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叙历代能画人名 自轩辕至唐会昌,凡三百七十人

【题解】

张彦远于本篇中列出了三百七十二名上古到唐朝会昌年间的画家,本篇与第四卷至第十卷遥相呼应,张彦远于本篇编录画家名单,于第四卷开始介绍画家生平。与其他史论家不同,张彦远还将传说中的人物列入名单之中,由此可见他作为一个绘画史论家对绘画的历史传承十分重视,没有忽略在绘画初创阶段曾做出过重大贡献的人物。但张彦远作为一个代表士大夫阶层的画家和史论家,他所记载的大多都是贵族画家以及士大夫阶层的画家,带有明显的阶级局限性。这部分画家在中国整个的绘画历史发展过程中,只占据较少部分,历史上大量优秀的画工以及平民画家因为缺乏有效记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不可否认的是,张彦远编撰此书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宝贵资料。

轩辕时一人:

史皇

周一人:

封膜

齐一人:

敬君

秦一人:

烈裔 (1)

【注释】

(1)以上人物,本书卷四有传。

【译文】

轩辕时一人:

史皇

周朝时一人:

封膜

战国时齐国一人:

敬君

秦朝时一人:

烈裔

前汉六人:

毛延寿 陈敞 刘白 龚宽 阳望 樊育

后汉六人:

赵岐 刘褒 蔡邕 张衡 刘旦 杨鲁

魏四人:

曹髦 杨脩 桓范 徐邈

吴二人:

曹不兴 吴王赵夫人

蜀二人:

诸葛亮 亮子瞻 (1)

【注释】

(1)以上人物,本书卷四有传。

【译文】

西汉时期有六人:

毛延寿 陈敞 刘白 龚宽 阳望 樊育

东汉时期有六人:

赵岐 刘褒 蔡邕 张衡 刘旦 杨鲁

三国时期魏国有四人:

曹髦 杨脩 桓范 徐邈

三国时期吴国有二人:

曹不兴 吴王赵夫人

三国时期蜀国有二人:

诸葛亮 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

晋二十三人:

明帝 荀勖 张墨 卫协 王廙 王羲之 子献之 康昕 顾恺之 史道硕 谢稚 夏侯瞻 嵇康 温峤 谢岩曹龙 丁远 杨惠 江思远 王濛 戴逵 逵子勃,勃弟颙 (1)

【注释】

(1)以上人物,本书卷五有传。勖,读“xù”。廙,读“yì”。峤,读“qiáo”。勃,底本作“㪍”,据《晋书》改。颙,读“yóng”。

【译文】

两晋时期有二十三人:

晋明帝 荀勖 张墨 卫协 王廙 王羲之 王羲之的儿子王献之 康昕 顾恺之 史道硕 谢稚 夏侯瞻 嵇康 温峤 谢岩 曹龙 丁远 杨惠 江思远 王濛 戴逵 戴逵的儿子戴勃,戴勃的弟弟戴颙

宋二十八人 (1)

陆探微 探微子绥,绥弟弘肃 顾宝光 宗炳 王微 谢庄 袁倩 倩子质 史敬文 史艺 刘斌 尹长生 顾骏之 康允之 顾景秀 吴暕 张则 刘胤祖 弟绍祖,子璞 蔡斌 濮万年 弟道兴 史粲 宋僧辩 褚灵石 范惟贤 (2)

【注释】

(1)宋:南朝宋(420—479)。南北朝时期南方和北方处于分裂状态,南朝承自东晋,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宋为第一个朝代,也是南朝四个朝代存在时间最久、当时疆域范围最大、国力最盛的王朝。共传四世,历经九帝,享国六十年。开国皇帝为刘裕,因国君姓刘,为与后来赵匡胤建立的宋朝相区别,故又称为“刘宋”。

(2)以上人物,本书卷六有传。暕,读“jiǎn”。宋僧辩,原作“朱僧辩”,今据本书卷六小传改。

【译文】

南朝刘宋时期有二十八人:

陆探微 陆探微的儿子陆绥,陆绥的弟弟陆弘肃 顾宝光 宗炳 王微谢庄 袁倩 袁倩的儿子袁质 史敬文 史艺 刘斌 尹长生 顾骏之康允之 顾景秀 吴暕 张则 刘胤祖 刘胤祖的弟弟刘绍祖,刘胤祖的儿子刘璞 蔡斌 濮万年 濮万年的弟弟濮道兴 史粲 宋僧辩 褚灵石 范惟贤

南齐二十八人 (1)

