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脉诊方法

第一节 诊脉部位

一、遍诊法

遍诊法始载于《素问·三部九候论》,文中记载:“岐伯曰: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一者天,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帝曰:何谓三部?岐伯曰:有下部,有中部,有上部,部各有三候,三候者,有天有地有人也,必指而导之,乃以为真。上部天,两额之动脉;上部地,两颊之动脉;上部人,耳前之动脉。中部天,手太阴也;中部地,手阳明也;中部人,手少阴也。下部天,足厥阴也;下部地,足少阴也;下部人,足太阴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肾,人以候脾胃之气。帝曰:中部之候奈何?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气,人以候心。帝曰:上部以何候之?岐伯曰:亦有天,亦有地,亦有人。天以候头角之气,地以候口齿之气,人以候耳目之气。三部者,各有天,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

《难经》亦有三部九候之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此三部九候显然与《素问》的三部九候名同而义异,此处不作详述。

根据上述原文,十二经皆有动脉,遍诊法所诊的上、中、下三部分别是头、手、足之动脉,具体来分,三部对应的天、人、地三候分别是:上部天是指两侧颞浅动脉,上部人是指耳前动脉,上部地是指两颊动脉;中部天是手太阴肺经,中部人是手少阴心经,中部地是手阳明大肠经;下部天是足厥阴肝经,下部人是足太阴脾经或足阳明胃经,下部地是足少阴肾经。

经脉循行所过部位很广,若依经循行而切按没有临床操作性可言,那么古人用遍身诊法具体是切按那些部位呢?周氏认为“根据《灵枢》记述,能够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者,为十二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曰:“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膏之原,出于鸠尾……肓之原,出于脖胦。”这样遍诊法在临床便可实际操作。

事实上这些切诊的部位不一定都有动脉的跳动,以经脉为诊脉部位,我们所诊的乃是经气之变化。平人经气平和,则某些部位摸不到脉动;相反,某经有病变则经气乱,故显于表而易诊。据此,本平人不大之脉,诊得脉动变大则该经有病,所以《难经》十八难指出:“温病之脉,行在诸经,不知何经之动,各随其经所在而取之”而判定病所。

以此诊脉得到的脉诊信息可以反映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形脏四,合为九脏”的信息。何为神脏,何为形脏?中医学把神分为神、魂、魄、意、志,五神分属五脏,即“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因此称五脏为“五神脏”。关于形脏的含义有不同理解。王冰注:“所谓形藏(脏)者,皆如器外张,虚而不居,含藏于物,故云形藏也。所谓形藏四者,一头角,二耳目,三口齿,四胸中也。”王冰所言乃联系上文,以经解经。又张志聪《素问集注》曰:“形脏者,胃与大肠、小肠、膀胱也,藏有形之物也。夫五味入口,藏于肠胃……胃主化水谷之津液,大肠主津,小肠主液,膀胱者,津液之所藏,故以四腑为形脏”。认为形脏为胃、大肠、小肠和膀胱,四者藏有形之物,所藏之物是五脏所藏之五神化生的物质基础。管氏对这种看似合理的说法提出异议:众所周知,胃、大肠、小肠、膀胱乃属“传化物而不藏”的腑,胃肠的作用是受纳腐熟水谷,州都之官膀胱不过暂时贮存尿液而已,仅从此点来看将胃、大肠、小肠、膀胱解释为四形脏是不恰当的。

由此可见,遍诊法所诊部位是以经络循行为依据,根据经脉发源于脏腑以及经脉系统营运全身、通内达外的生理特点,无论邪从外来或病由内生都能从经脉上反映出来的原理,通过切诊经脉循行部位以获取肝、心、脾、肺、肾五脏还有胸中之气、头角、口齿和耳目等遍身信息。

二、人迎寸口诊法

人迎寸口诊法最早也是见于《内经》。《灵枢·终始》曰:“持其脉口(寸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亦见于王叔和《脉经·卷第一·两手六部所主五脏六腑阴阳逆顺第七》云:“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关于寸口的定位没有太多异议,一般就是指两手掌后一寸桡动脉处,又称气口、脉口。关于人迎的定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喉结两旁颈动脉搏动的部位(图4-1)。《灵枢·寒热病》曰:“颈侧之动脉人迎。人迎,足阳明也,在婴筋之前。”这种对人迎的理解还未脱离经络诊法的范畴。另一种是左手寸口脉的别称。《脉经》曰:“左为人迎,右为寸口。”

