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收笔”即画的结束,而这一笔画的结束,就意味着下一笔画的开始,因此对于收笔,初学者决不可以马虎草草了事。凡事总要慎终于始,书法用笔也是这样,既要研究收笔在笔形上的种种变化,又要研究收笔在笔法上的内部规律。要收束得好,全在不可苟且,故此处不可不留心,下面我们先来谈谈收笔的三个基本原则。
写竖画要缩,写横画要收,这是收笔的基本大法。收与缩,可以产生以下三种艺术效果:
大凡用笔,不论何体,必逐笔满送,特别是书写篆、隶、楷三体,笔形都要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起笔处极意纵去,收笔处竭力回转,势尽方可回锋。故善书者,收笔时要点检残锋,收拾余墨,力求凝重、沉着、圆满,最忌缺笔,驰骛挥霍,画未成而势已竭,这样势必没有持重之态。
收缩时不论藏锋或出锋,都要迅速,所谓“缓去疾回”。只有快,才能产生笔力,这是一种反作用的力,笔法中的“紧收”就是这个意思。
收笔时迅疾的抽笔动作在书法术语中又称为“抢”法,大致“抢”法不外乎三种笔法:凡藏锋收笔在纸面上作收势,谓之“圆蹲直抢”;凡侧锋方笔的钩法侧势挑出,谓之“偏蹲侧抢”;凡出锋收笔在空中作收势,谓之“出锋空抢”。这三种抢法最有力,“抢”又称“抽掣”,“抽掣既紧,腕自虚悬,通身之力,奔赴腕指间,笔力自能沉劲”(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实为心得之言。
收与缩,主要的目的还在于产生笔势。我们都知道,隶书和章草,都有波捺之笔,收笔时向右上挑起,有奋发飞动之意。其实这种具有装饰性的笔法在实用书写中并无多大意义,于是楷书就放弃了这种波捺,采用回锋收笔的办法,书写起来就更趋便捷了。由繁趋简虽是文字演变的主要规律,但我们不可忽视“势”的作用。楷书笔断而意连,回锋收笔时势从内出,盘纡于虚,为无形的使转,但亦可偶然于不经意处带出一缕墨痕,反而增加了笔画之间的流动感,如“天”、“机”、“性”三字。(图1-38)行草点画之间,笔意流畅,最关紧要的是收束处。特别是每个字中最后一笔,因此笔与下一字之第一笔相互顾盼呼应,自然富有行气。故凡精于收束者,往往气足神完。古人主张收笔要有回顾之势,所谓“送脚若游鱼得水”(李斯《用笔法》),一条鱼在清池中漫游,突然转身,十分悠闲自得,可悟这种笔法。
由上可知,“无垂不缩,无往不收”这八字实为笔法中的无等等咒语,初学书者最要留意,不可疏忽。
凡书楷、行、草诸体,发笔时可方可圆,或藏或露,但收笔时务必要将锋收归画中,切忌由偏到偏,一偏到底,否则浮薄之弊立见,此不可不慎。收笔时锋能收归画中,则笔意有回顾之势,便于向八面出锋,笔势圆活,这是笔法中的一个基本原则。所谓“八面”,即斜、正、上、下、平、侧、偃、仰。“八面出锋”的意思是以中锋为圆心,可以朝四面八方出击。米芾是宋代著名的书家,他的行书善用露锋,发笔多尖,但收笔极圆,故其书筋骨内含,精神外露,风采焕发,奕奕有神。正如蒋骥《续书法论》中所谓:
图1-38
尝观米老书,落笔飞动,运管当如跳丸舞器。故灵妙不测,矫变异常,绝不规矩正格,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
故凡藏锋的收笔不论方圆,都贵以收归画中为度。(图1-39)
图1-39
出锋之笔,如悬针、撇捺、钩挑,隶书中的波捺、点法中的牵丝,都贵由中而出。只有由中而出,点画才能饱满尖锐,劲利无比。侧则露锋在一面,轻佻浮薄之弊最易暴露,如“毕”、“中”两字悬针,“官”字上点收笔和“鱼”字四点皆由中而出。(图1-40)
由是可知,收笔出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极力控制好这管笔,逐步顿挫,边走边提,至出锋时抽掣空抢,迅速于空中作收势。这种笔法在楷书中较多运用,行草中运用得较少,是因其笔势易尽的缘故。
收笔出锋,最忌飘忽不定,作虚尖浮怯之状,特别是一些较长的笔画,如长撇、悬针、垂露、捺脚等以及篆书中垂脚、行草中的长竖拉笔。书写这些长画时笔力要送到,但又不可势尽力竭。这种功夫,来源于悬腕和沉着矫健的笔力。初学书者,要充分理解一个“送”字。方寸以内的字以腕力送之,方寸以外的字运肘以臂力送之,切不可以指头拨动笔杆作挑剔之状。能留得住笔,沉得住气,自无草率流滑之弊,如“拂”、“叩”之长竖,“妙”、“及”之长撇,(图1-41)皆很沉着,力能送到。
图1-40
图1-41
这种笔法前人常以“屋漏痕”为比喻。屋顶破漏,雨水沿着墙壁,蜿蜒淌下,由于受到墙壁的阻力,这条痕迹必左右婉曲而下,至痕尾时如垂露,圆正而不见起止之迹,十分自然。当古人在观察这种自然现象时,便领悟到以曲势取直的笔意,领悟到用笔直下处要留得住笔、不使其飘忽。这是一种含蓄而沉着的力,笔虽尽而势未尽,画虽长而力有余,藏锋遏势,引而不发,能押得住纸,自然精气结撰,墨光浮溢。再讲得透一些,这是一种寓沉着于痛快之内的笔墨功夫。
以上我们介绍了收笔法中的三条基本原则,至于收笔的形态变化除方、圆、藏、露之外,还有微杂隶意的波挑以及近似方笔的折刀头等,具体的写法我们将在基本点画这一章节中再作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