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召南

召,地名,与周邑皆在岐山阳。武王得天下后,封姬奭于召。在今陕西岐山县西南。周成王时,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召公主之,自陕而东,周公主之。召南,指自陕以西的南方诸侯国之地。《召南》与《周南》近,地同俗同,诗之音亦略同,故与《周南》同为《国风》之正。

鹊巢

维鹊有巢, 喜鹊树上有个窠,

维鸠居之。 1 斑鸠飞来居住它。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要出嫁,

百两御之。 2 百辆车子侍候她。

维鹊有巢, 喜鹊树上有个窠,

维鸠方之。 3 斑鸠飞来占有它。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要出嫁,

百两将之。 4 百辆车子来送她。

维鹊有巢, 喜鹊树上有个窠,

维鸠盈之。 5 斑鸠飞来占满它。

之子于归, 这个姑娘要出嫁,

百两成之。 6 百辆车子成就她。

【注释】 1.鸠:斑鸠,布谷鸟,占有其他鸟的巢。 2.御:侍候。 3.方:占有。 4.将:送。 5.盈:满。古时诸侯嫁女,有陪嫁的媵女,以侄娣陪嫁,所以诸侯一娶九女。 6.成:成就,即成礼。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鹊巢》,夫人之德也。国君积行累功,以致爵位。夫人起家而居有之,德如鸤鸠,乃可以配焉。”《笺》:“起家而居有之,谓嫁于诸侯也。夫人有均壹之德如鸤鸠然,而后可配国君。”又《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鹊以复至之月始作室家,鸤鸠因成事,天性如此也。’”二是姚际恒《诗经通论》:“愚意大抵文王公族之女,往嫁于诸大夫之家,诗人见而美之,与《桃夭》篇略同。”

采蘩

于以采蘩, 1 什么地方采白蒿,

于沼于沚。 2 水边洲上和湖沼。

于以用之, 什么地方能用到,

公侯之事。 公侯的事祭祖考。

于以采蘩, 什么地方采白蒿,

于涧之中。 山涧中间能找到。

于以用之, 什么地方能用到,

公侯之宫。 公侯宫里祭祖庙。

被之僮僮, 3 首饰佩戴得丰崇,

夙夜在公。 早夜祭祀在从公。

被之祁祁, 4 首饰佩戴得多众,

薄言还归。 祭祀完毕回家中。

【注释】 1.于以:问词。蘩:白蒿,生陂泽中,叶似嫩艾,茎或赤或白。 2. 沼:沼泽。沚:小洲。 3.被:通“髲”(bì币),首饰。僮僮:盛。 4.祁祁(qí qí其其):繁盛。

【评析】 《毛诗序》:“《采蘩》,夫人不失职也。夫人可以奉祭祀,则不失职矣。”《笺》:“奉祭祀者,采蘩之事也。不失职者,夙夜在公也。”

