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人生是一场游戏,毕竟空,我是谁取决于在特定时空遇中到了谁、发生了什么?

当很多人告诉你:你要证明自我价值。我却要从生命实修的角度告诉你:这其实是一个错误认知,我这样说不是指责那个让你证明自我价值的人为你设下了心理陷阱,而是他(她)其实也是受害者,同时也不是鼓励你躺平,而是告诉你:无须向任何人证明,因你本自具足。要知道,人这一生一旦走上自我证明之路就是自我消耗之路,而走上自性回归之路,才会尊重生命的本来真相,顺势而为,不去反向证明自我、不与生命真相抗争而奋斗,这才是我们这一生的目标和意义,最终你会发现:无一个固定的自我可执着犹如无定法可得,若见诸我无我即见真我。可是,现实恰恰相反,很多人在颠倒我执中追求人生的目标和意义,正好离康庄大道越来越远,偏离了轨道……

我是谁?谁是我?这是很多开始探索内在小孩的人们苦思冥想却没有得到固定答案的问题。在这里,我想分享自己的一点实证感悟:其实对于我们每个人,此生并无一个固定的我会永恒存在,我们所认知的每一个标签或许都代表一个我,而即使每一个时期我们所执着的那个我在很多年以后已经烟消云散,但当时的那个我给我们内心带来的经验却一直在记忆中。那么,请想想看,从出生到现在,我们被自己和别人给了多少标签,那么就有多少个我。而人生每个阶段我们所执着的那个自我都不一样,试问一下:谁能明确说出来,这千千万万个我,到底哪一个才是我?真正的我在哪里?其实,我想说这千千万万个我都是我,都是自性真我在特定人生阶段根据不同的因缘和合而呈现出来的不同相,也都只是个名号而已:成功的我、幼小的我、成熟的我、失败的我、抑郁的我、幸福的我、焦虑的我、悲伤的我、沮丧的我、可爱的我、漂亮的我、丑陋的我等等。我们当然不能否定这些千变万化的我所代表的任何一个我相,也不能执着于任何一个,当时过境迁,曾经的刻骨铭心也对我们不再造成内心的波澜,但他们依然都在那里,在那个时空里,也都算数,同时也如如不动、不知何时来也不知何时去,又去向何处,不来不去、不增不减、不舍不弃——正如仓央嘉措那首诗《你见或者不见我》里所写的: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 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 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千人千面,万人万态,当我们完全着相,就会助长邪见;当我们完全着空,就会增长无明,这都是因为在见地上不通透。 4jG1IQmMPBIjK6pJuxBzkz8HtkxYbHPLQAjpbFLktiDjaRHVycdpGxTiIk8o+80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