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构成分析

系统科学告诉我们,“现实世界中系统是绝对的、普遍的,非系统是相对的、非普遍的。没有一个现实的事物完全不可被看作系统。一切事物都以系统的方式存在,都可以用系统方法研究” 。依据系统科学的这一认识,我们将对新闻事实的构成从不同的视角进行解剖和分析。首先,从构成具体事实的条件出发对构成新闻事实的完整要素做出说明。其次,从构成新闻事实部分与部分的关系,或从构成新闻事实的不同片段事实的关系出发,对构成新闻事实的具体事项进行结构分析,看看不同事项在整体事实中的不同地位及其有机联系。再次,从新闻事实的“软”“硬”特性出发,分析构成事实成分的不同“色彩”。这几种对新闻事实构成的分析,其直接意义在于从不同角度把握新闻事实的构成,加深对新闻事实的理解,间接意义则在于帮助我们理解新闻作品基本写法的客观根据,并为确保新闻传播的真实性提供着眼点和着手处。

(一)要素构成

要素,就是“参与系统联系,构成整体的各个特定事物,或各种特定的关系、现象、过程……像‘组成部分’‘因素’‘因子’‘元素’‘有机部分’‘构成成分’等” ,都是“要素”的意思。要素是相对一定的系统而言的,离开系统谈要素或离开要素谈系统都是无意义的。

讨论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是把任何一件独立的新闻事实看成一个系统。那么,一个完整的事实是由哪些相互联系的要素构成的?新闻事实作为一种事实在构成要素的多少上,在抽象的意义上与一般事实是没有区别的,实际的区别在于新闻事实的构成要素具有“新闻味”。新闻事实的要素构成决定了报道事实的新闻必须包含事实构成的所有要素。当然,这主要是从逻辑意义上的判断,在传播实践中,则会有一定的差别,并不是所有的事实要素都必然地包含在新闻报道中。

任何事实都产生、变动、形成于一定的时空之中,新闻事实自不例外,进行这一系列演变的主体不是人就是物,或者是由人和物联系在一起的统一体。不管是人、物,还是人与物组成的统一体,都在演变活动中做着一定的事。可见,“何人”(其实还有何物等)(WHO)和其所做的“何事”(WHAT)是构成一件事实的基本要素。

“何事”(包含着何人或何物的活动)的存在由空间的三维性和时间的一维性所构成,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的交互作用则构成了“何事”的演变过程,展现出整个“何事”“怎么样”的形态。不难看出,“何时”(WHEN)、“何地”(WHERE)和“怎么样”或“如何”(HOW)是构成一件新闻事实的必备因素。

主体事物在一定时空中为什么这样演变,而不那样演变,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现象和结果,而不呈现那样的现象和结果,必然有其内在和外在的原因,这便构成了事实的第六个要素“为什么”(WHY)。

由上述六个要素——何人、何时、何地、何事、怎么样、为什么(俗称5个W、一个H)结构成的动态统一体,总是包含着某种客观的、潜在的“意义”(MEANING),因为无意义的事实,是人们不会关心的事实。于是人们认为,“意义”(M)也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事实的构成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给出一个等式:F(fact)=5W+H+M。当然,这里的“+”号不是简单的加和,而是系统论意义上的有机统一。

在构成新闻事实的上述七个要素中,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两个层面。何人、何时、何地、何事四个要素是“显在”的,可以看得见或感觉得到,属于感性层面;“意义”要素则是“隐在”的,不能直接地感知,需要理性认识的分析、判断和推理,并且只有在一定的关系中才能现实地呈现出来,属于知性层面;“怎么样”和“为什么”两个要素多处于“显在”和“隐在”之间,即既可直接感知,又需理性分析。比如一起交通事故,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一目了然,但“何事”到底“怎么样”“为什么”,有些看得见,有些得推断;至于“意义”则更要从分析“怎么样”“为什么”以及其他要素中才能得出。假如这起事故是由于驾驶人员酒后开车引起的,这件事实的意义至少有一条:酒后不应该开车。这个内含的意义要素显然是看不见的东西,需要分析才能得出。

以往人们在论及新闻事实要素的构成时,几乎没有上述“显在”“隐在”和“既隐又显”的区别和分析。我们指出这一点的意义在于,它提醒记者:在采访时不要只相信自己的感官,还要充分运用自己的理性思维,挖掘现象背后的本质和意义;不能停留在对各要素的罗列报道上,还要深刻把握它们的内在联系。事实上,一般新闻报道的难度不在于描述“显在”的要素,而在于揭示“隐在”的和“既隐又显”的要素,在于揭示各要素之间或隐或显的各种关系。当然,由于新闻传播要求迅速、及时,一般情况下,记者只要将“显在”的东西报道出来,也就基本完成任务了。如果在叙述事实要素的过程中,能够体现出事实固有的意义,那无疑是较高层次的写作了。