草虫

喓喓草虫, 1 喓喓只听草虫叫,

趯趯阜螽。 2 蚱蜢只会拍拍跳。

未见君子, 没有看见君子人,

忧心忡忡。 3 心里忧愁咚咚跳。

亦既见止, 4 既然看见他,

亦既觏止, 5 既然交好他,

我心则降。 我的心平不再跳。

陟彼南山, 登那南山路不缺,

言采其蕨。 6 为采山中那个蕨。

未见君子, 没有看见君子人,

忧心惙惙。 7 心里忧愁好惶惑。

亦既见止, 既然看见他,

亦既觏止, 既然会见他,

我心则说。 8 我的心儿才喜悦。

陟彼南山, 登那南山路不奇,

言采其薇。 9 为采山中那个薇。

未见君子, 没有看见君子人,

我心伤悲。 我的心里又悲凄。

亦既见止, 既然看见他,

亦既觏止, 既然会见他,

我心则夷。 10 我心才能得欣喜。

【注释】 1.喓喓(yāo yāo腰腰):虫声。 2.趯趯(tì tì惕惕):跳跃。阜螽:蚱蜢。 3.忡忡(chōng chōng冲冲):心跳。 4.止:语助词。 5.觏(gòu构):相会。 6.蕨(jué厥):羊齿类植物,地下茎很长,春季长嫩叶,可吃。 7.惙惙(chuò chuò绰绰):惶惑。 8.说:同“悦”。 9.薇(wēi微):野菜,叶子一种绿色,一种褐色,嫩的可吃。 10.夷:平。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三:一是《毛诗序》:“《草虫》,大夫妻能以礼自防也。”二是《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孔子对鲁哀公曰:“恶恶道不能甚,则其好善道亦不能甚;好善道不能甚,则百姓亲之也亦不能甚。”《诗》云:“未见君子,忧心惙惙。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诗人之好善道也如此。’”王先谦认为这是《鲁诗》说,他从刘向《说苑·君道》中引来,认为它与《毛诗序》异。三是朱熹《诗集传》:“诸侯大夫行役在外,其妻独居,感时物之变,而思其君子如此。亦若《周南》之《卷耳》也。”

采蘋

于以采 1 什么地方采浮萍,

南涧之滨。 在那南涧的水滨。

于以采藻, 2 什么地方采浮藻,

于彼行潦。 3 在那流水的沟边好。

于以盛之, 什么东西装得好,

维筐及筥。 4 只有方筐圆篓好。

于以湘之, 5 什么器具能煮好,

维锜及釜。 6 三足釜和釜煮得好。

于以奠之, 什么地方祭献它,

宗室牖下。 7 宗室里头南窗下。

谁其尸之, 8 什么人来主这事,

有齐季女。 9 有个斋戒的少女娃。

【注释】 1. :浮萍,蕨类植物,生浅水中。 2.藻(zǎo早):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区分,用细胞分裂繁殖,生浅水中。 3.行潦(háng lǎo杭老):流的水沟,流的积水。 4.筥(jǔ举):圆竹器。 5.湘:烹煮。 6.锜(qí其):三足釜。釜:炊具。 7.牖(yǒu有):窗子。 8.尸:主持。古代祭祀用人作神,称尸。 9.齐:同“斋”,沐浴以示敬。季:排行第四。

【评析】 《毛诗序》:“《采 》,大夫妻能循法度也。能循法度,则可以承先祖,共祭祀矣。”《笺》:“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纴组 ,学女事以供衣服。观于祭祀,纳酒浆、笾豆、葅醢,礼相助奠。十有五而笄,二十而嫁。此言能循法度者。今既嫁为大夫妻,能循其为女之时所学、所观之事,以为法度。”

甘棠

蔽芾甘棠, 1 茂盛的棠梨树,

勿翦勿伐, 不剪不砍它,

召伯所茇。 2 召伯曾留在树下。

蔽芾甘棠, 茂盛的棠梨树,

勿翦勿败, 3 不剪不坏它,

召伯所憩。 召伯曾休息在树下。

蔽芾甘棠, 茂盛的棠梨树,

勿翦勿拜, 4 不剪不弯它,

召伯所说。 5 召伯曾经住过夜。

【注释】 1.蔽芾(fèi费):茂盛。甘棠:棠梨树,落叶乔木,开花白的叫甘棠,果实圆而小,味甜。 2.召伯:召公夔为诸侯的长,称伯。茇(bá拔):草舍,止于其下以自蔽,犹草舍。 3.败:败坏。 4.拜:弯,弯枝向下如人拜。 5.说:通“税”,舍,休憩。

【评析】 《毛诗序》:“《甘棠》,美召伯也。召伯之教,明于南国。”《笺》:“召伯,姬姓,名奭,食采于召,作上公,为二伯,后封于燕。此美其为伯之功,故言伯云。”又《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思召公之政,怀甘棠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行露

厌浥行露, 1 沾湿是路上的露,

岂不夙夜, 2 难道清早不走路,

谓行多露。 3 怕的是路上多露。

谁谓雀无角, 谁说雀儿没有角,

何以穿我屋? 怎么啄穿我的屋?

谁谓女无家, 谁说女儿没婆家,

何以速我狱? 4 怎么催我进牢狱?

虽速我狱, 虽然催我进牢狱,

室家不足! 5 成室的道理还不足。

谁谓鼠无牙, 6 谁说老鼠没长牙,

何以穿我墉? 怎么穿透我的墙?

谁谓女无家, 谁说女儿没婆家,

何以速我讼? 怎么催迫告我状?

虽速我讼, 虽然催迫告我状,

亦不女从! 也不从你告我状!

