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投资中的“七宗罪”

这些年来,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人、金钱和投资的内容,也观察到了投资专业人士在好时光和坏时光、牛市和熊市中的所作所为。我的发现是,专业人士和个人投资者一样,都会陷入同样的坏习惯。通常情况下,这些值得怀疑的行为并不会演变成灾难,但总体来说,它们对投资者所需要的清晰思考、明智决策的能力造成了潜在伤害。

我的目的是把这些坏习惯列举出来,这样我们就可以对其进行一一研究(在后边的章节中也会深入讨论)。虽然我认为有必要把它们逐一列举出来讨论,但正如你我都知道的,现实世界很复杂,大部分的动作、行为、趋势(你可以随便称呼它们)总是盘根错节的,不太容易拆解成互相独立的部分。

短期思维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美国人拥有了可以投资的现金,导致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涌入理财行业,但却没有提供客户所预期的服务。争夺新客户的竞争日趋激烈,这批新入行的经纪人——大多数人没有可供查询的长期投资记录——转而鼓吹他们的短期业绩。投资者很快明白并接受了这一点:上个季度的收益冠军将有资格拿到他们下个季度的投资本金。一旦投资者开始期待短期投资结果,投资经理将不得不尽力兑现,以避免自己失去可观的市场份额。由此创造出一种基于短期的思维方式——它们广泛潜伏,并自我延续下去。

沉迷投机

一旦投机成功,投机者在短时间内就可以获得惊人的回报,这个特点极大改变了投资生态。事实上,我们面临着令人沮丧的双重打击。为了在竞争中胜出,投资经理面临着竞赛决策速度的额外压力,但快速的决策不一定是正确的决策,以季度为比赛周期的短跑生态缺乏稳定性。

只专注于短期利益造就了倾向于投机而非投资的市场氛围,个人投资者和专业的投资经理都会受其影响。投机是预测市场心理变化的活动,投机者试图猜测在某个时间点,哪些股票可能被大众买入或卖出,以此预测市场行为的变化。简单来说,投机就是猜测人们即将会做什么,投资则是关注资产随着时间推移产生的收益。投资者关注的是公司的价值,并尝试从真实价值和市场标价的差额中获利。投资者设法理解商业的价值,而投机者只关注股票价格的变化。

从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和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时代开始,我们就懂得了这一点,他们都强烈反对基于投机的思维框架。然而,在20世纪90年代科技股狂飙突进的浪潮中,我们仍然感到目眩神迷,渴望与泡沫共舞。我们中的许多人为投机思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心理捷径

选择哪些股票,何时进行买卖,背后的逻辑复杂到令人难以置信,以至于个人的心理倾向于走捷径,以简化决策。他们设立了一些数据指标,设定好买卖区间,在股价触发时采取行动,其中比较流行的指标是:市净率、股息率和市盈率。还有一些指标也曾经流行过,后来被时间淘汰了。事实上,无论选择哪个指标,根本的缺陷是一样的:宇宙万象是如此复杂(我指的是所有影响公司和驱动市场的力量),使用单一因子作为决策依据,严重低估了现实,削弱了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消息竞赛

单一因子的决策方法并没有随时间消失。20世纪90年代末,用来预测短期业绩的一个指标被称为“预估利润的偏离度”,代表一家公司实际披露的利润高于或低于市场预估的程度,一旦利润超预期,股价通常会上涨,乃至狂涨;而一旦低于预期,股价可能就会下跌。那些有机会提前获取内幕消息的专业投资者,就能在业绩的“惊喜”或“惊吓”来临之前,提前买入或卖出,获取不菲的利润。因此,获利的秘诀在于:如何及早掌握公司的内幕消息。

故此,在公司发布业绩报告之前,积极求胜的投资专家会要求和公司管理层打私人电话以及进行一对一会谈。如果这些专业人士正好掌管着十亿美元级别的投资组合,他们的特殊要求通常会被满足,而那些个人投资者和小型投资机构的基金经理则不得不等待官方发布业绩报告。

长期以来,这种面向特定人群,有选择性地提前透露公司信息的做法一直受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的反对。2000年8月,该机构通过了一项名为“公平披露监管”(简称FD规则)的新规,上市公司被要求公平对待所有投资者,在同一时间将同样的公司信息公布给独立的中小投资者和掌握十亿美元级别的基金经理。此举让所有投资者在获取信息上回到同一水平线,华尔街的精英再也不能声称他们之所以是更优秀的分析师,是因为掌握了更好、更新的信息。

信息迷失

今天,互联网的发展让海量信息变得触手可及,金融相关的资讯实时同步,无处不在,其和FD规则的实施一起产生作用。长远来看,FD规则对投资者是否有利还有待讨论。然而,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所有人现在都可以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前所未有的丰富多样的信息。面对信息过载的现状,学习如何解读和正确分析数据,变得更加紧迫。

职责不清

大型金融服务机构里的经纪人和投资银行家之间有一条无形的隔离带。经纪人负责推销某家公司的股票,投资银行家也渴望争取该公司。这其中存在的潜在冲突很严重,因为投资银行家获利丰厚。经纪人本应客观、独立地推荐股票,但事实上,他们之间应有的隔离带经常被打破,至少公众是这么认为的。

在写作本书时,这个问题正受到来自公众和国会的广泛质疑,该行业正在努力编制“最佳实践指南”,希望能够恢复公众的信任。然而只要狐狸仍然在看管着鸡圈,猜疑就不会消失。

情绪左右

尽管专家学者寻求用纯理性的方法解释股市上的行为,但我们十分清楚,情绪因素在投资决策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行为学金融专家令人信服地指出了多种心理上的失误,包括自负、过激反应、偏见、损失厌恶和心理账户,这往往导致投资者犯下愚蠢的错误,令他们的投资组合蒙受不利影响。今天,研究心理学对投资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研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

多年以来,投资专业人士都忙于抢夺客户。我曾指出他们的竞争优势依靠的是获取更好的信息,以及展示更胜一筹的分析能力。然而,由于FD规则的实施,市场各方可以同时获得相同的信息,于是,他们的优势只剩下一条:优秀的分析解读能力。然而,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他们固执地依赖单指标决策模型,加上强调短期思维,大大拉低了分析水准,把我们拖入一个完整的恶性循环里,再也无法摆脱思维局限和一堆坏习惯造成的破坏性影响。

这并不是说,坏习惯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从事专业投资的人的专属。市场上总是不乏喜欢自己做出投资决定的个人,正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决定单干,如今产生了更多的公司。许多聪明人都在质疑来自专业分析师的建议是否有用或者客观。现在信息获取十分方便,人们认定他们不需要专业人士的研究和分析,完全可以自己干。

接下来将发生什么?他们很快发现自己陷入了和专业人士同样的困境。他们拥有了过多的信息,却没有清晰的方法去解读。他们被市场诱惑而选择走捷径,他们会受到情绪的干扰,他们很容易被爆发的季报业绩和热门趋势所引诱,他们的心智被有破坏力的短期思维所占据。他们根本不理解投机和投资之间的真正区别。 ivFLkWhdFjFkku0SQmud9vwuAf0Uy1Cl8TzRf5xDf4WybX0GFv5rYOa95Zu+6+IV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