图4-1 诊人迎脉

现代人总结前人经验,应用人迎寸口脉诊法,遵循“左人迎,右寸口”“气口候阴,人迎主阳”的原则,根据《素问·六节脏象论》所言:“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以上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以上为关阴。”以两手寸脉之强弱比较定阴阳,阴阳既定,再以寸关两部对比定三经。举例而言,若根据两手寸脉特点定为阳,则进一步比较人迎之寸关,若寸略大于关(一盛)则病在少阳,若寸大于关(二盛)则病在太阳,若寸明显大于关(三盛)则病在阳明。如何辨别和定义一盛、二盛、三盛是人迎寸口脉法应用与临床需要认识的关键问题,郑志杰等曾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仪(TCD)测量人迎脉与寸口脉的脉差,但这些指标特异性还不够强。随着科技的进步,也许能找到更加特异的证明方法和指标,但现阶段还是主要依靠医者各自的临床体会和探索。尽管对于人迎的部位争论不休,但无论是颈总动脉搏动处还是左手寸口脉,人迎寸口脉法其实是一种对比脉法,《内经》中记载最多的还是应用于指导针灸的临床治疗,现代指导临床辨证用药也有意义。

三、仲景三部诊法

仲景所著《伤寒论》虽不是脉学专著,但其开篇即为“辨脉法”,且文章标题多用“诸病脉证并治”,开创了脉证并举、凭脉辨病(证)论治的诊疗体系。仲景三部诊法主要包括寸口脉、趺阳脉、太溪脉诊法。寸口脉不再赘述,趺阳脉(图4-2)又称冲阳脉,位于足背动脉冲阳穴处,属足阳明胃经,故用来候脾胃病变,《伤寒论》247条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金匮要略·历节病》曰:“趺阳脉浮而滑,滑则谷气实,浮则汗自出。”太溪脉(图4-3)亦即少阴脉,属足少阴肾经,在足内踝太溪穴处,诊之可候肾气。

图4-2 诊趺阳脉

图4-3 诊太溪脉

四、寸口诊法

这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脉诊法,是由《内经》最早提出,并详述独取寸口的依据;由《难经》首倡,并明确了寸口脉的长度和寸、关、尺三部的概念;及至《脉经》完成了独取寸口法,明确了寸、关、尺三部的具体位置(图4-4):“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从关至尺是尺内,阴之所治也;从关至鱼际是寸内,阳之所治也。故分寸为尺,分尺为寸。故阴得尺内一寸,阳得寸内九分,尺寸终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独取寸口脉诊法得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原因很多,但主要有两点:首先,更为方便,只需独取寸口;其次,可直接诊察脏腑情况,方便脏腑辨证。自从《伤寒论》问世后,脏腑辨证成为辨证的主流,《脉经》完善的两手寸关尺分候脏腑的脉诊法正好适应脏腑辨证的需要,因而很快就成为主流的脉诊法,而服务于经络辨证的人迎寸口脉诊法应用就相应减少了。

图4-4 寸、关、尺部位图

第二节 诊脉时间

时间影响人体的生理病理的认识是《内经》“天人相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时间相关的医学理论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整理和挖掘,有研究机构还提出了“时间医学”的概念。但在中医诊断学科,尤其是在中医脉诊理论中,学术界普遍关注不够。下面对《内经》脉诊理论中的时间因素进行简要分析,分别讨论年份、季节、月相、昼夜等对脉诊的影响。

一、脉应四时

“脉者,血之府也”。脉象的变化反映的是气血的盛衰,而气血是与季节、环境、月相、气温等密切相关的,所以 《内经》特别强调脉应四时。《素问·四时刺逆从论》曰:“春者,天气始开,地气始泄,冻解冰释,水行经通,故人气在脉。夏者,经满气溢,入孙络受血,皮肤充实。”指出随着自然界阳气的变化,人体气血有“在脉”“经满”和“入孙络”的不同,反映气血的脉象也必然随之而变。

1. 脉应四时为平

《内经》对平脉的界定有多个标准,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脉应四时”,如《灵枢·终始》曰:“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素问·脉要精微论》进一步描述了平脉的特征,曰:“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春日浮,如鱼之游在波,夏日在肤,泛泛乎万物有余;秋日下肤,蛰虫将去;冬日在骨,蛰虫周密,君子居室。”分别用不同的比喻表述了平人脉象随四季变化的基本规律。

