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业务需求是人力资源管理第一需求

职能部门作为管理体系的建设者和职责履行者,有多重角色。是确定规则和制度、负责监督和落实的“裁判员”,也是总结最优实践、赋能组织和人才的“教练员”,必要时,还得亲自上阵,做好日常服务的“运动员”。

很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HR)找不准自己的定位,在“管控-赋能-服务”多重角色中迷失了自我。业务需求才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需求,在企业实践中,HR的第一要务是应对并满足业务部门提出的组织需求、机制需求、人才需求和文化需求。

三支柱管理架构,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满足业务需求的典范。在华为,三支柱就是铁三角,BP是业务伙伴,同时也是内部客户经理,主要职责是深入客户一线,挖掘客户需求,并根据客户需求整合资源,形成针对性解决方案。

业务场景中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较为复杂时,BP技术实力不足,就要向后方寻求炮火支持,请求COE给予技术支援。COE是领域专家,要利用自身的专业能力,解决业务前端遇到的各类人力资源管理难题,所以COE一定要专业,作为内部专家,能解决BP多数技术难题,让BP为业务客户服务时敢夸海口,没有后顾之忧。

除了应对突发性、临时性任务以外,COE还应定期优化薪酬、绩效、招聘、培训等管理模块,通过系统化思考,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模块化和标准化,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落地性和操作性。

SSC是共享服务中心,从内部客户视角看就是交付经理。BP提出前线业务人员薪酬水平低,招不来、留不住时,COE负责开展市场薪酬水平对标,进行薪酬模式优化和升级,并将有限的薪酬资源投放在高价值领域,而方案设计完毕以后,日常薪酬的计算和发放就由SSC负责落实。其他模块也一样,比如,BP提出业务管理者招聘时,不懂得如何识别人才,COE培训专家要基于管理者自身特点,量身定制,设计识人能力专项提升课程,具体师资联络、培训组织还是由SSC负责。

三支柱模式其实就是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可惜很多企业在落实三支柱时,COE上不去,BP下不来,SSC散落各地,最后形似“三支柱”,实则无价值。

要实现以业务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首先HR要转变视角,俯下身来,站在业务场景中看问题。其次最重要的不是BP队伍的建设,而是COE体系的建设,先有专家,才能真正实现BP的价值。没有COE支撑的BP,注定是一个伪BP。

当然,SSC是有价值的,但如果只关注SSC,看似提升了人力资源日常工作的效率,却失去了人力资源管理整体价值的体现,得不偿失,毕竟先有专业能力,再有客户需求,最后才是交付。

三支柱的模式是没问题的,也是有效的,但很多企业学着学着就走了样,丢失了三支柱的真谛。

所以,我们要的是真正实现业务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而非简单的人员划转和职能共享,想做好,先从提升HR的专业水平开始。 uSg8EwiwcZI0qo5tGD6xwB1FN9tfqupUB8W1pmNQI4Q6EPW46Ak0cClBLPwNq5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