宗测 刘系宗 姚昙度 子释惠觉 蘧道愍 甥沙门僧珍 章继伯 范怀珍 锺宗之 王奴 王殿 戴蜀 陈公恩 陶景真 张季和 沈标 谢赫 沈粲 丁光 周昙研 谢惠连 谢约 虞坚 丁宽 刘瑱 毛惠远 弟惠秀,子稜 (2)

【注释】

(1)南齐:南朝齐(479—502),是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二个朝代。开国皇帝萧道成曾在宋明帝在位期间担任右军将军。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起兵夺位的将领萧衍,南朝齐覆灭。南齐是南朝四个朝代中最短命的,仅有二十四年。

(2)以上人物,本书卷七有传。蘧,读“qú”。愍,读“mǐn”。瑱,读“zhèn”。

【译文】

南朝萧齐时期有二十八人:

宗测 刘系宗 姚昙度 姚昙度的儿子释惠觉 蘧道愍 蘧道愍的外甥沙门僧珍 章继伯 范怀珍 锺宗之 王奴 王殿 戴蜀 陈公恩 陶景真 张季和 沈标 谢赫 沈粲 丁光 周昙研 谢惠连 谢约 虞坚丁宽 刘瑱 毛惠远 毛惠远的弟弟毛惠秀,儿子毛稜

梁二十人 (1)

元帝 子方等 萧大连 萧贲 陆杲 陶弘景 张僧繇 子善果,善果弟儒童 袁昂 焦宝愿 嵇宝钧 聂松 解倩 陆整 江僧宝 僧威公 僧吉底俱 僧摩罗菩提 僧迦佛佗 (2)

【注释】

(1)梁:南朝梁(502—557),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雍州刺史萧衍取代南朝齐称帝,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以萧衍封地在古梁郡,故定国号为“梁”。因皇室姓萧,又称“萧梁”。

(2)以上人物,本书卷七有传。贲,读“bēn”。杲,读“gǎo”。

【译文】

南朝萧梁时有二十人:

梁元帝 梁元帝的儿子萧方等 萧大连 萧贲 陆杲 陶弘景 张僧繇 张僧繇的儿子张善果,张善果的弟弟张儒童 袁昂 焦宝愿 嵇宝钧 聂松 解倩 陆整 江僧宝 僧威公 僧吉底俱 僧摩罗菩提 僧迦佛佗

陈一人 (1)

顾野王 (2)

【注释】

(1)陈:陈朝(557—589),史称“南陈”或“南朝陈”,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为陈武帝陈霸先于永定元年(557)代南梁所建立,定都建康(今江苏南京)。历经五帝,享国三十二年。

(2)顾野王:本书卷八有传。

【译文】

南朝时期的陈朝只有绘画者一人:

顾野王

后魏九人 (1)

蒋少游 郭善明 侯文和 柳俭 闵文和 郭道兴杨乞德 王由 祖班

北齐十人 (2)

高孝珩 萧放 杨子华 田僧亮 刘杀鬼 曹仲达殷英童 高尚士 徐德祖 曹仲璞

后周一人 (3)

冯提伽 (4)

【注释】

(1)后魏:即北魏(386—534),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北朝第一个王朝。

(2)北齐(550—577):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之一,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历经六帝,享国二十八年。

(3)后周:即北周(557—581),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之一,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开创,宇文觉在宇文护的拥立下正式建立。经历五代皇帝,共二十四年。

(4)以上人物,除郭善明、侯文和、柳俭、闵文和、郭道兴外,本书卷八皆单独立传。祖班,据《北史》《北齐书》,当作“祖珽”。珩,读“héng”。

【译文】

北朝时期的北魏有九人:

蒋少游 郭善明 侯文和 柳俭 闵文和 郭道兴 杨乞德 王由 祖珽

北齐有十人:

高孝珩 萧放 杨子华 田僧亮 刘杀鬼 曹仲达 殷英童 高尚士 徐德祖 曹仲璞

后周一人;

冯提伽

隋二十一人 (1)

阎毗 何稠 刘龙 龙弟衮 展子虔 郑法士 弟法轮,子德文 孙尚子 董伯仁 杨契丹 刘乌 陈善见 江志 李雅 王仲舒 阎思光 解悰 程瓒 尉迟跋质那 僧昙摩拙叉 (2)

【注释】

(1)隋:隋朝(581—618),是上承南北朝,下启唐朝的大一统朝代,历经三十七年。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589年,隋军南下灭陈朝,统一中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中国长达近300年的分裂局面。隋文帝励精图治,开创了国家繁荣局面,为之后盛唐时期的到来打下了基础。

