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来访者在治疗中扮演的角色

来访者是治疗过程中的主体和基本动力,因此产生生理、认知、情绪、行为、信念或生活态度改变的动力往往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如果个体不认为自己正面临着某种对健康的威胁或损害,或对自己的生存状态没有不满,并不想让自己的生存状态、行为模式、情绪心理状态或社会功能有任何的改变,那么即使医学标准、精神科标准或者心理学标准认为他的健康已经受到威胁或损害,治疗师的干预介入也往往是无效的。从职业道德角度来讲,治疗师也无权在未经当事人许可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干预。但是有两种情况属于例外:一是当事人本人在法律上被认为没有自知力或对自己的健康负责的能力,例如儿童、精神疾病来访者等;二是当事人有自杀、自我伤害或危害他人健康或生命的危险时,治疗师可以在未经当事人认可的情况下实施某种程度的治疗干预。

来访者首先主动寻求治疗师的帮助是实施治疗干预的必要前提,但是来访者主动寻求帮助并不意味着他必然会积极配合治疗师,建立起良好的治疗联盟。相反,在大多数情况下,来访者都会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无意识地对治疗的阻抗。这种阻抗通常表现为对治疗过程的不配合。例如拒绝对治疗师开放自己的内心,拒绝面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拒绝改变自己的信念、行为模式或情绪等。拒绝治疗师的要求或建议。造成来访者的阻抗的原因是多样的,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回避或不能面对自己的痛苦经历或内心冲突,如某些痛苦的创伤经历,或自己不能接受的心理或生理需要;不能面对真实的自我,不愿放弃在长期成长过程中形成的社会面具和虚假的自我形象,例如内心强烈的自卑感往往需要建立一个虚假的强者形象来加以掩盖;对治疗师缺乏信任,治疗关系不能很好地建立;对治疗师的移情现象,例如把自己对生活中重要人物的情感投射到治疗师身上;对治疗程序和方法不了解或误解,或对治疗效果缺乏信心也可能造成阻抗。

来访者是治疗进程中的基本动力,如果一个人不具有治疗动机,他不认为自己有问题,需要改变,他便不可能真正进入治疗的关系,则不可能成为治疗对象,所以治疗过程无从开始。如果一个人虽然承认自己有某种问题并希望得到改变,但是治疗动机不足,则治疗性改变的程度就会较小,或者有意义的改变出现的概率就会较小。因此来访者的求治动机对于治疗的成功与否起着关键的作用。 RbmDWhApEsKanrMa/eBaI9aa+dx+C3VFRSCeMcoaff+HCGX9go+MnK7G1uD8vws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