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礼乐文明是具有宗教性的人文精神

儒家的人文不反对宗教,包容了宗教。礼乐文明是具有宗教性的人文精神,礼乐文明中有终极关怀。刚才讲到,礼是人文化的宗教,是道德性人文精神的自觉。尽管如此,它仍有终极关怀在其中。礼不仅是人间的秩序,而且是天地的秩序,还是宇宙的秩序。我们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区别,就在于中国有系统的“礼”,包含着宗教和法制。不是说外国文化中没有礼仪、礼貌、礼敬,也不是说外国文化中没有礼制,只是说外国文化中虽然很重视礼仪,但是它没有把“礼”作为正统性的大文化系统。外国凸显的是宗教和法律,中国强调的是人文性的礼。礼包含宗教和法制,但是不堕入盲从性、排他性的宗教,也不堕入太过刚性的法律。礼是宗教、政治、社会、伦理、道德、法律的综合体,它的实质是道德人文主义的,它强调人文教化、感化等。

《礼运》曾经假孔子之口回答言偃的提问,讲“礼,必本于天,效于地”。孔子讲,“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是故夫礼,必本于天,效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这就指出礼是前代圣王秉承天之道用来治理人情的,以礼治天下是十分重要的。礼根据于天,效法于地,具有神圣性。

孔子见老子图(汉画像石)

《礼运》又指出,规范有序、庄严肃穆的祭祀,用以迎接上天之神和祖宗神灵的降临。祭礼的社会功能,即可以端正君臣,亲和父子兄弟,整饬上下关系,使夫妇各得其所。这是接受了上天的赐福。祭祀最重要的是祭天、祭地,祭天地就是追本溯源,尊重其所自出。在这个意义上,天地是我们的父母,天地有着价值本体的意涵,又具有宗教性的意涵。所以从《礼运》来看,天神是至上神,对天神的崇拜要重于对地神的崇拜,然后就是对山川诸神的崇拜。除祭祀至上神与自然神灵外,还要祭祀祖宗神灵。这就反映出人文化的“礼”仍然具有“宗教性”与“超越性”。

“宗教性”与“超越性”是既不同又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天是人文之礼最终的、超越的根据。我们都读过《礼记》的《孔子闲居》,其中有“五至”(志至、诗至、礼至、乐至、哀至)与“三无”(无声之乐、无体之礼、无服之丧)等思想。志向到了,诗到了,礼到了,乐到了,哀情也到了。

“五至”“三无”,马一浮先生是怎么解读的呢?他说这是秉承天的性德流出了六艺的动态过程,就是包括礼乐在内的六艺六经,已经成为与生活世界内在相通的真善美的内容。 六艺不仅仅是儒家经典、经学形态、学术研究的对象,更是人类性德中所本具的生命意涵、文化脉络。所以马先生讲,通过礼教、乐教这些人文之教,能够唤醒人之天赋的内在性德;我们又通过修身养德,才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人是具有宗教性的动物,人有终极性的信仰,对至上神与昊天上帝、对天地自然神灵、对祖宗神灵、对人文始祖与至圣先师礼敬礼拜,这样可以增加人的生命的庄严感和神圣性。冠婚丧祭之礼不可废,我们要结合现代和传统,结合西方现代文化中有益的观点,有创造性地在现代重新制礼作乐。尤其我们现在的国家礼、社会礼、家庭礼,还要把它们健康化地重建起来。 kboz3md7jbV4xME8PW9gOl9cw4RpYYQJi70kWpmgudxNFKFdccEWV0PhvddERpT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