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准确的执笔、运腕方法和保持良好的书写姿势是学习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谈执、运有正法,亦有变法,众说纷纭,讲得很玄。譬如“拨镫法”,此法最早是唐代的韩方明授传给卢肇,卢肇又秘传给林蕴的,后人对“拨镫”两字理解都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笔管着中指、无名指尖”,则虎口空圆,好像马镫一样,圆活容易转动的意思;有的人认为“镫”是灯火,执笔时好像指尖拿了根小棒在挑拨灯芯;有的人又认为是足踏马镫,浅则易出入;有的人又认为拨镫即是逆笔等。读了这些书论,使人莫衷一是,很不是滋味,再加上有的执法很不科学,如“握管法”、“二指法”、“三指法”、“回腕法”、“扳罾法”等,这些执法违背了正常生理的书写功能,早已被人们所淘汰,因此没有赘述和提倡的必要。前人虽有“把笔无定法”之说,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运用古人在书写实践中总结出来而又行之有效的经验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下面我们就来介绍几种常用的执笔和运腕的方法。
此法要牢牢地记住“指实掌虚,腕平掌竖”八字。
所谓“指实”即 、压、钩、格、抵五法。以大指端紧贴笔管内侧,力量向右上,略仰而斜,就好比吹笛子时以指按住笛孔一样,此谓之“ ”;以食指第一节贴住笔管外侧,力量向左下,略俯而斜,与大指相对,这样一管笔就牢牢地夹在两指之间,此谓之“压”;以中指第一节横纹处弯曲如钩,力量向右下,勾住笔杆外侧,此谓之“钩”;以无名指指背爪肉交际处紧贴笔杆内侧,力量向左上,与中指相对,此谓之“格”;以小指紧贴无名指下端,以辅佐无名指力量的不足,此谓之“抵”。由于五指合理的分配,一管笔就牢牢地夹在五指之间,可以朝四面八方用力,此谓之“指实”。
所谓“掌虚”即浅执法,谓执笔时要尽量靠近指端,因为指端感觉灵敏。笔在指端掌心处自然空旷,虚可容卵,便于挥运,腾踔顿挫,十分适意。若执笔太深,则气机窒滞,便不能自如灵活地调运这管笔,书写时不易得势。
所谓“腕平掌竖”,指手腕与桌面保持平行或肘部略高,手掌挺起,与桌面形成一个斜直角度(当然不是垂直角度),腕竖则笔易正,锋易中。(图1-1)
以上是“五指执笔”的基本方法,运用这种执法要注意以下四点:
执笔太紧势不能圆活,且笔力亦不易贯注到笔尖上去。执管太松则易颤动佻浮,力不坚定沉着,妙在不紧不松,不宽不猛,有中和之道乃佳。以软硬劲执管自然宽急得宜,心手双畅。一般地说,书写楷书,宜稍紧一些,紧则沉着,字之骨体自能坚定而不移;书写草书,宜稍松一些,松则飘逸,书的笔意自能,灵动而不板。初学书时要极力控制好这管笔,不妨可紧一些,及其笔法圆熟,自然可松一些。归根到底,执笔之道,贵在虚而宽,特别是书写行草,把笔轻,自然手心虚,振迅天真,出于意外。其实掌握准确的执笔和运腕的方法,其主要目的还在于能将笔力有效地发挥出来。笔力要通过肩、肘、腕、指,贯注到笔尖,每一关节部位都必须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不可僵硬紧张,如是则气贯五指,集中一点,自然精劲。如执管太紧,则力止于管而不及毫,反使笔不灵动,岂能指挥如意!古人所谓“力在手中而不在手中,必须用力而不得用力”就是这个意思。总之,执笔之法,初学时不可好奇,但求适意,紧而不脱,活而不死,笔力自生。
图1-1
如果以一管笔的长度为六寸的话,离笔头一寸或一寸二分,则谓之“低执笔”。离笔头三寸以上,则谓之“高执笔”。一般地说,执笔低则沉着,以书写楷书为宜;执笔高则飘逸,以书写草书为宜,而行书则介乎于真草之间,宜稍宽纵,离笔头可二寸,取其中和。古人论执法,有的主张低执笔,认为高则“浮泛虚薄”,不如低则“揾锋体重”;有的主张高执笔,认为高则“骨力兼到,字势无限”,低则“拘挛”。其实各人只是执一隅之见,执笔的高低当视各人的书写习惯而定,不可拘泥,主要还得看书写的效果如何。真一、行二、草三只是成法,初学书法,当以沉着为本,飘逸只是在沉着的基础上稍加流宕舒展而已。因此,我认为初学者当以低执为主,书写楷书执笔过高,点画易于佻浮,下笔必无实力。