2. 脉逆四时为病

《内经》不仅提出了“脉逆四时者病”的观点,而且对逆四时的脉象也做了宏观的论述和具体的规定。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春夏而脉瘦,秋冬而脉浮大,命曰逆四时也。”认为春夏“天暑地热,则经水沸溢”,脉应见浮洪;秋冬“天寒地冻,则经水凝涩”,脉应见沉细。若春夏脉瘦、秋冬脉浮大为逆四时,此处仅仅表述了脉象的一般特征。《素问·玉机真脏论》则描述了脉逆四时的具体脉象,曰:“所谓逆四时者,春得肺脉,夏得肾脉,秋得心脉,冬得脾脉。”这里的肺脉、肾脉、心脉、脾脉实质上就是浮脉、沉脉、洪脉和濡脉。

3. 同一脉象四季主病各异

《内经》提出同一脉象由于出现的季节不同,其生理病理意义迥异。如 《素问·平人气象论》曰:“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提出春季脉微弦是平人,弦象明显是肝病,弦而无胃气是死脉。又曰:“秋胃微毛曰平,毛多胃少曰肺病,但毛无胃曰死,毛而有弦曰春病,弦甚曰今病。”认为秋季脉象偏浮是平人,如果浮伴有弦象则提示来年春季发病,弦象突出就是当时的疾病。同是弦脉,见于春是生理,见于秋则是病理,这是《内经》脉应四时理论的另一种体现。

4. 凭四时之脉定预后

《素问·宣明五气》曰:“春得秋脉,夏得冬脉,长夏得春脉,秋得夏脉,冬得长夏脉,名曰阴出之阳,病善怒不治。”春弦、夏洪、秋浮、冬沉是脉应四时的基本规律,若脉不应四时,本季之时不见本季相应之脉,反见五行克己之脉,该篇谓之“阴出之阳”,张志聪注曰:“内为阴,外为阳,在内五脏为阴,在外皮肉络脉为阳,在内所伤之脏气而见于脉,故名曰阴出之阳。”如秋见秋脉为平人,春见秋脉为“阴出之阳”,其预后为“病善怒不治”,这是《内经》依据季节凭脉定预后的例证。

5. 凭四时之脉定病位

左右手脉象不一致是临床常见的现象,对其所主病证的病位,要结合季节进行判断,《素问·病能论》以厥病为例作了说明,曰:“有病厥者,诊右脉沉而紧,左脉浮而迟,不然病主安在? 岐伯曰:‘冬诊之,右脉固为沉紧,此应四时,左脉浮而迟,此逆四时,在左当主病在肾,颇关在肺,当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 ’岐伯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沉紧是肾脉,冬季右脉沉紧是脉应四时,属于生理现象;浮是肺脉,冬季见左脉浮而迟是脉逆四时,为病理脉象。根据左右手分属五脏的规律,左尺应肾,左脉逆四时当属肾病,故曰:“在左当主病在肾。”“腰者,肾之府也”,故肾病当“为腰痛之病也”。浮是肺脉,冬不见肾脉而反见肺脉,肺与肾有足少阴经脉相连,故曰:“颇关在肺。”该段经文虽明言厥病,但对其凭四时之脉以定病位之旨趣,学者当灵活理解,举一反三。

二、脉应昼夜

《内经》基于“天人相应”理论,认为人体之气血也会随昼夜更替而发生变化,并由此而产生脉应昼夜的脉诊理论。

1.平脉随昼夜而变

《素问·生气通天论》提出了脉象与阴阳之气的盛衰相关的理论,曰:“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阳主动,阴主静,若阴虚阳亢,则会出现 “脉流薄疾”,表现为脉见洪、滑、数等。该篇还描述了阳气在一天中的变化规律,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由此可以推论,平脉必然会随昼夜而变化。《素问·脉要精微论》提出了“诊法常以平旦”的要求,认为早晨“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调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其实质也是基于脉应昼夜的理论。

2.病脉与昼夜相关

《素问·三部九候论》曰:“九候之脉,皆沉细悬绝者为阴,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数者为阳,主夏,故以日中死。”提出危重患者若见“沉细悬绝”之脉,患者当在半夜加重或死亡;若见“盛躁喘数”之脉,患者当在中午加重或死亡,表明病理情况下脉象也与昼夜相关。