(2)以上人物,除何稠、刘龙、刘衮外,本书卷八皆单独立传。毗,读“pí”;稠,读“chóu”;衮,读“gǔn”;悰,读“cóng”;瓒,读“zàn”;尉,读“yù”。

【译文】

隋朝有二十一人:

阎毗 何稠 刘龙 刘龙的弟弟刘衮 展子虔 郑法士 郑法士的弟弟郑法轮,郑法士的儿子郑德文 孙尚子 董伯仁 杨契丹 刘乌 陈善见 江志 李雅 王仲舒 阎思光 解悰 程瓒 尉迟跋质那 僧昙摩拙叉

唐二百六人:

汉王元昌 弟韩王元嘉,滕王元婴 阎立德 弟立本 张孝师范长寿 何长寿 尉迟乙僧 刘孝思 (1) 靳智翼 (2) 王定 梁宽 吴智敏 康萨陀 王知慎 王韶应 檀智敏 杨须跋 赵武端 范龙树 周乌孙 杨德绍 陈义 殷 (3) 殷季友 许琨 僧法明 钱国养 左文通 王陁子 牛昭 吴道子 张爱儿 (4) 杨惠之 员明 程进 韩伯通 窦弘果 毛婆罗 孙仁贵 金忠义 翟琰 李生 张藏 杨庭光 卢稜伽 (5) 姚景仙 武静藏 董崿 (6) 陈静心 弟静眼 程雅 杨坦 杨仙乔 解倩 冯绍正 姜皎 李思训 弟思诲,思诲子林甫,林甫弟昭道,林甫侄凑 薛稷 郎馀令 曹元廓 刘行臣 畅䛒 (7) 子明瑾 杨宁 杨昇 张萱 尹琳 李仲昌 李嗣真 韦无忝 弟无纵 朱抱一 竺元标 蔡金刚 毛嵩 姚彦山 程逊 董好子 杨树儿 耿纯 任贞亮 (8) 陆庭曜 畅整 李相国 陈悫 (9) 刘智敏 史晟 何君墨 京元成 崔霞 冷元琇 (10) 马光业 李蛮子 马树鹰 祝丘 潘细衣 周子敬 段去惑 僧智瑰 殷令名 殷闻礼 子仲容 谈皎 僧金刚三藏 张遵礼 王绍宗 宋令文 司马承祯 卢鸿 (11) 释翛然 (12) 郑虔 郑逾 曹霸 李果奴 果奴孙士昉 (13) 韩幹 (14) 孔荣 陈闳 孟仲晖 杜景祥 王允之 (15) 王维 张 (16) 刘方平 王熊 王象 田琦窦师纶 江都王绪 李逖 (17) 李平钧 崔阳元 李炅 (18) 张维亘 李滔 张通 耿昌言 弟昌期 周古言 严杲 (19) 杨德本 具俊 (20) 李韶 魏晋孙 蒯廉 (21) 白旻 (22) 韩嶷 子文肃 (23) 陈庭 高江 车道政 滕王湛然 齐皎 皎弟暎 朱审 王宰 毕宏 杨炎 史瓒 裴谞 (24) 韦鉴 弟銮,子 (25) 张璪 (26) 陈昙 顾况 沈宁 刘商 刘整 刘之奇 边鸾 于锡 强颖 梁广 陈庶 陈恪 恪子积善 戴重席 刘之章 周昉 (27) 赵博文 兄博宣 王朏 (28) 郑寓 韩滉 (29) 戴嵩 嵩弟峄 (30) 李渐 子仲和 萧祐 (31) 周太素 麹庭 (32) 萧悦 张志和 侯莫陈厦 僧道芬 郑町 梁洽 项容 吴恬 王默 (33)

