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认为,组织效能是指尽可能充分利用可获得资源去实现目标的能力,是组织实现目标的能力以及基于能力实现的结果的结合。西肖尔则提出组织效能是衡量企业经营好坏的各种评价标准的综合。
在实践中,组织效能有别于组织绩效。从目的性而言,组织效能用于准确定位经营管理质量,而非用于考核评价;从评估维度而言,组织效能关注整体经营表现和能力,而非单纯的财务效果;从周期性而言,组织效能评估周期契合企业发展周期,宜采用长周期评估,而非即时反馈的短周期评价;从结果应用而言,组织效能评估结果可作为企业统一管控策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精准施策的依据,而非用于奖罚。
从外部看,评估组织效能是为了应对环境和组织管理的新挑战。企业要想获得良性发展并获得持续成功,对外要保持对环境的适应性和商业敏感度,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资源整合优势。
从内部看,评估组织效能是为了保持组织的竞争优势和健康发展。组织效能是企业所拥有的能力、效率、质量和效益,是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来源。能力是组织运作的基础,包括土地、资本、资源、工具、技术、人才和组织能力等。其中,效率是任何一个组织的天然要求,组织的存在就需要不断提升效率,效率包括管理效率和运营效率。质量是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服务)的品质或功能满足目标客户的需求,可以体现组织存在的价值。效益是指增加值或附加价值,是组织运行的产出,也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包括利润、员工报酬、税收、利息和折旧等。
组织效能的价值,可以形象地比喻为晴雨表、体检机、报警器、导航仪。
晴雨表:站在组织内部视角,从组织能力和组织效率出发,通过组织效能评估可形成一套组织静态和动态的监控评价指标体系,以量化数据的方式实现对组织运行效能的监测、评估和展示。
体检机:基于组织效能的各项数据,从组织模式、人才队伍、制度流程、企业文化等视角分析、挖掘影响或提升组织效能的关联因素,并制定针对性措施。
警报器:通过系统评估组织运行和组织效能动态数据后,对组织资源配置的效能数据,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及关联指标配比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做出预警。
导航仪:明确组织发展的方向,基于目标导向制定行动计划和路线,通过阶段性的审视和评估主动调整、及时纠偏,确保组织发展目标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