三、脉象与月相

现代研究发现,月相与人体血液循环有关。《素问·八正神明论》也有类似描述,曰:“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认为满月则气血充足,弯月则经络虚,提出人体气血会随月相的变化而变化。《内经》时期的医家还观察到,致病因素是否引起发病也与月相有关。《灵枢·岁露论》曰:“乘年之衰,逢月之空,失时之和,因为贼风所伤,是谓三虚……逢年之盛,遇月之满,得时之和,虽有贼风邪气,不能危之也。”总结了“月满则邪不易侵,月空则邪易伤人”的发病规律。《内经》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论述了人体气血与月相有关的理论,反映气血盛衰的脉象也必然会随之而变化。

四、脉象与运气

运气学说是《内经》最具特色的理论之一,近年来引起众多学者的重视。其核心理论是不同年份的运气会对人体产生多种影响,其中《素问·至真要大论》详细论述了不同运气的年份正常人寸口脉象的变化规律,曰:“阴之所在寸口何如?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帝曰:尺候何如?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

陆筦泉《运气辨》认为,岁支为亥子丑寅卯辰的年份都是南政,岁支为巳午未申酉戌的年份都是北政。司天、在泉是运气学说中反映客气变化的基本概念,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北政之岁,尺主司天,寸主在泉;南政之岁,寸主司天,尺主在泉。在“三阴在天”“三阴在泉”等不同年份,人体寸脉、尺脉会发生脉来沉细而伏的情况,即“不应于指”。《素问·至真要大论》还提到“太阳之胜”的年份会发生“血脉凝泣,络满色变,或为血泄”的病变,解释了年份造成脉象发生生理性变异的原因是影响了气血运行、改变了脉络的功能。

《内经》依据“天人相应”的基本思想,运用取象比类、归纳演绎等方法,将人体的脉象变化与年份、季节、月相、昼夜等时间因素建立联系,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医脉诊理论。但《内经》有关时间与医学的认识多属于外源式的,许多问题还需要用科学理性的精神加以分析,特别是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或实验研究加以验证。有些时间与脉诊相关的理论是借助于阴阳学说和五行生克理论建立起来的,可能带有一些形而上学和抽象、唯心的痕迹,部分内容目前尚无法获得非常客观准确的证据。

第三节 诊脉体位

诊脉时对病人体位的要求是: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向前或左右平放,手掌、手指自然放松,注意手臂位置和心脏近于同一水平,直腕,手心向上,并在腕关节背上垫上布枕,使腕部松弛自然,以便于切脉(图4-5)。患者若取卧位,应尽量使其平卧,将上臂左右平伸,手腕、手指、手掌自然放松,手腕下亦可放一松软布枕。

图4-5 诊脉体位

不正确的体位会影响局部气血的运行而影响脉象。正如《医存》中所指出:“病者侧卧,则在下之臂受压而脉不能行;若复其手,则腕扭而脉不能行;若复其手,则血不注而脉滞;若举起手,则气上审而脉弛;若身复则气压而脉因;若身动则气挠而脉忙。”以上种种,皆因不正确的体位妨碍了血行,影响了脉搏的正常形象。故病者宜正坐或正卧,直腕仰掌,乃可诊脉。

第四节 诊脉指法

血液在管内流通,由于心脏的收缩和舒张,由于气管管壁的作用,由于呼吸气体的交换,由于神经-体液的调节,在人体体内循环运行的时候,可以在体表动脉处用指感来测知动脉搏动情况,而手指加压于体表时由于运用压力的部位、形式和大小不同,动脉血管腔内血流动力学产生不同的改变,随之所产生的脉搏波形也各有不同。

一、脉诊的基本指法

早在《内经》时期就有了指法的记载,后世指法皆是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如推法的描述:“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积也。推而内之,外而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腰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

脉诊指法包括调指和用指两部分。调指一般包括三指布指、布指时指端的长短、排指的疏密、下指的角度等,这些基本功是获得有效信息的前提。

脉诊的常用基本用指有举、按、寻、循、推等。举法,是指医生用较轻的指力按在寸口脉的搏动处以体会脉动的指法,即“浮取”;按法,是指医者用较重的指力按在寸口脉的搏动处以体会脉动的指法,此指法可按至筋骨,即“沉取”;寻法,是指医者用手指从轻至重、左右或三指交替,寻找脉动最明显的位置来获取细微变化的指法,此指法可获取详细丰富的脉象信息;循法,是指循脉道的轴向上下相移,体会脉动的长短和脉搏来势的虚实的指法;推法是指对准脉脊后,顺应脉搏的动势,左右内外微微推动,以了解脉动和趋势的指法。此外还有总按、单诊的指法,前者为三指同时布于寸、关、尺来获取信息,后者则只单指布于某部来获取脉象信息的指法。

