药有加减,证有合证,方有合方,示人以随证遣方用药的法则。至于白虎加人参汤、甘草干姜汤、芍药甘草汤、调胃承气汤、四逆汤等,都不是表证用方;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虽为桂枝汤的加减方,但其治属少阴,亦非太阳病的发汗剂。以上均为应急制变的临时手段,不能看作是太阳病的治剂。

表证兼小便不利、内有停水者,若不利小便,则表必不解,若小便数者,更不可发汗。此于治疗至关重要,后述为例很多,学者不可等闲视之。 34SFQGpMH7f8ImHOxblzT+D93p7Bjh8UhqnbQvy8hF25dxmfB90a3kIzPl7WRIe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