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躯干骨的连结

一、椎骨间的连结

(一)椎间盘

椎间盘 (图2-3)位于相邻两椎体之间,为连结相邻两个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部和中央部两部分组成。其周围部为 纤维环 ,由多层呈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中央部为 髓核 ,是一种富有弹性的胶状物质,位于椎间盘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缓和冲击的作用。髓核被限制在纤维环之内,施加压力则有向外膨出的趋势。椎间盘的形态与大小,一般与所连结的椎体上、下面相似。其厚薄各部不同,以脊柱胸段中部最薄,由此向上、向下逐渐增厚,故脊柱腰段的活动性最大。

图2-3 椎间盘(腰椎上面)

成人的椎间盘共有23块,最上一个在第2、第3颈椎体之间(第1、第2颈椎之间缺如),最末一个在第5腰椎体与骶骨底之间。椎间盘除连结椎体外,还可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以保护脑。此外,它还有利于脊柱向各方运动。在脊柱运动时,椎间盘可相应地改变形状。当脊柱向前弯曲时,椎间盘的前份被挤压变薄,后份增厚,伸直时又恢复原状。椎间盘后部较薄弱,但椎体正后方有后纵韧带加固,而椎间盘的后外侧部无韧带加固较薄弱。当成年人由于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在过度劳损、体位骤变、猛力动作或暴力撞击下,使纤维环破裂时,髓核多向后外侧脱出,突入椎管或椎间孔,常压迫相邻的脊髓或脊神经根,形成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的活动度较大,故此病多发生于腰部。

(二)韧带

1. 前纵韧带 (图2-4) 为全身最长的韧带,很坚韧,位于椎体的前面。上起自枕骨大孔前缘的咽结节,向下经寰椎前结节及各椎体的前面,止于第1或第2骶椎体的前面。胸部前纵韧带窄而略厚,颈腰部宽而略薄。其浅层纤维可跨越3~4个椎体,中层纤维可跨越2~3个椎体,深层纤维仅连结相邻2个椎体。它与椎体边缘及椎间盘结合较紧,但与椎体上、下缘之间的部分则连结较为疏松。前纵韧带有防止脊柱过分后伸和椎间盘向前脱出的作用。

2. 后纵韧带 (图2-4) 窄细而坚韧,位于椎体和椎间盘的后面。上起自枢椎,向上移行于覆膜;向下沿各椎体的后面至骶管前壁,与骶尾后深韧带相移行。颈部、上胸部后纵韧带较宽,下胸部、腰部则较窄。其浅层纤维可跨越3~4个椎体,深层纤维仅连结相邻2个椎体之间。它与椎体的上、下缘之间连结紧密,而与椎体后面的连结较为疏松,其间有椎体的静脉通过。由于此韧带窄细,椎间盘纤维环的后外侧部又相对较为薄弱,故后外侧是椎间盘突出的好发部位。有时后纵韧带可骨化肥厚,向后压迫脊髓。后纵韧带有防止椎间盘向后突出和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图2-4 椎骨间的连结(右侧面)

3. 黄韧带 (图2-4) 又名 弓间韧带 ,是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坚韧而富有弹性。起自上位椎弓板下缘的前面,向下止于下位椎弓板的上缘及后面。黄韧带参与围成椎管的后壁和神经根管的后外侧壁,颈部黄韧带薄而宽,胸部窄而稍厚,腰部最厚。随着年龄增长,黄韧带可出现退变,增生肥厚,以腰部为多见,可导致腰椎管狭窄,压迫马尾和腰神经根,引起腰腿痛。黄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和维持身体直立姿势的作用。

4. 棘上韧带 (图2-4) 细长而坚韧的韧带。起自第7颈椎棘突,向下沿胸、腰、骶椎各棘突尖部下行,止于骶正中嵴。该韧带向上移行于项韧带,两侧部与背部的腱膜相延续,前方与棘间韧带愈合。腰部棘上韧带宽而肥厚,胸部呈细索状。其浅层纤维可跨越3~4个椎体的棘突,中层纤维可跨越2~3个椎体的棘突,深层纤维仅连结相邻2个椎体的棘突。棘上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5. 棘间韧带 (图2-4) 较薄,呈矢状位,连结相邻棘突之间,从棘突根部至其尖部。其前方则与黄韧带愈合,后方移行于棘上韧带或项韧带。腰部棘间韧带宽而厚,呈四方形,胸部者则窄而长,颈部者往往发育不佳。棘间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分前屈的作用。

6. 横突间韧带 连结相邻的横突之间,部分与横突间肌混合。在颈部横突间韧带常缺如,胸部常呈细索状,腰部发育较好,呈膜状。

7. 项韧带 (图2-5) 为在项正中线上呈矢状位的板状韧带,由弹性纤维构成。其上方附着于枕外隆凸和枕外嵴,下方附着于第7颈椎棘突并续于棘上韧带,前缘附着于寰椎后结节及下6个颈椎棘突的尖端,后缘游离而肥厚,为斜方肌的附着部。项韧带于四足类动物很发达,有协助颈肌群和支持头颈部的作用;在人类则属退化结构,其作用类似黄韧带,与维持身体的直立姿势有关。

图2-5 项韧带(右侧面)

(三)关节

1. 寰枕关节 (图2-6) 由枕髁与寰椎上关节凹构成,可使头做前俯、后仰和侧屈运动。关节囊松弛,上方起自枕髁的周围,向下止于寰椎上关节凹的边缘。关节囊的后部及外侧部肥厚,而内侧部则很薄,有时甚至缺如。关节囊周围有下列韧带加固。