二、历代医典中的指法

《难经·五难》中涉及轻重举按法,是将脉搏分为由浮到沉的指法。用力的大小用“几菽”来表示,“菽”古谓之尗,汉谓之豆。菽者,众豆之总名,大豆曰菽。原文如下:“初持脉如三菽之重,与皮毛相得者,肺部也。如六菽之重,与血脉相得者,心部也。如九菽之重,与肌肉相得者,脾部也。如十二菽之重,与筋相平者,肝部也;按之至骨,举指来疾,肾部也。”这说明了指力不同可诊得不同脏腑情况。《备急千金要方》提到指力的大小应按照患者的肥瘦情况来调整,不用拘于“几菽”,其文曰:“随人强弱肥瘦,以意消息进退举按之意。”

《脉经》亦云:“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也。”指力的不同可获得不同的脉形,从而获得不同的脉象信息。

《浮脉指法主病》关于寻法的应用记载较为详细,具体应用有“重手寻之”“复于重手之中而渐举之”“试于举之之中再推寻之”等来体会浮脉,并判断疾病的虚实及致病因素(风);以寻法细诊芤脉、缓脉诊病等,如“指下寻之,两头即有,中间全无,曰芤,主淋漓气入小肠。”

《脉诀勘误》提及推法:“推谓以指挪移于部之上下而诊之,以脉有长短之类也。又以指挪移于部之内外而诊之,以脉有双弦之类也。又以指推开其筋而诊之,以脉有沉伏止绝之类也。”推法可以诊察出举按法不能诊出的细微变化,两者结合更能细致全面地体察脉象变化。

《重订诊家直诀》认为脉有四科,即位、数、形、势,指法便是用来辨察四科的,其文曰:“此所谓脉之四科也。指法即由此而辨”。书中除描写了基本指法以外,还比较详细地叙述了特定指法的特定应用,对现代医者的临床脉诊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其文曰:“曰举按,以诊高深也;曰上下,以诊长短也;曰寻推,以诊广狭厚薄曲直也;曰初持久按,以诊迟数滑涩止代也;曰单持总按,以诊去来断续也。”书中还提到了侧指法、挽指法的使用,认为“病者气口处骨肉不平,须用侧指法。病者不能平臂而侧置,须用挽指法。俯仰者,三指轻重相畸也;辗转者,一指左右相倾也”。周学海称举按并用的指法为“操纵指法”,用以诊察脉中“根气之强弱”,亦即用来候脉之势。《重订诊家直诀》中关于侧诊法的描述曰:“然脉实有两侧诊法,非扁阔与两条之谓也。凡指平按脉上,其形如此,及侧指于内侧拍之,而其形如彼,及侧指于外侧拍之,而其形又如彼矣”“每诊正脉微弱,侧诊弦而兼滑,则知有痰饮矣;其微弱,乃气虚,又为痰饮所困耳。又如外侧见弦,内侧见滑,便是表寒里热,与浮弦沉滑同断。”此中的侧诊法实现了脉证相结合,运用正确的指法获得准确的脉象信息,进而综合判定出正确的病机,这是辨证施治的前提。

《重订诊家直诀》提到推移指法,有“推而外之”“推而内之”“推而上之”“推而下之”的描述,与《内经》的记载相吻合,用以诊断病位;此外还有“一指直压法”,是指“食指加于寸关之交,中指加于关尺之交,终以有隙而其真不见,后乃自创一指直压法,以食指直压三关,而真相迸露也。”此两法皆是为了防止遗漏脉象部位而出现的,后者因其特殊性常在儿科应用,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三、脉诊指法的具体操作

1.布指定位

在脉象诊断学的诊法中,首先阐明诊脉的部位。正确的布指定位也是指法运用的先决条件。以寸口诊法为例,凡诊脉下指,首先以中指指端对向掌后高骨(桡骨茎突)以整定关脉的位置,随后食指在前为寸脉,无名指在后为尺脉(图4-6)。病人身高臂长的,布指时指距稍宽一些,病人身矮臂短的指距稍密些。然后,微微提起或逐渐加压而完成浮、中、沉三部九候的诊脉程序(图4-7)。

