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学术思想

第一节
重视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指导作用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重要的理论基础之一,它与阴阳、五行、脏象、营卫、气血等组成了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治疗等各方面,从理论到实践都有其重要地位。《黄帝内经》对于经络学说及针灸治疗,做了较详细的总结。如《灵枢》的《经脉》《经别》《营气》《卫气》《营卫生会》《脉度》等篇;《素问》的《脉解》《骨空论》《气穴论》《气府论》《经络论》《诊要经终论》等篇;《难经》第一难论切脉提出“十二经皆有动脉”,第二十三至二十九难和六十二至六十八难,都重点阐述了“经络”。《灵枢·经别》曰:“夫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粗之所易,上之所难也。”明代喻嘉言《医门法律》说:“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经络学说自创始到发展,和针灸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针灸治病所用的腧穴,是经脉之气输注出入的地方,所以不论在辨证论治、处方配穴、选择手法等哪个方面,皆不能脱离经络学说的指导,临床施治可据证辨经、循经选穴。《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而下之。”因此,经络学说是运用针灸的必要基础。临床重视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上的指导作用,重视经络辨证,强调辨证论治与辨证归经相结合,认为必须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经脉的循行部位、诸经病候以及经络诊察法才能辨清病在何经,然后取穴施治,做到“宁失其穴,勿失其经”。

一、以《灵枢·经脉》十四经循行、病候为纲

1.手太阴肺经 《灵枢·经脉》曰:“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气,喘喝,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

2.手阳明大肠经 《灵枢·经脉》曰:“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是动则病,齿痛,颈肿。是主津所生病者,目黄,口干,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气有余,则当脉所过者热肿;虚,则寒栗不复。”

3.足阳明胃经 《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是动则病,洒洒振寒,善呻,数欠,颜黑,病至则恶人与火,闻木声则惕然而惊,心欲动,独闭户塞牖而处;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贲响腹胀,是为骭厥。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疟,温淫,汗出,鼽衄,口,唇胗,颈肿,喉痹,大腹水肿,膝髌肿痛;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气盛,则身以前皆热,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饥,溺色黄;气不足,则身以前皆寒栗,胃中寒则胀满。”

4.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曰:“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img 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身体皆重。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体重不能动摇,食则下,烦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闭,黄疸,不能卧,强立股膝内肿、厥,足大指不用……脾之大络……实则身尽痛,虚则百节皆纵。”

5.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

6.手太阳小肠经 《灵枢·经脉》曰:“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筋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䪼,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是动则病,嗌痛,颔肿,不可以顾,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聋,目黄,颊肿,颈、颔、肩、臑、肘臂外后廉痛。”

7.足太阳膀胱经 《灵枢·经脉》曰:“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腘如结,腨如裂,是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疟,狂、癫疾,头囟项痛,目黄,泪出,鼽衄,项、背、腰、尻、腘、腨、脚皆痛,小指不用。”

8.足少阴肾经 《灵枢·经脉》曰:“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脊、股内后廉痛,痿、厥,嗜卧,足下热而痛。”

9.手厥阴心包经 《灵枢·经脉》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

10.手少阳三焦经 《灵枢·经脉》曰:“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䪼。其支者,从耳后至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是动则病,耳聋,浑浑焞焞,嗌肿,喉痹。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眦痛,颊痛,耳后、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11.足少阳胆经 《灵枢·经脉》曰:“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䪼,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是动则病,口苦,善太息,心胁痛,不能转侧,甚则面微有尘,体无膏泽,足外反热,是为阳厥。是主骨所生病者,头痛,颔痛,目锐眦痛,缺盆中肿痛,腋下肿,马刀侠瘿,汗出振寒,疟,胸胁、肋、髀、膝外至胫、绝骨、外踝前及诸节皆痛,小指次指不用。”

12.足厥阴肝经 《灵枢·经脉》曰:“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是动则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 img 疝,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飧泄,狐疝,遗溺,闭癃。”

13.督脉 《灵枢·经脉》曰:络脉:“督脉之别,名曰长强,挟膂上项,散头上,下当肩胛左右,别走太阳,入贯膂。”

又有记载曰:督脉,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下出会阴,经长强,行于后背正中,上至风府,入属于脑,上巅,循额,至鼻柱,经素髎、水沟,会手足阳明,至兑端,入龈交。分支:其少腹直上者,贯脐中央,上贯心,入喉,上颐,环唇,上系两目之下中央。

《难经·二十八难》曰:“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输,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属于脑。”

《素问·骨空论》曰:“督脉为病,脊强反折。”

《难经·二十九难》曰:“督之为病,脊强而厥。”

《灵枢·经脉》:其络脉病:“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14.任脉 任脉,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上循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络脉:任脉之别,名曰尾翳,下鸠尾,散于腹。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素问·骨空论》曰:“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

二、经络学说在针灸临床辨证上的应用

《灵枢·卫气》曰:“能别阴阳十二经者,知病之所生;候虚实之所在者,能得病之高下。”这说明掌握经络学说,对临床上推求疾病原因、明确疾病性质、观察疾病部位和变化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经络学说在指导针灸临床辨证上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1.按经络循行路线来分经辨证 同一症状发生于不同的部位,可按经络循行路线来辨证。例如头痛,可根据病位之不同和经络循行之各异而有阳明、太阳、少阳之分。足阳明之脉循发际至额颅,故头额痛归属阳明;足太阳之脉从颠入络脑,还出别下项,故颠顶及后头痛归属太阳;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下耳后两侧,故两侧头痛归属少阳,是按经络循行路线来分经辨证的方法。

2.按两经不同的证候而辨证 同一症状发生于同一部位,可从两经不同的证候而辨证。例如哮喘,由于手太阴之循行上膈属肺,在证候中有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的症状,而足少阴肾经循行是上贯肝膈入肺中,因此,在证候中也有喝喝而喘的症状。辨证时就应该根据其症候群的不同兼证分别考虑。一般肺经之喘咳往往兼见胀满等症;而肾经之喘则兼见唾血、气不足、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等症。从生理关系而论,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肾之间本是母子关系,在病理上有着一定的联系,是从两经不同的证候而辨证的方法。

3.按经络病机而辨证 不同症状同时或先后出现于不同部位,可推求其病理机制而辨证。例如虚劳病咳嗽、唾血、烦心、口热、舌干,病在肺肾两经,但在久咳肺虚伤及脾肾时,可出现便溏、纳少等症,这是由于金虚不能生水,肾水不足,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肾为胃关,土虚则脾胃失其纳运之功,故在足太阴与足少阴两经病候中,指出了食不下、便溏、肠癖等证候,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4.按经络之交叉、交会而辨证 局部出现的症状,可从经络之交叉、交会而辨证。例如胁痛,从其局部病位而言,应属肝胆两经,从其局部经脉分布而言,则有足少阴经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的支脉,与足厥阴肝经(期门)、足少阳胆经(日月)相交会,在胁痛而兼心下痞满之病例,就应从经脉交叉、交会联系病理关系辨证。 arTE8lboF3iHZHlaNXT8cevoamI+ZvYooWELnRhOcpVRVf7EG5SaWfM+ysGNEKh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