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课程的发展历程

1975年开始,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严振国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对全身十四经361个经穴及78个经外奇穴进行了系列研究。在尸体上标经定穴,然后低温冰冻,再经过穴位做多种断面切割,以反映多种角度、深度、范围时所涉及的解剖结构。通过对穴位断面解剖结构的观察与分析,在不破坏断面结构的情况下,辨明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与解剖结构的关系,研究结果经整理后编写了第一本教学讲义《应用解剖与穴位层次结构》,首次于1978年、1981年分别面向本科生、研究生开设了该课程。

随着穴位形态结构研究的深入,研究成果进一步得到升华,1983年、1986年、1990年、2002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团队先后出版了《经穴断面解剖图解》(上肢部分、下肢部分、头颈胸部和腹盆部四本)等多本专著,并于1980年创建了“经穴断面解剖陈列室”。该陈列室先后接待了大量国内外学者与访问团体,得到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受原卫生部(现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该团队于1987年举办了“全国经穴解剖高师班”,面向全国中医药院校推广该课程的教学,来自全国中医药院校的17名学员参与了长达半年的进修学习,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云南中医药大学、贵州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陆续开设了本课程的教学。

1990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等多所中医药院校编写的《常用穴位解剖基础》正式出版,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2001年,上海研究生教育用书《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出版,成为研究生教学的正式教材。2001年,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常用穴位解剖多媒体》(光盘)出版,成为该课程的教学光盘。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精编教材和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出版,该教材获得2015年上海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2015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应用腧穴解剖学》出版。2017年,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出版。2018年,普通高等教育中医药类“十三五”规划教材《腧穴解剖学》出版,并入选2021年首批上海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2003年,上海中医药大学“经穴解剖实验室”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成为首批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该实验室多年来一直承担大量经穴解剖课题研究,为本课程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科学研究平台。

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成立和启动了“严振国名师工作室”,传承人邵水金教授及其团队通过开展名师传承研究工程工作,整理和研究了名师的学术思想和教学经验,继承和弘扬了名师的学术观点和教学方法,培养和造就了一支优秀的腧穴解剖学课程教学和科研团队。

200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启动了“经穴断面解剖陈列室”的改扩建工作,并更名为“人体与经穴解剖标本陈列馆”。通过建设,逐步将其建成一个设施完备,功能齐全,具有较高中西医现代科技含量的腧穴解剖学教学、科研和实验展示基地,于2010年7月面向全校师生开放。

2011年腧穴解剖学建设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精品课程,同年立项为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的建设项目,2012年腧穴解剖学建设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22年腧穴解剖学入选上海高校国际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2015年“腧穴解剖学”育人平台的建设荣获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3年“基于穴位数字化虚拟人操作平台的建立与应用”荣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和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上海中医药大学还重视腧穴解剖学课程的示范和辐射效应,2003年起面向日本、韩国短期留学生每年开课,2008年起在日本滋庆学园面向研究生开课,2018年起面向马来西亚国际医药大学研究生每年开课,为中医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

【思政元素】

腧穴解剖学创始人—严振国教授

严振国(1933.5—2020.10),1975年调入上海中医药大学解剖教研室工作。基于当时针刺麻醉的热潮,结合中医发展需求,严教授经常思考“经络的物质基础到底是什么?与人体解剖结构有什么关系?针麻的作用机制是什么?”于是,严教授带领研究团队对全身361个经穴和78个经外奇穴的形态结构进行了探索,在经穴层次解剖、经穴断面解剖、经穴CT扫描图像解剖、经穴立体构筑、穴位三维重建等方面开展了系列研究,最终将每个穴位的结构空间布局与立体构筑用图解形式明确表示出来,提出了“穴位立体构筑”理论,创立了新学科—腧穴解剖学。

20世纪80年代,严教授在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进修学习。在学习期间,他运用日本先进的设备条件,开展了穴位CT影像研究。这项工作并无前例可循,且当时没有经费支 持,为了自己的科研梦想,他用自己进行活体CT扫描研究。此项研究耗时较长,辐射对严教授的身体产生了较大损伤。严教授曾讲:“由于长时间的CT扫描使得身体非常虚弱,白细胞一度降至2×10 9 /L,走路都感觉无力,但对工作及科研的信念使我坚持了下来,并完成了此项研究。”

严教授由于贡献突出,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受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人们常常请教严教授为何能取得这么突出的成就,他总是谦逊地说:“针灸是祖国传统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我所做的这些事情,能对经络腧穴的传承、使之为世界所接受并广泛传播有所贡献,我就觉得非常自豪了。”为此,严教授一生献身于中西医结合事业,衣带渐宽终不悔,其足下的科学印记后人清晰可见,其身上的人格魅力正被口口相传,“枫叶欲残看愈好,梅花未动意先香”。严振国教授德馨品高的大家风范、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献身科学的探索精神将时刻鞭策后辈不断努力进取。 H4/WWTWzXXc8BsdczU9riXtP41g+r1y+YS6w64TsiNslI42dtInAWmIruBI79fF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