图4-6 三指布诊

图4-7 手指以浮、中、沉三个等级的压力取脉

2.指目对脊

布指定位以后,就必须设法用医生三个手指最灵敏的部位去体察病人最明显的脉波。指目,就是指端感觉最灵敏的部位(图4-8),好像人的眼睛一样,所以叫指目。指目的位置有二:一是指端前缘切线;二是指端螺纹稍前部分,相当于指甲两边前角的连线处。二者在临床上各有各的用处,前者适用于诊取阴脉,如沉、细、涩、虚、弱及应指不清的脉象;后者适用于诊取阳脉,如浮、大、滑、实、弦等脉象。脊就是脉脊,也就是脉波形成的峰脊顶端。指目对脊就是以医生手指感觉最灵敏的部分去诊切病人脉波最明显的顶端。

图4-8 指目

3.举按寻循

举和按是代表诊脉时指力运用的轻和重,寻和循是指切挪移的方法,是详细探索脉象的四种最基本的指法。元代滑寿(伯仁)在他的《诊家枢要》一书中指出:“持脉之道有三,曰举、按、寻。轻手循之曰举,重手取之曰按,不轻不重委曲求之曰寻。”并且指出:“初持脉轻手候之,脉见皮肤之间者……心肺之应也。重手得之,脉伏于肉下者……肝肾之应也。不轻不重,中而取之,其应于血肉之间者……冲和之应脾胃。”我们临床上运用指法时,习惯上以轻取为举,重取为按,上下指指相移为循,寸、关、尺三部鸡啄式换指(指指交替,节奏轻快以寻找脉象),细细体会为寻。如浮濡脉类用举法,沉实脉类用按法,滑涩脉类用寻法,长短脉类用循法。循法与《内经》所说的“上竟”“下竟”有关,寻法与指目对脊有关。

4.单总推持

(1)单指法:是指单指诊取脉象的方法,以区别寸、关、尺三部脉形有何不同。

(2)总按法:是指三指并行,同时运用指力的方法。单指与总按交替使用指力,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各部的大小强弱和上下来去至止,如单指弱、总按强,其脉多弦滑,因二指齐下时脉管承受压力范围大,血脉流通时的搏激力也大,所以脉来更强。如果指弱小,总按更弱更小,则为其脉气本来极为弱小,缺乏搏激之力。单指细,总按较大者,其脉多弦细,因脉波应指除脉管本身外,势必产生振幅(中医称脉晕),其脉形似乎因总按而增宽,实质上是弦脉形成的脉晕所造成的假象。

(3)推法:推者推移,是推动的意思。指目对脊后,指目顺应脉波形成的动势左右微微推动,用于更进一步体会脉晕,了解脉气的搏激力量,分析脏腑气血状况。

(4)持法:持者维持,是持续的意思。也就是在某部位或某一位置暂时停留维持一会儿,静息体会指感情况。这对于一些乍按难维的脉象尤为重要。

5.操纵俯仰

(1)操纵法:把持为操,放逸为纵。举而复按,按而复举,仰扬反复,交替印证,谓之操纵。操纵指法的运用可以正确地了解脉气的虚和实,有根或无根。

(2)俯仰法:三指轻重相倚,由寸至尺渐举、由尺至寸渐按为俯,由寸至尺渐按、由尺至寸渐举为仰。俯仰法实际上是单指、总按指法的演变和应用,可作为单指总按时的辅助指法,对三部九候独大独小、独强独弱有鉴别意义。

6.侧挽辗转

(1)侧指法:诊脉处有外伤、血管畸形或骨肉不平时,下指偏于某一侧称为侧指法。

(2)挽指法:病人不能平放而侧置前臂时,医生可以托手挽指切脉,称为挽指法。

(3)辗转法:是用一指左右倾斜以体会脉形的方法。如对婴幼儿诊脉时以一指定三关,左右体会,实际上是辗转法的一种演变运用。

上述六步15种基本指法交替使用又可以产生出更多更复杂的复杂指法,实际上基本指法还是这几种。

四、脉诊指法实践要领

望、闻、问、切四诊是中医的基本诊断方法。四诊对初学者来说切诊最难,切诊中脉诊较难,而脉诊中指法最难掌握,因为指法必须在实践中反复比较,仔细辨别才能有所体会。所谓“持脉有道,虚静为保” (《素问·脉要精微论》)特别强调诊脉时医生一定要潜心静志地加以体会。初学脉诊时的流弊是“四误”,即“定位不准,指目不清,移指太乱,指力不匀”。指法实践的基本要领可以归纳成“四要十六字诀”,就是“布指要准,指目要清,移指要密,指力要均”。

