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三辨诊疗模式”的具体内涵

1.先行辨病诊断,确定中医病名

我的学生贾林梦等人随机统计2型糖尿病门诊病历300份,结果显示95.36%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甚至无任何临床症状,只是在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如果简单地将2型糖尿病与“消渴病”画等号,生搬硬套,就会僵化辨证思维,甚至将中医的诊疗引入歧途。因此,笔者认为必须据其不同的病理阶段和临床表现,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命名中医病名。我们在临床上据其表现的不同,当分别命名为中医的“消渴病”“上消病”“中消病”“下消病”和“脾瘅病”,以确保中医病名在指导辨证求因、审因论治时正确的导向作用。

2.次行辨证诊断,确立精准证型

笔者在对多年糖尿病临证经验分析悟道的基础上,将2型糖尿病的病机特点概括为:肥臃是2型糖尿病萌发的基础土壤;痰浊中阻、湿热内蕴是其始动因素;湿浊、湿热困阻中焦,土壅木郁,脾失健运,肝失疏布,水谷精微壅滞血中,是血糖升高与发病的重要环节;精津布运失常、痰热耗津损阴是形成“三多一少,尿有甜味”的内在原因;病程渐进,邪伤正气,肺脾肾三脏气虚是其迁延不愈的关键症结;气损及阴、阴损及气、气阴两虚是其枢机阶段;气虚渐之、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血瘀是造成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痰湿化浊、瘀热化毒、浊毒内生是病程中的变证 [3] 。要识理明证,审证求因,尤其要“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认识到糖尿病不尽是“阴虚热盛”“气阴两虚”等证,而是动态发展的。我们通过近十年逾万例2型糖尿病中医诊疗的临床实践,总结出来源于临床实践的七种证型,分别为热盛伤津证、气阴两虚证、肝郁脾虚证、痰浊中阻证、湿热中阻证、脾肾气虚、阴阳两虚证。

3.临床无证可辨,再施精准辨体

通过对大量临床症状分析,笔者发现,约95%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三多一少”的典型症状。大约有60%的糖友只在体检时才发现血糖升高,临床症状并不明显,甚至无任何症状。闫镛、朱璞等 [4] 通过对471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显示数量排名前5位的体质类型是:气虚质166例(35.2%)、平和质125例(26.5%)、阳虚质82例(17.4%)、阴虚质54例(11.5%)、痰湿质44例(9.3%)。而据流行病学调查和科研观察,痰湿体质是代谢性疾病(包括2型糖尿病)的“共同土壤” [5] 。因此对于无证可辨的2型糖尿病患者,我们在运用纯中药治疗时,可以遵循“三辨诊疗模式”之“辨体调治”的学术思想,分别采用补气、护正、温阳、养阴、祛湿、清热等调糖法则,多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5EIudHzHFAR8VkOZr8loAoEPQZgC/U0ErGtiYCYKmufPmSSwHLum3h07+0U6uk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