【注释】 1.厌浥(yè yì夜义):沾湿。行:路。 2.夙夜:早夜,夜未尽天未明时。 3.谓:通“畏”。 4.速:催,加快。 5.室家:成室成家,即婚姻。 6.牙:牙比齿长。说鼠只有齿无牙。

【评析】 《毛诗序》:“《行露》,召伯听讼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强暴之男,不能侵陵贞女也。”《笺》:“衰乱之俗微,贞信之教兴者,此殷之末世,周之盛德,当文王与纣之时。”又《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召南申女者,申人之女也。既许嫁于酆,夫家礼不备而欲迎之。女与其人言,以为夫妇者人伦之始也,不可不正。’《传》曰:‘正其本则万物理,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是以本立而道生,源始而流清。故嫁娶者,所以传重承业,继续先祖,为宗庙主也。夫家轻礼违制,不可以行,遂不肯往。夫家讼之于理,致之于狱。女终以一物不具、一礼不备,守节持义,必死不往。……君子以为得妇道之宜,故举而扬之,传而法之,以绝无礼之求,防淫泆之行。’”

羔羊

羔羊之皮, 羔羊的皮需要缝,

素丝五 1 白丝交错来细缝。

退食自公, 2 退朝进食亦自公,

委蛇委蛇。 3 委曲前进态从容。

羔羊之革, 4 羔羊的革需要缝,

素丝五 5 白丝交错来细缝。

委蛇委蛇, 委曲前进态从容,

自公退食。 退朝进食亦自公。

羔羊之缝, 6 羔羊的皮需要缝,

素丝五总。 7 白丝交错来细缝。

委蛇委蛇, 委曲前进态从容,

退食自公。 朝朝进食亦自公。

【注释】 1.五 (tuó驼):陈奂《传疏》:五当读为交午之午。严粲《诗缉》:“ ,缝也。”闻一多《通义》:“缝之义亦交午也。”“五 ”即“午 ”,丝线交午缝制的意思。 2.退食自公:退朝进食出自公家,是公家供食。 3.委蛇(yí夷):委曲自得之貌。 4.革:犹皮。 5.五 :犹五 。 6.缝:革。 7.五总:犹五

【评析】 《毛诗序》:“《羔羊》,《鹊巢》之功致也。召南之国,化文王之政,在位皆节俭正直,德如羔羊也。”《笺》:“《鹊巢》之君积行累功,以致此《羔羊》之化。在位卿大夫竞相切化,皆如此《羔羊》之人。”又《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羔羊皮革,君子朝服。辅政扶德,以合万国。’韩说曰:‘诗人贤仕为大夫者,言其德能称,有洁白之性、屈柔之行,进退有度数也。’”

殷其雷

殷其雷, 1 殷殷的雷声。

在南山之阳。 2 在南山的南边啊。

何斯违斯? 3 何以在此又离开此呀?

莫敢或遑。 4 没有敢休息啊。

振振君子, 诚厚的君子,

归哉归哉! 归来啊归来啊!

殷其雷, 殷殷的雷声,

在南山之侧。 在南山的旁边啊。

何斯违斯? 何以在此又离开此呀?

莫敢遑息。 没有敢休息啊。

振振君子, 诚厚的君子,

归哉归哉! 归来啊归来啊!

殷其雷, 殷殷的雷声,

在南山之下。 在南山的下边啊。

何斯违斯? 何以在此又离开此呀?

莫或遑处。 5 没有敢闲暇呀。

振振君子, 诚厚的君子,

归哉归哉! 归来啊归来啊!

【注释】 1.殷(yǐn引):雷声。 2.阳:指山的南方。 3.何斯:斯指此人。违斯:违,离开;斯,指此地。 4.或:有。遑(huáng皇):暇。 5.处:居。

【评析】 《毛诗序》:“《殷其雷》,劝以义也。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不遑宁处,其室家能闵其勤劳,劝以义也。”《笺》:“‘召南大夫’,召伯之属。‘远行’,谓使出邦畿。”