当今已可以利用各种机械,把常见脉搏的图像描绘记录下来,但无论是简单的力学机械,还是精密的电子仪器,目前都还不能全面地反映中医脉象的全貌,也不能适应当前临床的普遍需要。到现在为止,脉象诊断主要还是依靠医生手指的感觉来实现。因此,了解指法的操作,掌握指法运用的技巧,熟悉指法实践的要领,并进而研究脉诊的指法,仍然是我们临床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

第五节 诊脉注意事项

诊脉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既要求平息辨形,审思明辨,还必须注意体内外环境的变化,以及脉来有无胃、神、根等。因为脉息的变动不仅由于气血不调、脏腑变异而发生改变,而且在并非疾病的情况下,如气候、年龄、体质、精神等因素有所变异也会影响血行,随时都可发生一时性脉象的改变,这在临床上常常造成一时性的假脉,模糊我们的视线。另外,脉有无胃、神、根对了解疾病的正邪进退和判断预后良恶方面又有着实际意义。至于脉象主病,或“从”或“舍”是辨别疾病的关键,又应四诊合参,正如李时珍所说:“脉乃四诊之末……欲会其全,非备四诊不可。”只有这样才能取舍得宜,使诊无错。这些在脉诊中都必须加以重视,才能识真伪、知病机。为此,本节着重讨论脉象与环境、体质、年龄的关系,以及辨胃、神、根三气和脉症的从舍。

一、从繁就简

在实际操作中,我们要从繁就简,首先要分清4种脉象,即浮、沉、迟、数。浮脉轻轻措手即得,沉脉重按方得,一息小于四至的为迟脉,大于四至的为数脉。浮脉在人体多主表证,沉脉主里证,迟脉主寒,数脉主热。当然也有例外的,如浮脉,如果阴分虚极,阳亢于外,也现浮脉,且多浮而有力,多属重病。迟为阴,数为阳,浮为阳,沉为阴,这样结合浮沉迟数,我们就可以对人体的阴阳、表里、寒热大致分清了;再结合有力、无力,有力为实,无力为虚;然后看脉形长短,长为有余,短为不足。这样就可以把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分清了。最后结合部位,看所体现的脉在脏器分部属于何脏,就可以断病了。

二、多实践,多临证

俗话说:“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我们在学习脉诊过程中,亲戚朋友、街坊邻居都可以作为实习对象,看脉病、脉证是否相符,不断对比,反复揣摩。如果看对了,作为经验就总结出来;如果错了,想想症结在哪里,反复练习。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综合分析,分部位,分脏器,掌握每个脏器的功能是什么,思考出现了寒热、表里、阴阳、虚实会有哪些毛病。另外也切莫把脉诊过分夸大或神化,脉诊只是诊断的一个途径,四诊合参才是最重要的。

三、诊脉法

病脉为平脉的差象,故平脉当为诊察病的准绳,若医者心中没有不浮不沉的平脉,又何以切或浮或沉的病脉。同理,若医者心中没有不数不迟、不大不细、不滑不涩等平脉,当亦无从以知或数或迟、或大或细、或滑或涩等病脉。可见欲求诊脉的正确,则须先对于平脉的各个方面有足够的认识才行。不过同是健康无病的人,老壮儿童、男女肥瘦,脉亦互异。况又有春夏生发,脉常有余;秋冬收藏,脉恒不足。为了丰富对平脉的标准认识,就必须在多种多样的人体身上,平时不断地练习,才能达到心中有数、指下明了的境界,此为学习脉诊必做的首要功夫。

诊脉时要分别就脉动、脉体、血行等各方面的内容逐一细审,尤其初学更宜真心于一,不可二用。例如诊察脉动位置的深浅时不要旁及次数的多少;诊察脉动次数的多少时,亦不要旁及位置的深浅。这样依次推敲,一一默记,岂有脉难知之患。 8U47yBHoC2MTXWl9VhlIY8hH88O0HQ8xCRNwjxWSBe5esCV0F39YDDzWFnutIgK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