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中药性能是指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功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药物奏效机制的理论依据,简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等内容。

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可概括为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使之在最大程度上恢复阴平阳秘的正常状态,达到治愈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第一节 四气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药性。主要反映药物对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明药物作用性质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

在寒、热、温、凉4种药性中,寒与凉,温与热分别是同一类药性,仅有程度上的差异而已。故寒与凉、温与热常并称。此外,尚有平性,是指药性平和,作用缓和,应用广泛,对人体寒热病理变化没有明显影响的一类。

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大凡能减轻或消除阳热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阴寒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热。

一般而言,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等作用,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等作用。四气是药物的定性理论。所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素问·至真要大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神农本草经》)。即寒证用热(温)药,热证用寒(凉)药,这是临床用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五味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5种基本的味。此外,还有淡味或涩味。五味既是药物滋味的真实反映,又是药物功能的高度概括,后者构成了五味理论的主要内容。

五味是药物功效的标志,不同的药味分别代表不同的功效。

1.辛味 一般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常用于表证、气滞、瘀血等证。

2.甘味 一般具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常用于虚证、挛急疼痛,以及缓和药物的毒性、烈性及副作用。

3.酸(涩)味 一般具有收敛固涩作用。主要用于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肠滑,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带不止等滑脱证。

4.苦味 一般具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常用于火热病证、肺胃气逆证、积滞便秘、湿证及阴虚火旺证。

5.咸味 一般具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常用于积滞便秘,以及痰核、瘿瘤、癥瘕痞块等。

6.淡味 一般具有渗湿利水作用,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

第三节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作用的定向理论,主要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其中,升即上升,降即下达,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升与降,浮与沉是相对立的,而升与浮,沉与降,既有区别,又有交叉,难以截然分开,故升与浮,沉与降常并称。

中药的趋向性作用,主要以脏腑气机升降出入和病势上下内外逆顺的理论为依据,通过药物作用于机体后所产生的功能效应而概括出来的。大凡药物能针对病变部位在上在表或病势下陷发挥治疗作用者,一般确定其作用趋向为升浮性质;能针对病变部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发挥治疗作用者,一般确定其作用趋向为沉降性质。

升浮药多主上升向外,有升阳、发表、散寒、涌吐等功效;沉降药多主下行向内,有潜阳、降逆、泻下、渗湿等功效。

升降浮沉药性的运用原则不外乎逆其病势,顺其病位。以病势而言,大凡病势下陷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势上逆者,宜沉降不宜升浮。以病位而言,大凡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

升降浮沉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与药物的气味、质地密切相关。一般味属辛、甘,气属温、热的药物多主升浮;味属苦、酸、咸,性属寒、凉的药物多主沉降。一般花、叶、皮、枝等质轻的药物多主升浮;种子、果实、矿物、贝壳及质重者多主沉降。

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通过炮制和配伍等手段加以干预和改变。一般而言,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炒则下行。在复方配伍中,升浮药在大队沉降药中能随之下降,沉降药在大队升浮药中能随之上升。即少数药物的作用趋向往往随多数药物而改变。此外,某些药还可引导其他药上升或下行,改变其作用趋向。如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等。

第四节 归经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理论。归,即归属之意;经,即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概称。归经,即表明药物对某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选择性作用。

归经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治疗病变所在部位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定位理论。大凡药物能治某经的病证,即规定其归某经。如心经病变多见心悸失眠,肺经病变常见胸闷喘咳等。临床用朱砂、远志治疗心悸失眠,说明其归心经;用桔梗、紫苏子治疗喘咳胸闷,说明其归肺经。

归经理论对临床定位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药物,能增强用药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的有效性。

第五节 毒性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是指有毒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历版《中药学》教材在部分药物下标注“大毒”“有毒”和“小毒”等,都是指狭义的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的毒性,规范使用有毒药物,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显得尤为重要。药物是否致毒以及危害的轻重程度与其剂量的大小密切相关。炮制和配伍是中药减毒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此外,药材质量、患者体质、用药方法等都与安全用药密切相关。因此,正确把握临床用药的各个环节,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就能趋利避害,确保用药安全。

本章点睛

要点提示

1.掌握中药性能的含义、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的含义及其临床意义。

3.掌握中药毒性的含义。

4.熟悉影响升降浮沉的主要因素。

问题解答

1.何谓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 中药性能是指药物在防治疾病过程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和功能,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使用中药,并用以阐明药物奏效机制的理论依据,简称“药性”。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和毒性等内容。

2.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和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 中药治病的基本作用不外乎扶正祛邪,消除病因,恢复脏腑功能的协调,纠正阴阳气血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利用药物的偏性来纠正疾病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即“补偏纠偏”,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

3.何谓四气?四气是如何确定的?运用原则是什么?

答: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4种不同的药性。四气是根据药物作用于人体后所产生的不同效应而概括出来的,它与所治疗疾病的寒温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大凡能减轻或消除阳热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寒凉;凡能减轻或消除阴寒病证的药物,其药性一般属于温热。“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是四气运用的基本原则。

4.何谓五味?主要包括哪些内容?分别具有什么作用?

答: 五味,是指药物酸、苦、甘、辛、咸5种基本的味。主要包括酸、苦、甘、辛、咸、淡、涩七方面。不同的药味分别代表不同的功效。辛味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味具有补虚、和中、调和药性、缓急止痛等作用,酸(涩)味具有收敛固涩作用,苦味具有清泄、降泄、通泄、燥湿、泻火存阴等作用,咸味具有泻下、软坚散结等作用,淡味具有渗湿利水作用。

5.何谓升降浮沉?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 升降浮沉是指药物作用于人体的趋向性。升降浮沉是药物的固有属性,与药物的气味、质地密切相关。药物升降浮沉之性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炮制和配伍可以改变药物作用的趋向。诚如《本草纲目》所说:“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6.何谓归经?归经是如何确定的?临床意义何在?

答: 归经是指药物对某脏腑经络及所属部位的选择性作用。归经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药物治疗病变所在部位为依据,经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定位理论。归经理论对临床定位选择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病变部位选择适宜的药物,能增强用药的针对性,提高临床的有效性。

7.何谓中药毒性?

答: 中药毒性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毒性是指药物的偏性,狭义的毒性是指有毒药物对机体的伤害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历版《中药学》教材在部分药物下标注“大毒”“有毒”和“小毒”等,都是指狭义的毒性。 6BqBb+gn3ahXHJ0w34ArNKALGDIo01VGdA3xbTXDNy41lzRPFaVMCnTzgf4+GP7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