摽有梅

摽有梅, 1 落下的有梅子,

其实七兮。 枝头留下梅子七成。

求我庶士, 2 追求我的众士人,

迨其吉兮。 3 及到这是好时辰。

摽有梅, 落下的有梅子,

其实三兮。 枝头留下梅子三成。

求我庶士, 追求我的众士人,

迨其今兮。 及到今朝是好时辰。

摽有梅, 落下的有梅子,

顷筐塈之。 4 尽这筐来取它。

求我庶士, 追求我的众士人,

迨其谓之。 5 及时说话就得成。

【注释】 1.摽(biào俵):落下。 2.求:追求。庶:众。 3.迨:及。 4.顷筐:同“倾筐”。塈(jì既):取。 5.谓:说话。

【评析】 《毛诗序》:“《摽有梅》,男女及时也。召南之国,被文王之化,男女得以及时也。”

小星

嘒彼小星, 1 微光的是那小星,

三五在东。 2 三颗五颗在东方的是大星。

肃肃宵征, 3 急急忙忙夜里行,

夙夜在公, 从早到夜都从公,

寔命不同。 4 实在命运各不同。

嘒彼小星, 微光的是那小星,

维参与昴。 5 参宿与昴宿是大星。

肃肃宵征, 急急忙忙夜里行,

抱衾与裯, 6 被子帐子自己抱,

寔命不犹。 7 实在命运不如人。

【注释】 1.嘒(huì诲):微光。 2.三五:参宿三星,昴宿五星。 3.肃肃:急忙。征:行。 4.寔:实。 5.参(shēn申)昴(mǎo卯):二十八宿中的二宿。 6.衾(qīn亲):被子。裯(chóu稠):床帐。 7.犹:如。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小星》,惠及下也。夫人无妒忌之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笺》:“以色曰妒,以行曰忌。命,谓礼命贵贱。”《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旁多小星,三五在东。早夜晨行,劳苦无功。’”二是方玉润《诗经原始》:“《大序》谓‘夫人无妒忌,惠及贱妾,进御于君,知其命有贵贱,能尽其心矣’。《集传》亦谨守其说而不敢背。然诗中词意唯衾裯句近闺词,余皆不类。不知何所见而云然也。”“姚氏际恒解此诗,……以为小臣行役作。”“夫‘肃肃宵征’者,远行不逮,继之以夜也。‘夙夜在公’者,勤劳王事也。‘寔命不同’,则大小臣工之不一,而朝野劳逸之悬殊也。”

江有汜

江有汜, 1 大江也有水倒流,

之子归。 这个男人归来正时候。

不我以, 2 他不用我,

不我以, 他不用我,

其后也悔。 他的懊悔在后头。

江有渚, 3 大江也有小的洲,

之子归。 这个男人归来正时候。

不我与, 他不同我好,

不我与, 他不同我好,

其后也处。 4 他的发愁在后头。

江有沱, 5 大江也会有支流,

之子归。 这个男人归来正时候。

不我过, 6 他不到我处,

不我过, 他不到我处,

其啸也歌。 他把哭当歌在后头。

【注释】 1.汜(sì四):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流。 2.以:用。 3.渚:水中的小洲。 4.处:闻一多《诗经新义》:训忧。 5.沱(tuó驼):江的支流。 6.不我过:不至我处。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三:一是《毛诗序》:“《江有汜》,美媵也。勤而无怨,嫡能悔过也。文王之时,江沱之间,有嫡不以其媵备数,媵遇劳而无怨,嫡亦自悔也。”《笺》:“勤者以己宜媵而不得,心望之。”二是《诗三家义集疏》:“齐说曰:‘江水沱汜,思附君子,伯仲爰归,不我肯顾,侄娣恨悔。’”三是方玉润《诗经原始》:“殊知妾妇称夫,亦曰‘之子’,如《有狐》诗云‘之子无裳’‘之子无带’之类,不必定妇人而后称之。然则归也者,还归之归,非于归之归也,又明矣。此必江汉商人远归梓里,而弃其妾不以相从,始则不以备数,继则不与偕行,终且望其庐舍而不之过。妾乃作此诗以自叹而自解耳。”