指的主要功能是执笔,腕的主要功能是运笔,所谓“执笔在手,手不主运;运笔在腕,腕不知执”,指、腕各司其职,分工不同。故前人有“指死腕活”之说,认为作书时“全在指不动”,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提出“死指活腕”,这是书家无等等咒,我认为初学者切不可以辞害意。
运笔在书法术语中又称为“使”,是研究一管笔在点画中运动的方法。腕的作用在于写出心意中纵横转折的笔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调锋以及笔势的流畅,这些都是通过腕的动作来完成的。故腕法贵于圆活,作书时腕部关节始终处于放松的状态,腕令轻便,自然锋含神情。书写时腕部随着笔势的往来,左右摆动,翻腾起倒,是极为灵活圆转的。前人常以鹅的颈项来比喻腕的动作,高下俯仰,前后左右,无不如意。故对腕活之说,前人并无异议。至于“指死”,决非指“指不动”。运笔时肩带动肘,肘带动腕,腕带动指,血脉本来相通,指随腕动,腕活则指亦活,哪有不动之理,况执法中还有导、送两法。所谓“导送”即小指推引无名指,拨动笔杆(如写挑法或短撇时用),以辅运腕之不足。故对“指死腕活”的说法,我们应当理解为用笔当以腕运为主,书写时心中但知有腕,而不知有指,出锋时更不可以指头挑剔,作虚尖浮怯之状,当以腕力相送,自然沉得住气,留得住笔,即所谓“手不主运而以腕运,腕虽主运而以心运”。当一个书者的主观意愿与笔墨技巧高度统一时,便可以达到“心手两忘”的境界。
作书时笔杆是否要与纸面保持垂直之状,这是研究执笔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大家都知道笔正则锋藏,柳公权又提出“心正则笔正”之说,似乎说笔杆与纸面保持垂直之状是一种成法,但事实上并非这么简单。我们知道笔杆是竹制的,其性刚;笔毫是毛制的,其性柔。笔杆正,落笔后柔软的笔毫即卧伏于纸上,锋未必能正。归根结底,还要看书写者在运笔时锋是否能挺立起来,书写以中锋为主的篆书和楷书,执笔当正,但书写兼用方笔侧锋的楷书或行草,就决非单纯靠一味地执笔直下所能解决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书写以方笔为主的楷书或露锋为主的行草,执笔时笔杆当微向右下方倾斜,落笔前使笔锋微向上翘起,以侧势取其利导,反能指挥如意。(图1-2)实践经验还告诉我们,在运笔转折的过程中,笔杆亦不是始终与桌面保持垂直并作机械的运动的,而往往是锋先笔后(即锋抵纸面,逆势行笔),随着笔势的往来,笔杆不断地前后左右地摆动十分圆活。及其收笔或结束时,笔毫收归画中,端若引绳,使毫毛不散乱,这种中侧合运,方圆并用的笔法最为灵活,又最富有变化。朱和羹《临池心解》说得好:
图1-2
吾更谓执笔如枪法,左右前后,偏锋正锋,必随势转之,一气贯注,操纵在心。时亦微带侧意,运调更灵。
张文襄公《论书语》中亦提到这种笔法,其曰:
食指、中指不能改,可将大指后却,以第一节之上侧畔抵笔,推管向外,令管势稍欹,内无阻阂,自当流畅。若卧笔,惟腕虚指活者乃可用,非正法眼也。请照此所说,一试何如。
此实为心得之言,笔毫的中侧与执杆的斜正有一定的关系,但我们必须知道,起着主导作用的,还当以正为主。
五指执笔法中,如大指关节突出,虎口间成圆状,谓之“龙眼执笔法”;如大指关节稍凹,虎口状如凤眼,谓之“凤眼执笔法”。如食指高钩,使大指处在食指与中指之间,又谓之“高钩法”,这三种都是“五指执笔”的变法。
即以五指执笔法撮其管末。这种执笔方法适用于写大草巨幛,便于挥运,亦最飘逸。(图1-3)
图1-3
即以五指倒垂,攒执管末。这种执笔方法适用于就地书大幅屏幛,但由于执笔过高,笔易飘浮,宜慎用之。(图4)
即以五指撮其斗笔之斗末,这种执笔方法适宜于写牓书大字,以肘代腕,运之以肩,最为沉着。(图5)
即以拇指、食指夹住笔杆,置笔杆于中指爪肉际,无名指与小指依次抵住中指,相传苏轼作字喜用此法。(图6)
图1-4
图1-5
图1-6
即以左手握住笔杆上端,力量由左内向右外,右手反方向握住笔杆下端,力量由右外向左内运笔,这种执笔方法适宜于就地写特大字,纯属表演之用。(图7)
图1-7
即以腕贴纸面运笔,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写蝇头小楷,因腕着纸面,有所凭托,故下笔沉着精到。但缺点是腕部活动的范围太小,笔机易于凝滞,且腕力亦不易发挥出来。
