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国家战略下松山湖的使命担当

20年间,松山湖三次蝶变,从一片荔枝林到一座科学城。今天,松山湖肩负着全面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的重大使命。松山湖要以推动科技向源头创新前移、产业向高端化升级、人才向更高层次跃升、企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园区向品质城市转型为己任,力争成为支撑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全面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一、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不断推进,科技创新高度活跃,世界创新格局和经济版图正在加速重构。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催生,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为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力量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着力点。同时,全球科技竞争不断向基础研究前移,基础研究成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石,国内外加速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瞄准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国内外发达国家都把科学城建设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支撑,美国硅谷、日本筑波科学城、韩国大德科学城等科学城建设成效举世瞩目。

随着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有序推进,松山湖肩负着全面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合作的重大使命,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建设松山湖科学城有利于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国家基础研究区域布局,为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提供重要支撑。松山湖科学城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发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互补优势和协同效应,突破重大科学原理和核心前沿技术,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勇担战略性、标志性基础研究任务,实现原始创新和自主创新的持续引领与突破。

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一方面,要依托市场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能力,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市场化优势,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补齐原始创新不足的短板,有力支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从我国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经验看,将科学城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载体,通过科学城的建设,可以促进科产城深度融合,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区域创新高地,促进区域高质量发展。

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是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以及增强国际科技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松山湖要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为契机,积极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集聚国际创新资源,优化创新制度和政策环境,着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和政策链有机衔接,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为全球科技创新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

三、打造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

东莞以制造业立市,制造业产值规模大,但与先进城市相比,东莞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处于大而不强的状态,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占比偏低,新兴产业培育不足,产业结构仍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链增加值率偏低,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同时,发达国家对东莞龙头企业的技术“卡脖子”已深刻影响了相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之东莞一直以来的典型外向型经济,近年来也接连遭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冲击。在新形势下,东莞要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向先进制造赋能,催生更多产业发展新空间,才能为实现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与后万亿元时代的产业持续增长提供坚实的支撑。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关键,也是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松山湖要更加自觉扛起党中央、广东省委、东莞市委赋予的使命任务,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着力提高创新能级,充分释放创新驱动效能,辐射东莞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彰显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核心引擎的担当作为。 gaNRm02n8MlHGO9wzLd5V2fnIqVM4LdLQlnZBn4JetqtCM/JRZ8oikjvQQ7cI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