凡是完整意义上的事实,都必然包含上述七个要素。新闻事实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求这七个要素都有“新闻味”,即“时间”是新近或正在的,“地点”是与受众在空间或心理上接近的,“何人”最好是“著名”的或普通当中“不普通”的,“何事”的内容是广大受众未知、欲知、应知的,“怎么样”的表现方式是特殊的、异常的,“为什么”的原因是众人感到意外的,“意义”则是耐人寻味的。若这些要素中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缺乏“新闻味”,在新闻作品中就会被轻描淡写或干脆不写,这也是符合新闻写作特点的。

(二)事项构成

从事项构成角度分析新闻事实的结构,就是看它是由哪些具体的部分或片段事实构成的。因为任何新闻事实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中发生展开的,而展开的过程必然会形成一些相对独立的部分或片段事实,这些不同的部分或片段在一件完整的新闻事实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总是有一定差别的。这种差别又是在部分或片段的关系比较中显示出来的,离开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差别从本质说便是无意义的。这种关系比较中的差别正是从事项构成出发对新闻事实构成进行研究的根据和意义所在。新闻写作中的各种结构或叙述方式,也正是以事项间各种客观关系为依据的,新闻写作不能随意改变事实、事项间固有的关系,不然,新闻的真实性就得不到保证。

一件新闻事实总是可以相对地划分为许许多多具体的事项。已经形成相对静态结果的事实,包含的各事项在整个事实结构中有着相对稳定的位置,对整个事实的性质特征、表现形态起着相对稳定的作用。由于各事项在整个新闻事实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因此,我们可以按其对整个新闻事实性质、形态影响的程度,划分出下述几种事项:主要事项、次要事项、背景事项、关系事项、边缘事项等。

主要事项是指对一件新闻事实性质、形态具有主导影响的事实部分或事实片段,它构成了新闻事实的核心内容。一件事实的主要事项如果缺少新闻价值或变得没有新闻价值,该事实就不再成为新闻事实。一件事实的主要事项如果发生新的较大变动,该事实将会呈现出新的面貌。新闻报道从采访到写作,首要的任务就是必须抓住新闻事实的主要事项。一篇报道,如果丢掉了事实的主要事项,其他事项无论采访、写作得多么细致、精彩,都绝不会成为好的新闻。

次要事项是指对一件新闻事实性质和形态虽有影响,但相对主要事项来说,却影响不大的事实片段。它是主要事项得以显露特有新闻价值的基础,亦是一件新闻事实得以构成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新闻报道中,次要事项往往会占较大的篇幅,目的在于说明主要事项的地位和意义,它是构成新闻事实的基础。

背景事项是指构成一件新闻事实的各种背景事实部分,它反映着新闻事实的来龙去脉,烘托着主要事项的价值显现。在深度报道、解释性报道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今天,背景事项的地位几乎走向了“前台”。深度,在一定的意义上说,就是揭示背景事项对造成主要事实的价值;解释,在许多方面,就是说明主要事项是如何从背景事项演变而来的。

关系事项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联结新闻事实各事项的那些事实片段,二是指联结相对独立的一件新闻事实与其存在环境关系的那部分事实。这种事项本身尽管新闻价值不大,但它们却是主要事项显示价值的“开关器”,也是结构整个新闻事实的纽带。

边缘事项是指与其他事项相关但对整个新闻事实的性质与形态影响很小的片段事实,它的主要作用在于能够体现新闻事实的完整性。

以上各事项在同一新闻事实的构成中,可能并不是单一的,每一事项本身也可能由许多更小的事项构成,可称之为“细节事项”,是一件新闻事实能够充满活力的“细胞”。对新闻报道来说,不同的角度、广度、深度将直接影响着对各事项的选择。比如,一般的消息会着重于主要事项,对其他事项则可能轻描淡写,而对同一事实作深度报道时,就必然考察研究所有的事项,因此,懂得新闻事实的事项构成,对于具体的新闻写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处于动态变化中的新闻事实来说,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构成事实各事项的地位与作用会随时改变或相互转化,从而在本质上会生成新的事实。但相对任何一次单独的新闻报道而言,作为对象的新闻事实,其事项的地位、特征等是一定的,仍可作相对静态的观察和处理,但要充分注意到关系事项的作用,以使报道把握住事实的动态联系和变化趋向,为后续的报道打好伏笔。

不管是以静态结果存在的新闻事实,还是以动态方式表现的新闻事实,构成它们的各事项总是相互关联的,形成稳定的结构,保持着新闻事实的本质和外在的现象样式。如果事项联系的结构改变了,事实的性质就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

构成一件新闻事实的各事项间的关系,除了我们在其前面已加的主、次、背景、关系、边缘等各种限制外,它们之间还会呈现出因果、并列、交叉、包含等关系。正确把握和处理这些关系是实现新闻报道真实、客观、全面、公正的重要基础。新闻报道中的多数失实,主要不是由于作品中陈述的事实不存在,而是由于作品对事实的反映不全面——遗漏了许多应报的事项,对事实的反映不正确——把次要事项、边缘事项等当作了主要事项,或尽管报道是全面的,即报道了构成一件事实的所有事项,但却以主观的愿望和方式改变了各事项间客观的结构,实质上是改变了事实的本来面目。一些传播媒介并不是通过报道假新闻,而是通过“玩弄”事项的地位、结构等来歪曲新闻事实的真实面貌,把次要的事项说成是主要的事项,把边缘的东西描写成核心的事物,是国际报道中常用的伎俩。这一点在敌对国家或不友好国家间的国际新闻报道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从事项角度审视新闻事实,无论对真实报道新闻,还是识别新闻的真实性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软硬构成