【注释】

(1)刘孝思:本书卷九作“刘孝师”。

(2)靳智翼:本书卷九作“靳智异(‘異’)”。

(3) (shān):《新唐书》作“ ”。

(4)张爱儿:《王氏画苑》本作“张庆儿”,当误,今从《津逮秘书》本改。

(5)卢稜迦:今多作“卢楞迦”。

(6)董崿:《新唐书·艺文志》:“董萼画盘车图,开元人,字重照。”崿,读“è”,《新唐书》作“萼”。

(7)䛒:读“biàn”。䛒,原作“ ”,《正字通·言部》:“ ,‘䛒’字之讹。”此处径改。

(8)任贞亮:《王氏画苑》本作“任真亮”,本书卷九小传姓名作“任直亮”。

(9)悫:读“què”。

(10)琇:读“xiù”。

(11)卢鸿:《旧唐书》作“卢鸿一”。

(12)翛:读“xiāo”。

(13)昉:读“fǎng”。

(14)幹:读“gàn”。

(15)以上人物,除牛昭、张爱儿、杨惠之、员明、程进、韩伯通、窦弘果、毛婆罗、孙仁贵、金忠义、姚景仙、孔荣外,本书卷九皆单独立传。

(16) :读“yīn”。

(17)逖:读“tì”。

(18)炅:读“jiǒng”。

(19)杲:读“gǎo”。

(20)具俊:本书卷十小传作“贝俊”,其后原注:“一作‘具俊’”,疑为传写笔误。

(21)蒯:读“kuǎi”。

(22)旻:读“mín”。又,《王氏画苑》本作“白翌”,今从《津逮秘书》本。

(23)嶷:读“nì”。子文肃:本书卷十“韩嶷”条下无“子文肃”,而有“时有宇文肃……”等句。按,“子”字疑为“宇”字传写笔误。

(24)谞:读“xū”。

(25) :读“yǎn”。

(26)璪:读“zǎo”。

(27)昉:读“fǎng”。

(28)朏:读“fěi”。

(29)滉:读“huàng”。

(30)峄:读“yì”。

(31)祐:读“yòu”。

(32)麹:读“qū”。

(33)以上人物,除韩文隶、刘之章,本书卷十皆单独立传。

【译文】

唐朝有二百零六人:

汉王元昌 弟韩王元嘉,滕王元婴 阎立德 阎立德之弟阎立本 张孝师范长寿 何长寿 尉迟乙僧 刘孝思 靳智翼 王定 梁宽 吴智敏康萨陀 王知慎 王韶应 檀智敏 杨须跋 赵武端 范龙树 周乌孙 杨德绍 陈义 殷 殷季友 许琨 僧法明 钱国养 左文通 王陁子 牛昭 吴道子 张爱儿 杨惠之 员明 程进 韩伯通 窦弘果 毛婆罗 孙仁贵 金忠义 翟琰 李生 张藏 杨庭光 卢稜伽 姚景仙 武静藏 董崿 陈静心 陈静心之弟陈静眼 程雅 杨坦杨仙乔 解倩 冯绍正 姜皎 李思训 李思训之弟李思诲,李思诲之子李林甫,李林甫之弟李昭道,李林甫的侄子李凑 薛稷 郎馀令 曹元廓 刘行臣畅䛒 畅䛒之子畅明瑾 杨宁 杨昇 张萱 尹琳 李仲昌 李嗣真 韦无忝 韦无忝之弟韦无纵 朱抱一 竺元标 蔡金刚 毛嵩 姚彦山 程逊 董好子 杨树儿 耿纯 任贞亮 陆庭曜 畅整 李相国 陈悫 刘智敏 史晟 何君墨 京元成 崔霞 冷元琇 马光业 李蛮子 马树鹰 祝丘 潘细衣 周子敬 段去惑 僧智瑰 殷令名 殷闻礼 其子殷仲容 谈皎 僧金刚三藏 张遵礼 王绍宗 宋令文 司马承祯卢鸿 释翛然 郑虔 郑逾 曹霸 李果奴 李果奴之孙李士昉 韩幹孔荣 陈闳 孟仲晖 杜景祥 王允之 王维 张 刘方平 王熊 王象 田琦 窦师纶 江都王绪 李逖 李平钧 崔阳元 李炅 张维亘 李滔 张通 耿昌言 耿昌言之弟耿昌期 周古言 严杲 杨德本 具俊 李韶 魏晋孙 蒯廉 白旻 韩疑 韩疑之子韩文肃 陈庭 高江车道政 滕王湛然 齐皎 齐皎的弟弟齐暎 朱审 王宰 毕宏 杨炎 史瓒 裴谞 韦鉴 韦鉴之弟韦銮,韦鉴之子韦 张璪 陈昙 顾况 沈宁 刘商 刘整 刘之奇 边鸾 于锡 强颖 梁广 陈庶 陈恪 陈恪之子陈积善 戴重席 刘之章 周昉 赵博文 赵博文之兄赵博宣 王朏 郑寓韩滉 戴嵩 戴嵩之弟戴峄 李渐 李渐之子李仲和 萧祐 周太素 麹庭 萧悦 张志和 侯莫陈厦 僧道芬 郑町 梁洽 项容 吴恬 王默 Dhx3SLguQnIlr2Zl0tBDxbcUvqVXxKJ2Ns67VNfKV1/VBmCXp8HNtmv48eXZzJN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