图2-6 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

(1) 寰枕前膜 (图2-7) 其形态比较宽阔,连结枕骨大孔前缘与寰椎前弓上缘之间。该膜前面中部,因有前纵韧带移行而变厚;两侧略薄,多与关节囊相愈合。

图2-7 寰枕前膜、后膜与覆膜(正中矢状切面)

(2) 寰枕后膜 (图2-7) 较寰枕前膜薄而略窄,连结枕骨大孔后缘与寰椎后弓上缘之间。该膜中部略厚,前面与硬脊膜紧密相连,后面接头后小直肌,两侧移行于关节囊。其与寰椎后弓的椎动脉沟之间,围成一管,其内有椎动脉和枕下神经通过。

(3) 寰枕外侧韧带 连结寰椎横突上面与枕骨颈静脉突之间,有加强关节囊外侧壁的作用。

2. 寰枢关节 (图2-6) 包括寰枢外侧关节和寰枢正中关节。 寰枢外侧关节 由寰椎侧块下关节面与枢椎上关节面构成,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松弛,在一定限度内允许较大范围的运动。 寰枢正中关节 由齿突与寰椎齿突凹和寰椎横韧带构成,可使头旋转。寰枢关节囊的周围有以下韧带加固。

(1) 寰椎横韧带 (图2-6) 坚韧而肥厚,连于寰椎侧块的内侧面,将寰椎的椎孔分为前后两部。前部容纳齿突,后部容纳脊髓及其被膜。寰椎横韧带中部向上发出一纵行纤维束,称为上脚,附着于枕骨大孔的前缘;向下发出一纵行纤维束,称为下脚,附着于枢椎体后面。因此,寰椎横韧带与其上、下脚,共同构成 寰椎十字韧带 (图2-6),有限制齿突后移的作用。当暴力引起寰椎十字韧带撕裂时,齿突向后移位,压迫脊髓,有生命危险。

(2) 寰枢前膜 长而坚韧,位于两侧的寰枢外侧关节之间,上方起自寰椎前弓的前面和下缘,向下止于枢椎体的前面。

(3) 寰枢后膜 薄而宽阔,位于寰椎与枢椎之间,连结寰椎后弓下缘与枢椎弓上缘之间。

(4) 覆膜 (图2-7) 位于椎管内,宽阔而坚韧,自斜坡沿齿突及其周围的韧带后面下降,于枢椎体后面移行于后纵韧带。其外侧与寰枢外侧关节的关节囊相愈合,前面连于寰椎十字韧带。

(5) 翼状韧带 (图2-8) 为坚韧的圆索状韧带,左右各一,位于寰椎横韧带的上方。起自齿突两侧,各自斜向外上方,止于枕髁内侧面的粗糙部,并与寰枢正中关节囊和寰枕关节囊相愈合。它可限制头部过分的前俯和旋转运动。

(6) 齿突尖韧带 (图2-8) 为细小的索状韧带,位于两侧翼状韧带上缘之间,连结齿突尖与枕骨大孔前缘,与寰枕前膜和寰椎十字韧带相愈合。当头部后仰时该韧带紧张,前俯时则松弛。

图2-8 翼状韧带和齿突尖韧带(后面)

3. 钩椎关节 (图2-9) 又称 Luschka关节 ,在下6个颈椎体之间,由椎体上面两侧缘向上突起的椎体钩与上位椎体下面两侧缘的相应部位呈斜坡样的唇缘构成。椎体钩可限制上位椎体向两侧方移位,增加颈椎体间的稳定性,并防止椎间盘向外后方脱出。椎体钩外侧为椎动、静脉及其周围的交感神经丛,后方有脊髓颈段,后外侧部参与构成颈椎间孔的前壁。故椎体钩发生不同方向的骨质增生时,可分别压迫上述结构,引起椎动脉型、脊髓型、神经根型和混合型等颈椎病。

图2-9 钩椎关节及其毗邻

4. 关节突关节 (图2-3) 由相邻椎骨的上关节突和下关节突的关节面构成,可做微量运动。颈部关节囊松弛易于脱位,胸部较紧张,腰部又紧又厚。关节前方有黄韧带,后方有棘间韧带加强。关节突关节参与构成椎管和椎间孔的后壁,前方与脊髓和脊神经根相邻,因此该关节的退变可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

5. 腰骶关节 由第5腰椎的下关节突与骶骨的上关节突构成。

6. 骶尾关节 由第5骶椎体与第1尾椎体借椎间盘连结而成。该关节周围有下列韧带加固(图2-10)。

图2-10 骶尾关节及其韧带

(1) 骶尾前韧带 位于骶骨及尾骨的前面,为前纵韧带向下的延续部分。

(2) 骶尾后深韧带 为后纵韧带的延续部分,沿第5骶椎体和第1尾椎体的后面下降,于第1尾椎下缘与终丝、骶尾后浅韧带愈合。

(3) 骶尾后浅韧带 为棘上韧带的延续部分,自骶管裂孔边缘,沿尾骨后面下降。此韧带经过骶管裂孔上方,几乎完全封闭该孔。

(4) 骶尾外侧韧带 连结骶骨外侧缘的下端与第1尾椎横突之间。

(5) 尾侧韧带 连结尾骨尖与皮肤之间的韧带。 b2+rY/66Chw6DEVSxk43YBUy+YS5gAxe5RJHGbo52+D1FLWq3AEWQhxvNyBtxmv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