“软”“硬”,是新闻学中用来表征报道内容特征和具体写作手法的两个字,来源于西方新闻界。人们把“题材较为严肃,着重于思想性、指导性和知识性的政治、经济、科技新闻”,称为“硬新闻” ,而把“那些人情味较浓,写得较轻松活泼,易于引起受众感官刺激和阅读、视听兴趣”的新闻,称为“软新闻” 。与“硬新闻”“软新闻”相对应的新闻事实理应是“硬性事实”和“软性事实”。此处,我们想借用“软”“硬”二字,对一件新闻事实的构成成分进行分析,而不过多考虑它们作为不同新闻写作手法的内涵和意义。

这里的“软”或“硬”,自然不是说新闻事实的构成成分具有“软”或“硬”的物理属性,而是指人们认识接触不同新闻事实成分时的一种心理感受。就是说,“软”和“硬”不过是在比喻意义上的使用,从本源上说,是对不同新闻事实成分属性的形象化描述。

那么,“软”和“硬”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所谓“软性事实”,是指事实内容“含蓄、模糊、游移不定”,“难以确定具体时空限定、表达情态和义态的事实” ,这种事实“主要涉及人们的情感活动” ;“硬性事实”,是指事实内容“具体、真切、可把握性强”,“时空要素界限清晰,不能任意改变的事实” ,这种事实“主要涉及人们的理智活动” 。显然,对“软性事实”的认知接受,一般说来诉诸人们的感受和欣赏,具有容易了解和体验的即时效应,而对“硬性事实”的认知接受则诉诸人们的理性分析和思考,需要做出相当的努力才能把握,其效应具有延缓的特性。

对同一件新闻事实,如果以事实的“软”“硬”视角观照,可以说它是由“软”“硬”两种成分构成的统一体。一般说来,“硬性成分”规定着一件新闻事实的整体样式和形态,构成新闻事实的主干、主体或基本内容,硬性成分往往是以构成事实的“显在”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以及显在的“怎么样”和“为什么”)展示自身,可以真切地识别、准确地表达、明确地检验;“软性成分”则构筑着硬性事实得以表现的气氛和环境,诸如新闻事实产生或呈现的现场情景,“何事”主体(主要是人)的内心活动、情感表现等等。软性成分常常是“既隐又显”的事实要素,主要展示于“怎么样”的过程中。因为软性成分的主要内容是“气氛、心境、情感”之类的东西,所以对它的感受主观性会更强一些,对它的表达差别也因而会大一些,而对它的真实性检验就更困难一些了。新闻文学化或过度散文化往往就是从对软性事实成分的“合理想象”出发营造的。因此,新闻报道的失真,更易发生于对软性事实成分的描写中。

硬性事实成分与软性事实成分的不同,只是不同内容表现特性的不同,它们之间没有客观与主观的分别,它们对传播者和接受者来说,都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一件新闻事实的表层意义(直接信息)和深层意义(引申道理),是由两种事实成分共同塑造的。事实上,对一件客观存在的新闻事实来说,我们有时很难说哪些是硬性成分,哪些是软性成分,它们往往是以统一的形式存在着,这里更多地是为了研究的方便,对事实进行了逻辑上的“分割”。

根据上述对“软”“硬”的理解,不难发现,对于一件新闻事实来说,硬性事实成分总是占据着主导的地位,软性事实成分则居于次要的地位。如果没有了前者,一件事实也就不再成其为新闻事实;但没有后者,一件新闻事实仍会保持自己主要的新闻价值,至多是有点“干涸、呆板”而已。不过,从受众接受角度看,软性事实成分更具有魅力,更易受到青睐。因此,高明的新闻写作人,不会轻易放过新闻事实中的软性成分,而是适当地在作品中渲染气氛,在字里行间渗透着无形的情感气息,使人们在一种适度的感染中接受新闻的主体——硬性事实的信息。因此,把握和处理好构成新闻事实的两种成分的关系,是传播者的基本功,也是传播艺术的基本体现。

由软性成分与硬性成分有机构成的新闻事实,主要是社会事实或事理性事实,但当人们以“人”的眼光观照世界时,那些自然事实或物理性事实中的许多成分,比如动物世界中丰富多彩的奇妙景象,也就会充满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情感色彩,某些生硬、冰冷的东西也会变得“柔软”起来。因此,从“软”“硬”成分的角度,分析新闻事实的内在构成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反倒是那种单纯的“硬事实”或“软事实”,实质上是对现实新闻事实的一种抽象,是对两种事实成分的硬性分割。但我们也注意到,这种分割对以传播事实信息为基本职能的新闻媒介来说是恰当的,这样会使新闻信息冗余减少,简明扼要,当然,不能一概而论。 KoCIdAIzx7abNyPYjGbUfiGe4SZN0SzR19z34jOkVlxG3jnDGpxsroR37U3cj5E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