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锦荣气喘吁吁的说道:“怎么也得带上我呀,这是我的银子,一共是三万两。”
此话一下,沈富贵几人都惊了。
沈富贵急声问:“你哪来这么多的银子?这不可能呀。”
沈富贵伸手去碰小匣子。
沈锦荣立刻把小匣子挪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爹,这是我的银子,你可不能打这个主意。我这都快要当爹了,有挣钱的机会,我也得好好的为孩子备些银子呀。
反正,这件事情上,我们大家各挣各的。”
说着,他从袖中取出几张银票塞给沈娇娇。
“妹妹,这事就辛苦你了 。将来大哥挣了钱,一定不会忘记你的好。将来有什么事用得上大哥的,大哥一定倾尽全力。”
沈锦荣做着保证。
沈娇娇手指轻轻的摩挲着银票,心里暗暗得意,这草包还算是懂人情世故。
不像沈富贵两口子,就那样理所当然的,好像她就该帮他们挣钱一样。
沈富贵夫妇二人愣愣的看着沈锦荣,两口子还是想不通沈锦荣怎么有那么多的银子。
这可是一个败家子。
他手里能有银子,这都是很奇怪的事。
可是沈锦荣不说,他们也无从得知,银子是从哪里来的。
沈娇娇点点头:“好!大哥这么说了,那我肯定不能不帮。不过,刚才我已经把话说清楚了。
粮价的价格每天都在提升,而我也不可能一次性就帮你们把所有的粮食都买回来。
还得优先衙门那边。每一次都会分一些到这边,但数量还得看具体的情况。”
“行行行!”
“好好好!”
“我们懂的!我们都懂!”
沈富贵一家三口连声应好。
沈娇娇在沈府吃了午饭,一直到下午才回宋府。
……
梨花村,温家。
梨花村的村民跟着李大山来到了温家,一路上都在讨论蝗虫已经飞走了,现在是不是该种庄稼?
上一次大家不听沈南星的,这一次,他们都聪明了。
他们先去问了李大山,再跟着李大山去温家。
沈南星正在院子里晒草药。
村民进了院门,就能闻到浓郁的草药味,这草药只是晾晒,没有经过炮制,没有煎煮的时候不会有那股苦臭味。
沈南星停下手里的活,拍了拍手灰,“村长,你和大伙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李大山本来是不想理这些人的,因为这件事,帮不帮,别人都有话说。
像上次春耕,他们不听劝,后来田里的水稻长得不错,一个个在背后说的话可难听了。
现在又过来问这事,不管沈南星怎么说,将来有个不好的,这些人都会怪沈南星。
李大山暗暗叹气。
“现在蝗虫都飞走了,他们在问要不要种庄稼?我说我的不种,他们不太相信,想着过来问问你们夫妇。看看你们家是怎么打算的?”
村民连忙附和,“对呀!上次没听你的话,结果白辛苦,还浪费了种子。这次,我们听你们的。”
沈南星听着这话心里是不乐意的,她也知道这事情他不能给肯定的答案,不能让村民种,或者不种。
“我家人都不在家,田地又比较多,我们家的长工也都放假了,我家的田地准备先放着。
你们自己家里的,这个你们得自己拿主意。大家都知道,我是在县里沈家长大,对田地里的庄稼,我并不是很懂。说起来,这方面是我该向你们请教。”
村民面面相觑。
李大山看着村民:“都回去吧!现在这日子谁家都难,那田地是你们自己的,要不要种庄稼,这算你们自己拿主意。
别说南星丫头了,就是我,我也没办法帮你们拿主意。”
村民也知道自己上次过分了,所以也没好意思多待。
至于温家的长工,李桥和小斌爹他们,家里是不种庄稼的。
上次把田地里的菜收割完,他们现在一直没有要种庄稼的打算。
倒是天天上山。
山上的草木,虽然被蝗虫吃掉了不少,到处都光秃秃的,但地底下的东西蝗虫吃不了。
他们凭着去年的经验,到山上找粉葛,这些天挖了不少粉葛回家。
总之,山上地里面能吃的,能辨认出来的,他们都挖回家储备起来。
沈南星昨天还教他们认茯苓,他们现在正在山上找这些东西呢。
沈南星并不多事,而且现在也看透了许多,所以这些东西也只教跟自己家关系好的。
李大山看着簸箕上的草药,“南星丫头,这些草药都没了叶子,你还能辨认出来,可真是了不起。
言序呢,怎么也不见他在家里?”
“他上山去了,跟李桥他们到山上挖点东西,哦对了!明天让李业哥他们也跟李桥一起上山。
山上很多东西没有了叶子,但辨认出来,还是有很多可以挖回来的。”
李大山点点头,“好好好!我知道了。”
一个月后。
一个月的时间,山上的树叶又长了出来,田地里也长满了杂草,只是,河里的水已经快没有了。
田地里的杂草,都是枯黄的。
这天一直没下雨,也没有谁会往田地里给野草浇灌。
一个月前,还是有很多村民最后决定往田地里种庄稼,一个月的时间,倒是长了一些苗苗出来。
可一直干旱着,现在河水都见底了,田地里的庄稼,这下显然又不会有收成了。
村民每天愁眉苦脸的,唉声叹气。
今年都没有收成,这日子可怎么过?家里的粮仓都见底了。
沈娇娇那边,罗廷云隔半个月给她备一次粮食,第一次是5万石,第二次只有3万石,第三次还没定下有多少。
沈娇娇要给沈家一些,又要给官府一些,她自己反倒没有了。
毕竟数量有限,她不敢给官府少了。
结果却是自己没有了。
这个结果让她很不爽。
沈娇娇找到了罗廷云,“罗老板,这次的粮食到底有多少?你有没有办法多筹一些?”
罗廷云一脸为难,“宋大少夫人,不是我有粮不卖给你,而是真的很难筹粮。咱们这一带先是蝗灾,再又是旱灾。天下无人不知这里的情况,各地的粮商都知道很快就可以大挣一笔,价格低了,人家不愿意呀。
虽说我与他们多少有些交情,但挣钱这事,面子也不值几个银子呀。
我正准备亲自去拜访宋大人呢。
亲自向宋大人解释这事。
这粮食呀,我能再想想办法,但是价格肯定不可能是之前的价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