即以肘着桌面,虚提手腕,使腕部与纸面若即若离,既保持了腕部的灵活性,又可使笔力沉着精到,这种笔法宜于小楷、尺牍、小行书,缺点是由于肘着桌面,活动的范围有限,臂力亦不易发挥出来。(图1-8)
图1-8
即以右手腕枕搭在左手手背之上,由于手腕略高,活动范围比提腕又略有增加,这种方法适宜于写中楷,最为沉着。徐渭《笔玄要旨》谓:“近来又以左手搭桌上,右手执笔按在左手背上,则来往也觉通利,亦自觉能悬。此则今日之悬腕也,比之古法非矣。”。(图1-9)
图1-9
即腕、肘皆离开纸面,使肘部略高于腕,此法最难,需要书者具备一定的控制能力。开始训练时,用笔颤掣无力,但只要持之以恒,就会逐步控制这管笔的书写。腕能高悬,则笔势无限,且笔力亦易发挥出来,这是执笔运腕中最为理想的方法。晋以前,人们书简无椅桌,皆席地而坐,每作书必悬腕,不期悬而悬,养成了一种习惯,笔力自然可观。一般地说,书大楷、行草、篆隶等书体皆以悬腕为宜。特别是行草,下笔要有千仞之势,就必须高悬手腕。赵宧光《寒山帚谈》中说:
腕悬则肩背力出,笔力自能沉劲,且腕不著案,则转动灵活,下笔之际,自然纵横如意,绝无滞机矣!
当然初学楷法,特别是小楷,不必强求此法,及其用笔既熟,再悬腕锻炼笔力。能悬腕作中楷,而笔无游移,骨体坚定,墨不旁渖,沉着精到,就为写行草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
掌不竖而高悬手腕,在书法术语中又称为“平覆法”,其法气贯五指,流注笔尖,往来亦殊觉通利圆活,站立写行草条幅每用此法。(图1-10)
图1-10
正确的坐写姿势可以辅助臂腕的动作,有相辅相成之妙。端坐作书时,两足平放,宽与肩齐,身背挺直,略向前倾,使胸口与桌边分开,间隔一定的距离。两臂拉开,左手按搭在纸面上。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保持一尺左右光景,切忌将胸口靠在桌子边缘上或俯近纸面作斜视状。一般地说,写小楷、小行书、中楷、尺牍、手卷等以坐法为宜。姚配中《一经庐琴学书学拾遗》中说:“小字坐书,惟将腰际之劲暗提至肩,肩臂交关之际,展拓如扣弦开弓状。”意思是说,端坐作书,两臂要开,运气暗提,先运其心,次运其身,运一身之力,尽归臂腕,注全力于指尖,再将力贯注到笔尖上去,要充分发挥肩部的力量。方寸以内,运之以腕而不觉腕之劳;方寸以外的字运之以肘而不借肘之力。初学书者,临帖既久,但觉腕指酸胀,此时尚未得法,如觉肩部酸胀,说明用力已经开始得法。其实笔力的发挥,需要依靠肩、肘、腕、指之间协调的配合,而正确的书写姿势是保证这种协调配合的重要条件。一个人在静坐时,作楷法数十字或数百字,便会感到矜躁俱平,实在是人生的一种享受。
书写行草条幅、中堂、楹联或大字、篆隶等非站立作书不可。站立作书时,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大大拉开,书写时以居高临下之势,不但可以左右照应,统筹全局。另一方面,笔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可以大大增强一幅作品的气势和力量。站立作书时,两足分开,与肩相齐,右足向前跨出半步,再以左手搭纸面,右手悬腕作书,身体略向前倾,这样便于将腰力发挥出来。如站立题壁或抵壁作大字,当以右手撮笔,左手托腰,最为得势。
如写牓书大字,可先将毡铺于地上,再以旧的废报纸衬于纸下,四角以镇纸压定。然后赤足弯腰,以提斗执笔法饱蘸墨汁,先视高下、审左右,俟眼底有成字时,一气挥就。一般地说,书写大字最难,纸以较厚的夹宣为宜,气要足,力要遒。一笔失所,则全局皆败,非胸有成竹不可,其中还涉及偶然效果,故以失败居多。气足力遒非笔酣墨饱不可。特别是一管笔从砚池中拎出时,墨汁下滴,易污纸面,此时可用一张折叠好的废宣纸盛托至下笔处再落笔。至于写榜书大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将在“大字”章节中详谈。
一个人在灵机乍到,书兴隅来时,以站立的姿势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时,又觉灵心焕发,汩汩其来,有不可遏止之势,十分畅意,实在是人生第一韵事,也是一种性情的流露。
总之,执笔、运腕虽无定法,但初学者要循规蹈矩地运用古人所留给我们行之有效的方法去学。以后可以根据各人的书写习惯。但应以适意为主,自然执使有法,运用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