野有死麕

野有死麕, 1 野地里有死獐子,

白茅包之。 用白茅草包裹它。

有女怀春, 有个姑娘动了心,

吉士诱之。 2 吉祥的人引诱她。

林有朴樕, 3 树林里有小树,

野有死鹿。 野地里有死鹿。

白茅纯束, 4 白茅草搓纯来捆着它,

有女如玉。 有个女儿美如玉。

舒而脱脱兮, 5 缓缓地慢慢来啊,

无感我帨兮, 6 不要动我的围裙啊,

无使尨也吠。 7 不要使狗叫啊。

【注释】 1.麕(jūn军):獐子。 2.吉士:男子的美称,当指青年猎人。 3.朴樕(sù速):小树。 4.纯束:捆扎。 5.舒:缓缓。脱脱(duì duì兑兑):慢慢。 6.感:通“撼”。帨(shuì税):围裙。 7.尨(máng忙):多毛狗。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三:一是《毛诗序》:“《野有死麕》,恶无礼也。天下大乱,强暴相陵,遂成淫风。被文王之化,虽当乱世,犹恶无礼也。”《笺》:“‘无礼’者,为不由媒妁,雁币不至,劫胁以成昏,谓纣之世。”二是《诗三家义集疏》:“韩说曰:‘平王东迁,诸侯侮法,男女失冠昏之节,《野麕》之刺兴焉。’”三是朱熹《诗集传》:“言美士以白茅包死麕而诱怀春之女也。”认为是情诗。余冠英先生《诗经选》:“这诗写丛林里一个猎人获得獐和鹿,也获得了爱情。”也认为是一首情诗。

何彼襛矣

何彼襛矣? 1 怎么那么繁盛?

唐棣之华。 2 郁李开的花。

曷不肃雍? 3 何以不严肃雍容?

王姬之车。 那是王姬的车。

何彼襛矣? 怎么那么繁盛?

华如桃李。 花像桃和李。

平王之孙, 4 那是平王的外孙,

齐侯之子。 是齐侯的好女。

其钓维何? 她的钓鱼用什么?

维丝伊缗。 5 用丝线做钓绳。

齐侯之子, 是齐侯的好女,

平王之孙。 是平王的外孙。

【注释】 1.襛(nóng农):繁盛。 2.唐棣(dì第):郁李,落叶灌木,高五六尺,春开花,夏结实。 3.曷:何。肃雍:严肃雍容。 4.平王:东周第一代君主,名宜臼。 5.缗(mín民):纶,捻丝成纶,即钓丝。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二:一是《毛诗序》:“《何彼襛矣》,美王姬也。虽则王姬,亦下嫁于诸侯。车服不系其夫,下王后一等,犹执妇道,以成肃雍之德也。”《笺》:“‘下王后一等’,谓车乘厌翟,勒面缋 ,服则褕翟。”二是《诗三家义集疏》:“三家说曰:‘言齐侯嫁女,以其母王姬始嫁之车远送之。’”诗说“曷不肃雍”,是讥讽齐侯之女肃雍不够。

驺虞

彼茁者葭, 1 那茁壮的芦苇做箭干,

壹发五豝, 2 一箭发射到五母猪啊,

于嗟乎驺虞。 3 正好样的猎人啊。

彼茁者蓬, 4 那茁壮的蓬蒿做箭干,

壹发五豵, 5 一箭发射到五小猪啊,

于嗟乎驺虞。 正好样的猎人啊。

【注释】 1.茁(zhuó浊):壮实。葭(jiā家):芦苇。 2.豝(bā巴):牝猪。 3.驺(zōu邹)虞:天子掌鸟兽之官,即官家的猎人。 4.蓬:蓬蒿。 5.豵(zōng宗):小猪。

【评析】 这诗的解释有三:一是《毛诗序》:“《驺虞》,《鹊巢》之应也。《鹊巢》之化行,人伦既正,朝廷既治,天下纯被文王之化,则庶类蕃殖,蒐田以时。仁如驺虞,则王道成也。”《笺》:“应者,应德,自远而至。”二是《诗三家义集疏》:“鲁说曰:‘《驺虞》者,邵国之女所作也。古者圣王在上,君子在位,役不逾时,不失嘉会。内无怨女,外无旷夫。及周道衰微,礼义废弛,强陵弱,众暴寡,万民骚动,百姓愁苦,男怨于外,女伤于内,内外无主,内迫情性,外逼礼仪,叹伤所说,而不逢时,于是援琴而歌。’”三是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为诗人美驺虞之官克称其职也。” D6IP7Crif0IjyE9+IVwsCQWAJ3sPktCS1jzZJL1VRIaeNyg8xK0QNvZkUsVPQK8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